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微波治療 擺脫腋味困擾

白先生因腋下出汗及異味困擾十幾年,最後以微波治療解決長年困窘,向醫師陳郁蓁(右)道謝。(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從事保險業務的白先生因腋下出汗及異味困擾10幾年,因工作要求天天需穿襯衫,白色襯衫經常因汗漬泛黃,曾藉由擦止汗劑抑制,又因止汗劑成分影響,造成腋下肌膚長期敏感副作用,最後採用「清新微波治療」,一舉改善多汗及異味問題。追蹤2年多,至今沒產生任何副作用也未再復發。 安南醫院皮膚科醫師陳郁蓁表示,酷夏高溫,對有腋下多汗、狐臭困擾的民眾來說苦不堪言,更可能無形中已因異味造成他人負面觀感而不自知。根據市調顯示每10人就有4位受腋下多汗及異味所困擾,足見此問題非少數。此外,據統計超過9成上班族認為,「腋」味問題對職場的專業形象大扣分,其中逾7成的人反映,當事者對自己帶給他人的困擾似乎不知情。 案例白先生說,自己長期腋下出汗及異味,平時在外跑業務卻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的一個夏天,下班後接到主管的訊息,建議他拜訪客戶時多帶套衣服勤更換,可以買止汗劑以備不時之需。此時,他這才知道原來主管早已注意到他的腋下異味問題,甚至對周邊同事造成困擾,他先藉由擦化學止汗劑來抑制出汗,卻造成腋下肌膚過敏,改擦較貴的天然止汗劑,幾年下來花在止汗劑的費用,也很可觀。 陳郁蓁說,清新微波熱能止汗術運用專利微波熱能科技,採一次性容積式加熱方式,聚焦在大小汗腺最密集的2-5mm深度,有效破壞多汗問題的小汗腺及產生味道的大汗腺,無術後恢復期及術後感染、血腫或留下永久性疤痕等風險,療程僅需約1小時,不必因治療請假。

Read More

男不菸酒 腹超揪罕見壺腹癌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45歲男性在定期健康檢查時,透過腹部超音波發現總膽管擴張現象,經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胃腸肝膽科進一步檢查,發現病患在十二指腸的壺腹部長了1顆約1.5公分惡性腫瘤,確認為罕見壺腹癌,所幸因早期發現,在接受手術成功切除腫瘤,預後良好。 這名男性患者是名上班族,生活作息正常,也沒有不良菸酒習慣與慢性病,長年定期做全身健檢,然而在今年6月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總膽管擴張、血液也發現肝臟與胰臟發炎指數偏高。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士奇表示,由於膽道系統是連結流通的,當其中部位阻塞就會出現總膽管擴張與臟器發炎現象,也代表膽胰臟器有疾病徵兆,立即安排患者內視鏡檢查,確認十二指腸的壺腹部有1顆約1.5公分腫瘤,經切片診斷為惡性,需採取手術切除以根除治癒。 何士奇說,壺腹是膽管胰管與十二指腸交會樞紐,結構相對複雜,在早期無明顯症狀時較不容易被發現,而壺腹癌是罕見的癌別,在台灣每年約有100人罹患壺腹癌,如晚期發現無法手術時,5年存活率僅剩不到3成,因為該患者進行超音波檢查,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異樣,而除了腹部超音波,也可以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是抽血檢驗發現。 何士奇提醒,位於腹部的器官多且密集,相關許多嚴重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當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疲憊甚至體重減輕,有可能是相關癌症的症狀,千萬不可輕忽,由於容易和一般胃腸不適混淆而延誤察覺,因此建議年滿40歲者每年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如發現異常而追蹤慢性疾病者,建議半年定期追蹤檢查。 何士奇強調,腹部超音波是把關腹部周圍器官健康的一大利器,無痛、無侵入、零輻射、安全又快速,能即時觀察包含肝臟、膽囊、胰臟、脾臟及腹部淋巴組織、腹部大血管情況,確認是否異常涵蓋腫瘤、膿瘍、結石、囊腫、鈣化、纖維化、血腫、腹水,或是擴張、狹窄、阻塞等病變,達到早期發現即早治療目的。

Read More

腹痛胃酸逆流 揪染幽門桿菌

衛福部新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呂詠昕說明,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方式。(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一名35歲女性,長期左上腹痛及胃酸逆流,經常在藥局自行購買胃散服用,經健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陽性,在衛福部新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呂詠昕檢查,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經4個月治療後確定胃內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成功除菌,提醒民眾高達9成的胃癌和幽門桿菌感染有關,透過篩檢以及根除幽門桿菌,可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 呂詠昕說,經問診及理學檢查後安排胃鏡合併切片檢查,這名女性患者為輕度胃食道逆流、胃幽門糜爛、慢性發炎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人在經2週的抗生素治療以及4個月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治療後,左上腹痛及胃酸逆流的情況漸漸改善,第5個月安排碳13呼氣試驗檢查,確定胃內已經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桿菌是少數可存活於胃部的細菌,一開始會造成慢性胃炎,如沒有接受治療,可能進展成較嚴重的胃炎,比如說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化生等癌前病變,再下一步就會進展成胃癌;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高達9成的胃癌和幽門桿菌感染有關,透過篩檢以及根除幽門桿菌,可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達到預防的效果。 他表示,已知幽門桿菌最重要的傳染途徑是經口傳染,飯前一定要洗手,幽門桿菌感染的症狀,9成的人會有慢性胃炎、有的人會發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逆流、上腹痛;一旦篩檢出幽門桿菌陽性,建議接受除菌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鉍劑4合1治療或非鉍劑4合1治療。 由於家庭成員交互感染是再感染的原因之一,建議帶菌者成功除菌後,須注意個人生活及飲食之衛生型態改善,同住的家庭成員可考慮接受篩檢,以降低新感染或除菌者再感染的風險。

Read More

蔬果汁比奶茶甜 OL喝到脂肪肝

本報綜合報導 外食族常蔬果攝取不夠,有時會喝超商販售的果菜汁來補充。一名30歲女性上班族每2天喝1瓶蔬果汁,以為有助補充蔬果,卻罹患重度脂肪肝,體脂率也超標;醫師指出,其實蔬果汁、檸檬飲每毫升含糖量比奶茶還多,喝1.5瓶就超過每日糖分攝取量。 開業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分享,這名女性為因3餐外食,又常應酬交際,為保持身材,嚴格控制精緻澱粉攝取、完全不吃消夜,未料體重不降反升、小腹突出,更被診斷出患有重度脂肪肝,體脂率也超標;原來,因她自覺蔬果攝取不足,每1、2天就飲用1瓶蔬果汁,幸經飲食調整,4個月內就瘦近10公斤。 吳榛槿指出,檢視超商常見奶茶、檸檬飲、果菜汁等飲料,看似健康果菜汁(400ml)含有高達26.4公克的糖,相當於6.6顆方糖,1瓶就占了每人每日精緻糖攝取量的70%;貌似成分單純的檸檬飲(375ml),實際含糖量28公克,幾乎與1瓶600ml奶茶含糖量相當,換句話說,每1ml檸檬飲的含糖量其實比奶茶還要多。 根據國健署建議,每人每日精緻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吳榛槿指出,以30歲、體重50公斤女性為例,每日建議攝取熱量1500大卡,其中糖分應低於37.5公克;以上述果菜汁或檸檬飲換算,若每天喝1.5瓶,精緻糖攝取量就直接超標。 蔬果經加工變成飲品,吳榛槿表示,會讓纖維質流失,但纖維其實對血糖有緩衝效果,缺了這層保護,糖分就會被身體更快吸收;吳榛槿提醒,研究指出,吃糖與吸食毒品所誘發的腦中活躍區域完全相同,一旦「糖上癮」就很難戒除;且糖分不僅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可能成為脂肪囤積,造成身體長期慢性發炎,還會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反應力,應即起減糖,戒除糖癮。

Read More

心房顫動 脈衝場消融術高效安全

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醫務部主任林永國(左起)、心臟內科主任葉仲軒、醫師謝敏雄、莊再庚。 (萬芳醫院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42歲男性受到心房顫動的困擾已1年多,同時合併心臟衰竭,先接受心臟電擊術治療,過幾天又復發,且心房顫動藥物治療無效,最終在萬芳醫院選擇最新脈衝場消融術(PFA)治療,當日手術順利,約40分鐘即完成,隔日即出院返家,後續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萬芳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謝敏雄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疾病,病人有心悸、疲勞、頭暈及呼吸短促等症狀,易導致中風及心臟衰竭等嚴重後遺症,傳統治療方式有射頻消融術和冷凍消融術,已被廣泛應用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然而,這些治療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射頻消融術產生的熱能,可能會損傷肺靜脈周圍正常組織,且手術時間較長,需約3-4小時,相對增加併發症風險;冷凍消融術手術時間平均約90分鐘,但也可能傷害到心臟附近組織,像是橫膈神經或食道,而且冷凍氣球接觸面積受限,不適用於複雜或難治性心房顫動病人肺靜脈以外的病灶。 謝敏雄指出,脈衝場是一種新型且高度精確消融技術,能夠有效又快速地消融異常心臟組織,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健康組織,且手術過程相當快速,降低了術中併發症的發生率,使得手術過程更加高效,病人術後恢復時間也相對縮短,術後沒有傳統手術後胸悶等不適感,大部分病人在術後1至2天即可出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