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此次槍擊事件受傷之後,還對著群眾舉起右手高喊「戰鬥」,此舉固然可視為振奮自己與鼓舞群眾,但恐怕也會激起部份狂熱支持者的報復心態。(路透)
美國總統選戰方酣,卻傳出捲土重來的川普遭到槍擊事件,包括川普的對手現任總統拜登在內,全球普遍譴責暴力,但許多評論也認為此一事件將導致美國政治對立更為加劇。近十幾年來全球瀰漫民粹氛圍,這不啻給了鼓吹仇恨、乃至恐怖暴力行為的孳生溫床。台灣雖然已是鞏固民主社會,但也深陷政治對立的泥淖,川普遭到槍擊事件背後的意義更值得台灣引以為鑑,以避免政治對立更趨尖銳以及伴隨而來的負面效應。
近十幾年來民粹主義儼然成為一股席捲全球的浪潮,所謂「民粹」雖然沒有嚴謹的學術定義,但此一「觀念」大致可描繪為人民與精英的對立或分裂。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可能產生民粹的趨向;民粹反對多元主義,通常宣稱自己是人民的代表,但是卻可能成為反民主的力量。激進的民粹主義者可能採取暴力、仇殺的行為,全球因此遭到譴責、判刑、報復的案例不勝枚舉。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社會,民粹的散布更為普及而快速,甚至威脅民主社會的政治秩序。
著有《民粹主義:牛津通識讀本》的政治學者穆德觀察,左派民粹主義者通常會將民粹主義與某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結合起來,右派民粹主義者則通常會將民粹主義與某種形式的本土主義結合起來。近年來美國政治極化趨勢益趨嚴重,無論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展現激烈手段:川普支持者攻占國會山莊、民主黨的前眾議院長裴洛西在國會當著川普的面撕毀川普的國情咨文。而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偏袒、縱容白人至上主義等等趨向,就被認為是具有右派民粹主義徵象。
川普的右派民粹主義風格,加上他的挑釁式言行,不但可以助長自己的聲勢,也對他的支持者散發出強烈的感染力。他在此次槍擊事件受傷之後,還對著群眾舉起右手高喊「戰鬥」,此舉固然可視為振奮自己與鼓舞群眾,但恐怕也會激起部份狂熱支持者的報復心態;甚至,還有川普的政治盟友與鐵粉將此次槍擊事件歸咎於拜登的支持,或是受到拜登言詞的煽惑,這不但無異於火上加油,更推升了兩黨的對立情緒。
根據社會學者齊默爾、寇舍的研究,當兩個團體衝突程度越嚴重的時候,兩個團體各自內部的團結程度也會越為升高。照此論述,民主政治、尤其是兩黨制的民主政治當中,挑起兩黨對立可望具有鞏固各自黨內選票的效果。這彷彿也成為政治人物挑起、激化與對手陣營對立的理論基礎,也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民粹主義作祟之下,兩黨會從對立演變為衝突,甚至脫序了!
問題在於,這是我們要的民主政治嗎?政治學裡的名言:民主政治是以數人頭代替砍人頭;進一步而言,民主政治追求的是尊重、包容、妥協、合作,正如印度聖雄甘地所言,無法包容的本身、就是一種暴力,也是真正民主精神成長的障礙。民粹主義,尤其是暴力相向、冤冤相報的民粹主義,卻正是與此一民主精神背道而馳!
反觀台灣,蔡英文執政時所謂的「轉型正義」、「不當黨產」、軍公教年改等等作為,撕裂了台灣社會。當前賴清德總統面對雙少數困境,立法院內爭吵、肢體衝突不斷;民進黨輸了立法院,即採取釋憲手段試圖爭取有利於己的法律制高點,但也拉高了朝野對立態勢;賴總統近日更出言,若政黨沒有接受大法官釋憲,「青鳥會飛出來」,這不是的鼓動民粹對立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