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喬亞公關顧問舉辦台灣首屆新創沙龍年會,逾百家新創、創投與加速器代表出席,超過六成為創辦人或核心管理層。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新創產業(Start-up)是全球創新的重要瑰寶,但台灣市場普遍沒有或不夠多人協助替新創說一個好故事,因此在資訊不對稱限制下,不易匯聚各方資源共同推動世代變革與創新。深耕新創公關領域多年的布爾喬亞公關顧問,透過陪跑式「外包公關顧問服務」,已伴隨超過60 家新創企業完成募資造勢、人才招募與市場拓展等里程碑,在成立將屆滿十年之際,更於30日攜手台灣最大新創社團《台灣新創投資交流》舉辦首屆新創沙龍年會,邀請近百家新創、創投與加速器出席,其中近六成出席者為創辦人或核心管理層,由《布爾喬亞公關顧問》創辦人暨執行長 鄧耀中、《台灣新創投資交流》社團創始人 林文欽、《PChome》財務長 周磊、《QSearch》共同創辦人 周世恩、《瀛睿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簡榮宗及《Appworks》前媒體公關總監 李欣岳擔任講者,分別從公關行銷、財務投資、法律與數據等面向,剖析品牌形象資產在下一個新創世代中,會替新創成長軌跡帶來哪些影響,期許透過凝聚各方領袖,共同打造新創圈的下一個黃金十年。
QSearch共同創辦人周世恩(左起)、PChome財務長周磊、瀛睿律師事務所 創始合夥人簡榮宗、台灣新創投資交流 社團創始人林文欽、布爾喬亞公關顧問 創辦人暨執行長鄧耀中、Appworks前媒體公關總監李欣岳、雜學校 校長蘇仰志。
新創募資是一場有攻有守的零和遊戲,PChome財務長 周磊表示:「投資決策過程就是在不停消除資訊不對稱,量化數字固然重要,但仍需透過不同方式進行交叉辨識,例如品牌形象、媒體報導等,都會是企業創投在評估投資標的的考量點,確保新創發展與企業創新有更多連結性。」前騰訊副總經理,現為多家創投基金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的林文欽也分享,過去每年都會聽超過200場新創Pitch,無論中國、矽谷或台灣早期新創投資人,除了看創辦人過去是否有連續出場或頂尖學經歷外,也經常會將人格特質或言行舉止納入後續盡職調查的參考指標,例如:其他投資人或合夥人評價、創辦人是否經常會在公開社群吐槽政治時事,或者定期有向投資人更新發展進度等,從公關形象視角來看,以上種種都是新創經營利益關係人的經典情境,根據布爾喬亞形象白皮書調查指出,有九成左右新創企業,都將客戶、投資人與員工列為前三大最重要的溝通對象,但卻缺乏系統性互動模式,因此往往無法有效發揮資訊槓桿優勢,即使在核心團隊找到產品PMF(Product-Market-Fit)後,仍靠創辦人親力親為的地推獨闖天下找商機。
除了主動式拓展外,風險管控也很重要,在業界有著新創守護神稱號的簡榮宗律師提到,許多商標、專利都需要法律保護,即使沒有法律知識,新創也要隨時具備法律意識,避免研發多年的技術創新反倒成為別人的商業成果,而另一方面,專精輿情聲量的QSearch執行長 周世恩也指出,形象溝通最重要的是成效衡量與聲譽管理,透過不同渠道、聲量與議題內容監測,能讓新創企業更明確知道客戶、投資人與潛在員工對新創產生好奇心後,會從公開渠道上得到哪些資訊,是否有助於建立正確認知。
《2023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報告》研究顯示,創業家背景由工科與資管專業蟬聯寶座多年,今年首度由商學背景奪得第一,這意味著創新創業不再僅提倡獨家技術,如何洞察且清楚地闡述商業價值也逐漸成為創業剛需。布爾喬亞公關顧問 創辦人暨執行長鄧耀中回應:「許多新創團隊低估了公關重要性,因為不知道建立良好形象資產,是讓其加速建立影響力的重要基底,找出不同利益關係人質化、量化評價,才能讓新創得以即時增修或制訂前瞻決策,此外,身為追求改革的創業家,更需要經常向市場說一個好故事,選擇正確的對象、內容、渠道與時間點後,持續鏈結產品技術與商業價值,最終影響目標受眾做出有利於品牌發展的決策行為。」而台灣多數早期新創企業養不起高階公關經理人,此時將低頻率、低客製化需要的專業服務外包,就成了新創得以保持運作效率,邁向指數型成長的最佳手段,反之,對於相對成熟但希望加速出場的老創來說,則應將外包專業服務視為妥善配置機會成本的營銷策略之一,在最後衝刺階段加碼投資,避免形象建立不足導致市場價值被低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