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近海

■鄭亦芩 看一個人 要從瞳孔的縫隙 長出的是花,銀杏,或停留 多年前那場錯過的雨 看一片海不必 徬徨,陌生,或更寬廣 把自己交予風 躺臥清澈,讓心臟 成為風鈴 如果悲傷就走近 神的存在 碎石,浪,陰天親吻的眼睫 世界比透明更淺 呼吸之前 緊擁冷冽的玫瑰 成為霧,夜晚的星 只要一直沉靜地愛著 海就不會有盡頭 季節被濕氣摀熱 破曉前凝視 一朵即將盛開的潮汐 離去後不必回頭 張望,想念。海會記得 關於擁抱或一場 不夠潮濕的離別 鑲進雙眸深處,餘生就成為 比海岸更長的眼

Read More

疾管署:腸病毒月底進入流行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7517人次,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9日示警表示,腸病毒疫情目前呈上升趨勢,預期4月底進入流行期,5月底到達高峰,提醒家長注意學幼童健康狀況。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檢出以克沙奇A型為主,約占7成,惟社區已出現5例腸病毒71型及1例D68型輕症個案;今年累計1例重症病例,為感染克沙奇A10型,與去年同期病例數(2例)相當。 曾淑慧表示,腸病毒疫情目前呈上升趨勢,預期4月底進入流行期,5月底到達高峰。因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尤以家庭手足間,以及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校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 同時,部分患者感染腸病毒後,僅有類似感冒輕微症狀,不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曾淑慧籲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確實做好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

Read More

〈中華副刊〉因果獨奏 月亮移動的謊言筆記本

文/葉雨南 圖/吳仲宗 「知事實、知恐懼,善惡卻依然自己像跳舞機的腳尖。」愚過燈火的日子真的就是今日嗎?愚人節,其實最應該說真話說實話,自己寫過一首詩為「實話節」,然而平日世界已有太多謊去如工廠搬如以為理想的盾牌般,打扮成電梯的樣子停在最短暫的光和低著頭或抬頭的匆忙、夢境。 「我在想,如果謊言都被每日記下來呢?」用一本封面是鴨子或封面是吉他甚至封面是自己製作的筆記本,那愚人節是不是就可以和其他節日一樣,有個真正的儀式或是代表物;這世界最不缺的其中一項情境就是謊言,看新聞說:「國人吃雞排的數量是多少多少101大樓、交通違停在某某某地方卻不承認、AI可以完全取代人類。」 搞笑諾貝爾獎是我覺得世界最有趣的獎項,但如果有謊言一連串獎呢?是不是要頒發給每日的夢境?還是把冷嘲熱諷當技術的人類呢? 「愚人節快樂。」朋友和我說。我則是回他:「你今年說過幾個謊?有沒有算一算?」這朋友喜歡節慶、喜歡夜市,我接續問:「真的啦!你不會覺得愚人節回到他的初衷比較好嗎?這節日的初衷不是謊言的。或是乾脆,弄個愚人節如果當天願意說真心話的人去商店買東西或是去遊樂場所都會有折扣的行銷,也許弄個愚人節問號,就是像小鴨一樣,把問號變裝置藝術,每年愚人節固定擺在某個景點,然後推出個愚人節餅、實話軟糖之類的。」朋友大笑說:「那乾脆叫電影節好了啦!」 謊?究竟有盡頭嗎?謊是不是那知識的荒野藏了起來?它就像是一個科學中的撞擊力道測試或地位和價值觀去隨空氣改變的含苞。 「明天幾點幾點,哪裡見。」結果對方沒赴約,一個人影也沒有,這是被放鴿子的公式之一。鴿子知道謊言嗎?我希望鴿子不要知道,真的,真的如此真誠的翅膀還要飛到誠實雲朵的空中。 中秋節還要一段時間才滿月,圓謊卻非常難圓,那如果有謊言筆記本呢?有人要去使用嗎?還是有人願意去面對這些鏡子裡出現的沉澱。只要四月一日我都會想起孫燕姿的「愚人的國度」但愚人的國度那扇門在哪裡呢?我怎麼找,世界怎麼找,卻像偵探像戀愛相處一樣艱辛。 玩笑和謊話很像親戚。 玩樂和玩具很像兩座不同的島嶼,今年的愚人節?是不是新聞又都會是某某某愚人節玩笑?或是網路大量愚人節祝福訊息?我其實可以給答案也可以不給答案,但我只希望除了愚人節當天,鴿群翅膀振動的聲音能守護那些平時像充滿熱情良善的真誠,平日世界大量的謊言,簡直是謊言大數據,卻沒有人去把文明史到現在的謊言記下來,會不會其實每天都有愚人節在發生呢?會不會呢? 如跳格子般過幾天就立刻迎接兒童節,記得我在兒童節時,收過學校的禮物是一個筆記本,一個充滿大笑臉的厚重深色筆記本,之後回到家把喜歡的貼紙或是卡片都用膠水黏在筆記本裡;兒童的純真都還黏得住,但謊言呢?是不是要用焊接?還是要用電風扇去吹涼? 聆聽著「愛是愚人的國度」想像孫燕姿和鴿子一起飛行,一旁朋友和我說:「幹嘛要看書?AI時代網路查一查就好。」我說:「愚人節快樂!你趕快去趕車啦!」風變熱了,接著聽孫燕姿的「眼淚成詩」突然想到自己其實人生中有一件非常想體驗的事,去挑戰高空彈跳,但我自我的鏡子祝福我:「愚人節快樂!」 前幾年一個很特別的朋友說:「過幾天會有類似隕石的小型物體經過地球欸!想到這我就有些心情不好。」我說:「真的?」我的真的指的是她的心情,但我確實有在新聞上看到這樣的消息,然後她說:「最近我去聽網路上很推薦的地方玩欸!結果那地方超無聊什麼都沒就只有天空和小路,回來我一整個超失望。」我聽完並沒有說愚人節快樂而是說:「看看也好吧!但網路推薦的那只是網路還是要自己去才知道啦!」 月亮慢慢地移動,謊言,像速食,有一些固定的模式。我想著,高空彈跳是不是要當作之後慶祝四十歲還是五十歲的紀念禮物呢?廣場前的我,看見了幾隻鴿子,鴿子頭轉向光的誠實那樣快門般的按下了世界的所有快和慢。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古詩詞裡尋「初冬」

■王丹丹 寒風漸起,早晚微涼,時光邁著從不停歇的步伐,揮別秋光,啟幕了四季的最後一場。綿長光陰裡,摘一縷初冬的暖陽,選一隅靜謐,煮一壺光陰的茶,安然向暖。再捧一卷詩詞,尋覓初冬的靜美,一切都是剛剛好。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我像淮陽太守汲黯經常臥病,偶而喝杯酒解憂愁,客居異鄉衣袖上結滿清霜,只有與燈燭作伴。臺階下的積雪像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誰在此憑依欄杆? 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寫於他四十歲時。受當時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詩人被外放為黃州刺史,其後又轉池州、睦州等地。此詩正值詩人鬱鬱不得志時,尤其最後一句反問,凝聚著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志難酬的隱痛,很令人深思。初冬的景色,詩人的心情,寥寥數句,便躍然紙上,使這篇初冬的佳作,至今仍為人稱道。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太陽已經落山,遠處暮靄籠罩的青山影影綽綽迷蒙而遙遠。我在風雪交加的寒冷中一路艱辛跋涉,眼看天色已晚,只好投宿在芙蓉山下這戶人家了。只見主人家的茅草屋十分簡陋,在冰封的寒冬中顯得更加貧窮。我在茅屋中已就寢,忽然聽到從柴門外傳來不止的犬吠聲,大概是主人披風戴雪深夜歸來了吧! 中唐詩人劉長卿工於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他的這首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寫於被貶的路途之上。遭遇風雪,被迫投宿山林人家,眼前的景色卻讓詩人為之心動。凝練的語句,白描的手法,一幅寒山夜歸圖便呈現在我們眼前。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清雅淡靜的格調,無一不表達出悠遠的意境和無窮的韻味。 「夜窗父子共煎茶,一點青燈冷結花。村落盜清無犬吠,園林月上有啼鴉。」初冬來臨,屋外清冷安靜。夜窗下,一對父子煎茶聊天,青燈映襯著窗戶上結下的冰花。皎潔的月光下,村落裡安靜地只能聽見烏鴉在啼叫。 在寒冷的季節中,煮茶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習慣。陸遊的這首《初冬雜詠》,便描繪這一番情形。取清甜甘冽的雪水入甕,拾松枝烹茶品飲,再加上孩子都在身旁,悠哉美哉,真是令人豔羨,令人不禁嚮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裡都點起了燈。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嘈雜的聲音打碎了思鄉的夢,想到遠隔千裡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少年時,最喜歡讀納蘭性德的詞,尤其這首《長相思》每每讀之,總能擊中心房。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一首詞,28字,詞人的委婉留白,讓我們有了許多想像的空間,也讓初冬之景,與天涯遊子們的鄉心得以共通共鳴。 西風瘦盡,東籬菊晚,暮秋已別,初冬而至。一片雪白,一片寂然,一束柔光,都帶著溫柔。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都帶著美好。當然,還有這一卷詩詞,始終詮釋著初冬最美的色彩!

Read More

添加保護力 長者XBB第2劑開打

防疫大使王滿嬌9日挽袖示範接種第2劑XBB疫苗。(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已脫離流行期,但仍具併發重症及死亡風險,上週即新增一名11個月大北部男嬰目前仍須靠氧氣機治療。疾管署9日啟動新冠XBB疫苗第2劑即日起開打,防疫大使王滿嬌也現身挽袖示範接種,笑說打完針就可以安心去新疆旅遊。 鑑於新冠疫情的威脅仍持續,且因長者免疫力會隨年齡增長衰退,疾管署經參考國際實證研究,並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決議,自9日起開放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滿6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民眾,接種第2劑XBB疫苗可提升保護力,有效降低門急診就醫及住院率。 疾管署9日也辦理「65歲以上新冠疫苗再加1,防護不過期」XBB疫苗第2劑開打記者會,邀請衛福部次長周志浩、ACIP召集人李秉穎、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羅一鈞及防疫大使王滿嬌共同出席。 周志浩表示,新冠疫情雖然有下降趨勢,但併發症及死亡風險仍持續,國內本土併發症及死亡個案有9成以上未接種XBB疫苗,65歲以上長者也占併發症及死亡個案的6成和9成。 此外,過去曾感染或打過原始株或雙價疫苗的人,對新的變異株已無效力,新的XBB疫苗對目前主流病毒株都具有保護力,提醒還沒接種的民眾趕快施打,才能對抗不斷變異的病毒。 據統計,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246.4萬人次,其中莫德納XBB疫苗累計219.5萬人次,Novavax XBB疫苗累計27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0.39%。目前全國尚餘莫德納XBB疫苗約353.3萬劑、Novavax XBB疫苗約10.9萬劑。

Read More

石綿工胸背痛 罹惡性肋膜間皮瘤

健保署4月1日起將雙免疫治療納入惡性肋膜間皮瘤一線給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左)、台中榮總內科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彥翔(右)都認為新制點燃癌友一線希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惡性肋膜間皮瘤惡性度高且半數確診時已進入晚期,患者存活期僅4~8個月。醫師指出,這項癌症與長期接觸石綿等致癌物有關,患者多為藍領的中高齡長者,近年雙免疫治療可讓患者的3年存活率提升至23%、並降低27%的死亡風險。今年4月1日起,健保署將雙免疫治療納入惡性肋膜間皮瘤一線給付,提供患者多元、有效且可負擔的治療選擇。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部部長陳育民表示,間皮瘤是指人體內間皮細胞癌化所形成腫瘤,其中,惡性肋膜間皮瘤占了所有間皮瘤患者8成。 陳育民指出,惡性肋膜間皮瘤成因與生活中建築、裝潢常用的石綿材料高度相關,癌友多是因工作罹癌,當纖維深入小支氣管侵入肋膜間皮細胞,間皮細胞反覆發炎受損最後癌化形成間皮瘤。雖然台灣在民國107年全面禁止一級致癌物石綿製造使用,但接觸到發病潛伏期可能長達40年。 陳育民說,惡性肋膜間皮瘤患者常是一群經濟相較不優渥的藍領階級,過去辛勤工作,卻渾然不覺暴露於危險致癌風險,直到年紀步入中高齡階段出現胸痛、呼吸喘、吞嚥困難等症狀,就醫才驚覺罹病。 過往惡性肋膜間皮瘤治療方式相當有限,患者中僅20%可接受手術治療,但術後復發率卻高達75%,導致逾8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5年;不適合手術的患者也只有化療可選,治療後平均存活期僅1年,且半數會在半年內出現疾病惡化。 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彥翔指出,隨醫療發展日新月異,免疫治療近年加入晚期惡性肋膜間皮瘤治療行列。數據顯示,相較於化療,惡性肋膜間皮瘤患者接受雙免疫療法後,不僅3年存活率得以從15%提升至23%、降低27%死亡風險外,病況亦能獲穩定控制,且3年疾病無惡化的比例更從原先的1%提高到14%。 此外,即使部分患者因治療相關副作用終止治療,這些患者的3年存活率仍有約34%,與過去存活期不超過1年的狀況相比,可說雙免疫療法終於成功為患者突破10年來的困境。 健保署今年4月1日起將雙免疫治療納入惡性肋膜間皮瘤一線給付,病友若屬於無法切除惡性肋膜間皮瘤且病理組織為非上皮型可申請給付。黃彥翔說,一線雙免疫治療納入健保,患者不用再陷入明知有藥卻用不得窘境,同時期盼上皮型患者未來也有機會成為健保給付對象。

Read More

缺乏病識感 翁頻尿睡不好 忽略攝護腺肥大

泌尿科主治醫師倪雪雰透露,有長輩攝護腺肥大所引起半夜頻尿,卻採吃安眠藥改善,昏昏沉沉中上廁所增加跌倒風險。(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70多歲阿伯,每天晚上起床上廁所5-6次,長期下來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濟,尋求身心科協助,就醫才知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經過泌尿科醫師治療用藥改善,半夜起床尿尿次數減少,睡眠也改善。醫師說,不少男性長輩不認為頻尿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缺乏病識感,提醒患者要多加注意。 台中榮總駐診大甲李綜合醫院的泌尿科主治醫師倪雪雰表示,攝護腺肥大是屬於一種慢性疾病,尤其她在海線地區看診,接觸不少患者,發現大部分的患者不知道攝護腺肥大需要治療,治療後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一直跑廁所。她透露,不少患者晚上因頻尿睡不好,吃安眠藥想改善,但是,時間到了一樣會起床尿尿,吃安眠藥昏昏沉沉,對長輩來說,因為半夜燈光昏暗,反而增加跌倒風險。 倪雪雰指出,她曾經遇過長輩半夜起床上廁所,因為吃了安眠藥不小心跌倒受傷的案例,透露不敢再吃安眠藥。患者一開始覺得晚上睡不好,隔天精神不好才就診拿安眠藥,卻忽略了是因為頻尿的問題,「一個晚上起床5至6次,幾乎每小時就起床1次,怎可能精神會好?」 除了男性攝護腺肥大會頻尿,女性長輩頻尿也該注意。倪雪雰表示,女性長輩到了更年期,因為荷爾蒙減少,或是因為骨盆器官脫垂壓到膀胱而造成頻尿,建議年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進行「凱格爾訓練」,彎曲膝蓋並把腳平放在地上,並將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接著墊腳尖緩慢提肛縮緊骨盆底肌肉,藉此增強人體的骨盆底肌肉,有助於防止尿液意外排出 。 倪雪雰強調,很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憋尿,導致很多人一有尿意感就跑去上廁所,這樣反而不好,必須要訓練膀胱的容量,「但不是憋尿4、5個小時。」飲食上,也不要吃過度刺激性的食物,睡前不要喝太多水或茶,才能減少半夜起床上廁所次數。

Read More

〈耳鳴暈眩保健專欄〉耳石難復位 原來是半規管歪了

內耳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左圖為正常半規管,在一平面上呈現圓環狀(虛線圈);右圖為扭曲半規管,無法在一個平面上呈現圓環,而是一節一節的(藍色箭頭處)。(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50歲男性,多年前在某次頭部外傷後,只要一轉頭,就會感到一陣暈眩,但只要連續搖頭十幾下後,反而不暈,但數小時後,又會暈眩。起初以為是耳石脫落,接受過好幾次的復位術,病症依舊。當成持續性姿勢感知性暈眩症,持續服用血清素受器調節劑。 來到暈眩門診,請他躺下再把他頭向右轉,就見到眼球在快速地向右轉動,把頭向左轉,眼球也會快速轉動,但幅度較小,我也認為是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沉積症,疑惑的是,為何之前那麼多次復位術,卻無法解決他的病症?在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側內耳水平半規管,無法在一個平面上呈現圓環,而是一節一節的,原來是「水平半規管扭曲症候群」。 半規管是人體感覺平衡相當重要的器官,每一側內耳各有3支(上、水平及下),在改變身體或頭部姿勢時,利用內淋巴液的慣性流動,帶動位於半規管根部壺腹(壺狀鼓起))內的纖毛感知器,使我們感受到立體角加速度。在孩童及青春期,若罹患中耳炎,半規管的成長受到干擾,無法順利長成標準的圓環狀,成年後,半規管會定型為扭曲環型、四方型或多角型。 一旦橢圓囊內的耳石顆粒不慎鬆脫,掉進該支半規管內,就會在頭部轉動或身體姿態變換時,帶動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在頭部轉動停止時,繼續流動,引發眼震及暈眩,直到流動停止。然而,這類患者在接受標準的耳石復位術時,快速轉頭的瞬間加速度難以帶動耳石,往往卡在扭曲處。 此病治療,一樣是耳石復位術,但必須先以平衡訓練搖散耳石,讓它們散播在膠狀的內淋巴液中,接著,進行耳石復位術,才有機會跨過扭曲處,當患者擺位到患耳朝上之姿態時,停留久一點,讓耳石掉進橢圓囊內…,反覆多次,必可痊癒。時代進步,許多難解的暈眩症逐漸找到病因,患者別灰心,宜正確就醫。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

2童染流感 1腦病變1併肺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及併發重症風險持續,疾管署9日公布,上週新增2例住在南部、1男1女6歲兒童感染併發重症,目前均在住院中,請民眾把握機會儘速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今年第14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8.2萬人次,近期呈緩降趨勢;多項監測系統顯示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持續於社區活動,其中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主,B型占比上升,仍須觀察連續假期後對疫情變化影響。 根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上週新增16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10例未接種流感疫苗;另新增2例死亡(均為A型H3N2),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均未接種流感疫苗。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重症個案中有2名小於10歲兒童,都是住在南部的6歲幼童,1男1女,其中男童有先天心臟病史,4月初出現腹瀉,隔天出現咳嗽、發燒、意識不清、食慾活動力下降,就醫流感快篩確定A型流感,有開立抗病毒藥物;但個案因出現反應遲緩,無法聽從口頭指示,語言表達混亂等症狀,疑流感併發腦部病變,改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注射型抗病毒藥物,還在治療中,所幸目前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 另一名女童則無潛在疾病,3月底出現發燒、嘔吐、腹瀉,曾到診所就醫,因2天沒有改善又出現呼吸窘迫,再次就醫,醫院流感快篩A流,胸部X光顯示有肺炎,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一週後轉入一般病房治療中。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截至4月8日止,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約655.6萬劑,剩餘2.2萬餘劑,請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儘速至各合約院所接種,以降低重症或死亡之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