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推動環境教育,進行國際淨灘行動。(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今年邁入開館十週年,自籌建時期即集結眾力推動實施國際淨灘行動(ICC),推動環境教育,並針對淨灘過程所撿拾的海漂垃圾進行分類與統計。相關數據是大眾對於環境敏感覺知的重大訊息來源,最新統計海廢數據,塑膠瓶蓋依舊是第一名。
海科館統計淨灘海廢,塑膠瓶蓋是這幾年一直居於首高的位置,寶特瓶第二名,而吸管並沒有因為禁用而減少。(海科館提供)
去年包括微軟、新凱汽車、優織隆、新東陽、蝦皮、雄獅旅遊、遠雄人壽、程曦資訊、康陽企業、英美菸草商務等各領域的企業和學校單位在潮境海岸展開淨灘,以國際ICC淨灘方式計數所撿拾的海廢,統計出一一二年潮境海岸垃圾類別排行,塑膠瓶蓋是這幾年一直居於首高的位置,寶特瓶第二名,而吸管並沒有因為禁用而減少。這當中是什麼原因?而瓶蓋總是高於寶特瓶的原因又是什麼?值得探討。
海科館推動之淨灘是從教育與培育海洋公民科學家的姿態和實務作為,十多年來成效有目共睹,除了帶動各級學校、環境教育單位和民間組織相繼合作與投入外;宗教團體也展開與海科館合作,並號召宗教志工推動環境教育。透過行動讓民眾重新思考面對生活使用的產品進行檢思的態度,從生活中反思與投入公民科學家的角色,讓淨灘不單是撿拾垃圾清理海岸,而是透過淨灘行動喚醒大眾對於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的反思,繼而從源頭減量,有效減緩陸上垃圾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