〈社論〉期許陸生訪台為兩岸和平開啟一扇窗

前總統馬英九陪同陸生訪問團參訪政治大學。(中央社)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的大陸學生訪問團終於抵台訪問,馬前總統說這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外界也希望蔡英文政府能主動打開兩岸交流的大門,讓兩岸青年學子可相互學習,畢竟這是打破兩岸僵局、穩定台海情勢的重要一步。民進黨從最初的阻撓到消極回應,最後礙於社會壓力而不得不放行,在在都顯示了民進黨口稱不反對兩岸開放、暗地裡卻百般刁難的兩面手法。 蔡政府雖同意陸生訪問團來台交流,卻對拜會行程安排採嚴苛檢視,連聞名遐爾的日月潭及太魯閣都被否決,政黨人士稱是因「無關學生交流」,實在不合常理。更甚者,在馬英九基金會提出申請後,蔡政府也透過黨政人士放話,抹紅馬辦成為對岸的統戰工具;另有消息傳出,這群訪台的大陸學生根本是中共刻意挑選的「樣板青年」,已脫離單純的「學生交流」主旨。 不可否認,受邀來台的陸生確實可能是經過大陸各校特選,但這不該是蔡政府拒絕申請案的理由。既然這些學生都可能是大陸未來棟梁,讓他們來台參訪、親身體驗台灣社會的自由開放民主,難道不是我們「反統戰」的最佳時機?民進黨一再阻擋兩岸往來,至今仍不開放陸客來台旅遊,究竟是對台灣的民主制度沒有信心,還是害怕自己挑起的「仇共」激情被國人看破手腳? 來訪陸生團陸續參觀台積電、台中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及台北一0一大樓,還從電視看到總統府前的抗議活動,親自體驗台灣社會的多元面向。就像馬辦執行長蕭旭岑所言,「他們感受到台灣特殊的活力和民主,這是邀請陸生來台交流重要目的」,所以民進黨所稱的統戰「完全不值一駁」。就像評論所說,台灣做為主場,結果蔡政府還在擔憂被洗腦,根本就是「沒自信」! 平心而論,這次陸生團訪台,為當前緊張對峙的兩岸關係帶來和解契機,也是重新找回台海和平的希望,因為既然青年是掌握兩岸未來的關鍵,早一步交流互動並進一步消弭歧見,必然對維護兩岸關係有正面助益。多項民調結果顯示,多數國人支持開放兩岸正常往來交流,結果只有民進黨跟特定媒體持反對態度,若非是出於黨派私利或意識型態的盲目堅持,不然就是誤判當前國際社會和解趨勢的錯誤決策。 民進黨別忘了,國人當然珍惜民主自由體制,但不樂見兩岸關係陷入兵凶戰危之境地,畢竟戰爭永遠沒有贏家!國人反對中共動輒以軍事脅迫台灣的蠻橫行徑,但也不支持民進黨將對岸視若寇讎的二分法,認為對話與溝通才是確保台海避免發生衝突的有效捷徑。美國與大陸當局近期密集互動溝通,意在避免衝突,近在咫尺的台海兩岸,難道不該打破藩籬以確保和平共存之道? 行政院長陳建仁先定調陸生參訪團是「統戰」,回過頭卻又裁示專案處理,兩面手法很難令人信服。中共都無懼兩岸交流對其學生的影響,民進黨卻連只是一介書生的大陸青年都想拒於大門之外,還敢奢談開放兩岸交流?由此觀之,賴清德所謂無前提的兩岸對話,根本只是為了拉抬選情而欺騙國人的政治謊言。 邱太三剛任陸委會主委時曾說「期盼台海早日春暖花開」,結果幾個春天過去了,兩岸關係依然是寒冬。深切期望這次陸生訪問團是打破阻隔台海往來那道高牆的第一步,雙方共同努力化解歧見,迎來和平的春天。

Read More

賴侯訪美 柯考慮再去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副總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八月將率團出席巴拉圭共和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並過境美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規劃七月訪日、八月底訪美,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透露也有考慮要不要再去一次美國。 國民黨總統選舉提名人侯友宜預計七二三國民黨全代會後,出訪日本、美國。據了解,安排卅一日至八月二日訪日,預定拜會前首相麻生太郎、參議員及眾議員,甚至日方高層級官員,訪美行程時間點落在八月底至九月,目標是見到副國務卿。 柯文哲說,上次訪美沒去西岸,美國在台協會也有問他上次是以普通人身分,這次變成總統候選人,要不要再去一次,但他要想想看。其他出訪計畫方面,柯文哲說,新加坡九月要總統選舉,有時間上的問題,要湊到剛好也不容易;中國大陸目前倒是沒有,中國被汙名化,只要跟中國有談話就被抹紅,那就不好。 談到總統大選兩岸議題,柯文哲指出,他的意識形態最低,像民進黨有兩大神主牌台獨跟反核。他基本上還是科學家,賴清德比較像宗教家,賴清德有不能改的東西,但他比較務實,如果講得出理由,他願意改。

Read More

投書華郵 郭董倡一中框架重啟談判

記者王超群、康子仁∕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投書外媒,主張台灣應透過「一中各表」框架與大陸談判;行政院長陳建仁十八日受訪說,台灣人民無法接受中國所謂的九二共識及一中政策,希望中國與社會各界對台灣人民的意見,應有所尊重;陸委會表示,兩岸只有由中共片面設定意圖消滅中華民國、併吞台灣的「一中原則框架」。 郭台銘投書外媒華盛頓郵報,十七日刊出文章。郭台銘在投書中批評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拒絕接受「一中框架」,主張台灣須在一中框架基礎上直接與大陸談判,他也憂心台灣對美國產生「不健康的依賴」。 郭台銘投書質疑蔡英文上台後,反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結果加劇戰爭威脅,因戰爭危險而嚇走了投資者。他主張兩岸領導人進行面對面的談判,台灣才有足夠的空間保護其民主、自由和生活方式,「我們做好準備願意耐心展開漫長而艱苦的討論與談判過程」,最重要的,台灣和大陸將能因此找到一條把雙方從懸崖邊拉回來的道路。 郭台銘還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過去存在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多年來對各領域議題進行了有成效的協商,達成了可運作的交流,但蔡英文當選總統之後,民進黨政府破壞了一中各表的共識,刺激中國大陸終止兩岸對話,至今遲遲無法恢復。 郭台銘提醒,想要放棄一中各表框架和大陸談判,結果只能是加劇戰爭威脅,使台灣在國際上進一步被孤立,損害台灣的經濟,因戰爭危險而嚇走了投資者,讓全世界都認為台灣很不安全。 郭台銘說,他長期主張立即恢復兩岸直接談判,因為這是真正緩解緊張局勢、維護台灣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唯一途徑。真正且有效的談判,不應該被選舉與權力利益破壞,試圖利用美中對抗來取得便宜,絕對是得不償失的,更不可能取代真正且有效的談判。 陸委會回應,兩岸之間從未有所謂「一中各表的框架」,將「九二共識」做為兩岸對話前提,強迫台灣以「地方政府」地位與其互動,「這是違背中華民國台灣做為一個主權國家的事實,台灣民眾絕不會接受,相信也沒有任何一位中華民國的領導人會有這樣的政治主張」。

Read More

侯:守護中華民國信念一致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十八日受訪表示,他與郭台銘的主張一致,就是和平守護中華民國,下架民進黨。(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投書《華盛頓郵報》指出台灣應該在「一中框架」基礎上與中國大陸談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十八日受訪表示,他與郭台銘的主張一致,就是和平守護中華民國,下架民進黨。 郭台銘投書內容批評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拒絕接受「一中框架」,郭台銘主張,台灣需在「一中框架」的基礎上與中國大陸合作,外界認為郭台銘有意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互別苗頭,搶深藍選票。 侯友宜表示,他和郭台銘的主張完全一致,都是主張和平守護中華民國,兩人有共同的信念,大家一起團結面對,一定要讓無能守護台海安全、做得不好的民進黨下台。 媒體報導,侯友宜八月將訪日,會見前首相麻生太郎,九月則會安排赴美訪問。侯友宜受訪時表示,訪日、訪美的行程都在安排中,安排好後會向大家報告,跟美國一定保持更密切的合作。 至於資深藝人劉家昌批評侯友宜不夠格算「中華民國派」應退選,侯友宜回應,他這一生中,進警校到現在為止,可見證四十幾年來就是守護人民安全的保母,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守護者,身為中華民國的一份子,他盡忠職守、愛這塊土地的所有人。 媒體追問侯友宜,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否會在同台?侯友宜說,他與韓國瑜的觀念很像,非常歡迎他出席行程、造勢場合,兩人隨時並肩作戰,「我們都是中華民國守護者。」

Read More

星展銀行下修今年台GDP至0.5%

預測經濟外冷內熱 房市將軟著陸 明年半導體市場出貨量有望恢復正成長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星展銀行(台灣)發布今年第三季經濟展望,考量全球需求續疲、製造業庫存去化還沒結束,大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值至百分之零點五,經濟呈現「外冷內熱」;房市料將軟著陸,但不排除央行有再次出手的可能。 星展銀行修正對台灣經濟預測,大幅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零點五,較四月預測值百分之一點六足足下滑一點一個百分點;對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預測值則為百分之二點三。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主要是下修出口及投資表現,但認為民間消費優於預期;受惠於疫後重新開放帶來的消費需求,住宿、餐飲、零售等消費相關的服務產業保持強勁,勞動力市場也展現良好韌性,經濟情勢「外冷內熱」。 出口方面,馬鐵英分析,台灣出口週期可能已觸底,但製造業還在去化庫存,以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庫存出貨比雖從二月的高點回落,仍接近二00一年和二00八到二00九年的歷史峰值;從過去經驗推估,目前電子業去庫存過程可能還會延續幾季、直至二0二三年底,也因此景氣明確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 對於近期人工智慧(AI)的熱潮,馬鐵英則說,隨著與AI相關的高效能計算市場的強勁成長,以及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傳統市場的週期性好轉,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出貨量有望恢復正成長。

Read More

台鐵環島光纖布設完成

 台鐵局十八日指出,平交道遠端監視傳輸光纖化工程已完工,除了支線以外的全台三百七十五處平交道都以光纖取代傳統金屬電纜線,將可提高即時影像傳輸,以維平交道安全。 台鐵局電務處長劉裕庭展示台鐵更換之光纖纜線,總長度達一千餘公里並指出,台鐵花費二億餘元鋪設光纜將監視器、儀器故障警示等訊號傳輸到監控中心,其效率可以達到資訊同步,包含安裝骨幹交換器一百七十五組、區域交換器六百七十五台,光纖電纜總計一千零八十五公里,全台不包含支線的三百七十五處平交道都已安裝完成。    (圖文∕記者傅希堯)

Read More

藝文界MeToo頻傳 文化部獎補助擬增追回機制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與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等多個藝文團體召開記者會。(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與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等多個藝文團體十八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文化部及相關部門積極防治藝文環境的性騷擾問題,並保障受害者權益。文化部回應,目前正檢討一百三十幾項的獎補助要點,加入撤銷、廢止或追回補助款的規定。 因應藝文界性騷擾案件頻傳,記者會提出四點訴求,包括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提供受害者心理諮詢服務、成立專責委員會、審慎挹注公共資源等,要求文化部及相關部門積極防治藝文環境的性騷擾問題,並保障受害者的權益。 王婉諭指出,藝文工作的樣態跟普遍受薪階級有所差異,文化部應思考如何運用獎補助機制來嚇阻性騷擾行為,她建議文化部參考韓國的做法,設立「藝術人保護官」和「性騷擾和性暴力受害救濟委員會」,專責處理藝文界的性騷擾案件,希望文化部可以在兩個月內提出回應。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廖舒寧建議,若團隊總監或負責人為被申訴對象,得暫停或廢止其藝文團體身份和補助申請,並於評審時考量其性平相關資料。藝創工會秘書長曾福全也補充,盼文化部盡快處理藝文工作者心理諮詢平台,讓近期受害者有一個心理扶持的機制。 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魏秋宜則回應,文化部對性平事件採取零容忍態度,特別是放寬匿名和第三者揭露與受理的條件,會成立調查委員會處理個案。目前正檢討一百三十幾項獎補助要點,加入撤銷、廢止或追回補助款的規定;也會與衛福部、教育部等相關部會溝通和資源共享,以落實性平政策,未來三個月內提出規劃來進行溝通交流與回應。 國藝會副執行長李拓梓回應,國藝會與文化部的態度一致,文化部已責成國藝會需在兩個月內針對獎補助與相關訴求進行回應,由於問題具有一定的複雜度,已與律師討論,包括合約載明等細節的方向也正在研擬。

Read More

工資爭議納法律扶助項目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工資是勞工重要生活來源,但每年卻有一萬餘件工資爭議事件,勞動部近日將工資爭議納入法律扶助項目,也下修申請人月收入資格不得逾六萬五千元,盼挹注更弱勢勞工。 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在民國一00年上路,提供勞工與雇主發生勞資爭議時,可以申請勞動事件處理期間必要生活費用、勞動事件必要費用扶助等。 過去法律扶助項目僅包含勞工遇到雇主積欠資遣費、退休金、職災補償、違法投保等項目,不過勞動部近日預告相關法規,決定將工資爭議也納入。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副司長黃琦雅指出,過去因為預算有限,因此法扶資源希望可以先幫助有涉及勞工工作保障部分,但經評估計算後,決定納入工資爭議項目。 黃琦雅說,雇主積欠工資對勞工有重大影響,且勞動事件法上路後,也認為如果工資計算有專業法律人來協助計算,也會更有利工資爭議處理。 根據統計,去年一年共有二萬三千三百一十九件勞資爭議案件,主要爭議項目為未獲得工資、加班費、中止勞動契約等,其中工資爭議高達一萬零一百八十四件。

Read More

三大法人賣超136.58億 台股跌106.38點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股四大指數齊揚,台股開高到一萬七千四百點之上,但因AI族群漲多拉回,大盤隨後翻黑走跌至一萬七千一百多點,上下震盪逾二百三十六點,終場加權指數下跌一百零六點三八點,收在一萬七千二百二十七點九一點,成交值放大為四千八百八十四點九九億元,則是二年多來的新高量。 自營商賣超四十八點七五億元,投信賣超十二點零七億元,外資及陸資賣超七十五點七六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一百三十六點五八億元。 觀察權值股表現,台積電下跌十元,收在五百八十一元,跌幅百分之一點六九;鴻海上漲百分之一點三六,收一百一十二元;聯發科平盤,收六百八十三元;大立光下跌百分之一點零八,收二千二百八十元。 AI概念股漲跌互見,廣達漲百分之二點八一,收二百零一點五元;英業達、技嘉上漲逾百分之六,分別收六十五點五元,三百一十二點五元;欣興漲停收二百元;光寶科、神達、緯創跌約百分之四。 匯市方面,美元指數疲軟,加上外資匯入,帶領新台幣走揚,升破三十一元整數大關,收盤收在三十點九九六元,升值五點六分,但因市場觀望氛圍轉濃,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收斂至十一點五九五億美元。

Read More

抗極端氣候 環保署研擬氣候變遷調適計畫草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因應持續嚴峻的氣候變遷,行政院環保署十八日指出,台灣氣候變遷議題需要密切關注高溫、乾旱及極端降雨,將與各部會攜手研擬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草案。 環保署已於十四日、十七日分別在高雄、台中舉辦南部、中部公聽會,展開收集學者、專家、民間團體等各界意見與資訊揭露及溝通的程序,同時也以「同舟共濟台灣氣候變遷調適平台」線上公開各方案草案,並收集意見,十九日將在台北舉辦第三場公聽會。 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全球日平均氣溫七月以來已三度打破紀錄,平均溫度達攝氏十七點二三度,估計可能是地球十萬年來首見最熱溫度。 因應持續嚴峻的氣候變遷,環保署與各部會攜手研擬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草案,特別針對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利用、海岸及海洋、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與能力建構等八領域,推出一百二十五個行動計畫,以科學為基礎強化調適能力。 環保署指出,台灣氣候變遷議題需要密切關注高溫、乾旱及極端降雨,依據國科會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科學點摘錄與台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指出,台灣年平均氣溫於過去百年約上升攝氏一點六度,過去六十年少雨年發生次數明顯增加,暴雨強度與頻率均呈現明顯增加趨勢。為降低未來可能造成危害,受衝擊領域主管部會均提出提升環境調適能力、強化脆弱族群調適韌性、城鄉地區導入多元調適策略及強化水資源系統管理等調適策略。 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由環保署於去年邀內政部等十六個部會共同檢視歷年調適執行情形,並參酌國內外最新氣候變遷科學資訊,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調適專章條文內涵,如設定國家調適固定暖化情境、納入結合氣候風險因子的調適框架、推動調適能力建構事項,並「建立跨域整合平台」強化跨部會、跨領域之協調整合,以及推動「以自然為本」的調適行動方案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