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前10主食都是高碳水組合 恐成國人「疲倦」元凶

研究發現,超過3成國人早餐以外食為主,前10名主食皆為高碳水組合,恐成疲倦元凶。圖為兩名外送員在台北市大安區送餐畫面。(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現代人大部分習慣吃外食,外送服務方便又省時,不少民眾更是利用外送解決三餐。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發表《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國人最常吃的早餐組合由麵包三明治配豆漿奪冠,且前10名主食皆為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恐成疲倦元凶。 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超過3成民眾早餐以外食為主,但是早餐重視健康及營養均衡者僅占2成,吃早餐會在意蔬果攝取的民眾更不到1成。 調查統計,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為「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這樣的早餐組合恐怕隱藏健康危機,因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除了可能在短時間內使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徐桂婷進一步指出,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高GI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且早餐缺乏蔬果攝取,整日營養素也較難達到建議量。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去年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國小孩童進行的蔬果攝取調查,30-39歲女性的小孩,身體健康指數表現及格率卻高達100%,顯示此族群女性可能因將心力關注於照顧事業及家人健康,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徐桂婷指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正值事業衝刺期、承擔職場和家庭的層層壓力,彷彿將原本蓬鬆香軟的可頌壓扁,多層內層擠壓到沒有空間,緊繃到一掰就斷,成了比三明治族更壓抑的「扁可頌族」。 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只習慣在中午、晚上吃蔬果,徐桂婷表示,若想提高每日蔬果攝取量,不妨從早餐增加蔬果,且早上為人類腸道反射最靈敏的時段,這時補充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順暢及代謝。也有研究指出,起床兩小時內吃早餐,可促進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認知與心理健康,讓一整天的精神體力維持較佳狀態。 台灣癌症基金會總監馬吟津表示,許多研究證實,早餐吃得健康對整天狀態有很大幫助,只是民眾生活忙碌,早餐求快速方便為主,認為要在早餐加入蔬果,麻煩也沒時間準備。其實養成習慣可從小小改變開始,例如多帶一份高營養密度的水果,輕鬆補充營養,提升活力也更有效率。

Read MoreRead More

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交接 賴俊良正式上任 各界祝福

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交接,新任理事長賴俊良(右)正式上任。(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醫師公會19日舉行第四、五屆理事長交接,卸任理事長陳相國把印信交給新任理事長賴俊良,由市長黃偉哲監交,醫界、法界和政界代表到場祝福。人稱「國師」陳志鴻教授是新任總統賴清德的恩師,他到場代賴總統致贈兩幅中堂祝福兩位新卸任理事長。 交接儀式晚上在香格里拉遠東大飯店舉行,席開30餘桌,包括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及多個縣市的醫師公會理事長,還有南市各大醫院院長、台南地檢署檢察長鍾和憲等到場祝福。陳相國感謝全體會員及理監事幹部們全力支持,讓他兩屆理事長任內,得以順利完成為全體醫師爭取減稅相關福利等使命,尤其是任內遇到新冠病毒和登革熱疫情,醫師共同努力協助防疫期間,他每天都有接不完的Line訊息,必須在每晚11點半前,把所有訊息處理完畢才能睡,卸任後總算可以鬆一口氣。市長黃偉哲也對醫師公會深表感謝,在新冠疫情及登革熱期間全體醫界的鼎力相助,守護全台南市民健康。 南市醫師公會新卸任理事長交接,醫、法和政界代表到場祝福,在香格里拉遠東大飯店席開30餘桌。(記者葉進耀翻攝) 賴俊良說,醫師公會舉辦各項活動並為會員爭取很多權益,包括因應健保署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成立「府城醫療大聯盟」,舉辦雙向轉診論壇、醫法論壇,及各項學術、體育、電影、旅遊與攝影活動。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醫師公會更創立「防疫物資小組」,快速把防護口罩、裝備及防疫物資送到千餘家基層診所手上,共同協助防疫。 賴俊良也特別介紹歷屆醫師公會理事長對公會作出的貢獻,除了陳相國外,還包括林易煌、王正坤、黃仁享等等,尤其是林易煌擔任理事長任內,找賴清德和陳志鴻進理監事會,結果醫師公會出了1位總統和1位「國師」,陳並擔任國家希望工程健康台灣論壇召集人,賴俊良讚稱林易煌獨具慧眼。賴總統也特地贈兩幅中堂「德孚眾望」、「懋績功宏」祝福新卸任理事長,由陳志鴻代為致贈。 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交接儀式結束後,理監事和與會來賓代表合影。(記者葉進耀翻攝)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