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元想像】光之行者 藝術的節點|李品濤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有別於在臺灣行走多年的許多藝廊,近年才在臺北中山區落成的LIGHTWELL,前身是在南西商圈佇立50年的老房,經過主理人李品濤的重新檢視,找來跨領域的當代設計師、藝術家共同討論,為空間重新定位,轉化成現在獨一無二、首間結合「時尚選品店」與「藝術展覽空間」的新型態複合場域,空間中最獨特的一景是原生保留的老天井,陽光從天空自然灑落貫穿空間,加上藝術家高德亮的裝置藝術作品與天井融合,讓七彩光譜隨著自然光的變換之間,與藝術品對話、與觀者內心交換視覺感受。李品濤分享網路的蓬勃,許多事物都能數位線上體驗,唯獨藝術,只有親身感受才能感受其能量,LIGHTWELL規劃為複合式場域,也結合虛擬實境科技以及數位技術運用,便是希望能成為藝術與大眾之間新舊交錯的節點,打破距離,讓人們放下藝術遙不可及的印象。 ▍ 「藝術空間與其跟隨以白牆為底,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了什麼目的採用。」 LIGHTWELL 主理人 李品濤 專注於時尚零售及表演藝術產業的創業者。除了經營時尚品牌代理公司及自創複合式零售空間外,還有投資音樂劇劇團。LIGHTWELL空間落成後屢獲獎項如:2021 臺灣 TINTA金邸獎 優勝獎與人氣獎、2021 英國 Deezen Award設計獎Longlist入圍、2021 美國 IDEA設計獎銀獎、2021 德國 ICONIC Award設計獎Selection、2021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2021 美國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Design of The Year、2021 美國 LIT Lighting Design Award Winner等。 起點不做百分百 李品濤分享,最初來到中山這個老房,只想在一樓做選品店,對於樓上二、三樓,還沒有那麼百分百明確的規劃,一直有變動的靈感跟想法,不過他想著「選品店」這個起點,在現代網路這麼發達,店內大部分商品,只要消費者有心都可以自己上網找到國內外的購買方式,而反思「實體店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當大部分東西不再需要透過店家作為管道,實體店面能夠提供什麼?」,他此時分享自己另外音樂劇的事業來比喻:「劇場都有導演、作曲家、編劇,三個人角色不同,但目標都是這個空間,用三個不同角度述說一個空間,會需要很多時間討論前期,最後透過這三個角色結合的願景,成果就會越完整。」 當房子還是工地時,他請來JYC STUDIO的施苡竹從建築空間出發、洋蔥設計團隊從logo品牌識別出發,以及剛開始也沒有想到要設置一個裝置藝術品,他只是想要「光」進到空間,加上熱愛藝術的心,同時也有收藏的愛好,便找來燈光藝術家高德亮,三個不同領域的角色一起來討論這個空間的可能性,經過不停的碰撞討論,發覺想做的實體店,是「感受,是體驗。」 LIGHTWELL 2_3F 天井不規則開窗   雙重複合 遺世獨立 網路無法提供,且讓人必須要親臨現場體驗的店,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餐廳、酒吧等,尤其在中山區,更是美食餐廳林立,非常熱鬧的市中心,在這個地區,每個店家要留住人流,讓人想要進入空間,勢必要下足功夫做功課,思考要給人們什麼特別體驗?李品濤分享自己本身喜歡藝術,經常參觀各式各樣的展覽,而中山區附近僅有光點臺北、臺北當代藝術館等,因此萌芽靈感,「藝術能帶來的感受是無法被網路取代的體驗。」,當他們進行田野調查,回顧中山區的歷史脈絡以及環境風氣,發覺它的定位不像是信義區完全的商業中心,鄰近臺北車站、總統府,因此保留許多年代感的痕跡,未被快速商業化拆除,歷史精神尚存,但同時新的事物、新的商店不斷進駐,便形成了獨有新舊交錯的複合城市風。 起點靈感汲取自這個背景,李品濤分享,初心探索藝術在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希望在新舊交錯的位置上做展覽空間,「能夠成為藝術與大眾之間的節點,發現藝術其實很近,讓平常很少主動踏入美術館的人們,有了接觸藝術的一個好起點。」,進入LIGHTWELL空間就像走在中山新穎的熱鬧街頭,偶然與具有歷史的老故事相遇,兩者間呼應自身定位,兩兩雙重複合特質,組成臺北都市叢林裡遺世獨立的藝術點。中山區的歷史風格與保留的老天井互相呼應,並翻新四周以現代韻味美感的裝潢呈現,抬頭一望,卻發現獨漏了天花板沒翻新!原來是施苡竹建築師的特別設計,老天花板看得出過去使用灌漿、木板夾製成,這個技術現在已不復見,如果是建築相關背景的人來到空間,一眼就能看出這是70年代落成的建築,增加空間深一層次的意義;鵝黃色磨石子樓梯也是特別保留的舊設計,有別於一樓商空使用灰色、現代摩登感的義大利水模石,兩兩建材之間也呼應著新舊。環環相扣的空間巧思,希望在細細品味的過程中,發現老式風格被浪漫保留,看見這棟建築走過歷史的痕跡,共同感受新舊交錯的衝突感,進行內觀、對話。 LIGHTWELL 2_3F 藝文展覽空間   光之行者的空間靈感…

Read More

【藝元想像】藝代傳承 型塑新未來|吳悅宇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從小受藝術陶冶,對於審美也有與眾不同的眼光。曾於國外進修平面設計而後學成歸國的吳悅宇Shelly開設新的藝廊品牌TKG+。開拓不同於過去的嶄新路線,過去致力為臺灣當代藝術生根,現在更注重讓臺灣當代藝術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企圖跟未來新的藝術語言接軌。說到TKG+藝術空間的規劃,原來三層樓各自委由不同設計師操刀打造不同面貌。在迥異的風格空間中,每一檔策展都有新的變化。Shelly鼓勵藝術家勇於挑戰,從空間配置開始,試著用雙手為自己的作品創造舞臺。她分享:在TKG+,一個展覽的成型需要經過一年時間策劃,且每一檔的結束是一磚一瓦打破再重組。透過不同藝術家帶來的創作靈感,每次作品展呈與空間氛圍都是驚喜。對觀者而言,每個展覽都是不一樣的天地。 ▍「藝廊都有一個既定模式,我們想做的就是突破這個框架。」 TKG+藝廊負責人暨藝術總監吳悅宇Shelly Wu|photo by ABOOK STUDIO 成立藝術品牌TKG+,擔任藝術總監,致力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母親耿桂英為耿畫廊創始人。而今TKG+已創設超過⼗年,臺灣中青生代在國際閃耀的藝術家:袁廣鳴、侯怡亭、蔡佳葳、何采柔、陳敬元等人都由TKG+代理。近年致力於經營畫廊延伸的實驗性空間TKG+ Projects,讓畫廊與新銳藝術創作者得以夠跨越既定框架、立場的場域,更⾃由地展演及創作。 綠葉最大值 次次為驚喜加乘 若將藝廊比喻為一間設計公司,Shelly分享每一檔展覽的背後,都要經過一年時間反覆溝通與規劃。只不過設計的客戶都是藝術家,而設計的空間都是同一個。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同個空間不停刺激出不同想像?她相信藝廊是負責將空間經驗分享給藝術家的角色,主導權則交由藝術家本身源源不絕的創意能量,讓他們用雙手為展覽帶來豐富的驚喜。 當初TKG+空間設立,初衷是想成為一個實驗性平臺。但當代理越多藝術家,一種逐漸制式化的模式開始出現,所以她決定每一次都要多一點點變化。Shelly娓娓道來:「其實大多藝廊都有一個既定的模式,但我們想做的就是去突破這個框架。」過去藝術家受限於空間架構,漸漸習慣一幅幅作品擺放皆依循規則與經驗,導致明明是展出不同的作品,氛圍卻容易一成不變。她認為藝廊的角色有脈絡、有主軸,或許可以磨練藝術家,學著掌握如何在空間中呈現自己的作品,給予藝術家一個改變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挑戰空間」。她分享,許多人都從小空間開始嘗試,當有機會到國外很多尺度大的空間展覽時,許多藝術家反而無所適從,不知從何運用,可能就會失去拓展海外藏家的機會。在國內,藝廊可以成為藝術家展現、練習的平臺,讓他們參與策劃一檔展覽的過程,加入自己的想法,激盪出的火花有時甚至比藝廊主想像的更能突顯作品的視覺美感。 吳耿禎 穿牆術|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 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多元養分灌溉藝術眼界 國外許多藝廊,風格都很強烈,並不完全像臺灣常見的藝廊呈現白盒子狀態。讀書時期的Shelly吸取了許多藝術養分,曾在法國龐畢度中心看過一位法國藝術家的展覽讓她印象深刻,靈感來自美術館的牆壁常因展覽轉換色調,顏色層層堆疊。藝術家創作的過程是將牆壁一層層反覆刮掉,不停重複,最後刮出七彩色的年輪作品。用這個方式探究一個空間的脈絡,讓她非常感動,說道:「其實畫廊也是,如果真的一層層向下挖,那也是充滿了各種顏色,有點像古文物出土的感覺。」 若沒有細細品味可能會錯過,地下一樓TKG+和二樓TKG+ Projects的展牆都採用淺灰色,似白而非白。這其中的奧妙牽涉到色彩學。巧妙地運用灰色,其吸收性能夠稀釋暖光。在執行任何展覽時,其包容性比白色更多元,由於灰色比較不吃光的調性,透過光源變化能夠彈性營造任何氛圍。而TKG+的地下室空間相較於地上樓層,不易受自然光影響,方便運用特殊色調為背景。色彩的選擇通常搭配作品的特點,依據作品調性決定展牆顏色。顏色本身能傳達訊息,有些取自作品的撞色或基礎色調的相互呼應,來串聯不同風格與元素。除了顏色以外,二樓TKG+ Projects採用少見的大面開放式落地窗景,光線完全透入,有綠意的植物與都市高樓大廈的元素互相映照。對一些藝廊來說這可能是限制,但在TKG+ Projects反而值得藝術家挑戰,如何在自然光線下讓自己的作品為觀者帶來不同體驗?運用得宜的例子如近期剛結束的《繡燕與原林:邱承宏個展》,靈感取自棄置於山林間,隱埋的混凝土動物軀體進行的考察研究,透過技法以自然礦物和黃銅為素材創作,作品邀請觀者在面對綠意盎然與都市形象的窗景,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每檔展覽之所以需要為期一年的前置期,都是為了溝通與協調諸多概念與執行細節,以期最後能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呈現與觀展體驗。 繡燕與原林-邱承宏個展 |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Photo by 王世邦 ANPIS FOTO 繡燕與原林-邱承宏個展 |2021|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KG+Photo by…

Read More

【藝元想像】伊日蘊藝 自然而然|黃禹銘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步入位於內湖的伊日藝術計劃,遊走其間,彷彿空間與藝品正窸窣著、鋪展一條漫漫阿拉丁長毯,欲面向觀者娓娓訴說他們之間的故事篇章。以「伊日生活」深耕臺灣的總經理黃禹銘,旗下管理不少品牌如伊日藝術計劃、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一日茶道、伊日美學講堂等,他將對植物、藝術、生活的熱愛,化成所有環繞著生活美學實踐與傳遞的平台。對他來說,藝術的存在如同呼吸自然而然,隨著時間推移、心態與環境的變化,順應感受,貫徹在他所有空間的規劃,注重空間原本的調性與脈絡,設計時便特別保留歷史痕跡再以藝術品點綴,透過藝術品與空間的呼應再賦予嶄新涵義,讓藝術品與空間自然地對話,將話語權交回主角,藝廊本為載體…… ▍「藝廊空間中的作品規劃與安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表達。」 黃禹銘 伊日藝術計劃總監/伊日生活總經理,以「綠色、美學、生活」為理念核心,旗下包含伊日後樂園、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伊日好物、伊日美學講堂等品牌。 起點順從內心之感 規劃空間的起點,先考慮美化空間、藏起老舊的角落、擺設有設計品味的家飾,這些,不是黃禹銘的第一順位。他回想一次印象深刻的規劃空間經驗在《日光大道健康廚坊》,這間店做綠色飲食的路線,當時進入空間,出發點希望空間能跟飲食互相呼應,讓眼前所見都傳遞著自然美學,符合從飲食到空間注重健康自然的核心精神。 日光大道可見到的大量木棧板設計,當初並非規劃時便刻意為之,原來是在因緣際會下,黃禹銘發現有大量的木棧板即將報廢,他覺得很可惜、很浪費,毅然決然將六百片木棧板帶進空間,欲再次循環利用,也符合日光大道的綠色精神,當時他合作多年的設計師王揚恩也不知情,直到棧板都進到空間,他們才討論擺設跟運用,後來也發現木棧板的好處,既方便組合也具有彈性功能,擺在牆上可以輕巧地成為各種尺寸藝術作品、畫作的容身之處,輕易的掛取;堆疊多片可以成為桌子與邊櫃;與植物的擺設也非常呼應且絕配,且木棧板一旦要回收,相對冰冷的金屬媒材,回收效益更符合日光大道的綠意靈魂,他說道,這也仰賴他與王揚恩的多年合作默契,他分享自己對空間的想像,會希望保有並順應空間原來調性,不喜歡太多的設計痕跡,也喜歡不帶前提去體驗空間帶來的感受,因此所有空間的起點會順從自己的內心感受與空間核心調性,才與設計師討論各種不同碰撞、不同的可能性,王揚恩認同他的規律,設計時也偏好運用自然元素,並注重空間的彈性與功能,一直以來也因此培養出他們獨特合作模式。 《日光大道健康廚坊》店內空間 不帶前提碰撞交流 黃禹銘的順應空間精神,恰巧落地在每一個空間設計當中,讓空間具有自己的靈魂,因為看不見太多設計痕跡,便也不會太搶主角的鋒頭,他說:「最好的設計是看不見的。」,跟王揚恩有個溝通默契,不會先帶著對空間的想像或是必須具備的元素進入討論,習慣到了一個空間之後,互相交流當下空間適合留下什麼?反而不是為空間增加設計,而是考慮最大的彈性與功能性、能不能實現自由變化,在不停的想法碰撞後找出核心。他分享,藝術空間最注重彈性,彈性才能包容不同創作、藝術家作品的進入,《伊日藝術計劃》的三層樓中,有四個展覽空間,一樓及頂樓的展覽空間,都能夠包容大尺度性質的作品,一樓採用能夠彈性移動的展牆、頂樓採開放式沒有任何阻隔的天臺,這些看似沒有經過特別規劃,卻都是經過不停的討論交流出的彈性設計。 另外值得一提的,走入《伊日藝術計劃》首先映入眼簾的「奇珍異寶大廳」,他形容這裡是從「博物館」發想,擺設多是黃禹銘個人收藏,擺放位置也有巧思,像是藝術家鳥雕塑,讓牠們佇立在牆架的姿態更加栩栩如生,除此之外,這裡是最能看見藝廊脈絡的角落,牆上斑駁的痕跡,便是空間前身工廠所留下的,為此地添加了幾分韻味,對他來說,不刻意仿舊、保留原生姿態就彷彿看著空間演進的歷史,一如能夠喚起記憶與情感連結的作品,最能引起他收藏作品的欲望。回想當初在找尋合適空間時來到此地,看見有痕跡的空間,似是也連結了藝術本質:「創作的過程就像不斷演進的人生、一部作品的從無到有,都是將自我想法表達的堆疊痕跡。」 《伊日藝術計劃》大廳 《伊日藝術計劃》1F「奇珍藝寶大廳」呼應博物館的前身概念,以大廳後方的常設珍奇櫃,巧妙連結畫廊空間的演進脈絡。 打造呼應自身的藝術空間 黃禹銘讀戲劇系出身、做劇場、做導演,也可以在《伊日藝術計劃》空間窺見端倪。展覽除了一樓與頂樓之外,另外還有兩個展覽空間,一個是地下室,另一個是樓梯間,位於展覽與展覽間的過渡區域,也成為空間展覽的一部份,搭建劇場的經驗,成為這個空間的發想靈感,觀展時也有劇場感體驗。沿著階梯向上,空間迎面而來的是不同色系與作品、以及與腳下踏著木頭板的腳步聲,彷彿正醞釀一部戲的開場演出,每個轉角都有不同驚喜,例如可以看到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 的小樹人作品佇立在樓梯扶手,像是在跟前來的人們打招呼,平子雄一的作品多在探討人類與自然的共生,恰恰呼應了黃禹銘自身與空間自然而為的核心;藝想天開樓梯間每個轉角的顏色與藝術品搭配,可以窺見他對藝術的喜愛與偏好,值得讓觀者一再品嘗箇中奧妙。再往上走到頂樓空間,視野豁然開闊,他分享選址時,這個頂樓擄獲了他的心,四周沒有太多高樓,讓藝廊有種都市中的遺世獨立感,百坪的大平台除了可以容納20 台車的功能之外,最重要是方便各種尺度作品進入,也是在許多藝廊中少見的戶外展區,可以有充足的白天到夜晚的光線變化,為適合作品添上自然色彩。 《伊日藝術計劃》藝想天開樓梯間 《伊日藝術計劃》ROOFTOP 白天美景。 《伊日藝術計劃》ROOFTOP 傍晚美景。 空間是讓藝術主演的舞臺 藝廊是藝術家展示作品的一個平台,是藝術家向大眾傳達想法的媒介,觀眾進入空間,欣賞藝術品的順序與動線本身,就能夠影響觀者所接收的訊息與靈感,怎麼安排藝術品,讓藝術品能夠得到最佳觀賞體驗,便仰賴藝廊主與創作者的溝通橋樑與合作默契,這次談到藝術作品與藝廊之間的融合與平衡,黃禹銘分享:「藝廊空間中作品的規劃與安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表達。」,他們身為藝術空間,大部分採用「白」為背景,是因為白色是中性色,可以使空間調性保持中性,能包容各種藝術作品的呈現,讓藝術品主演它們的戲,不過,適時的配合作品轉換舞臺背景,有時也是必要的,除了他的樓梯展覽空間便是採以綠色為主調,讓作品呈現多了內斂與沉穩的氣涵;也曾經規劃一檔展覽,讓空間同時存在「白盒子」、「灰盒子」的藝術舞臺,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個空間各來自不同藝術家作品的雙展覽,作品產生了驚喜的互相呼應、共鳴與對話;灰盒子的藝術空間,反而能使藝術家的作品顯其神秘魔幻的感受。黃禹銘說到,即使在藝廊空間沒有看見太多設計的痕跡,許多空間也大多都採用白色基調,但看似平凡之中,他認為每一間藝廊都應該保留一些獨特、專屬的巧思,可以與藝術品碰撞出有趣的交流。 《伊日藝術計劃》1F 白色空間。展出: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 《伊日藝術計劃》B1 灰色空間。展出:銀灰塵|陳為榛個展 反求快時代中的慢與穩 現在是潮流迭起、瞬息萬變的「快時代」,藝術也發展出各式各樣數位形式,伊日藝術計劃近期也醞釀著新的藝術空間《伊日後樂園》,這個空間他也與王揚恩設計師經過多次的反覆討論,主要訴求讓潮流與經典能夠互相對話,也期許能夠減少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整體設計風格也許是經典中帶著潮流,並因應新時代人們觀賞習慣的變遷,也可能置入大尺吋的液晶螢幕,結合一些現代虛實整合的手法。在快時代下,他認為追求「慢與穩」反而是一種珍貴的價值,曾說:「在這非常快速的世界,還願意一筆一畫的人最吸引我。」,很多形式跟做法很容易被複製,但人的特質是最獨一無二的,在這個新空間中,將會更注重藝術品與空間、生活的對話,希望可以讓更多新生代的年輕人接觸藝術,從藝術作品上獲得啟發靈感,試著在這樣快時代的潮流中,傳遞藝術創作中「慢與穩」的精隨。 《伊日藝術計劃》外景 與藝術共存生活 蘊藝如此自然 黃禹銘在國外吸收多年的品味與能量,也曾一度追求設計與品牌迷思,而現在他分享空間使用的家飾軟裝已不再一昧追求品牌,更注重事物本身的涵意與功能,更支持著文化的傳遞。尤其因為疫情待在臺灣,透過藝術、生活、植物等等,看見源源不絕的能量生根、看見更多臺灣這個島嶼的故事文化、看見許多透過藝術表達的思考與創作,都讓人深受啟發。 黃禹銘熱愛植物與藝術,在他的住家空間到各家品牌的空間中都可以看見,他分享植物與藝術本身的共同點,都有一種最原始自然的力量、自我表述的姿態、都能為人們帶來療癒的感受,給人自然而然、如沐彼此的感覺,那種作品與自身的交流與記憶,會對生活產生幸福感,置入到空間當中與之共生共存,能讓每天不同的心情,依照不同的光線與氛圍,看見自己不同的情緒變化,你會發覺生活就是如此,每一刻為生活所用心的一切,都像是正在譜下屬於自己人生的藝術,他動容地說著:「有藝術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如《伊日藝術計劃》空間中,所有無為而治的自然存在感,讓藝術作品在空間中自然地具有生氣,彷彿生生不息的能量與對話,黃禹銘就像藝術界的劇場導演,為每一場展覽規劃出最合適的空間舞臺,讓藝術品上演一場場戲劇故事。 《伊日後樂園 BACK_Y 》 伊日藝術計劃 近期新訊 ▌虹の彼方 Over the Rainbow|藝術家聯展 Group Exhibition 協同策展 Co-Curator:林裕軒 Lin Yu Hsuan 參展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福井篤 Atsushi Fukui、福永大介 Daisuke Fukunaga、何彥諺 Ho Yen-Yen、許庭甄 Hsu Ting-Jane、林盈潔 Lin…

Read More

DE BEERS JEWELLERS 高級珠寶展,「Natural Works of Art」系列美鑽亮相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台北101 De Beers Jewellers精品店於4月 6 日至5月8日推出「Natural Works of Art」一系列全新非凡美鑽匠心珠寶作品。此系列以其珍稀天然美鑽的超卓品質和精緻藝術美感,向大自然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致敬。天然鑽石古老悠久更勝於繁星,與地球演變的歷史緊密相連,鑽石穿越時光的獨特旅程,賦予了它們其他物件所無法相比擬的永恆意象,這一象徵意義在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系列中得以非凡展現。 作為擁有超過130年悠久歷史與超卓鑽石經驗的鑽石專家,De Beers 手工逐一甄選每顆鑽石皆驚豔世人、璀璨非凡。Natural Works of Art 高級珠寶系列,包含頂尖的白鑽和極為稀有的彩鑽,從最初原石狀態,一直到切割、拋光階段,這些鑽石的起源和工藝歷程皆可完整追溯,完美彰顯De Beers 的獨特品牌定位。 模特兒演繹De Beers Jewellers 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系列。圖/De Beers提供   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典範之作Ellesmere Treasure 高級珠寶鑽石戒指,主鑽鑲嵌於飾有鑽石的戒環上,每顆鑽石都更加彰顯了主鑽的光彩,令人聯想起冰川湖泊的純淨之美,是對加拿大北極地區埃爾斯米爾島 (Ellesmere Island) 的原始冰雪美景獻上的完美讚頌。De Beers 更特別訂製可拆卸式「皇冠式套裝戒指」,讓這款單鑽戒指可轉變成雞尾酒戒指。另一款焦點之作是0.62 克拉藍鑽,鑲嵌於 De Beers 經典的 Aura 設計,密釘鑲白鑽構成的光環烘托著這枚珍稀主鑽,綻放耀眼光彩並呈現令人難以置信的飽和度,更加突顯其瑰麗之美。 Ellesmere…

Read More

【一號人物】劉辰岫專訪|不執著形式,找出好敘事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沒聽過人嶼,也應該看過他們的作品,不管是將玉山山巒輪廓化作設計元素,抑或是將藥丸作為創作材料,每一個人嶼的創作都令人印象深刻,創辦人劉辰岫對於不斷實驗、不斷嘗試的實驗室手法,有一套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想法。 劉辰岫,跨領域藝術團體人嶼創辦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擅長科技藝術跨領域創作,在許多大型專案中擔任總監統籌角色,藝術創作中融合科學科技概念及媒材方法,他的創作及研究專注於開發新的敘事方式回應當代議題,並且利用基礎科學模型探討自然、科技與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 ▍「透過設計或是藝術講故事,或是將一個問題做得更清楚,讓人可以討論與探究。」  變形蟲般的團隊 理工出身的藝術家不多,但將理工與藝術相結合,迸發出新火花的藝術家卻不多,更何況將醫學、熱力學,量子……等等專業或是技術作為媒材,運在了每一項作品中,這在臺灣又更稀少。人嶼科技集結了藝術家、設計師、工程師、科學家……等等,在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任教的劉辰岫老師,正是人嶼的創辦人,在他看來,科技不僅是工具,還是思辨的媒介,而利用媒介來探討現在與未來,敘述出故事,即是他的創作的動機。 在新的時代下,即使是創作團隊組成,也具有很大的彈性,劉辰岫就表示人嶼的團隊的運作就像是變形一樣,成員會隨著專案的性質不同而有調整,他也表示團隊通常在一個時間點會和十幾個人才在不同的專案上合作,但人嶼秉持的核心理念、精神等卻都是不變的,「人嶼不是一群固定的人,而是一個核心精神、創作理念及方法。」 人嶼探討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科技間的關聯及互動,「我們是用跨媒材的方式去探討美學、文化、環境,雖然我們會使用大量科技性的媒材,但其實最終都是回應到文化課題,都是時代性的問題。」 他認為藝術或設計未來會開始成為「思辨的媒介」,愈來愈趨向以說故事的方式和社會大眾溝通,「透過設計與藝術來講故事,將一個問題描述得更清楚,讓議題可以被大眾討論與探究。」劉辰岫這麼說。 做實驗 「人嶼剛成立時,大眾對於藝術的想像是滿傳統的,但我們那時候在做的事情就是讓藝術的形式變得更多元,嘗試將美學透過科技呈現,將燈光LED、控制電腦、或是機械、流體等作為媒材,過程不斷地實驗。甚至我們到最後也開始有一套方法論,新媒體不一定是要錄像、不一定是互動,因為當一個新媒體有固定的標準或手法,這就不新了,新媒體的核心是一個實驗精神,所以科學與工程的方法與訓練就扮演了一定的重要角色。」 他提到實驗精神,自己覺得其實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去學一個軟體或工具,在面對不斷更新的科技,每天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設計師或藝術家要怎樣去適應新的媒介,怎樣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 《Flying Mountains》結合數位製造與燈光藝術,將玉山山群轉譯成為裝置藝術,為臺灣大學收藏作品,展示於臺大普通教學館前。 不斷向外尋找靈感 對於這樣的時代,他認為需要廣泛閱讀,以及不斷吸取新的知識。 他認為傳統的美學教育營造出的藝術家,形象都是比較向內發展,從個人經驗與內在挖掘素材,「我覺得新一代的藝術,更多會往外找尋靈感,跟時代、社會議題、環境做結合,所以作品是否能跟其他人的連結會愈來愈重要,它的詮釋也變更開放。過去觀賞者必須要照一個論述才能體驗,但是,我覺得現在的作品要從觀賞者的角度去欣賞都可以,更是可以被討論。好的作品是讓討論可以更清楚,即使反面意見也好,都可以讓問題更聚焦。」他這樣說道。 閱讀也會掌握比較多科技的脈絡,像是近期的NFT、區塊鏈、AI人工智慧,或是生物、生態、太空、量子電腦這些科技,當這些出現在生活當中,藝術家就會開始去討論或甚至使用它,如果想要保持在創作的最前線,就需要不時地補充廣泛的知識。 新還是舊不重要 「另外在創作上面,現在我很強調脈絡、有系統的。」他提到以前的藝術形式會比較強調內在情感與個人經驗的抒發,但他認為新型態的創作是70%有脈絡性、系統性地去發展作品,另外30%才會是比較自由、跟開放性的思考。 「以往我們稱這類型的創作為新媒體藝術,而現在我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叫做『無媒體Non Media』。我們在創作時著重的並不是媒材本身,而是透過媒材講什麼樣的故事,所以就像是我們應該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媒材,而是它背後所探討的議題。有點像道家所講的『無』,其實是在影射所有任何的媒體都可以。這個概念也代表了媒體是『新』還是『舊』並不重要,重點是故事能不能很適當地被傳達。而所謂的系統性,是一個創意從發想開始,然後如何去找適合的媒材?」 《水城市》利用自研發的流體造形美學與工法,將顏料用數位和機電的手法灌注於透明管中,立體的結構讓作品成為一個微型建築從每個角度觀賞都有不同的樣貌。 理性與感性合作 所以要怎樣去和創作概念產生關聯,及選擇適當媒材?媒材就需要實驗,「假設要使用細菌,那怎麼培養細菌?它的形狀要怎麼控制?或者他們的顏色要怎麼控制?我們就開始進到比較科學的思維,所以時常要左右腦互換,最後我們要不斷去詢問說,這個媒材是不是真的表現要說的故事,所以要不斷在感性與理性、概念與媒材去反覆檢視,最後才能達成理性感性兼具的作品。」他也提到在人嶼,每個人都會寫工作紀錄本,「創意、藝術也是一個思想,所以要怎樣把創意去管理跟傳承就很重要,當你的作品是有脈絡發展的時候,才可以討論、被檢視,如果作品不能被討論的話,它就不會被延續,可能展覽過一次後就沒有了。」 他舉例提到:「去年我剛到陽明交大任教並成立了一個實驗室叫做『未來敘事實驗室』並獲得了科技部的支持,我們會探討氣候議題,還有環境、人類世這些議題。像在科技發展下也產生一些汙染,或者是自然資源的匱乏,那在這樣的未來,要跟環境共生,會有什麼樣有趣的,或者是值得探討的現象。譬如未來自然環境及動植物的樣貌若因為工業污染或是土地開發而改變樣貌,未來的美學會不會也跟著改變?或是量子電腦會帶給產業和生活新的變革,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看不見量子、也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用量子物理學中的定律,嘗試把它的特性聲音化、視覺化讓大眾能夠體驗,進而討論『量子美學』是什麼東西。我們希望在第一層的感官體驗之後,能夠再刺激觀眾進一步探究量子力學的更多奧妙之處,像是多重宇宙、波粒二重性,或是薛丁格的貓等等更深層的知識,以及重新檢視人類存在與宇宙的關係。」 他再舉了近期的作品:「我們有個《米堆模型》作品是跟藥物有關,利用物理學的米堆模型(Rice-Pile Model)去產生一連串的聲響,做一個聲響裝置,來探討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議題。我們看病時會拿抗生素,沒吃完的藥會丟掉,但一般家庭垃圾的焚燒溫度不夠高,所以抗生素是沒辦法被分解,它會直接進到環境當中,環境裡的細菌突變很快,所以細菌就會開始產生抗生素的抗藥性。以後割到傷口被感染,很有可能抗生素沒辦法治好傷口,目前美國每年有四萬人死於這樣的超級細菌,這在聯合國被列為重大議題,他們預估2050年全球每年會有一千萬人死於這樣的病因。我們透過這個作品回收廢棄藥丸,並且喚起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認知,而剛好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兩年醫療健康問題也更加被重視。」 團隊工作時側拍。 故事性引發深入探究 內文=因為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有涵義與故事,我們問到現在作品該如何促使觀賞者能夠往下深挖,他說:「我覺得它在呈現的時候,一定要有沉浸感,體驗作品時的環境氛圍,讓人好像是走進劇場,作品像在舞臺上演戲的演員,再來就是能夠有互動體驗,觀眾可以去改變作品的樣貌或是參與創作。像之前《米堆模型》這個作品,蒐集廢棄藥丸就是讓大眾參與這個專案,讓這個議題能夠更深植他們的心中。另外,創作的背景研究,還有自己對這個議題夠不夠清楚,有沒有對數據上、文獻上的考究,那個是很重要的。」 「其實十幾年來在政府及民間機構對於美學與設計的推廣之下,現在年輕人對於美學的追求及鑑賞能力是有提升的,以往展覽主要著重在視覺的呈現,但現在看展覽,觀眾希望能夠帶走更多知識層面的東西,所以現在除了視覺上的體驗外,背後的故事是否扎實是更重要的。」 《米堆模型》試圖引起社會大眾對於藥物的使用產生關切及注意,利用真實回收的藥丸,製作一件聲響與動力機械裝置。 好的作品都是在塔頂 內文=最近藝術形式與交易方式,因NFT數位形式而被廣泛討論,他表示說:「確實現在討論熱烈,絕大部分是金融層面的炒作,但對於藝術或是文化資產,它的價值在於讓原本容易被大量複製的數位型態作品更能夠進入市場,進而資產化。當然現在很多作品是為了炒而上架,但這有點像是金字塔,有些藝術家在NFT出現前十幾年就開始做這方面的創作,這類型好的藝術家作品多半還是值得收藏。而因為炒作而產生的作品會墊在塔底,也許時效過了價值不在,但是它們會將真正有收藏價值的作品往上推至塔頂,所以要收藏關鍵還是得好好認識藝術家以及他創作的理念。」 隨著NFT話題,創意是否是私有財的議題又再被拿出討論,他認為其實藝術跟知識一樣,「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但他不會把相對論視作只有他可以使用,同樣藝術當然應該被共享,共享的是一種想法、一個觀點,是引起思辨的無形資產。當然說成為商品化進入一個金融體系也很重要,因為創作也需要資源,如果無形的概念發展成一個買賣商品,然後可以有資金進來,那它是一個健康的循環。雖然被收藏了,但是那個精神,還是可以被拿來討論,那個就是開放性的。」 問到假使有人以共享之名,行剽竊之實,他認為:「在藝術界裡面,大家會去追隨有開拓性想法的人。舉例來說,草間彌生的作品很容易被複製,但她的畫可以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她做這樣的作品具有開拓性。而現在其他人如果要做一模一樣的作品,當然不具任何價值。」 《涅槃》將工業及生活廢棄物用於山水造景,將物件堆砌成為貌似庭園中會見到的假山,再用鮮豔螢光色的水液體創造流動的瀑布。形式讓人聯想到自然山水造景,但視覺感受到的卻是完全相反,因而產生衝擊,進而讓觀者反思現今工業發展所帶領世界前進的方向。(照片提供:源日工作室/王士源) 能被傳承的開放想法 內文=他又提到作品論述的開放性:「我常會在展覽最後問現場的觀眾,或是他們看完後,來告訴我他們的看法,當中我也學到很多的東西。因為我覺得做這些作品就是要被拿來討論,人嶼之前有做過會變色的畫,我們控制溫度,讓畫布上面的溫感顏料隨溫度改變,所以出現一些抽象幾何形狀。而每個人看那個圖形的想像都不同,有的人說好像是水面上的漣漪,那有的說好像是日蝕,或者是有覺得是生命孕育的過程。」 正如同是人嶼的英文名字Legacy Lab,正是傳承的意思,所以在他看來,最終作品能夠留下怎樣的迴響與看法是很重要的。

Read More

【一號人物】彭冠傑、石岱芸專訪|設計夢一般的體驗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元宇宙」(Metaverse)技術,開啟了許多設計師們的想像,也讓藝術的邊界愈加模糊,POM(Project On Museum)的兩位創辦人彭冠傑與石岱芸就將瑜珈這門藝術與文化「元宇宙」化,也讓大眾發現了,元宇宙設計已經一步步走向我們。 彭冠傑、石岱芸,博物映項Project On Museum 共同創辦人,團隊屢獲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澳門設計雙年展、金點設計獎等重要設計獎項的肯定,近年來他們以The Median品牌進行跨界創作,跨領域打造虛擬分身、3D全息投影,進行虛擬與實境同步的體驗設計。(彭冠傑照片由鄭弘敬攝影) ▍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思維,是『保持對新事物的認知、關注以及學習』」──彭冠傑、石岱芸 未來設計關鍵 NFT與3D技術 近兩年來,生活模式產生了許多改變,很多工作都能透過雲端完成,5G、虛擬貨幣、區塊鏈、NFT、元宇宙……等等科技鋪天蓋地地席捲而來,加速了人們對於生活與美學的想像,對於設計而言,一連串變化對於設計界的影響,究竟是一個啟示,抑或是打破原先設計的規則? 對於當今這個設計界的十字路口,彭冠傑說:「以元宇宙這個概念興起對我們所處的視覺設計產業影響來看,NFT應該會是蠻重要的關鍵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逐漸影響了設計產業以及從業人員,設計師們的身份得以轉換為純粹的數位創作者,並也因此擴展了設計的面貌和可能性。」 他們提到:「我們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動畫師、3D創作者、視覺設計師因NFT興起而紛紛投入製作與發行,有的是自行發起一個作品系列,有的則是組成社群並分享、推廣國內外優秀的NFT項目。大家都因為這個新的概念、媒介出現,而開始探索可以怎麼運用及延伸。」 接著,因應NFT的出現,3D技術也會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字,「近期只要討論到元宇宙的概念,大家經常會以電影《一級玩家》舉例,但若想要建立那樣的虛擬世界,人物、環境、建築、物件等都會需要以3D技術進行建置,近期火紅的NFT項目製作團隊RTFKT前陣子便在推特上提醒他們的NFT項目持有者說『準備好你們的3D軟體,接下來會有許多需要大家一起建立的!』雖然他們沒有明確說是要一起建立什麼,但已經給予大眾相當大的想像空間。由此不難看出,當各個元宇宙要被建立時,3D的技術與概念是絕對必要的。」他們補充說道。 投射設計師的內在並彙整出每一個靈感,並搭上最新的概念,都是幫助找出設計的未來之路。 解讀思潮 持續學習 學會如何解讀未來的大勢,並活用過去經驗,並思考這個時代的技術精髓,並培養相關知識是設計重要課題,以往設計總能透過展覽凝聚設計能量,但世事多變化的現今,過去的模式漸漸無法滿足大眾,對於這樣的情形,彭冠傑這麼說:「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思維是『保持對新事物的認知、關注以及學習』,以元宇宙和NFT為例,它們都是非常新的詞彙,沒有做足一定功課的話會無法完整暸解,因此在認知新的概念之後,還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關注和學習時間,才有可能真的理解和運用新的知識或技能。」隨著瞬息萬變的資訊而持續學習,對於解讀當今思潮顯得更加重要。 在認知新的概念之後,還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關注和學習時間,才有可能真的理解和運用新的知識或技能。 與時俱進 避免資訊焦慮 除此之外,與時俱進也是很重要的,他們分享最初接觸NFT時的經歷:「以我們自己來說,大約是2021年初時進入加密貨幣世界,並逐漸接觸NFT、元宇宙的概念。但剛開始進入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覺得一切都好複雜,前後大約花了3個月的時間學習基礎的貨幣交易概念、技術分析、市場觀察等,而且真正投入學習之後才發現資訊量太多且更新速度超快,可能一天沒有看相關的社群或新聞就會漏掉許多,所以某個程度來說也是處於一種資訊焦慮狀態。」 在他們二人看來,這樣的特性也呼應了時下的生活特點,在資訊產生與流傳頻繁的當下,每一天都必須要吸收新的資訊與技巧,每個人的想法都代表著各自的生活脈絡。 對於有無必須學習的技巧,彭冠傑他們倒是總結了過去的經驗:「談到到技巧的話,我們倒是在這些年累積的工作經驗中,發現了溝通的技巧,這經常是決定專案或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不論是對客戶端、團隊內部夥伴、合作廠商,只要能運用適當的溝通技巧,專案通常可以相當順利地推進。緊接著他們提到最近的發現:「我們最近的心得是得多留意日常溝通與對話的細節,例如面對面談話時所用的語氣、肢體語言等,或是謹慎評估文字訊息溝通時所採用的詞彙會使合作方有什麼樣的認知及感受,同時也會思考該次溝通是適合使用線上溝通,還是可能更適合面談以降低過程可能產生的失真。好的溝通應該會是完成好的合作的基礎,這部分我們有著極深刻的體悟。」 體驗抬頭 設計新想像 拜科技日新月異所賜,大眾多了許多天馬行空想像的機會。在「花園練習」活動上,他們的「DREAM YOGA」搭上了元宇宙熱潮,將瑜珈的拜日式、拜月式動作,透過投影方式,搭配特定頻率音樂,加上自創的「拜元宇宙」瑜珈,松菸花園裡打造出虛擬分身,配合現場多面LED電視牆做到虛實結合,讓學員們沈浸在這場瑜珈體驗中。 近年取得瑜珈教師資格的石岱芸,將許多瑜珈的概念運用在這上面,瑜珈中有一連串的狀態,對於精神與心靈層面有所要求,講究集中注意與向內觀察、淨空自己,《瑜珈經》中就提到:「控制心靈的變化,就是瑜珈」,因此我們可以看到「DREAM YOGA」中,許多帶領著大家冥想、姿體屈伸的片刻。 在這回打造虛擬分身經驗後,他們發現不管形式是甚麼,最終都需要回到「人」的層面,他們認為:「不管任何設計,在未來應該是要考量消費情境,並創造一個完整的消費體驗過程,在過程中整合運用各種媒介和消費者、使用者達成一定程度的互動性,因此或許可稱為『體驗的設計』,這個概念其實早已有許多人在討論,只是當我們實際整合各類資源運作時,才有深刻的體悟。」他們表示一開始時,原本只將「花園練習」視為一場活動,但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他們提到:「我們開始思考從前置企劃、宣傳露出,以及探究該如何讓現場、線上的活動參與者等都能有相對應的體驗,最終才想出一個解決方案。」不斷腦內風暴後,他們創建了石岱芸的虛擬分身Avatar,「我們使無法到花園進行練習的參與者,也能透過登入介面後,進而體驗活動內容。也是因為這次經驗,我們檢視了過往為各類型品牌完成設計的經驗,發現各類型的設計工具,像是平面、動態、產品、空間等不同的設計都是為了讓消費情境與體驗完善,使消費者能對品牌產生更大的興趣與認同,想到這裡也突然有種豁然開朗感,因為似乎不用過於拘泥於自身原有的技術能力,只要能夠適當統整資源,便能打造剛剛提到的完整體驗。」兩人這麼提到。 如果作品視為一場演出,那服裝、音樂、燈光等就格外重要,也應該要符合主視覺所具有的調性。 創造可以體驗的經驗 這次的經驗,不僅是更加發覺大眾的需求,同時也是梳理出體驗的重要性。對於該如何替大眾創造出每一個深刻體驗,他們認為:「在前置企劃時,便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想像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接著整合不同人力、技術與團隊資源,將目標逐一實踐。」他們再以「花園練習」那時為例,在前期討論時,他們便知道現場配置了三座舞台,石岱芸做為瑜伽導師在台上帶領體驗活動,也因此會和參與的學員們產生一定距離,「從某個層面來說這更像是一場演出,如果這是一場演出,那在服裝、現場音樂、燈光等設定就變得格外重要,也應該要符合主視覺所具有的調性。」他們這樣說。 因此石岱芸特地邀請服裝設計師設計了演出專用的服裝,接著再請動態設計師將服裝轉化製成3D模型,置入現場要播放的影像中。彭冠傑提到:「也是因為這層設定,我們觀察許多來到現場體驗的觀眾都因而感到驚豔,當時聽到許多人在現場播放影像的大螢幕旁,對著Stella(石岱芸)本人驚呼:『她就是螢幕(動畫)裡的那個人!』。」 「那個瞬間,觀眾們的線上體驗和線下體驗是被整併的,同時他們對活動、環境的記憶點也因此被強化,這對於活動主辦方來說相當重要的。能達成這樣的效果,正是因爲我們在前期試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才得出了最後的設計方案與執行細節。因此,採取換位思考,從消費者、體驗者的角度出發並想像可能的情境與流程是完成體驗設計的重要基礎。」他們解釋說道。 從消費者、體驗者的角度出發並想像可能的情境與流程,是完成體驗設計的重要基礎。 新的模式達到良性競爭 因為形式的改變與手法的變革,除了設計更需要被體驗外,數位世界傳播速度,讓許多設計能被更多人看見,但與此同時,設計師常擔憂設計被「致敬」機率也隨之大增。當設計理念、手法碰上如今愈發強調共享、協同合作的數位世界,設計理念是否能被分享,甚至是共享呢? 他們二人提到:「我們認為未來會有更多作品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數位資產,或許就是前面所提到的NFT的形式。 」 然而與此同時,他們也這麼看:「目前大眾看待NFT還有點不熟悉,甚至有許多誤解待釐清。NFT現在還在早期發展階段,它的應用範圍、延伸的用法,也就是NFT圈稱之為賦能的附加價值,還需要再被發掘。但對設計師、創作者來說,NFT是一種新型態的媒介與工具,透過程式的撰寫與控制而有不同可能性。」 也因此,他們這樣說:「再換個角度看,優秀的概念或作品成為數位資產後,不論是否以NFT的形式發佈,其實也都處於共享的狀態,因為全都在網路上。而一個好的作品或概念完成後,總是會被看見及學習,其實這是好事,相互學習是良性競爭中的必要過程,也是激發下一個好概念的重要關鍵。」 相互學習好的概念,也可能激發下一個好概念。 Meta美學 名為「Meta」新的世界中,讓許多想像得到被實現的機會,就像是上傳資料一樣,每個人的創意與設計美學在元宇宙中可以被展示與開啟無遠弗屆的想像,對於世界而言,這也是最好的樣貌。彭冠傑與石岱芸認為面對元宇宙、NFT或是未來將會出現的新概念,但無論如何,他們抱持肯定且期待的,也期許自身能保持彈性,持續探索、吸收與學習。

Read More

Rug Pull Frens 計畫|一個創作人與收藏家共生的社群王國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藝術家Raimochi繼與張惠妹aMEI 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合作發行NFT之後,又接力與「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創辦人陳慕天合作,聯手打造NFT項目Rug Pull Frens (簡稱RPF),此為全台首創第一個可以為頭像命名寫故事的NFT-《Story Paper》。 Raimochi將參與張惠妹世界巡迴演唱會NFT計畫。圖/「RUG PULL FRENS」計畫提供 陳慕天 X Raimochi聯手打造Rug Pull Frens王國 陳慕天,近年在NFT圈火紅的年輕創業者與組織者,才剛獲得「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的他,同時也推動「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透過與設計師、插畫家進行教科書改革,帶給學生充滿創意與美感的教科書。而此計畫也是他與Raimochi合作認識的起點。 RPF項目計劃由Raimochi與陳慕天合作,目前在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已累積大約1.2K的購藏者,且買家遍佈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成交逾1700萬台幣。所創作的RPF人物,搭上當時PFP(profile picture)數位頭像的熱潮,角色由8種動物頭像、11種造型元素,搭配2000個配件,生成超過上億種組合的PFP頭像,產量驚人。風光成績的背後,是Raimochi耕耘累積創作十年的結果。 Raimochi。圖/「RUG PULL FRENS」計畫提供 陳慕天。圖/「RUG PULL FRENS」計畫提供 RugPullFrens的社群王國 由藝術家Raimochi精心創作的RPF,作品總是在可愛討喜中,隱藏著暗黑的反差趣味。一如她的創作理念所描述: 「我們看上去很可愛,但千萬別掉以輕心,我們是什麼都搶的「好朋友」,錢、NFT、音樂、影像、你的愛、你的眼淚、你的失落⋯⋯我們什麼都搶……」。 善於觀察的她,透過作品表達人生中有些時候勢必得做一些不見得開心的事情或無奈的決定。而RPF的作品則隱含為疲憊的人創造一處喘息空間,一個讓大家都願意停留的繽紛世界之意義。 Rug Pull Frens的計畫與願景 Raimochi有感NFT給了藝術家對社群更多互動機會,RPF團隊接續還將推出以故宮文物「海怪圖記」延伸創作的NFT相關計畫。他們相信,作為一個長期深耕的項目方,專注作品品質與社群經營是最重要的使命,且在社群中也讓Raimochi久違地結交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RPF的社群風格就像是藏家俱樂部一般,在此有大家認同的生活風格與方向,種種交織的過程才是社群最珍貴的地方。創作過程的雙向性,豐富了NFT社群藏家的擁有感與參與感,透過社群緊密的互動,共同創作更多藏家和RPF的故事。  

Read More

【一號人物】Krista Kim 專訪|把真實世界以更好的姿態搬進元宇宙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隨著 Facebook  將品牌重整為 Meta ,也把元宇宙的概念拋到了大眾眼前,震撼了科技、藝術及許許多多的相關產業,NFT  也隨之風生水起。Krista Kim  是在這個領域創作的佼佼者之一,在多年前以社交軟體為本的 Web 2.0  才正爆起的年代,她對未來就早有了清晰想像。時至今日,她主導的多件作品已成了 ART BASEL 、蘇富比及數位交易市場所青睞的寵兒。當我們對曾經視為科幻的未來想像愈發清晰時,加密貨幣、NFT 、虛擬實境,早就是 Krista Kim  創作的最佳利器。 Krista Kim是一名活躍於元宇宙的創作者及Techism©運動的發起人,2014年取得拉薩爾藝術學院/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碩士,作品於世界各地皆有展出。其主要作品致力於探討「數位意識」的概念,開發了標誌性的色彩漸變語言,提供觀眾色彩與光線的冥想體驗。2021年三月,Krista Kim出售了其以NFT創作的史上第一棟元宇宙房屋——Mars House,並締造了SuperRare平台上NFT作品交易銷售額的歷史新高。 ▍「作為元宇宙的創建者,我關心元宇宙如何改善每個人人生必經的路途。」-Krista Kim 比走在前沿更前沿的創作者 「我不認為創作Mars House的過程是一個挑戰。」當被問及運用數位技術進行創作有無面臨任何困難或挑戰時,Krista Kim 這麼回答。似乎對她而言,縱身躍入元宇宙的後設未來,任何可能都不足以懼。 在個人網站的自我介紹內寫著:「光就是未來的顏料。」,Krista Kim 是一名數位藝術創作者,Mars House 則是出自其手最富盛名的作品,也是首個以NFT形式打造及販售的房子。在2020年的二月,COVID-19 疫情正要開始侵襲歐洲大陸的時候,Kim開始想像一間可以讓自己在虛擬實境下參觀的房子,於是設計出 Mars House 和另外三個作品概念,組成一個沉浸式的作品系列。 作為一個投入元宇宙的先行者及創作者,Krista Kim 非常關心革新及創作之間的關係,而她開始思考相關議題及提出詰問的時間,則比你我所想像的還早得多。在還沒多少大眾聽過「去中心化」的2014年,她就發起了名為 Techism© 的運動,在運動宣言中批判了Web 2.0的現狀,以及其中無處不在的演算法。Techism©是將技術創新和藝術創作相互調和的哲學,Kim強調它並不斷言舊的事物和技術就必須被一掃而空,藝術家可以在創作的任何一個階段決定要採用或放棄哪些實踐。我們由此可以看見,站在數位創作和去中心化等元宇宙基石的前沿上,Kim的不停迸發的理念不只出現的早,還持續地在進化當中,而這也許跟她對元宇宙的想像有關。   元宇宙改善人人必經的生命路途 Kim能一直侃侃而談她對全新科技的看法,諸如數位貨幣、NFT、虛擬實境,以及綜合以上幾項技術的集大成——近來風風火火的元宇宙。她大膽預言數位貨幣將會在三到五年內取代傳統法幣,不僅是比特幣、以太幣、Solana、Polygon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加密貨幣而已,甚至也包含了政府單位發行的數位貨幣。NFT對她來說則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而且技術很不成熟,但她極看好NFT未來在元宇宙裡所扮演的角色。Kim也認為未來虛擬實境的製作技術將進步到讓人再也無法辨識真實和虛擬間的界線,人們將不斷切換於AR(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和真實世界間,這就是XR(混合實境)的生活方式,科技的進步縫合了真實和虛擬的世界。 概念上比起這些技術都複雜且模糊得多的元宇宙,則承載了Krista Kim在數位創作領域龐大的夢想。「作為元宇宙的創建者,我關心的是元宇宙如何以高度的理想去改善每個人人生必經的路途,比如性靈啟示、藝術、科學、教育,以達到人類的進化。我們都希望科技能為每個人服務,而且我們也務必要確保這些科技能夠遍佈整個世界。」Kim這麼說道。 以她的遠見來看,元宇宙不會只是充滿霓虹色彩的虛擬娛樂場域而已,舉凡時尚、生活風格、財產、保險、選舉投票、教育、醫療服務這些我們習以為常之物,都將以沉浸式體驗存在於元宇宙中,NFT是達到這一點的最大助力。 Mars House外觀 Mars House內裝 Mars House外觀 隨著NFT 的風聲水起,鋪一條走向未來之路…

Read More

「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看見與你記憶中不一樣的教科書!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OPEN 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即日起至4月10日止。 你對教科書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那個學生時期的噩夢來源嗎?或是死板板的內容配上一眼都不想再看的內容?正在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的「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可能會顛覆你的印象!策展團隊「美感細胞」近幾年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與教育設計創新,以大眾學習記憶中具有共感的詞彙「OPEN BOOK」為主題,邀請大家走入展場、翻開課本,重新看見這個時代孩子們的學習風景。 配合著一起頒發的教科書設計獎,「OPEN BOOK教科圖書設計展」展出了共36 件令人驚豔的獲獎作品,由「共感、看見、想像」三個層次,打開教科書設計的樣貌與想像。首先從學習者的視角出發,開箱孩子書包裡的學習媒材,並透過使用數據的分析,看見各種學習的樣貌;接著透過 「教育調查」(Research)、「設計規劃」(Plan)、「設計執行」(Execution)、「檢查測試」(Check)的「RPEC」教育設計流程,呈現一本教科書的產製流程,帶領觀眾認識教科書設計的特殊性與必要性。 展覽透過「RPEC」教育設計流程,呈現一本教科書的產製流程。 我們特別請榮獲封面設計類特獎及由學生票選人氣獎的【食與節氣】客家語第二冊創作者賴盈媜、戴岑翰,為我們梳理他們設計這樣一本教科書的細節。【食與節氣】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封面如刮刮樂般的刮刮膜設計,有趣的金色刮刮膜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藉由猜測與討論,在刮的過程中認識底下以圖像呈現的客家十二節慶。 【食與節氣】客家語第二冊 by 賴盈媜、戴岑翰 兩人因一開始看見這個比賽時,離報名截止只剩一個月,想快點找出對他們而言都最有「fu」的主題,而因為以前一起合作過客家相關的文創設計,所以想做客家語的本土語言課本。賴盈媜負責將客家文化和設計結合在圖像中呈現,戴岑翰則專注在如何將學生的學習玩法結合進內容中。兩人原先即是在幼教領域認識的,一人為與兒童相關的設計背景、一人則為幼教背景,所以這次設計教科書選了離幼教領域較近的低年級課本。 【食與節氣】是他們從課綱中找到的主題,會選定它當主題是因為小朋友對「民俗節慶」和「飲食」多半會感興趣。在選定課本的主題前,需要注意不同年級適宜的學習領域,從中挑選可以呈現的圖片及元素,因為客家的節慶是從「美食」來的,所以便找出了每個節日都有它對應可吃的食物,食物就呈現在封面上。 能在學童心中留下直接印象的、最重要的封面,他們選擇了童趣十足的插畫,能呈現一眼看上去的感受,而非一個有具體故事的畫面,賴盈媜解釋道:「它可以拆散成各種單獨的形式,像是一個紋樣,一個客家本土的紋樣。」傳統務農客家食物多為米製品,沒有過多的調味或裝飾,食物以原材料色為基調,搭配木質容器與桌面,整體以大地色系象徵客家文化扎根於土地的精神。 封面還有另外一些別具巧思的部份,【食與節氣】拿掉了課本外常常出現的班級姓名欄,讓學生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自由落款,也希望可以變成學期初老師帶學生的活動之一;它的封面也是首次有客家語的課本在封面呈現四縣、海陸兩種標音;前面提及的金色刮刮膜底下有從元宵開始一年中的所有節慶,可愛有趣的設計也讓它獲得「評審團」的芳心,奪下了人氣獎。 【食與節氣】客家語第二冊 by 賴盈媜、戴岑翰 對於得到這個第一屆頒發的獎項,戴岑翰提這麼說道:「將客家文化結合教科書封面設計,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嘗試,而且有意義的事情。未來會持續投入語客家相關的教育、文創設計,持續將文化美感融入各個領域中。」 除了【食與節氣】外,「OPEN 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展出了更多不同凡響的得獎作品,當中不少別出心裁的設計值得親臨一看。其中「學習設計類」的得獎作品,更是已經上市或通過教育部審定之教科書產品,展覽也提供深入解析,這些獲獎教科書的設計如何突破創新,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及體驗。本展覽是近年台灣教科書設計研究及創新成果的一個綜整呈現,對教育設計、教育創新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4月10日前,「OPEN BOOK  教科圖書設計展」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04展區展出,免費參觀。 現場展出近年台灣在體制內外推動「美感教科書」歷程。  

Read More

【一號人物】房元凱專訪|機器學習導入設計工作 自動生成打造高速未來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科技快速發展,以旋風之勢席捲人類的生活,科技不斷革新所有人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壟罩下,全面減緩人類在物理距離上的來回移動,更推動網路、數位、科技的大量運行,催生許多因時制宜的互動科技等。「設計」的存在,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回顧過去網路的發展脈絡,如何影響著全世界,改變所有生活模式,尤其當「AI人工智慧」概念提出,即提供了能夠無限延伸想像的世界,透過AI幫助人類邁向更好的生活,讓AI發揮數據庫大腦的工作效能,取代各個產業具有重複性、耗時的工作量,能夠將聚焦回歸到人類本質無法被取代的潛能、創意、情感表達。在疫情之前,便早先投入AI領域的房元凱,從事設計領域已大半人生,因其熱愛閱讀與研究新事物的特質,認識AI的無限可能性後,持續鑽研並致力於技術運用,推進設計產業的遠程未來。 大岳設計|凱奕創意 設計總監,元創新科技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 常務監事,臺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 學術顧問。曾任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 講師,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講師。接觸藝術與設計工作超過25年。擁有劇場舞臺設計/建築照明設計/室內設計/高階經營管理/藝術管理 多項學經歷,為臺灣設計界學歷最豐富的創意人。目前攻讀國立清華大學 跨院國際科技藝術博士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建築博士班當中,研發人工智慧協同設計自動化建模生成技術,提升設計產業工作效能,為設計從業人員謀取福祉為己任。 ▍「因為AI可省去耗時與重複的人力工作,讓人類能夠更有時間善用情感、溝通與創造力。」——房元凱   與AI智慧的相遇 「很常聽到人工智慧,但大家好像都還是覺得AI離生活很遙遠。或是平常很少接觸科技的人,不了解人工智慧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西方世界的科學家已有共識:目前全球屬於的「弱人工智慧」,將會在2030年進入「強人工智慧時代」。意指八年後,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會更加全面,這同時也可能會改變人類的生態,其影響可以比擬現在的新冠疫情,影響大至國家層面,小至行業類別以及我們工作分工的模式、規則、人際關係等都將面對衝擊性的變化。房元凱分享對於人工智慧,想要傳遞與培養的大眾觀念,改變並不可怕,人工智慧最大的優勢是能以人類大腦無法達成的運算與推理速度,完成巨型資料庫的探勘,整理與判斷,取代部分重複且耗時的勞動力以及低效作業。目前我們熟知的人工智慧運用,例如Google的語音辨識、Siri語音助理、智慧家居、自動汽車駕駛、臉部辨識、甚至是在醫學上進行預測罹癌因子,已大步踏入我們生活縫隙當中,為人類帶來便利。 房元凱與人工智慧的緣分,始於2018年準備結束第四個碩士學位學業的論文題目「人工智慧對室內設計產業的發展」,他為此閱讀跟人工智慧相關的大量書籍與國內外學術文獻,遂之產生濃厚興趣。2019年將論文完成時,當時指導教授對他說:「元凱,感覺你對人工智慧的了解比我們教授知道得更多,有沒有打算未來繼續在這個方面研究呢?」雖然可能只是一句無心之語,確實成為他心中的啟蒙種子。他認真思考,如果這是未來的趨勢,有什麼理由不繼續瞭解它? 左:人工智慧三軸心:分類辨識、自動生成、推測結果。右:房元凱鑽研AI技術,選擇椅子作為實驗模型,測試人工智慧程式運行。 左:房元凱的人工智慧編程,以單椅家具作為資料庫進行測試,教會電腦對椅子的判讀,進而從單一影像中自動生成立體模型。右:房元凱的AI人工智慧程式,部分設計程式碼,為研發此技術,苦心鑽研自己不擅長的數理科領域,課外再請家教補習基本程式架構。 回歸自身反思 他反思AI技術的導入,或許能夠幫助設計的產業進行數位轉型,從傳統產業轉化成科技化的設計服務,是否能夠妥善運用這技術,將自己所學回饋到自己的行業。從小小的念頭萌芽,開始請教他的教授們,結果沒想到大家對於他的想法,紛紛表達支持,教授們認為有興趣就值得勇敢嘗試。不過,後來房元凱才知道這將會是很辛苦的一條路。回顧自己這段歷程,一開始什麼都不懂,不是電腦工程出身,也坦言自己數理不好,從藝術與設計半路出家、且一把年紀之後,才進入研究這個領域。專業知識會用到非常多數理基礎。踏入清大學府時,每一門課對他來說都不輕鬆。雖然校風多元開放,但是大部分學生都非常優秀,加上自己同時要經營公司,壓力大到一度想要放棄,但他自承傾向開創型人格,喜歡做「突破性」的事情,所以面對前方的挑戰時,請來家教老師補強他的數理與編程,在工作、學習之餘勤奮不懈,每週安排八小時,讓自己在很短的時間裡,快速學會這些電腦工程的基礎與架構。 在房元凱身上,這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信仰,從他的眼神、以及流暢分享人工智慧運用與願景的述說過程,看見他熱切真摯地相信AI技術,能夠為人類生活與設計產業激發新的潛能,並作為這個信仰的積極實踐者。 作品《首善有情》,大面採光,讓雙層空間視覺穿透,開放式場域促進人際連結。 加速世界 將AI導入設計 房元凱進一步分享關於人工智慧經常被混淆的兩大概念,「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前者代表監督式學習,在監督下的傳統式機器學習不能算是高階AI,後者的非監督式學習,讓機器模仿人類腦神經網絡展開「自主」學習並且從經驗中自動修正,目前全球在探究的較高階AI。現在他所做的研究採用深度學習技術,將知識、數據資料「教」給電腦,訓練機器協助人類達成任務,運作AI的過程以及功能有三大方向:「分類辨識、自動處理、推測結果」。他分享將這個技術導入設計當中的運用,從背景說起,在設計師產業,規劃一個空間,前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從平面圖到建構3D模型,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更是讓設計師經常熬夜的元兇之一,舉例來說,有時為客戶挑選家具後,要置入3D模型空間中形塑想像,但有些來源僅有2D參考照片,無法隨意旋轉角度,而設計師職責是必須一筆一畫模仿它的形體建構模型。不過一個空間,當然家具不會只有一件、軟裝與小物細節也絕對不少,完成這個工作的同時,設計師的大量時間也被大量消耗。房元凱反思設計產業不可避的這段過程,或許透過AI的技術,從概念理論上來解析,能幫助設計師將時間保留給更重要的發展。 「究竟如何將AI技術導入設計?」或許在我們凡人想像中依然抽象。房元凱接著解說,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所看、所觸的物體,例如一杯咖啡,拍下照片交給電腦,透過AI技術,便可以自動將這個杯子描繪成立體的模型,傳送到設計的空間模型—元宇宙概念的虛擬實境之中。用簡單的概念比喻,就像我們將簡報透過電腦投影到白牆上,杯子是透過AI投影到電腦數據空間中。其原理,透過程式的編程,經過AI的三大運算方式「辨識、判讀、處理」,從數據庫收集資訊,判讀物體,便可幾秒鐘時間內處理、生成模型。房元凱持續在清大電資學院研究AI,目前已有兩年多的時間,最初的起心動念便是希望透過研究,致力以人工智慧輔助室內設計產業,加速設計人實現更高的創意產值,用機器取代瑣碎且重複、單一描繪、建模的過程,解決人力無法達成的高速效能。 他也分享道,他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小成績,現在他的AI編程技術已經訓練到只要是具對稱性造型的物件,一張照片,便能夠快速辨別、判讀、處理,整體不需花到五秒鐘的時間,即誕生一個立體灰質模型。他與學校現在也積極地共同申請專利中。房元凱表示,當初接觸AI領域只是對於人工智慧應用在空間設計自動建模的生成技術感到著迷而去鑽研,孰料過去兩三年所吸收學習的知識與電腦編程,剛好可應用在目前最熱門的元宇宙產業所需的支援技術。2022年,他更一展跨領域的本事,成立新創科技公司,以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為技術主軸, 扮演數位技術整合的領航角色,提供支援元宇宙的的資訊技術與專業化的顧問服務,以創新思維協助產業數位轉型。 作品《Yes, Root》,家應該是個多元對話的開放空間,減少隔間設計,以活動隔屏及萬向軌道貫穿客廳與書房,利用180度旋轉的電視支架,創造出配合生活型態變化的多功能場域,不論在哪裡都能享受生活的豐潤美好。 浪漫利他主義 在設計產業中超過二十年的經驗,房元凱中途進修,為這項技術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非常理想化、利他主義。不過他分享在面臨挫折、即將放棄之時,是如何轉念繼續堅持?「清大電資學院門檻高,不是人人都能進,當初為什麼會收這個學生?他既不是理科生、也沒有相關背景,他的特別之處在哪?」,教授說道:「元凱想做的這件事,不是為了自己。在他的研究計畫裡講得非常清楚。對於設計產業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或是它能夠幫助到非常多人,改變過去生態的陋習。」人生中許多事情若僅是為自己而做,人類會有惰性,但若在你心中,是為了熱愛的事物、為了大家而做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生出了堅持的動力。他全心研究的過程彷彿一首浪漫情詩,訴諸他對設計產業的熱愛。 作品《Yes, Root》,長年旅居海外的夫妻,嚮往著便利而閒適的生活。設計師以黑灰白營造溫潤沉穩的低調質感,結合立體式斜角天花板設計,搭配間接照明與光影嬉戲,凸顯出整體空間的立體層次。甫入玄關,金屬板設計的鞋櫃與大門的色澤互相呼應,鞋櫃把手更是貼心地設置隱藏光源,不論多晚回家,門口總會有盞燈亮著溫暖迎接。 閱讀也是旅行 房元凱身兼多職以外,同時上課學習、經營公司、錄製Podcast,還有寫作,到底每個人公平的一天24小時,他如此忙碌的生活要如何調適與充電,怎麼做到兼顧並不停創造自我成就,讓人非常好奇。他分享,在疫情之前充電與閱讀靈感的方式是旅行,也曾出版一本著作《設計旅館》,紀錄近距離蒐集世界各地創意設計的旅宿,深入探索各地文化影響設計師旅館作品的關係等等。現在因為疫情不能旅行,不過對他來說閱讀就像旅行,他愛書癡迷的程度,在設計領域,閱讀量甚至自詡名列前茅也不違和。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遨遊書界能為他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累積大量養分。電影《一級玩家》、《駭客任務4》,是近期人們得以最接近對元宇宙想像的作品,以及經典古籍《山海經》充滿對於寰宇奇幻的描繪等等,種種養分都能構築未來世界的願景。 作品《首善有情》,走道採大量玻璃帷幕,視覺現代前衛,具有穿透性美感。 作品《首善有情》樓中樓空間,房元凱不喜循規的設計概念,打破格局的框架。 光想像就如此著迷 網路已經與人類密不可分,想像世界來了一位薩諾斯,彈指之間讓網路消失,那將會是什麼情景?沒有網路,可能也沒有人類了。人性會對於未知領域產生恐懼。回想當年AI概念才被提出,遇上不少反對聲浪出現,認為終有一日,人類會被自己的這項發明取代、甚至毀滅,不過房元凱對此非常樂觀。他分享,其實AI本質仍然是冷冰冰的機器與數據,而人類無法被取代的三大價值,「情感、溝通、創造力」非常強大,就像問Siri今日心情如何,也僅有呆板的幾套公式回應,人類會依情境、對象、經驗而有千萬種回應。目前AI技術的優點,背後龐大的資料庫與數據,同時也是缺點,其必須仰賴正確且足夠的資料庫才得以促進其三大運算公式成立,所以像電影、文學中的劇情,追上人類大腦取代人類目前僅在劇作家的腦洞裡。 光想像就如此著迷,未來智能、光速世界,或許有一天真能實現,如《一級玩家》、《星際效應》、《銀翼殺手2049》、《漫威系列》中的電影場景,全方位醫學、科技、創意、智能,設計產業的革新、效能大幅的提升,相信AI能夠協助實現這場未來樣貌。房元凱訪談尾聲提及最近籌備的元宇宙新作,以文字深入淺出帶領大家了解元宇宙與區塊鏈,並且分享臺灣可以如何進入智慧城市,使數位公民共同創造元宇宙,提供臺灣構築數位未來的多面向思維能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