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上夜店染酒癮 戒斷返校園

一名美少女上夜店染酒癮,台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章秉純的一句話讓她戒酒重返校園。(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高三女生,漂亮、功課也好,尤其講得一口流利英文,高二下學期有次跟同學上夜店,跟一群老外飲酒狂歡,竟染上酒癮不上學,幸好教師與父母及時發現,帶她到台中醫院就醫,經藥物與心理治療,年初重回校園,準備衝刺大學分科考試。 台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章秉純表示,少女從小功課優秀,從不讓家人擔心,高二時在同學邀請下到夜店,長相甜美、英文流利,在夜店大受歡迎,她因好奇嘗試喝酒,不到1學期就出現酒癮,早上睡到起不來,甚至出現酒癮戒斷症候群。 老師與家長發現陪同就醫,醫師章秉純發現女孩罹患躁鬱症合併邊緣性人格,施打抗衝動的長效針、服用血清素、鎮定類藥物,門診治療時問女孩:難道還要再過10年這樣的日子嗎?一棒敲醒女孩,斷然決定脫離酒友,恢復正常生活,重回校園。目前女孩正積極準備分科測驗考試,希望如願考上理想大學。

Read More

〈中華學園〉幸福濃湯

嘉義縣網寮國小六年甲班 ◎鄭語昕 前些日子,爸爸心血來潮約我一起煮玉米濃湯。煮玉米濃湯的步驟很簡單:我先將火腿切成丁,並將玉米粒罐頭的水瀝乾,等到爸爸把水燒開後,我們依序放入火腿丁、起司片以及濃湯調味包,接著將蛋打散緩緩倒入鍋中,最後再加入牛奶,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玉米濃湯就完成了。這是我第一次和爸爸一起下廚,儘管過程中有些混亂,但對我來說卻是最幸福的時光。

Read More

〈中華學園〉給姊姊的信

台南市信義國小四年二班 ◎吳睿穎 親愛的姊姊: 恭喜你完成國小學業,你即將畢業了,我想送你一朵向日葵,用它代表我的心意。 你就像向日葵一般,臉上總帶著燦爛的笑容,猶如陽光般耀眼,也正如向日葵的特性——總是向陽,似乎告訴我:只要面向太陽,陰影就在身後。你遇到困難時是抱著挑戰而不是退卻,勇敢迎接的態度也相當值得我學習。 始終充滿朝氣的你,是名副其實的小太陽。而當時年幼的我就像行星一樣喜歡繞著你轉,你不讓我靠近時我就會大哭,常惹你跟爸媽又氣又笑。而即便面對如此纏人的我,你也只是莫可奈何的苦笑,從不曾面露不悅。當我遇到難過的事時,你也會替我打抱不平,讓我打從心裡感謝你。 希望你看見這封信可以感受到我對你的誠摯祝福,上國中後你就少了很多時間可以陪我玩,這也是我要學習獨立的時候了。 祝畢業快樂                 弟弟 睿穎敬上

Read More

〈中華學園〉韓國傳統服飾

台南市進學國小二年六班    ◎陳禹滐

Read More

脛神經刺激術 婦揮別頻尿

泌尿科醫師鄒頡龍施作「脛神經刺激術」,治療膀胱過動症病人,治療過後膀胱容量及夜尿症狀明顯改善。(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0歲洪姓婦人多年來頻尿相當困擾,每隔30至40分鐘就想上廁所,覺得解不乾淨,頻頻上廁所,讓她無法專心做事。尤其平躺時會有尿急感,夜尿3、4次讓她睡眠嚴重受影響,出門旅遊幾乎是一上車就開始擔心解尿問題。後來接受「脛神經刺激術」6次療程、每次30分鐘的經皮電針刺激「足部脛神經」治療,如今不再嚴重頻尿,膀胱容量及夜尿症狀也明顯改善,重回幸福彩色人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泌尿科主任鄒頡龍指出,膀胱過動症不僅發生於女生,男性膀胱過動症的病人也不少。56歲住南部的楊姓職業駕駛有嚴重的頻尿還有尿急感,突如其來的尿急感會讓他駕駛無法專心,每小時2、3次尿急,一個晚上需要起床2次,無法好好休息,接受「脛神經刺激術」,症狀明顯改善,尿急感不再讓他困擾,能專心開車了。目前他已經完成6次治療,並維持每個月1次的治療,已經1年了,仍維持穩定的效果。 鄒頡龍說,男性膀胱過動症治療方向與女性差不多,但治療上更加複雜。因為男性有攝護腺,而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藥物可能會讓膀胱收縮力降低,讓男性解尿更加困難。脛神經刺激術不會影響膀胱的收縮,也不會影響到排尿的速度。 鄒頡龍指出,一般成人膀胱的尿液容量約400至500㏄,正常的膀胱運作是等尿液累積至某程度,再透過神經傳遞使大腦產生尿意,接著經由膀胱肌肉的收縮將尿液排出。如果膀胱僅儲存了少量尿液就開始傳遞排尿訊號,產生尿意和不正常地收縮,就稱為「膀胱過動症」,有飲酒習慣的人是膀胱過動症的高危險族群。 據研究統計,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8.6%,女性盛行率高於男性,推估國內膀胱過動症的人口,約428萬人。鄒頡龍分析,「足部脛神經」與「控制排尿的神經」都緣起於「骨盆神經根」,因此透過經皮電針刺激脛神經,可以達到調節膀胱功能的效果。

Read More

老人虐待警醒日 籲關注長者保護

新北市府社會局呼籲大眾多關心家中老寶貝,若發現有遭受家庭暴力不當對待情形請立即撥打113保護專線通報。(新北社會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6月15日為「世界老人虐待警醒日」,新北市家防中心為提升大眾對老人保護議題的重視,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表示,長輩常基於情感因素或受傳統觀念影響,在受暴後常因「擔心子女被關」、「家醜不可外揚」、「講出去會失去依靠」等因素,多選擇隱忍或稱是自己意外受傷,而拒絕接受社工服務和旁人的協助,導致社福機構無法介入造成通報黑數。 許芝綺舉例家防中心實際服務案例,服務對象阿榮伯(化名)因中風導致身體右半邊無力,需由家人攙扶行動,平時由兒子擔任照顧者,但近期兒子罹患大腸癌症,又因擔心自身病症而常鬱鬱寡歡在家中喝酒,某天當阿榮伯呼喊兒子協助攙扶時,兒子便情緒失控吼道「都是你!為了顧你我身體都害了了」,更將阿榮伯推倒在地,直到後來女兒返家,發現阿榮伯臉上有瘀青情形,趕緊安排就醫驗傷並通報家防中心介入,並引入社區式喘息服務資源,才舒緩本案家庭因照顧壓力而引發的暴力。 許芝綺呼籲,家中有照顧長輩需求可以尋求「1966長照服務專線」討論,若遇疑似有老人遭受暴力對待情事,請撥打113保護專線或洽詢各縣市政府家防中心尋求協助;若遇緊急狀況時,請立即撥打110專線報警求助,也要呼籲長輩,當遭受暴力對待時可以跟社工聊聊,才能真正幫忙到子女跟自己。 新北家防中心將於16日在板橋府中非常熱區舉行「護老反暴宣導啟動活動」,希望人人都能多留意及關心生活周遭的長輩,讓不願通報或不知如何求助的長輩能即時獲得適當的協助。

Read More

高溫易心臟衰竭 醫籲適當補水

本報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高溫燈號資訊,醫師警告台灣心臟衰竭住院人數較10年前增9倍,高溫是心臟衰竭危險因子之一,提醒曾出現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適量」喝水,天熱更要注意日常保養。 基隆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王兆弘15日在大師開講心衰衛教講座表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經過心導管等治療的患者,倖存下來之後,未來罹患心臟衰竭風險比一般人更高,提醒近期天氣只會越來越熱,心臟衰竭風險族群記得「不多不少」補充水分。 王兆弘提醒,極端高溫時避免身體缺水很重要,但絕對不是毫無節制地喝水,有心臟衰竭風險族群必須留意水分補充量,避免喝太多,造成身體來不及代謝,堆積腿、腳或肺部,產生下肢及肺部積水問題。民眾可注意「累、腫、喘」等3大症狀,一旦出現務必即時就醫。 台灣在過去10年因心臟衰竭住院人數,不斷攀升,甚至增加高達9倍之多。心臟衰竭因素,包含老化、心血管堵塞及心肌梗塞等,可透過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等檢查進行診斷,早期發現可以積極介入治療。 隨著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心臟衰竭將是民眾健康一大威脅,王兆弘指出,除了心臟衰竭患者逐年增加,台灣心臟衰竭住院個案,半年內再住院率高達3-4成。王兆弘認為,心臟衰竭個案出院返家後,絕對不能只是仰賴吃藥控制,同時應避免患者有狀況只會往醫學中心跑,建議強化台灣的心臟衰竭社區照顧網絡,仿照歐美、日本推出心臟衰竭導師等專業護理人員。

Read More

夏季去濕熱 穴位按摩忌冰冷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夏季雨季來臨,在又悶又熱的氣候,民眾常會午後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疲倦無力感、排便軟黏、咽喉痰多痰梗、婦女白帶多的症狀,甚至出現下肢水腫、關節容易痠痛或皮膚搔癢的症狀發生。中醫認為要解決濕熱引發的不適,可以穴位按摩和注意飲食來加以改善。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說,夏季雨季濕熱來臨,由於外在濕度高,導致身體內的濕熱之氣難以從毛細孔排出,再加上氣候炎熱多飲用冰飲及開冷氣機,加重了濕熱從而影響人體。 冰飲會讓脾胃代謝變慢,影響胃腸道內吸收的水分調節,並且低溫環境也讓毛細孔因熱脹冷縮更加閉阻,導致影響皮膚呼吸排熱排水氣,讓皮下產生慢性發炎的狀況,便容易發生身體不適的症狀。 他表示,在中醫論點上,體內濕氣大多進食而來,而濕性如同水,容易下肢關節引發關節炎,建議民眾在飲食上要減少冰品或退冰至接近常溫來進食。 有皮膚搔癢症狀的狀況則要減少芒果、五辛、咖哩、堅果類等食物;若是有頭暈身體沉重的人可藉由利濕食物來減輕,如四神湯(茯苓、薏仁、芡實、蓮子)、玉米鬚茶、苦瓜、薏仁、綠豆、洋蔥等食物能幫助症狀緩解,尤其四神湯還可緩解夏日食慾不佳的症狀。 同時,也須減少進食後容易讓濕氣殘留不易排出的食物,如西瓜、水梨、牛蒡、牛奶、啤酒、油炸食物等。 他說,最快緩解濕熱引發的方式是按摩頸後側的「風池穴」,其位於正坐略低頭,取耳後乳突突起後,髮際之上一寸(約大拇指指甲寬度),頸大肌外側,凹陷處是穴,按壓時會有痠感。在此穴位塗上點油膏或精油,由上往下刮痧,力道不可太大,如此可以快速緩解頭暈不適感,面對夏季容易產生的中暑,可以透過刮痧頸部及後背快速緩解不適感。 刮痧頻率一週可1-2次,間隔約3-4日,刮痧後要立即飲用常溫水,也能透過頸背部位,塗抹薄荷油來打開毛細孔緩解濕熱積留皮下。 李俞生提醒,夏季氣候濕熱,民眾常待在有空調室內,然而空調系統運作,不但降低溫度也降低濕度,應隨時留意補充水分;飲食上宜清淡,避免過多冰冷飲料和食物,以免傷脾胃。透過飲食、作息等調理,輕鬆健康地度過充滿活力的夏日。

Read More

上班族久坐 椎間盤突出痠痛麻

醫師江忠穎說,臨床經驗發現竹科人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有年輕化趨勢。(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55歲竹科女性上班族長期右腿痠痛麻,從屁股痛到腳底甚至無力,走路還一拐一拐,經過3個月的藥物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經過核磁共振,發現腰椎第5節以及薦椎第1節突出,壓迫到神經,經過約1個小時的微創椎間盤切除手術,術後隔天即出院,目前已經恢復正常走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江忠穎表示,竹科人工作時數常超過12小時,常常久坐,因為坐著比較輕鬆,但是身體重量是平常站著1.5倍壓在脊椎上,受力比較大,坐著對脊椎壓力大,因此,久坐造成椎間盤退化比較快。臨床經驗發現竹科人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有年輕化趨勢。 江忠穎指出,微創椎間盤切除手術,首先移除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讓神經放鬆,同時,為了增加脊椎的穩定度,會在脊椎後方放椎間脊突穩定器,維持神經孔大小,降低椎間盤突出復發機率,減少神經壓力。 江忠穎提醒,術後要保養和維持正確姿勢,尤其,2週內注意傷口照護,同時,彎腰不要超過45度,不要提重物,傷口恢復才會比較穩定,另外,建議2週到1個月後才能搬重物或是進行激烈的運動或是開車,尤其開車,有時候遇到路面不平,開長途反而會引起不舒服感覺。 江忠穎指出,預防椎間盤突出,要保持良好姿勢,多做伸展背肌運動,例如游泳或是深蹲或瑜伽等,把脊椎拉得比較正,背肌強壯的話,分擔脊椎壓力,延緩退化,另外,工作1個小時要起身走路伸懶腰活動筋骨,如果腰椎有問題,避免睡太軟的床或坐軟沙發。

Read More

〈彩繪人生〉附聰陳宛荺 10分鐘畫出Q版畫像

南大附聰為高三學生陳宛荺(左3)舉辦畫展,昔日國中、國小的師長特地到場鼓勵。(校方提供) 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綜合高中三年級的陳宛荺是一名中度自閉症的學生,卻擁有豐富的藝術天賦,擅長人物速寫,可以在10分鐘內按人物的特色畫出Q版畫像,深獲大家的喜愛。校方為她舉辦一場「我的畫,我的世界」個展,希望學校在發掘孩子的潛能後,有更多的孩子能勇敢地站出來表現自我。 南大附聰校方表示,陳宛荺曾在校慶活動中為校長郭勇佐進行人物畫像速寫,並在華山基金會服務活動中,為長者繪製速寫畫像,受到相當的好評。這次個展包含平面創作、數位剪輯及立體造形等作品,展示了她於學校三年期間在藝術創作上的卓越進步和豐富想像力。 陳宛荺曾經就讀的學甲國中和學甲國小的主任、特教班老師還保留她就讀時期的作品,這次特別組團到南大附聰參觀她的首次個展;她的家長很感謝學校導師及美工學程專業老師的指導,也感動於她的成長。 校方表示,這次畫展涵蓋了多種風格和題材,每一幅畫作都展現了陳宛荺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創意表現。她以一筆勾勒出圖案線條,尤其人物畫作的表情豐富,用色大膽且分明;她對圖案比例的控制得宜,特別是在畫人物的眼睛時,筆觸更是精準有形。她的畫作讓人感覺頗有卡通及童趣的手繪風格,吸引了眾多觀者的目光。 校長郭勇佐、教務主任陳杉吉、指導老師朱建安等人都對陳宛荺的成長感到欣慰,希望透過學校教育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速度,安全創作,並能夠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自閉症的孩子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走出獨特的風格。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