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一個搖槳孕婦 帶來的啟示

■劉洪貞 記得有一年,家裡標到的自助會會款,兩百多萬被會頭私吞了。因他是認識多年的朋友,過去待人處事也不錯,所以信任他,上他的自助會,希望能存些錢,沒想到他突然捲款潛逃,留下幾個錯愕的會腳。 這筆錢對我們來說,是天大的數目。是我們夫妻,多年來省吃儉用的積蓄,就這麼平白無故地消失了,那種被欺騙的感覺,讓我很心痛,恨不得踹他幾腳,來洩心頭之恨。 外子較樂觀,他認為錢沒了再賺就有,騙人的人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一輩子都會心難安。我們雖然損失了金錢,但是我們可以抬頭挺胸問心無愧,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好友小蓮看我終日鬱卒還語無倫次,怕我走上絕路,自費幫我報名參加「越南遊」,希望我出國散散心,看看外面的美麗世界,讓心胸開朗,忘掉這個不愉快。 行程裡有一段,是坐在木製的小船上遊「湄公河」。當我們六個人上了船,才發現船伕是個孕婦。大紅花的上衣藏不住,她隆起的肚子。大斗笠遮不住,她黝黑燦爛的笑容。 我們就在她不停地搖槳下,開心的遊玩,欣賞美麗的河岸風光。當各種不同的熱帶雨林呈現在眼前時,那翡翠般的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層層光芒。一望無盡美不勝收的美景,真的是讓我心曠神怡,渾然忘我。 當我們意猶未盡的下船後,她熱情的向我們揮手再見。接著又接了下一批遊客繼續搖槳遊河。 看到她面對艱苦的生活,是如此的坦然樂觀,不畏風吹日曬,不怕汗流浹背,跪坐著使盡力氣,不斷的搖槳前進,陪著一批又一批的觀光客。那認命模樣讓我很慚愧。心想,同樣是女人,同樣為了生活,我的環境是比她好很多,她能面對,我為什麼不能? 有了借鏡,我重拾信心,繼續前進……

Read More

〈中華副刊〉讓唐玄宗欽定的「魯山花瓷」登上國際舞臺

■喬書明 瓷器不僅是中華文明的象征,而且它早已通過海天交匯處的風帆,和雲霞爛漫地的「絲路瓷脈」運往世界各地,故而民間素有「家有萬貫,不如鈞瓷壹片」的說法,勿需詳細解釋,民間通常說的鈞瓷當然是「清純淡雅、卓立於世」的宋代鈞瓷,可行內專家權威都心知肚明,「宋鈞」並非中國最早的鈞瓷,「唐鈞」才真正是中華鈞瓷的開山始祖。 「唐鈞」在唐代叫作「花瓷」,這種花釉瓷燒製時,多是以黑釉或醬色等深色釉上,潑灑大塊蘭、月白、灰白色斑紋,在高溫燒製過程中,通過不同色釉的流動和相互浸染,就會呈現出「入窯壹色,出窯萬采」的神奇窯變,給人壹種高雅古撲而又渾然天成的美感。這種以自然窯變代替傳統瓷器上的裝飾圖案,具有劃時代的突變,為宋鈞奠定了創意和改新的基石。至今仍然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唐代魯山窯花瓷腰鼓,通體在黑色勻凈的釉面上,潑灑出塊塊藍白色斑點,優美典雅,堪稱唐鈞傳流至今的稀世珍品。 腰鼓原名羯鼓,腰部纖細,兩端蒙以公羊皮作鼓面,是壹種雙面擊打的樂器。羯鼓原先由西域傳入中原,到唐代時,為了讓鼓聲清脆響亮,鼓腔漸漸由木質變為陶瓷。精通音律的風流天子唐玄宗,特別喜愛羯鼓,他順應百川匯流、大河滔滔的盛唐文化強盛之勢,首創當時稱作「梨園」的皇家音樂舞蹈學院,他敲擊羯鼓指揮皇家樂團的嫻熟動作,被人贊頌為「頭如青山峰,手如白雨點」。據唐代南卓《羯鼓錄》記載:唐玄宗與宰相宋璟談論羯鼓時說:當今這羯鼓,「不是青州(山東)石末,即是魯山花瓷」……可嘆唐代青州澄泥石末燒製那羯鼓,早已像拋進歷史滄海的泥牛壹樣不見蹤跡;而今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花瓷腰鼓,到底是不是《羯鼓錄》裏記的「魯山花瓷」?1958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館文物工作人員,以唐代典籍記載為線索,深入到魯山縣段店瓷窯遺址作考證調查,他們在段店瓷窯遺址上,發現的黑釉斑點腰鼓殘片,其特征與北京珍藏的那傳世腰鼓完全一致,從而證實了這稀世國寶,確系魯山段店窯燒製。 改革開放前,我曾考察過盛唐時的段店瓷窯遺址,遙想當年這兒肯定是成千上萬家以瓷為業的窯匠傭工,雲集到這兒汗流浹背,晝夜操勞。儘管沈睡在瓷窯遺址裏的魯山花瓷碎片,泡進清水裏洗凈過後,依舊亮光閃閃,可燒製這些瓷器的工匠,如今早已不知去向,他們的故事也早已伴著花落葉飄,隨風四散。幾番征戰,幾多白骨,皆因「得中原者得天下」,多少歷史的悲喜劇,在這繁華坍塌後的瓷窯遺址旁輪番上演。兵禍壹起,血流成河,城廓破碎,田園荒蕪,誰還顧得上點綴滋潤生活的瓷器?!而今凝望這繁華落盡的段店瓷窯遺址,只有沈寂在廢墟裏的唐鈞碎片,照舊用奇幻瑰麗的磅礡剛烈,昭顯著大唐當年豪邁開放的強盛之氣。 苦難動亂的年代終於過去了,日新月異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為企業家袁留福挖掘重振魯山花瓷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袁留福1972年出生在花瓷的故鄉魯山,他自幼對瓷器懷有癡醉入迷的興趣和愛好,從1995年開始,他就不斷到段店瓷窯遺址收集花瓷碎片,拜訪當地陶瓷藝人,學習魯山花瓷的燒製技藝,2006年,段店古瓷窯遺址以魯山花瓷的源頭聖地,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文物單位,2001年,他發起成立了魯山縣段店花瓷文化研究會,爾後他又投資組建了魯山縣段店花瓷開發有限公司,和集收藏鑒賞銷售於壹體的魯山花瓷藝術館。 為了讓唐玄宗當年親自欽定的魯山花瓷,從日趨煙消雲散的失蹤夢幻裏走出來,袁留福在苦讀鉆研《中國陶瓷學》的堅實理論基礎上遠行千里,先後到北京故宮博物院拜訪研究員耿寶昌先生,赴景德鎮陶瓷大學面見任星行教授等去固本鑄魂、虛心請教學習。袁留福遵照這些陶瓷界名家泰斗的諄諄教導,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正確方向。要想讓魯山花瓷前程無限,必須讓它從當年的御用貢瓷裏走出來,跟文化旅遊緊密協作,首先讓它進入尋常百姓家。比如袁留福設計燒製的《蓮蓮如意杯》,外邊保留著花瓷的黑藍釉色,杯內設計的翠綠釉色,既不失傳統花瓷的厚重,又能把茶湯的純正本色顯現出來,杯底微收,配有如意紋,給人以美幻蒼穹的遐想,致使它最終成為河南省第六屆華僑經濟合作論壇禮品杯。 更加珍貴的是在挖掘恢復魯山花瓷上,袁留福可謂高瞻遠矚、雄才大略。因為在他開闊睿智的心胸裏早就清清楚楚,雖然魯山花瓷不像景德鎮瓷器壹樣靈巧秀美,但它卻獨居剛烈豪放,漢唐磅礡強盛之氣,確有囊裹宇宙、氣貫斗牛的安邦定國神威,值得在高起點上加大投資力度,2016年、2020年,他接連參加「文化部·教育部」組織的中國非物質文化研習班,2022年,他又在景德鎮陶瓷學院舉辦的國家專業技術人才高級研修班順利結業,並獲得「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原工藝美術大師」等光榮稱號。致使胸懷淩雲壯志和激情創意的袁留福,多次攜帶他設計燒製的既有現代審美觀點,又有恢弘大氣的巨幅魯山花瓷作品,參加國內外各大著名博覽會,其中包括《崇山》、《金山水韻》、《三陽開泰》、《雙龍瓶》等魯山花瓷作品,並先後獲得金銀大獎100多項。2017年,袁留福攜帶魯山花瓷作品,參加「中陶協」組織的「絲路瓷脈」歐洲行活動,先後到法國、德國、意大利等8個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其中魯山花瓷腰鼓被法國藝術中心永久收藏。2019年,袁留福應邀參加韓國安東市國際假面舞節,進行中韓文化交流,魯山花瓷作品《壹鼓作氣》,被韓國安東市藝術中心永久收藏。2021年7月,魯山縣花瓷研究會,被河南省文化旅遊廳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同年袁留福應劉曉峰邀請,攜帶魯山花瓷作品,到全國政協辦公室裏,破格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陶瓷文化交流。2022年,袁留福應邀到福建廈門參加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從遠古洪荒時代的三皇五帝,到華夏始祖炎黃二帝,具有深厚哲學底蘊的魯山花瓷作品《雙龍瓶》,榮獲「兩岸文化尋寶特殊貢獻獎」。 袁留福從事花瓷設計燒製三十年來,不僅熟練掌握了魯山花瓷造型高雅古樸、渾然天成的整體特征和傳統燒製工藝,而且高屋建瓴地抓住魯山花瓷獨具的剛烈豪放、肆意揮灑著大唐強盛之氣的個性化特點,堅信只有秉承不斷創新發展這條主線,才能邁上奇幻瑰麗的藝術高峰。藝術家的青春在於不斷超越自我,近年來袁留福從參加「絲路瓷脈」歐洲行,到席卷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的花瓷作品收藏旋風,證明消散失蹤多載的魯山花瓷,已經從塵封千年的御用貢品裏走出來,登上了威震霄漢的國際舞臺。

Read More

〈生活休閒〉上山避暑去 挑戰閂山鈴鳴山

前進閂山,不可錯過的就是壯觀的閂山之門。 在中央山脈北二段有一座像鈴噹的山,還有一座像古早木板門的鎖─木閂的山,造訪這兩座山,來回四十公里餘,穿走於林道、芒草和高矮箭竹林中,山友們總會說一趟走下來「箭竹吃到飽」,確實,沿途多是箭竹林,甚至一回頭也看不到來時路,還可能被箭竹劃傷,不過當鈴噹出現眼前,也許能聽到風聲吹響鈴噹般舒暢,走吧,到高山上避暑去。 文、圖/記者張淑娟 一群山友同行,前進郊外化的百岳鈴鳴山和閂山。 觀山嵐聽鳥語 山林洗滌塵囂 鈴鳴山在台灣百岳中排行第六十,高三千二百七十二公尺,閂山則是排行第八十,標高三千一百六十八公尺,都屬於中央山脈北二段縱走的一部分。 因北橫公路開闢,縮短了人與兩座山的距離,使得造訪的人更多,登山的愛好者三五成群揹著帳篷就出發,並在工寮附近找空地搭帳,煮著咖啡看著山嵐變化,聽著鳥鳴聲,當「吐米酒吐米酒」聲響起,那是畫眉的鳥語,聽著聽著忘卻紅塵俗世的紛擾。 走在北二段,一路是高矮箭竹林。 若要輕鬆行,可以第一天先住宿在環山部落的民宿,民宿選得好可先睡上一晚的安眠覺,且在民宿還可購水蜜桃和高山蔬菜,下山時就可帶回家享受,而王小明民宿還體貼提供隔日下山可先洗個舒服的澡再回家,所以登高山愈來愈是一種享受,除了腳可能受累外,山林卻給了最放鬆的好心情。 ↑前進鈴鳴山沿途可看到群山和雲影變化。 在民宿住一晚之後,翌日再搭接駁車前進730林道11.7K柵欄,由此處起登,沿途盡是廢棄林道,走起來相當平緩,只是路程有點遠,得走十多公里,不過在16K處有輛廢棄機車,這可是必拍的景點,感覺像是騎著機車在林道前進,拍了網紅機車之後,接著朝著18K閂山之門前進,該處有棵橫倒的巨木,猶如一座門,通過該門之後,再走往23.2K就是閂山登山口,許多腳力好的,會直接把背包放在登山口處,輕裝上閂山,或者也可以直接先到25K處的工寮休整,再上閂山。 不上閂山可以在工寮好好休憩,聽山林低語,鳥鳴蟬叫不停,或者可以到鄰近水源處泡個冷泉、戲水一番,大台南登山協會領隊趙和修和高山嚮導高銘聰可說是帶高山的好樣,沿途撿垃圾,甚至連自己吃的蘋果殘渣都裝袋帶下山,他們還就地取材設計小山鏟以便隊友處理排遺,並叮嚀著自己用的衛生紙也要帶下山,看見了多處的一朵朵白花,莫不感嘆著大家愈來愈愛登高山,卻留下處處的小白花,這可不是登山應有的氣度,登山零廢棄,還有待加強。 鈴鳴山像個鈴噹,要翻過幾座山坡才看得到鈴噹頭。 群峰連綿 一覽眾山小 工寮一晚之後,趕在天亮之前出發前進鈴鳴山,路程來回約七小時,可高繞順遊人待山北峰和人待山,這都是三千公尺的高山,在人待山三角點視野相當好,可以望著像鈴噹的鈴鳴山貌,還有合歡群峰、鉅齒連峰,續往前行,陡上到主稜線,看不到鈴噹,原來還要連翻過幾個山頭才能到達鈴鳴山的三角點,路程長了點,但一登上三角點卻是一望無際,一覽眾山小,群山環繞腳邊,雲猶如舉手可得,而雪山、畢祿山、鋸齒連峰、中央尖、合歡群峰等許多的高山疊翠,與朵朵湧起的白雲相呼應,高山雲景一覽無遺。 鈴鳴山沿途倒木具挑戰。 五顏六色的菇是山上另一種風景。 下了鈴鳴山之後,回程仍可仔細瞧著各種高山小花,而沿途的箭竹林真的是有點穿箭而行,回到工寮吃個午餐,還可選擇上閂山,一日兩座百岳,竟是挑戰腳力的訓練,所幸上閂山,沿途有許多菇可賞,不論是大靈芝或者小紅菇、淡紫菇等,五顏六色,樣貌可人,還有的像小燈炮一般,真的是菇菇的神奇天地,不過,沿途眾多的咬人貓,可輕忽不得,一碰到可就不好玩了,所以上山務必是長袖長褲,不少年輕人總是短袖短褲就上山,甚至還穿著清涼的小可愛,如此可就要遭罪了。 前進鈴鳴山遇上小斷崖。 想要上到閂山三角點可得要有心理準備,路程仍是遠,走在短箭竹時還可能頂著烈日,不過卻可看盡那美麗的黃金大草原,喜愛登高山的新手,可以選擇到閂山走一趟,讓山林當老師,仔細走仔細看,可以看到山豬們玩耍後一堆堆翻動過的土,還有山徑上只剩下殼斗科果實的殼,以及被磨過的樹皮,那可都是山林動物的花招,走一趟山,認識不少植物,也許晚上在工寮的天空不只有滿天星斗,還有黃鼠狼的運動會,熱鬧非凡。 在高山等著旭日,美景無敵。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織飾分子 舊衣永續循環

南台資傳系助理教授梁丹青(右一),指導學生創業團隊參與校園三創等競賽屢獲獎項。(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資訊傳播系「織飾分子」學生創業團隊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2,提出「織衣工坊社企APP」衣物租賃循環再利用創業計劃,在募資平台獲得評審與民眾青睞,榮獲教育部大專校院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優選,注資十萬元創客基金補助。 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推動中心為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學成效,將靜態的創業教育課程轉化為動態的創新創業實踐,自一0六學年度開始,透過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以虛擬募資方式打造創業環境。 南台由資傳系助理教授梁丹青指導學生黃柔慈、易奇燕、吳宛諭、孫鈴媗、李佩琦、顏慈箴組成的織飾分子創業團隊,為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2責任消費及生產」,提出衣物租賃循環再利用的創業計劃,創業點子讓消費者不被「快時尚」綁架思想,凡是使用過的消費者都可找到屬於自己的時尚。透過舊衣再生與客製改造服務,並達到「舊衣循環經濟」的永續發展目標。 創業團隊長黃柔慈表示,團隊歷經教育部創業實戰模擬平台各階段的創業歷練,能夠實際體驗到創業實務,也接受創業顧問蔡政忠律師實體專業輔導,讓創業歷程更完善。 另創業團隊也在嘉義布袋的Night Out Village美式漁村,結合在地創生養殖業者共同舉辦「愛衣包」公益活動,更利用創意口號「海廢兌現,愛衣無限」吸引民眾熱情參與,只需利用墊片、細繩、剪刀即可改造舊衣,並做成海廢盆栽手提袋,賦予這些海廢和舊衣物全新生命。 南台三創教育種子教師梁丹青表示,獲獎團隊原是整合行銷傳播畢業專題夥伴,老師以「共好共贏、成在堅持、永不放棄、突破極限」之理念建立學生團隊共識,她們是一群各有專長的女力團隊,創業過程讓她們「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策略」,達到最大協力效果,並成為創造奇蹟的團隊,也發揚南台技職教育「做中學、學中做、務實致用」之特色。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們需要桂冠詩人

■王岫 聯合報每週五的《500輯》專刊,3月31日79期報導的是「那些有詩相伴的人與生活」,邀請讀詩、寫詩或創造詩與讀者相遇的人,分享他們與詩的關係;這是平面媒體的報紙,難得以四大版篇幅,報導詩人這身分或詩與社會的關係,非常難得。 其實,詩人或許是寂寞的,但為了讓民眾知道讓詩在這個資訊卻人際冷淡的時代,可以讓人們在遭受挫折的時候,經常扮演撫慰我們心靈的良劑,「美國詩人學會」(The 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早在1986年就和48家出版社、8所藝文團體、5所教育團體、10家雜誌社、2個圖書館組織、3個出版協會、及5家圖書代理商所共同發起「全國詩月」(National Poetry Month)活動,至今年已屆滿27年。 這27年來,藉著「全國詩月」的活動,「美國詩人學會」以發行海報、舉辦各種有關詩的演講、創作比賽,及各種推廣活動,多年來,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文學慶典。 詩歌推廣活動或許台灣也可推行,但美國的「全國詩月」的活動,有一靈魂人物,通常台灣卻缺乏,那就是美國有一位「桂冠詩人」,出來領導「全國詩月」的推行。 美國是在1985年,由國會通過,決定像英國一樣設置國家桂冠詩人制度,但卻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任命的,而非像英國只是皇家御用詩人而已;因為美國桂冠詩人並且兼任國會圖書館的詩歌顧問,任期1-2年,他們除地位崇高外,主要的工作就是協助推廣詩歌的閱讀活動;特別是在「全國詩月」這個月中,都會擔任一項主題性的活動。 像今年2023年4月,「全國詩月」便由美國桂冠詩人愛達·利蒙(Ada Limón)挑選了當代詩人的20首新詩,作為與國會圖書館合作的一部分,收錄在美國詩人學會的「每日詩歌」系列中,並當作詩歌朗讀或推動各項活動的教材或講座主題之用。艾達·利蒙是美國第24位桂冠詩人,也是第八位獲此殊榮的女性詩人,她是去年7月才由美國國會圖書館長卡拉·海登(Carla Hayden)任命的。她雖是墨西哥裔詩人,詩卻通俗易懂,且引人入勝,揭示了人們生活之美和生活之痛,頗接現代人之地氣。這一年來,她協助全國推廣詩歌活動,在「全國詩月」的海報中,亦以她的詩作為主題,是「全國詩月」的主要人物之一。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英語系教授和詩人凱茲‧費根(Kathy Fagan)便說,桂冠詩人稱號的設置是「使人們更多關注詩歌和文學藝術,也是表明我國重視詩歌的一種象徵」。 聯合報《500輯》專刊在四月的美國詩月前夕,推出有關詩的專刊,不管是否巧合,但表示表示媒體重視詩在這時代的功能了。我們也期望台灣能有詩的專門月份,全力推廣詩的活動,而這活動,則需要有一主導人物,那就是我們也需要有一位優秀而親民的桂冠詩人,不管是由文化部或國家圖書、全國詩人社團選出或任命皆可。

Read More

中醫分型調理 9種體質你是哪種? 平和質最好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中醫認為不同體質要用不同的方式調理,養生才能事半功倍。那到底「體質」是甚麼呢?中醫師表示,體質是不同的人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心理活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特質。 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哲彥表示,形態結構如身體的高矮胖瘦;生理機能如怕冷怕熱;心理活動如愉快、鬱悶。常見胖的人較怕熱、較開朗;瘦的人較怕冷、易緊張煩惱。也有怕冷、想不開的胖子;怕熱、看得開的瘦子。大部分自己會先有感覺,有些人經過檢查後才發現問題,所以健康檢查、癌症篩檢及中醫的體質分型,就是希望幫助民眾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體質是怎麼形成的?楊哲彥說,其實體質跟性格很像,有先天遺傳因素及後天環境因素,如遺傳、懷孕、年齡、性別、飲食起居、大自然的變化、社會變遷、疾病的輕重及治療的模式等都可造成不同的體質。 楊哲彥指出,常有民眾會疑惑什麼樣的體質比較好?壞體質又是如何?其實,好體質的人就是具有平和質而很少有病症,如有病症也很快恢復的人,體質差的人就反反覆覆的有身體或心理的問題,所以體質是會變動的,也可以調理改善的。 依臨床經驗,楊哲彥表示,調理的模式首先要了解自己目前的體質,中醫看診基本上就是四診八綱與氣血,四診「望聞問切」,八綱「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就可了解是陰虛、陽虛、表熱、裏寒、氣實或血虛,進一步就可了解你是9種體質中的哪一種?再來調理就很輕鬆容易了。 楊哲彥補充介紹,9種體質的主要表現:1.平和質:無明顯偏差;2.陽虛質:怕冷自汗;3.陰虛質:失眠盜汗 4.氣虛質:倦怠疲勞 5.痰濕質: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喉嚨卡痰;6.濕熱質:皮膚炎長痘子 7.血瘀質:痛經腫瘤冠心病;8.特稟質:過敏皮膚鼻子胃腸9.氣鬱質:精神鬱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