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只是 一首詩

綠蒂 是簡短幾行的文字構築 也許不獲副刊主編的青睞 亦無被詩刊詩集的選錄   安靜的像一朵白雲 投映在碧綠的心湖 沒有我期待波紋或漣漪發生 微風無痕 輕輕拂過   靜靜躺在稿紙的角落 沒記住歲月的榮光 也沒為誰醞釀傷春或悲秋 它只是一首小詩

Read More

流感疫情續降 重症+20死亡+4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近期出現下降趨勢,但仍處流行期,疾管署7日表示,上週新增4例死亡、20例重症,其中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是併發心肌炎的10多歲女學生,經治療已康復出院。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7萬1436人次,近期呈下降趨勢,惟仍高於前4年同期;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出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多,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於社區活動度持續,仍須觀察疫情變化。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4例死亡、20例重症。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1月6日累計120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死亡11例,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均具慢性病史。 新增重症個案中,年紀最小個案為北部10多歲女學生,沒有慢性病史,也未接種本劑疫苗;11月初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就醫快篩確診A型流感,開立抗病毒藥物治療,但隔天又發高燒、心跳加快、血壓偏低情況,就醫發現心電圖異常,診斷疑似併發心肌炎,收治加護病房,以注射型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病況改善快速,隔天轉到一般病房,發病5天後出院。 林詠青說明,個案年齡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條件,可惜沒有接種,還好有及早就醫使用抗病毒藥物,順利康復出院。 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1月分階段開打,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到昨天為止,流感疫苗共接種逾463萬劑,比去年同期多逾8萬劑,打氣較往年熱絡。

Read More

不侵害診所看診量 薛瑞元:通訊診療 自行預約須自費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薛瑞元7日指出,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雖明定慢性病照顧可使用通訊診療,但必須是計畫配合的醫療院所,並不是所有的通訊診療都可以使用健保,所以應不會影響現有醫院與診所的看診量。 衛福部近日內將公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預定明年4月上路實施,引發基層診所憂心大醫院壟斷病源,侵蝕基層診所的基礎。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醫師看診不只是問診,還必須做理學跟實驗室檢查,視訊看診應當作例外狀況,偏鄉或是醫療匱乏地區,或病人行動極端不便才可以進行。 對於慢性病照顧範圍擴大議題,基層診所擔心可能會發生資訊能力較強的大型醫院把病人搶走。薛瑞元表示,這已得到共識,把慢性病照顧可以使用通訊診療者,依附在健保各項計畫下,如社區醫療群、代謝症候群等計畫,當計畫中的服務對象有需求時可通訊診療,計畫本身的執行者就是基層醫療機構,若民眾自行預約不屬於計畫配合的醫療院所通訊診療,健保就不會給付,需自費。 薛瑞元表示,衛福部將補助基層診所升級設備,健保有個科技計畫正在執行中,包括醫療資訊系統(HIS)都將升級成雲端,至於物流部分因涉及人力,也就是處方箋釋出到社區藥局,社區藥局藥師如何配送藥物,要等到實際操作才能確定。

Read More

〈中華副刊〉花非花 小木馬

簡玲 聽說,天黑以後世間所有風景都會改變。木馬木馬,希臘神話史詩的戰爭,木馬木馬,驚心動魄的一匹病毒,唯有讚說一匹好馬,光與喜悅將會穿越。   孤身縱馬邁向森林,漫長冬日孤獨遠行,貧乏的夜影,一塊木頭釋放不曾說出的細節,黎明進行曲雕刻形體,點上眼睛目光便如炬,畫出小嘴,小木馬隨心所欲說起話來,奔馬與小馬間,想念再無距離。   達拉,達拉,我的達拉,予你原始森林的色系,惡土和塵風為你上色,草原和夕日塗抹馬鞍,未知的前方,千里之行盡情馳騁。達拉,達拉,我的孩子,黑色、紅色、彩色,一匹栩栩如生的奔騰,明明白白自己的顏色。   看見窗台這隻驕傲的木馬嗎?馱負獨一無二愛的證詞。歡迎,歡迎回家。   註:達拉木馬,據說是公元十七世紀前後,瑞典的伐木工人思念遠方孩子,漫漫冬日雕刻小木馬,回家時送給孩子的禮物。

Read More

〈耳鳴暈眩保健專欄〉 喝酒會耳鳴?暫時性耳蝸病變!

酒精順著血液循環,在血管紋路分泌內淋巴液的過程中,擴散(綠箭頭)入中階管,逐漸降低內淋巴液密度,哥蒂氏器上的蓋膜變得較重(紅箭頭),向下壓迫聽毛。(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20歲男大學生來到耳鳴門診,主述這幾年來,每到週末聚會時飲酒,一微醺,就會耳悶。酒酣耳熱之際,聽到任何聲音,似乎帶著尾音,最特別地,一甩頭還會聽見一陣迴音,彷彿頭顱變成水桶,裡面的水正在晃動。酒醒後,這種現象就消失了。曾以為是酒精過敏或幻覺,更擔心會不會之後導致耳聾。 經診療發現病人聽力很好,但為何喝酒會引起耳鳴,其實是酒精性暫時性耳蝸病變作祟。根據解剖學,螺旋狀之耳蝸管內,可細分為三個小管,充滿外淋巴液之前庭階管及鼓室階管,以及充滿內淋巴液之中階管。聲波經過外耳傳進中耳,經由圓窗傳進內耳,震動前庭階管,外淋巴液產生波動,在最大震動處,前庭膜反覆快速地壓迫中階管,震動哥蒂氏器,聽毛跟上面的蓋膜間發生了剪力拉扯,聽毛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經由螺旋神經傳進腦部,產生聽覺。多餘的聲波壓力會從鼓室階管,經由軟窗釋放回中耳腔。 因為酒精比水輕,在飲酒時,當酒精順著血液循環,在血管紋路分泌內淋巴液的過程中,擴散入中階管,逐漸降低內淋巴液的密度,哥蒂氏器上的蓋膜變得較重,於是向下壓迫聽毛,聽毛與蓋膜間出現剪力,聽毛細胞不斷地發出聽覺訊息,出現耳鳴。由於聽毛被蓋膜壓迫,無法柔順一地一起擺動,所啟動聽覺訊息斷斷續續,傳進大腦後,會被解讀成「迴音」。 直到患者醉倒,停止飲酒後,血液中酒精濃度逐漸降低,耳蝸中階管之血管紋開始分泌出正常比重的內淋巴液,蓋膜逐漸浮起,聽毛功能也逐漸恢復。在患者清醒時,耳蝸性耳鳴已經完全消失。 需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在酒醉時劇烈嘔吐,胃酸逆流至鼻咽,黏膜紅腫,耳咽管阻塞,中耳腔形成負壓,拉扯聽小骨及耳膜,就會在酒醒後,出現耳悶及耳脹,並因傳導性聽障,出現代償性耳鳴。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

手腳冰冷 不同年齡不同補

醫師楊文杰提醒,雖然立冬溫補暫時補解決手腳冰冷問題,但適量曬太陽、運動、少冰飲、早晚注意保暖更是常保健康之治本之道。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27歲陳小姐與80歲阿婆有共同問題「晚上睡覺手腳都好冰!」她想煮點補品給阿婆吃,詢問醫師可不可以一起吃?醫師表示,事實上「補」分為「溫補」、「平補」、「涼補」,長輩的補和年輕人的補看似症狀相同,但卻不盡相同。 北榮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指出,11月8日適逢24節氣中的立冬,立冬食補多樣多元,從「薑母鴨」、「羊肉爐」、「藥膳排骨」、「當歸鴨」、「十全大補」、「肉骨茶」到客家人擅長的「雞酒」,皆屬「溫補」。而「四神湯」則是平補。溫補藥材多以「當歸」、「黃耆」、「紅棗」、「枸杞」為基底,加上「川芎」、「人參」、「肉桂」來活血行氣,促進血液循環。體質虛寒的人適合溫補,若不確定自己體質,則可採平補。在當歸、黃耆、紅棗、枸杞的基礎下,加上容易吸收且少負擔的山藥、空心菜、紅蘿蔔、花椰菜、蓮子、當季蔬菜、雞肉、魚肉為食材。素食者可選擇秀珍菇、杏鮑菇為主食。 「補」有什麼禁忌呢?楊文杰指出,案例中80歲的阿婆有心血管疾病、痛風、腎臟病不建議溫補和高鈉湯頭;27歲陳小姐常熬夜、口破、便祕,則避免溫補改採平補。此外,子宮肌瘤、感冒、月經期間不溫補,孕婦及產婦不適合用酒提味,服用抗凝血劑者減少薑蒜和人參的攝取。 楊文杰提醒,雖然立冬溫補暫時補解決手腳冰冷問題,但適量曬太陽、運動、少冰飲、早晚注意保暖更是常保健康之治本之道。

Read More

9項藥物健保給付新制 快最下月上路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7日公布,近期通過共擬會議審查藥物給付新制,擴增給付及收載新藥品項高達9項,受益對象包含兒童、癌症病患、罕病病患等,大部分新制最快將在12月上路。 健保署10月19日舉行「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和擴增給付規定案,包括擴增給付於兒童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頭頸癌等多項癌藥、治療β型海洋性貧血罕藥、擴增給付於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等。 考量兒童在氣喘治療上的醫療迫切需求,且顧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日常生活品質,健保署說,此次會議同意擴增含dupilumab成分藥品用於治療12歲以上氣喘、以及6歲至12歲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人年藥費約30萬元至42萬元,預估約1280名病人受惠。 為提升癌藥可近性,這次會議通過擴增5項癌藥給付規定及收載1項新癌藥,健保署指出,預估約2090名病人受惠,挹注藥費新台幣20.5億元。其中包含日前已公布給付的頭頸癌、以及鱗狀非小細胞肺癌IO免疫製劑,從過去僅給付二線治療,新制放寬到一線治療使用,預計最快12月上路,930人至1020人受惠。 乳癌患者給付限制也有放寬,健保署表示,以往健保給付CDK抑制劑對象僅停經後轉移性乳癌患者,考量CDK抑制劑相較現行標準治療,可延長存活期,放寬為停經前也可使用,讓病人有化療或荷爾蒙療法以外的選擇,約747人至1251人受惠。 在罕見癌症用藥方面,未來有NTRK基因融合實體腫瘤,給付對象不再僅限兒童,放寬到成人也可以使用,約21人至161人受惠;在癌症新藥納保部分,是急性淋巴芽細胞白血病及新收載治療被套細胞淋巴瘤及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新藥,用於移植前橋接治療。 除了照顧癌友,健保署同時關心其他病友新藥可近性。為照顧罕病病友,通過含luspatercept成分新藥用於治療β型重型海洋性貧血,該疾病現有治療為終生輸血合併排鐵劑,無其他替代選擇,此藥品能顯著降低輸血負擔,人年藥費約109萬元,預估約299名病人受惠。 此外,因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會影響肺功能,導致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且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品,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此次會議同意擴增含nintedanib成分藥品至該類病人使用,能顯著降低肺功能惡化,人年藥費約64萬元,預估約1300名病人受惠。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外祖父的老屋

文/紀方亮  圖/邱傑 外祖父的正房最西間,曾是我小時住過的。那間沒有窗的昏暗小屋,總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是火炕特有的煙道味,又有常年不見陽光的陳味,還有炕下放著地瓜的泥土味,五味雜陳。我每天晚上蜷縮在外祖母給我曬過太陽的被子裡,總能很輕易地就進入夢鄉。而在睡夢之中,我總能感覺到有人來為我掖被角。我敢肯定那是我的外祖父,因為他的身上,總是有著糧食酒的香甜。 最初外祖父的老房子,門前有一處小樹林。記憶中的那些樹,都是筆直地直沖雲霄。夏日的鳴蟬,從天剛亮就開始不知疲倦地聒噪著。那裡是夏日最天然的避暑地,有樹蔭,有穿堂風,也有吃過的西瓜皮招惹來的蒼蠅在毫無目的地亂飛。躺在外祖父用麥秸草編織的草席子上午睡,聽著外祖父與街坊們聊天。剛開始還能聽到隻字片語,漸漸的聲音開始模糊,再過一陣,整個世界安靜了下來。這一覺常常能睡到午後三點多,常常是被村裡遊蕩的小土狗給舔腳丫舔醒的。剛醒來,密集的知了叫聲一下子又鑽進了耳朵。搓搓眼,原本樹蔭下的一群人仿佛在眨眼間就全消失了。只有一只狗在討好地看著我,仿佛下一秒我會賞賜它一根骨頭。 這棟老房子在我記憶中沒存在多長時間。那時村裡規劃,老房子要拆掉,房基向前提,原址的地方通出一條主路。外祖父在後街給小舅準備娶媳婦的新房,是一溜簇新的四間大瓦房,花去了外祖父不少的積蓄。輪到為他自己造屋時,他只建了兩間房。小舅的房子建好後,那時小舅還沒到娶親年齡,外祖父得以在他給小舅建的新居裡住了幾年。老房子拆了,那兩間屋也建好了,只是沒有粉刷。那幾年,外祖父為建造房子,心力焦瘁,瞬間老了許多。 外祖父的老房子拆了以後,我再沒住過外祖父家。那時的我已上學了,也學會了騎自行車。外祖父村與我們村子相隔十里,騎上自行車,才發現原來兩個村子離得很近。在農村,外祖父在短時間裡前前後後蓋了六間大瓦房,得到村裡人的交口稱讚。建房那幾年,外祖父一直在連軸轉。沙是自己去河裡撈的,磚是自己去拉的,房梁上的杆子是自己去買的,房頂上的葦席是他自己編的。總之,只要省錢,只要自己能幹,他都要自己去做。 小舅要娶親了,外祖父把家又搬回老屋那邊,只不過房子變成了兩間。房子很小,只灶房一間,火炕一間。逢年過節,屋裡實在坐不下那麼多人。所幸,大姨、小姨、小舅都是同一個村子,讓孩子們都有了落腳處。外祖父不在意住的大小,他只要有個棲身之所就行,他在意的是兒女們的生活。 住在前街的小姨家搬走了,房子閑了下來。在小姨極力的邀請下,外祖父才不情願地又搬了一次家。住小姨的房,是外祖父最後的一次搬家。如今的記憶裡,外祖父原來的老屋,總和小姨的房子重疊在一起。兩棟房子,有太多相似之處,讓我的記憶有些混淆。而我現在更多對外祖父老房子的回憶,大多是以現在小姨的房子為藍本的。 多少次,我把外祖父蹲在老屋街門口,出神地盯著遠方的樣子印在腦海裡。他那滿是滄桑的臉上,寫滿了他對鄉村的依戀。兩處老屋模糊著,變幻著,漸漸融為一處老屋。

Read More

實神銀耳湯 營養補元氣

營養師歐陽雯亭表示,銀耳富含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幫助調節生理機能;而鷹嘴豆與黃豆則是含有優質蛋白質。(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11月8日就是「立冬」,台灣習俗裡這天需「補冬」,透過進補恢復元氣並抵禦寒冬。不少人選擇食用熱呼呼的補湯、火鍋,但其中卻隱藏高熱量、高脂肪。花蓮慈濟醫院7日以蔬食列車主題,推出應景健康DIY食譜「實神銀耳湯」,讓民眾以營養與元氣迎接冬天的到來。 實神銀耳湯使用銀耳、雪蓮子、大薏仁、芡實、紅棗、枸杞、黃豆等材料製作,先將浸泡1晚的雪蓮子、薏仁、芡實、黃豆及銀耳,放入電鍋蒸至銀耳膠質釋放、湯變濃稠後,加入紅棗、枸杞再放入電鍋蒸煮1次,最後依個人口味加入代糖調味。 立冬進補,花蓮慈濟醫院推出應景健康DIY食譜「實神銀耳湯」。(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慈營養師歐陽雯亭表示,銀耳富含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腸道健康,也能幫助調節生理機能;而鷹嘴豆與黃豆則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尤其對於素食者來說,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且相對於動物性蛋白,脂肪、膽固醇含量更低。另外,銀耳的維生素C、芡實的維生素E含量很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發炎、抗老化效果。 實神銀耳湯使用銀耳、雪蓮子、大薏仁、芡實、紅棗、枸杞、黃豆等材料製作。 (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蔬食列車活動中,營養科團隊現場提供實神銀耳湯讓民眾一起補元氣,同時分享DIY影片。歐陽雯亭提醒,民眾選擇火鍋、補湯進補時,也要注意熱量及飲食均衡。

Read More

肺炎黴漿菌感染 好發2年齡層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肺炎黴漿菌感染症流行趨勢。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秋冬季節小心呼吸道疾病齊發,疾管署7日公布,今年肺炎黴漿菌感染症飆出一波小高峰,好發小於6歲及7-12歲年齡層,目前觀察高峰已過,台灣病例數已逐漸下降。 肺炎黴漿菌是一種非典型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 肺炎黴漿菌是目前發現最小且可自行複製的病原體,和一般細菌不同的是,它沒有細胞壁,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對它無效。潛伏期很長,大約1-4週,不像感染病毒時2、3天就出現病徵。 近期國內有醫師提出警訊,門診有肺炎黴漿菌正在流行,憂心12月到1月會迎來一波大的感染潮。對此,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相較於類流感就診人次單週最高萬例而言,肺炎黴漿菌感染症仍算少數,且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若惡化發展為肺炎,只要遵照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常見症狀為喉嚨痛、倦怠、發燒,以及可能有持續惡化甚至長達數週的咳嗽,其中約有10%的人會得到肺炎。 疾管署強調,肺炎黴漿菌主要藉由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所有年齡都有可能感染,但常見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且易於學校、學生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發生疫情。如有呼吸道症狀(尤其是咳嗽)時須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