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引發許多爭議。(食藥署提供)
李保羅
自今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國人除了關心本土疫情是否控制以外,同樣也非常關心是否打得到COVID-19疫苗,然而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7月底台灣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僅32.82%,仍有大多數民眾連第一劑都打不到,甚至近期有地方政府反映餘量不足,恐面臨停打疫苗的情形,發生這種情況究竟是因為國際間疫苗不足導致政府買不到疫苗?還是沒有打算買疫苗而全面改打國產高端疫苗呢?
截至7月30日止國內COVID-19疫苗自購及日本、美國、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國贈送的到貨量約950萬劑,而根據統計國內接種共8,088,871人次,疫苗剩下的量已經不多,包括新北市、雲林縣、苗栗縣、嘉義市等縣市都因為疫苗配發不足,紛紛推遲7月30日至8月6日第4輪AZ疫苗接種期程,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8月3日後的疫苗量仍在調度,可能會擠壓到後續補習業人員的疫苗施打量。
至於為什麼發生疫苗供貨吃緊的情形,除了AZ跟莫德納數量不足外,外界就有在質疑是為了要幫已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鋪路,但高端疫苗最令人詬病的地方在於,高端僅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是全球首款尚未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就取得EUA的疫苗,不少人認為沒有足夠的保護力,而且高端疫苗沒有獲得國際間的認可,無法出國該怎麼辦?
筆者則認為,既然疫苗有空窗期且大多數民眾不敢施打高端疫苗,政府就該投入更多資源購買足夠數量的疫苗,連日本、立陶宛都會上萬劑疫苗送給台灣,國際間真的有疫苗荒嗎?相信我們的政府是有錢向各個國家買疫苗的,而不是等待其他國家捐贈給台灣,更不是以「賭博式」心態期待不確定性非常高的國產疫苗能夠對抗瞬息萬變疫情。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