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相關關穴位 治療攝護腺肥大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許多男性在年紀增長後會有前列腺肥大的問題,西醫處理攝護腺肥大以藥物和手術為主。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說,中醫治療攝護腺肥大常以用藥及針灸方面著手,能有效處理攝護腺造成的各種症狀,讓老年生活有更好的品質。   曾裕芳說,根據統計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與年齡呈現正相關,從50歲左右的26%慢慢增加到80歲的79%。原因為何?醫學上提出很多理論,最有可能的就是男性體內的男性荷爾蒙與女性荷爾蒙比例失去平衡所導致。  他表示,男性的下泌尿道症狀常與攝護腺肥大有密切的關係,症狀包括頻尿、急尿、夜尿、尿流細弱、尿流間斷、解尿出力、及解後殘尿感等。 目前西醫處理攝護腺肥大主要以藥物及手術為主,藥物在臨床上以鬆弛攝護腺及尿道肌群來緩解排尿不暢;或使用男性荷爾蒙抑制劑來縮小攝護腺的體積。若患者對藥物反應不佳或產生副作用,才會考慮使用手術治療。  他說,中醫學上攝護腺肥大屬於「癃閉」範圍,症狀以排尿困難,點滴不通,嚴重者則小便閉塞。中醫治療攝護腺肥大常以用藥及針灸著手。用藥方面祛濕可用五苓散、萆薢分清飲等治療下焦的藥;也可用三仁湯等治療三焦的藥,還有溫膽湯、二陳湯等膽胃、脾胃的藥,用以利濕、解毒、排濁。活血化瘀則是用桂枝茯苓丸,它是祛瘀排濁的藥,另外若有全身症狀,可用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藥。溫陽與化氣行水可以用八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補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來補益脾腎。 另外,中醫針灸可以透過一些常用來治療攝護腺疾病的穴位如關元、三陰交、中極、足三里、太衝等穴道的刺激,來對攝護腺、膀胱、尿道括約肌與神經做整體的調節,達到放鬆尿道括約肌、前列腺平滑肌、降低前列腺發出的不穩定神經訊號、增強膀胱收縮力等功效來減低排尿困難、頻尿等症狀。因此,中醫治療攝護腺問題,不拘泥於攝護腺本身,卻能有效處理攝護腺造成的各種症狀,提供老年生活有更好的品質。

Read More

嘉縣宣導樂齡裝假牙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長翁章梁關心長者的口牙健康,21日在溪口國小擴大宣導假牙福利資訊,讓鄉親們都能呷好道相報,有齒笑開懷。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昨在宣導現場,以「鬥嘴古」的幽默詼諧方式表演突顯老人牙齒缺損會面臨 缺乏營養、說話表達不清,進而影響人際互動及自我尊嚴等問題,嘉縣的答樂齡假牙補助福利政策,解決了長者長期缺牙的困擾。  嘉義縣政府表示, 凡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設籍嘉義縣滿一年以上,即可申請免費活動假牙補助,經牙醫師評估符合裝置者,透過衛生局審查委員會截至8月31日,共通過四千九十七件;審核通後由合約院所進行裝置,目前完成2342人,並提供後續一年保固服務。  翁章梁表示,這是上任後首推的重大政策,明年將持續推動辦理,請鄉親不用擔心來不及申請。符合資格的鄉親,就近到合約醫療院所評估,並耐心等候,讓牙醫師提供更優質的假牙裝置服務。

Read More

記憶健檢 提早發現失智症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配合今年國際失智症月,二十一日在高捷美麗島站舉辦「留住愛的記憶」預防失智嘉年華,會中,慈濟岡山失智友善據點與高雄靜思堂失智友善據點設立的「預防失智撇步3動2高對對碰」創意闖關攤位,讓民眾藉由闖關遊戲的方式更了解如何預防失智症。  擔任慈濟創意闖關攤位站主的健康管理師劉秀枝表示,在據點服務與電話諮詢中,發現許多失智的長者,早期出現症狀時,家屬想帶他們就醫,但長者都會拒絕,讓家屬不知如何是好;透過這次嘉年華會,讓家屬帶長者出參加活動,順便做記憶健檢,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幫家屬可以找到相關資源,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模式,滿足長者與家屬的需要。  據美國研究指出,失智症徵兆早在發生失智的前20年前,腦部就已經開始出現病變,如果能從年輕時就開始預防,便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因此,透過「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以一般生活記憶問題,即可發現是否有記憶退化問題,智力測驗滿分30分,及格為26分,低於此分數,就要進行電腦斷層攝影,以判別腦部是否退化,是否為早期失智症。

Read More

國人首次濫用藥物 20 29歲最多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據調查,國人首次濫用藥物年齡以20-29歲最多,占44.7%。衛福部食藥署昨(21)日提醒,吸毒會造成生理及心理危害,切勿因好奇或抱持一次不會上癮的心態,貿然嘗試來路不明的東西。  為傳遞青少年拒毒認知,食藥署昨舉辦「拒毒有5 way 健康再定位」快閃會,籲民眾遠離負面毒品危害。當面對壓力或困難挑戰時,吸毒不是唯一解決管道,選擇用藥物麻痺自己,傷心又傷身,應多出外運動從事健康休閒活動,建立正確紓壓管道。  食藥署指出,根據107年度「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年報顯示,首次濫用藥物年齡以20-29歲最多,占44.7%,年齡不到40歲者占超過9成。吸毒會造成生理及心理危害,切勿因好奇或抱持一次不會上癮的心態,貿然嘗試來路不明的東西。  食藥署提醒,當面對來路不明的東西時,應把握「反毒防身5術」之拒毒技巧,包括直接拒絕-勇敢品說不、遠離現場-離開是非場所、轉移話題-轉移注意力、自我解嘲-幽默調侃拒絕、友誼勸服-給予關愛與建議,保護自身與他人健康,一起遠離毒害。

Read More

經理人壓力大 躁鬱症發作失控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5歲上班族阿俊平時充滿自信,頭腦思考速度很快,身為經理人的他管控公司許多企畫案,無奈一遇到壓力就容易情緒高亢、易怒且失去控制。周遭同事只好求助員工關懷小組介入,經心理師評估後,轉介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力元門診,提供適當的醫療協助。  劉力元說,躁鬱症如同名字一樣,病人會在躁期及鬱期中擺盪,躁症症狀包括情緒高亢、易怒,充滿自信、睡眠比平常減少而且不會感到疲累、思考的速度變快,話量多、活動量變大,至少連續1週,症狀嚴重會影響自我照顧、人際關係、工作學業等。  劉力元表示,躁鬱症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急性發病期過後,病人通常會恢復為平常的樣子。劉力元說,穩定服藥及回診很重要,自行停藥是造成再次發病的主要因素。若反覆發病則認知功能可能下降,約有1/3的病人,長期呈現有殘餘症狀及社會功能退化。  劉力元指出,也有可能出現症狀較輕的輕躁症,輕躁症與躁症主要區別是患者能進行正常日常活動,維持工作能力,也沒有精神病癥。相反的,鬱期則有情緒低落、感受不到樂趣、食慾明顯減少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疲倦、失去自我價值感、專注力降低、有自殺念頭,症狀持續兩周以上。躁鬱症也常伴隨焦慮或物質濫用的問題,而有較差的預後。  當家屬了解疾病症狀後,最重要的是關懷及接納的態度,有研究顯示,家人對患者採取敵視、過分批評或干涉之態度,容易導致疾病復發或惡化。家屬也是陪伴病人能持續治療及提早發現,發病的前兆關鍵,因此可以注意因情緒高亢而失控的行為、及在鬱症發作時預防其自殺的危險性,他建議有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可以防止躁鬱症發作。

Read More

公費流感疫苗11.15開打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過去都安排在10月中下旬開始施打,疾管署20日提醒,今年流感疫苗施從11月15日起分批施打,疫苗首度升級為四價,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要到12月8日才能施打。  疾管署指出,今年仍將提供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並全面升級四價(包H1N1、H3N2、B型山形株、B型維多利亞株),提供更完善的疫苗保護力。疾管署目前公費流感疫苗規劃分批接種,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疾管署說,目前夏季流感持續,推估將導致冬季流感疫情比往年更延後開始,符合公費接種條件的民眾只要按接種時程儘速完成疫苗接種,即可於農曆春節前後之流感高峰期前獲得足夠保護力,不致影響冬季流感防疫。  疾管署也鼓勵未具公費接種資格民眾,可自費接種1劑流感疫苗,保護自己及家人,提升群體保護力。  疾管署並澄清,延後開打是因為世衛為了提升預測,今年遲至3月底才公布本年度流感季北半球流感疫苗選株結果,較往年晚了1個月,世衛此決定導致全球流感疫苗製造生產及供應時程因此延後,並連帶影響我國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期程延後,但尚未有全球疫苗缺貨,也不是三價升級四價造成延後開打。

Read More

婦尿失禁 尿騷味超尷尬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許多女性有尿失禁困擾,國健署調查統計35歲以上女性,每4人就有1人曾經有尿失禁的經驗,且隨著年紀、生產次數、體重增加而比例提高。安南醫院中醫師莊筱梅表示,民眾除了可透過中藥調整體質改善外,更能以穴道按摩自主保健。  一名70歲婦人至安南醫院中醫部求診,表示長期以來深受尿失禁困擾,甚至早上從床上起身或咳嗽都會漏尿;除了日常困擾,身上的尿騷味讓人尷尬。如果刻意憋尿又有餘尿感、且解尿也會刺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根據中醫觀點,婦女尿失禁可分為腎陽不足(小便清澈如水,量多漏尿不自知)、脾肺氣虛(勞累或腹壓增加漏尿,兼有脫垂病史)、肝鬱化火(壓力增加時有急尿甚至漏尿的問題)及陰虛陽亢(膀胱容量不足,量少則急尿漏尿甚至有出血疼痛等)等4種,針對不同症型以對應的處方調理三焦,以調養肝、肺、脾、腎等臟器提升人體的固攝能力。  莊筱梅透過問診得知,這名婦人曾自然產5胎,漏尿症狀從更年期後逐漸加重,又因憋尿導致局部膀胱濕熱問題。故先從緩解小便刺痛的清利濕熱開始,逐漸加入升提補氣的中藥,經1個月治療後改善。  莊筱梅強調,民眾除透過凱格爾運動、膀胱訓練等行為治療外,也能透過按摩太谿、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提升泌尿系統的能量。壓力緊張症狀增加者則可按摩太衝,舒緩症狀,加上藥物的治療多能改善。

Read More

<醫師專欄>簡單一招學會預測骨鬆性骨折機率

 纖弱的李太太前幾天扭傷腳踝造成骨折,很擔心的問醫生:「我怎麼腳踝稍微扭到就骨折了,是不是有骨質疏鬆症?」雖然足踝骨折並不算是骨鬆性骨折,不過醫師上網,幫她計算出她十年內骨鬆性骨折的機率達到15%,屬於中度風險,便建議她進一步進行骨密度檢查,因而診斷出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大概是除了退化性關節炎以外,中老年人最擔心罹患的骨科疾病,也是盛行率排名第2的慢性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的骨量減少導致骨骼微細的結構產生破壞,進而影響骨骼強度,增加骨折風險的疾病」。   我們的骨頭每天都在進行拔河賽,首先有「破骨細胞」負責吃掉較老舊或受傷的骨細胞,產生鈣質釋放到血液循環中,同時有「造骨細胞」負責利用血液中的鈣質合成新生健康的骨細胞,如同拔河一般動態平衡,維持正常的骨骼新陳代謝。通常兒童、青少年時期,造骨細胞活性略高於破骨細胞,讓骨量(骨密度)慢慢增加累積骨本,大約30至35歲左右,骨量會達到巔峰。之後破骨細胞會強於造骨細胞,使得骨量會以每年大約1%左右流失,甚至女性在停經後,因為雌激素銳減,骨量更會加倍以每年2-3%的速度流失,長年累積下來就變成大家熟知的「骨質疏鬆症」。  通常女性由於天生骨本就比不上男性,相對也較不喜歡運動、晒太陽等,又加上停經後的快速流失,導致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年齡較男性低,發生率也明顯高於男性。其他像是過瘦的人、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患、副甲狀腺亢進、糖尿病,或是抽菸、酗酒等,都是造成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危險因子。  其實骨質疏鬆症本身並沒有任何症狀,在造成骨折之前也不會產生痠痛,目前只能靠臨床上「低創傷性骨折」(即走路摔倒造成遠端橈骨、脊椎或是髖部骨折)或是靠骨密度檢查來診斷。  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尋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在上方的計算工具選好「亞洲台灣」以後,自行輸入相關風險因子(骨密度欄可不填)之後,可以計算自己的「十年骨折風險」,若達到中度風險(即骨鬆性骨折10%、髖骨骨折1.5%)以上,就建議應該就醫進一步進行骨密度檢測與諮詢。  一般常見的超音波骨密度儀(量測足跟)只能當作篩檢工具。真正要診斷骨質疏鬆症必須用「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測量腰椎或是髖部(最好兩者一起量測)。記得認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再經由專科醫師進行判讀,才能給予病患最適合的治療建議。  (作者/大東門讚診所院長吳東泰)

Read More

衛福部砸11.2億幫身障機構人員加薪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20日宣布,往後每年將斥資11.2億元,替全台6000名身障機構人員加薪,9月起每人平均加薪2000元;另,在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機構接受服務的民眾,只要符合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條件者,即可獲得相關補助,每月可領取3628~8499元補助,預計將有3000人受惠。  衛福部昨日召開記者會,推出「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躍升計畫」。其中,在身障機構補助方面,全日型身障住宿機構每收治一名身障者,每月可領取6000元補助;夜間型住宿機構及日間服務機構每人每月獎助3600元,透過調高對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的補助,留才留人,維護服務品質。  衛福部補充,申請獎助費用的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聘用的各類人員薪資必須配合調高平均每月2000元,例如社工、教保、護理等甲類專業人員,9月起每月薪資應調高至3萬4000元。估計有248家身障機構、5996名服務人員直接受惠,每年將增加約11.2億元經費。。  衛福部也同步放寬身障者生活補助費申請條件,鼓勵身障者使用日照服務,自109年1月1日起,在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機構接受服務的民眾,審查符合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條件者,即可獲得該項補助。每月可領取3628~8499元不等的補助,預計將有3000人受惠。

Read More

苗一童疑染腸病毒亡 排除71型

 中央社/苗栗縣20日電  苗栗市1名國小二年級學童疑因感染腸病毒重症死亡,引發家長恐慌,縣府衛生局今天表示,經疾管署就個案血清檢驗及審查相關病歷後,已排除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死亡。  衛生局長張蕊仙指出,該病例為腸病毒疑似重症通報個案,經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就個案血清檢驗及相關病歷審查後,已排除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死亡;不過,腸病毒有多種型別,她也坦言,無法斷言學童死亡與腸病毒無關,只能就檢驗血清結果及病歷審查結果「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  這名通報疑似腸病毒重症個案於9月13日出現發燒症狀前往基層診所就醫,14日又出現全身紅疹、喉嚨痛及口腔水泡等症狀,前往另一間診所就醫;9月16日下午因症狀未改善,且出現發燒、呼吸喘,家長帶往地區醫院急診室,X光檢驗發現疑有肺炎症狀,隨即住院治療。  男童住院當晚突然出現高燒、冒冷汗、嘔吐及抽搐現象,院方協助安排轉往台中地區醫院治療,途中病情急轉直下,緊急轉往台中榮總,到院後病況持續惡化,至17日凌晨急救無效死亡。  根據衛福部資料,腸病毒有多種型別,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5歲以下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也可能引起嚴重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  張蕊仙表示,目前仍處於腸病毒疫情流行期間,且腸病毒傳染力強,落實以肥皂正確勤洗手、咳嗽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防疫措施,是預防各種傳染病的根本,居家及教托育機構環境,也應加強環境通風與整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