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中華副刊〉話說熨斗
文/攝影 宋玉澄
父親大我不到二十歲,民國三十七年來台,是個丘八,是自嘲自已是個兵,卻自律甚嚴。穿的軍服,一定要漿燙;漿燙,就是媽媽的工作了。還未上小學,整日跟在媽媽腳邊,自然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洗淨的軍服,曬乾後再泡在灰白的米漿水中,再曬乾;重頭戲就開始了。
木板上鋪上軍毯,是簡易熨台;熨台下要燒炭,台上還要放一杯水,都是這個莊重儀式不可缺的道具。技術也要,應該是先下身,後上衣;猜想是褲子好燙,上衣褶皺多,較難,取的是先易後難策略。
漿過的衣物,硬厚像野馬,不易馴服,媽媽的絕技就上場了。口含清水,大力噴出就成了一團水霧,再下火燙的熨斗,熨斗滑過,帶起陣陣煙霧,像用力表演的魔術;媽媽臉上的汗水不停滴落,一套畢挺到幾乎可以站立的軍服,就完工了。私地下,我不敢玩那神奇的熨斗,媽媽說那是危險的東西,不要碰;卻試過幾次化水為霧的特技,而且還成功地表演好幾回。
長大後,熨斗早已離開炭燒時代,進入電氣化,有了噴霧、蒸汽或可調溫的電熨斗;但媽媽昔時熨燙的情景依然在腦中,買了一隻燒炭的老式熨斗,就不奇怪了:木質把柄前有一個歪斜的煙囪,上蓋有個拉柄,轉動就可以掀起或闔上,十分重實;英文說熨斗是iron,iron是鐵,鐵的質量當然不輕。
事實上,中國的熨斗也是鐵製,為何卻講成熨斗?而且還早西方數千年。熨斗這個名稱的來歷,一取北斗之意,二是其外形如同一種古代烹調的一種用具「熨斗」;熨斗像一隻沒有腳的帶把的平底鍋或是長柄水勺,型制差異頗大,道理卻一致,利用高溫熨平衣物的褶皺。清代《說文解字注》中有:「上象鬥形,下象其柄也,鬥有柄者,蓋北斗」。近來看大陸新聞報導:村民在土中挖出一把類似水舀子的東西,專家看後竟是東漢時期的熨斗。
熨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夏代,後還演變為一種酷刑—炮烙,是夏桀時,為大臣關龍逢因勸諫而設。後來,或許是因《淮南王》記載:「鬥,熨斗也。紂王見熨斗爛人手,遂作炮烙之刑」,都莫名的算到了後來的商紂王頭上,甚至是妲己身上。網路上言之鑿鑿,說熨斗最早可溯至商代,原先是作為刑具而發明,專門用於熨燙人的肌膚等等,都是譁眾之論,不足為取。
秦末漢初,熨斗作為熨燙衣服的器具已基本定型。至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熨斗的使用,上到皇族官吏,下到平民百姓,都能使用熨斗,已是生活中常見的用具了,只是命名有不同。到宋代熨斗使用範圍更加廣泛,不僅可以用來熨衣、平帛,還可以用來薰香、熨紙、護書等;功能也不僅在熨平,還可以在平整的布料上故意燙出褶皺,增加美觀。
中國人常自稱有三大發明,事實上,熨斗應該也是,最早獨步全球,是華人之光。值得深思的是,數千年來的華人生活用具,卻被二十世紀初期的歐美電熨斗,橫掃市場,打入冷宮。可以緬懷過去榮光,但策勵將來,以圖進步,或許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