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野火釀80死 疑警報未響

夏威夷毛伊島爆發史上最嚴重的野火災情,迄今已釀八十死,快速蔓延的野火令歷史小鎮拉海納付之一炬。(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夏威夷毛伊島遭野火肆虐,目前攀升至八十死,超越一九六0年在夏威夷大島釀成六十一人死亡的海嘯災情,多個搜救隊仍在悶燒中的拉海納小鎮廢墟中搜索罹難者,夏威夷官員們正試圖查明火勢快速蔓延之際,為何不見警報器響起。 路透社報導,這場大火是夏威夷州一九五九年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後,面臨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官員們警告,帶著尋屍犬的搜救隊仍可能持續尋獲更多罹難者,這場大火使得一千座建築物付之一炬,並導致數以千計居民無家可歸,重建工作恐需耗時多年並斥資數以十億美元。 夏威夷州聯邦參議員夏茨告訴微軟國家廣播公司:「沒有人進入任何被燒毀的建築物,不幸的是,我們預計死亡人數還會大幅攀升。」 這場災難發生三天以來,仍不清楚部分居民在大火吞沒家園前是否曾收到任何警報。 毛伊島上設有用來警告自然災害和其他威脅的緊急警報器,但在火災期間警報器似乎沒有響起。 夏威夷州州長葛林談到緊急警報器時告訴CNN:「已授權進行全面性檢查,以確保我們準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時間點。」

Read More

厄瓜多總統候選人遇刺身亡

遭槍殺的厄瓜多爾總統候選人費爾南多·比亞維森西奧八月九日在厄瓜多爾基多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路透) 中央社∕基多十日綜合外電報導 厄瓜多總統候選人維拉維森修昨天在造勢活動現場遭暗殺身亡。總統拉梭今天宣布進入為期兩個月的緊急狀態,並矢言二十日如期舉行總統大選。 法新社報導,拉梭在透過YouTube發表的演說中表示:「此時此刻,武裝部隊已在全國各地動員起來,以保障公民與國家安全,並確保八月二十日的自由民主選舉可以舉辦。全國選舉委員會主席阿塔曼特強調:「原訂二十日舉行的選舉仍維持不變。」 總統還宣布舉國哀悼三天,以紀念愛國者維拉維森修。五十九歲的維拉維森修昨晚離開首都基多的一場造勢活動時遭到槍殺。 根據近日的民意調查,這位中間派政治家兼反貪腐鬥士曾表示自己和旗下團隊成員受到死亡威脅。他是本屆總統大選中支持度第二高的候選人。 厄瓜多檢方表示,另有九人在這起攻擊事件中受傷,包括一名國會議員候選人和兩名警察。 八月九日厄瓜多爾總統候選人費爾南多·比亞維森西奧在厄瓜多爾基多的一次競選活動中被殺的集會地點。 (路透) 其中一名涉嫌攻擊者已被安全人員開槍擊斃。根據檢察官的說法,在基多南部和鄰近城鎮進行的突襲行動已逮捕另六名嫌犯。拉梭指出:「這是具恐怖主義性質的政治犯罪,我們毫不懷疑這起謀殺案意圖破壞選舉進程。」 近年來,厄瓜多面臨販毒相關的暴力攻擊浪潮。七月底該國發生監獄暴動和市長遭槍殺事件後,拉梭宣布曼納比省、洛斯里奧斯省以及瓜亞基爾附近的杜蘭市進入緊急狀態。

Read More

杜蘇芮肆虐中國 黑龍江、吉林災情慘釀死傷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的杜蘇瑞,上周夾帶殘餘水氣,肆虐中國河北省後,繼續向北推進,影響東北地區,吉林省舒蘭市有四名公職人員,在前往救災的路上失蹤,其中三人的遺體,已被尋獲。而黑龍江省的五常市和尚志市,災情相當嚴重,一座村莊更一度斷訊,與外界失聯。

Read More

〈全球探索〉處理區域衝突 跨洲聯盟相互威懾

剛在澳洲落幕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有十三國共同參與。圖為參加演習的澳洲軍機。(翻攝自澳洲國防部官網) 蒙志成 韓戰(一九五0至一九五三年)於一九五三的七月二十七日,由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部與朝鮮(北韓)和中國大陸軍隊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議。戰鬥停止了,但戰爭從未正式宣布結束,集團化的新冷戰格局正在半島上演。 今年是韓戰停戰七十週年,朝鮮頻頻發射導彈,美國核潛艇四十二年來駛入南韓,而且在一週之內先後停靠釜山與濟州島海軍基地;朝鮮半島除了沿著二百四十公里邊界線長期對峙外,亦已籠罩在核威懾的險境中。    護身軍刀 澳日韓13國齊參與 韓國總統尹錫悅七月十五日首訪烏克蘭,表態提供一點五億美元挺烏抗俄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鴻忠,二十七日共同出席了在朝鮮舉行的停戰七十週年閱兵式。 鄰近半島的日本海域,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亦自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進行「北部‧聯合—二0二三」聯合軍演,對鄰近的日本、韓國形成軍事威懾;另一方面,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四日在澳洲舉行的「護身軍刀」軍演,地處東北亞的日本、韓國也都派兵遠赴澳洲參加。 從朝鮮半島的核威懾,到東北亞到南太平洋的聯合軍演,可以看到國際間集團化的新冷戰結構已經愈來愈明顯。去年二月、也是俄烏戰爭爆發時,拜登政府公布「美國印太戰略」文件載明「美國更加堅定地立足印太地區,並在過程中強化這一地區」。 最近一年多來,美國除了重新強化近年來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關係外,也透過「四方安全對話」(Quad),將印度納入印太戰略框架中,同時還成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加強軍事外交安全網。此外,拜登政府也強化了美日韓三方合作關係。 區域衝突已經無法單一處理,跨國、跨洲的集團安全聯盟正在迅速成形。集團化的合作的項目包括軍事、外交、經濟與價值理念等,彼此資源互享。而四月二十六日美韓共同發表的「華盛頓宣言」則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朝鮮半島無核化 美不抱希望 其一,美國希望韓國在「四方安全對話」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日韓有更緊密連結。宣言發表的一週後,日韓關係修好,韓國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美國則同意定期向韓國部署美國核潛艇。韓國往印太戰略報告的方向跨出大步。 其二,「華盛頓宣言」使得東北亞長期以來「六方會談」變調。中(中國大陸)俄朝、美日韓的六方會談,本來希望中國大陸發揮制約力量,讓朝鮮半島無核化;但宣言一出,等同美國對半島無核化不再抱希望,自己的核潛艦也駛入了韓國。 其三,東北亞的區域安全,不再尋求消除威脅,而是集團合作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該宣言雖然不鼓勵韓國擁有核武,但美國面對安全威脅,改以威懾力量對應;對於台灣,美國也同樣以加強軍備方式因應台海衝突。 由此觀之,剛在澳洲落幕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有十三國共同參與,旨在強化集團的多邊合作、協同指揮作戰;從戰略角度看,不僅與中俄「北部‧聯合—二0二三」聯合軍演互別苗頭,也形同要對另一個集團產生威懾作用。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左二)、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鴻忠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二)出席韓戰停戰七十週年閱兵式。(路透)  陸俄背靠背 聯合軍演頻率增 美韓發表「華盛頓宣言」後,雖然中國大陸馬上抗議,直指美國「搞集團對抗、冷戰思維,加劇半島緊張局勢。」但是形勢使然,中國大陸也正走向集團化。 二0二二年二月俄烏戰事爆發後,囿於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譴責,中國大陸並沒有馬上與俄羅斯拉近距離,但眼見一年多來情況沒有改變,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專制體制的矛頭還指向中國大陸。中、俄背靠背增加聯合軍演頻率外,在東北亞還把朝鮮納進來了。 集團化的新冷戰格局還反映在「選邊站」。韓國親美路線已經很明顯,長期中立的芬蘭,今年四月已加入北約,同為北歐的瑞典也指日可待。北約已某種程度的成為印太戰略聯盟,一個「印太版的北約」正在形成,而印度則是未來觀察指標。 印度擁有十四億人口,戰略地位重要,是美國主導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的一員,也納入印太戰略框架中;但印度同時也參與中、俄主導的金磚國家與上海合作組織。此外,俄烏戰事開打以來,印度還大買俄羅斯石油。印度未來在美中之間若做出抉擇,集團化就算走完最後一枚棋子,新冷戰格局於焉完成。 俄羅斯總統蒲亭明年任期屆滿,是否還會繼續掌握政權?(路透,資料照)  政治大戲連續演 不致陷熱戰 展望八月起的重要國際外交盛會,除了八月十八日將舉辦的美、日、韓高峰會,還有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將在南非舉行金磚五國峰會;九月九日至十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二十國集團(G二十)峰會;十月在中國大陸有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十一月,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緊接而來的二0二四年又是大選年。一月有台灣大選;四月有韓國國會大選,將對尹錫悅的親美遠中路線進行民意檢驗;五月,俄羅斯總統蒲亭任期屆滿,是否還會繼續掌握政權?美國總統大選則是在十一月登場。 從下半年的外交表演舞台,銜接到明年的大選年,一齣齣表現政治會陸續上演,但不會有熱戰的意圖;主要原因是,疫後經濟,各國面臨高利率壓迫通膨,投資減少、不敢消費,在內政穩定優先的考量下,各國民意都不支持打仗。 但國際外交場合的表演政治,「選邊站」的氣氛濃,集團化對抗不見得和緩,但會互探資訊、管控風險,使彼此的衝突不致陷入熱戰。例如,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已向日相林芳正提議早日重啟中日韓三國各層級的高層峰會。 同時,外交的政治表演還會出口轉內銷,呼應各國內政上的抗衡主旋律。例如,西方國家藉譴責俄羅斯、韓國藉劍指中國大陸等,來回應內部民意希望領導人扮演不屈服角色的期待。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川普3度遭起訴出庭!拒認罪 堅稱自己遭迫害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前總統川普,繼上個月出庭機密文件案後,當地時間3日,又因為4項與國會暴動相關罪名,前往華府,出庭應訊。川普在聽取了起訴書朗讀後,提出無罪抗辯並拒絕認罪,出庭後還指控拜登政府,迫害競爭對手。由於目前川普一共捲入,3起刑事案件,或許會讓他在明年大選期間,被迫分散注意力,忙於進出法庭。

Read More

尼日政變後反法情緒蔓延 法、義展開撤僑行動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西非國家尼日政局動盪不安,引發各國密切關注。西非經濟共同體2日派出代表團前往當地,與政變奪權的軍政府進行談判,強調和平解決爭端是首要的目的。至於美國則表示將維持當地大使館的開放,並密切關注當局的動態。而法國與義大利則展開了撤僑行動,以保護位於尼日的歐美公民。與此同時,當地依然瀰漫著濃厚的反法情緒,緊張局勢日益升溫。

Read More

〈全球探索〉賴清德訪美 美陸博弈灰犀牛?

賴清德台獨主張鮮明,美國的「疑賴論」並非無中生有。(中央社,資料照) 李銘義 副總統賴清德將於八月十五日出訪巴拉圭,並安排過境美國。外界聚焦賴清德過境美國會在哪裡落地?安排與誰見面?每一個環節不但緊扣兩岸關係,也引發了大國博弈是否出現「灰犀牛」。 賴清德現在是民進黨提名總統參選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七日表示,賴清德過境美國會有「循例」的作法,且台灣的副總統過境美國將是第十一次,「中國(大陸)沒有理由藉故進行挑釁行徑」。    台獨立場鮮明 引發美國疑賴 外界關注美方對台灣大選的態度。布林肯六月下旬訪問中國大陸時表示,美國政府保持公正立場,也不支持任何干涉選舉的行為;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六月初訪台時也強調,美國不會在明年的台灣大選中選邊站。 賴清德的台獨旗幟鮮明,此行還有總統特使身分,過境美國的安排觸動美中(中國大陸)敏感神經。中國大陸駐美大使謝鋒十九日在美國智庫阿斯本研究所安全論壇表示「現在首要任務就是阻止賴清德訪問美國,這像是一頭朝我們衝來的灰犀牛。」 所謂「灰犀牛」是指顯而易見且傷害大的事件,因被忽視最終導致重傷害與衝擊。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十三日在印尼雅加達東協外長會議時,就向布林肯期許美中雙邊關係要搬開的障礙,分別是「堅決阻止『灰犀牛』,妥善處理『黑天鵝』,徹底搬掉『攔路虎』」。 賴清德十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會見「全國宜蘭旅外鄉親挺賴清德後援會」時表明,這場選舉是「中南海」和「白宮」的選擇;當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我們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了」。但英國《金融時報》十九日報導,美國白宮官員要求賴清德澄清「進白宮」發言?「疑賴論」一時甚囂塵上。 簡言之,賴清德的台獨路線主張已表露無疑;中方視賴過境將是美中關係可能造成重大傷害的「灰犀牛」。美國聲稱要「循例」安排賴過境,基於美中關係風險控管考量,應該還是會將細節先知會中方並盼被接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賴清德過境美國會有「循例」的作法。(路透,資料照)  美若選避險 避開賴進大華府 進一步研判,拜登政府若要「避險」,很可能讓賴避開華府,以東岸紐約和西岸洛杉磯為過境地點,將是「符合預期」的安排。若選擇休士頓,就是美方要向中方傳遞「善意」;若安排在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所在的大華府地區,讓賴打「擦邊球」,就代表美方「強勢」向中方表態。 至於賴屆時會「見到誰」?目前來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卿康達,和國防部、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等相關單位的「二把手」最有可能,但大概會低調進行。國會方面,賴應可見到眾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或外委會主席麥考爾;若見到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政治意義就更大了。 進一步評析賴清德「白宮說」。長期以來,台灣一定層級以上的官方人員,要進入華府相當困難。賴清德「務實台獨工作者」印記鮮明,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希望以台灣總統身分進入象徵美國行政權的白宮,期待與美國建交、平等來往,賴的政治態度與願景已非常明顯。 「疑賴論」並非無中生有。比較賴清德與蔡英文總統的兩岸政策異同,大致可做如下比較:相同處包括:否定九二共識、界定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視中方為對台威脅、強調抗中保台,主張兩岸互不隸屬等。    兩岸若爆衝突 不符美國利益 不同處在於:賴傾向「一邊一國」,強調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走傳統台獨基本教義派路線;蔡則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維持現狀派,至少檯面上還沒有更動中華民國憲法的相關法政路線。 至於賴清德七月五日投書《華爾街日報》提出「和平繁榮四大支柱」,包括建立台灣威懾力、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並且要有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但賴的台獨路線在現實中無法進行兩岸對話,明顯與第四支柱互斥。 「疑賴論」的顧慮,就是著眼於賴的台獨路線與政治願景,未來若當選總統,可能帶來兩岸更大的不穩定,甚至引爆衝突?這將不符美國利益與對中關係的風險控管。 其實,台灣的外交與軍事戰略空間已明顯受到擠壓。一方面邦交國驟減,國際組織參與也明顯變少;另一方面,大陸機艦繞台已常態化,海峽中線默契基本上已不存在;去年八月圍台軍演時,導彈甚至還飛越台灣上空。台海的灰色空間已逐漸清晰化。 再觀察剛落幕的漢光演習,實兵演練主要項目包括平戰轉換與戰力保存,防衛作戰重點從殲敵於灘岸轉向國土防衛,同時又整合同心、自強、民安及萬安演習,進行大規模後備軍人教召動員,統合警消民防及物資徵用。 漢光演習實兵演練防衛作戰重點從殲敵於灘岸轉向國土防衛。圖為漢光三十九號實兵演習在桃園國際機場舉行反空機降操演。(中央社)  對陸關係 拜登盼台扮平衡者 如果再參酌美國軍售台灣包括刺針、標槍飛彈,以及射程四十公里的自走砲、火山布雷車等項目;台灣的防衛作戰,制空、制海已非優先,而是朝向城鎮戰;事實上,台海已迫近接戰邊緣,但兩岸卻缺乏溝通機制。 展望下半年,拜登政府仍將中國大陸視為戰略對手,並會持續強化與盟邦的合作;但美方同時要面對美債、俄烏戰爭與二0二四總統大選,若想恢復對中軍事、外交對話,甚至安排拜習會,對台政策必然會包裹在整體風險控管的戰略架構中。 中國大陸已表明台灣是美中關係核心利益,但也重申和平統一基調,目前繼續與台維持ECFA協定,不致輕啟武統戰端;台灣民意多數仍希望台海和平。美國若欲緩和與中國大陸關係,不致擴大美中衝突,不會希望台灣成為美中衝突點、風險發動者,甚至是麻煩製造者。 川普主政時期,台灣扮演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對抗者」功能;拜登政府現在要適時把台灣拉回到對中國大陸的「平衡者」角色。賴的美國行,應該會被告知不要超過這個界線。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北韓閱兵 陸俄代表團面前秀可攜核飛彈

北韓二十七日舉行大型閱兵遊行,展示可攜帶核武的飛彈和新型攻擊無人機。(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為紀念韓戰停戰七十週年,北韓在七月二十七日「勝利日」晚間舉行大型閱兵遊行,為領導人金正恩及大陸與俄羅斯來賓展示各式武器,包括可攜帶核武的飛彈和新型攻擊無人機。 大陸和俄羅斯代表團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度訪問北韓,俄國國防部長蕭依古也出席這場儀式。 陸俄代表團出席這場在平壤舉行展示核武能力的北韓閱兵遊行,與過去數年陸俄都與北韓核武與彈道飛彈發展保持距離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中國和俄羅斯贊同下,早已禁止北韓發展核武。 北韓中央通信社報導,此次閱兵包括北韓最新的「火星十七」和「火星十八」洲際彈道飛彈,據信射程可達美國任何一地的目標。 北韓中央通信社提到,此次閱兵還有新型攻擊與偵察無人機飛越上空。

Read More

澳洲近百頭領航鯨擱淺 已51死

近百頭領航鯨集體擱淺在西澳州海灘,其中五十一頭喪命。官方與志工合作試圖拯救其餘四十六頭鯨魚。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雪梨當局二十六日表示,近百頭長鰭領航鯨二十五日集體擱淺在西澳州南端阿爾巴尼市附近的奇尼斯海灘,其中五十一頭已在數小時後喪命。 西澳州公園暨野生動物管理局表示,目前正在和志工合作試圖拯救其餘四十六頭鯨魚,並計劃在一天內引導牠們游向更深的水域。 西澳州公園暨野生動物管理局一名發言人表示,「有數百人願意提供協助」,讓他們十分感動。但目前他們已有足夠志工人力,並呼籲民眾應「遠離」海灘。

Read More

〈全球探索〉兩大集團對抗 東北亞陷惡性螺旋

韓國總統尹錫悅與美國總統拜登共同發表「華盛頓宣言」,同意成立「核諮商小組」討論盟國之間的核武與戰略規劃。(翻攝自尹錫悅推特) 周志杰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台海、東海、南海及黃海,具有「四海連動」的關係,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在此展開政經與戰略部署,中國大陸則有相應的軍事戰略。東亞地區具有戰爭危險的四個海域,看似各自獨立,卻又相互影響,存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 現今的東北亞局勢,北方的「中俄朝」集團、南方的「美日韓台」集團,已然形成戰略對抗。韓國總統尹錫悅上任後強當出頭鳥,韓國彷如亞洲版的立陶宛,朝鮮半島卻成了容易被引燃的火柴盒。    美韓亮核威懾 激化區域對抗 七月十九日,尹錫悅在韓國釜山的海軍基地,登上了配備可攜帶核武的美軍潛艦「肯塔基號」,針對朝鮮的核武與飛彈威脅發出強烈警告。這是美國具核武能力的潛艦,四十二年來首次現身朝鮮半島,但不會只是單一次核威懾秀。 尹錫悅與美國總統拜登今年四月共同發表的「華盛頓宣言」中,同意成立「核諮商小組」討論盟國之間的核武與戰略規劃;此次核潛艦訪韓,雖強化了美國延伸威懾承諾,但美中(中國大陸)原來界定的東北亞局勢,本來存在溝通、對話、諒解的默契,也同時被打破。 美中大氣候不穩,東亞區域小氣候也跟著連動,且互為影響。從五個層面剖析東北亞情勢發展,正走向負面惡性螺旋: 第一,「卡脖子與反噬」。尹錫悅上台後,一面倒的親美路線,韓日和解,兩韓對立升溫,韓中、韓俄關係緊繃,激化區域集團的抗衡,最後上綱到大國博弈,甚至將朝鮮半島快速推升到最高戰略級別的核武對抗。 美國在政經軍事上對中國大陸「卡脖子」,迫使中國大陸加速高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強化重工業,進行產業發展的在地化、內縮化來進行反制突圍。中國大陸與台、日、韓的經貿關係,從長期以來的互補關係開始走向競爭。   韓國總統尹錫悅上台後,擴大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圖為部署於美軍駐韓基地的薩德系統。(路透資料照)  美陸互鬥 台日韓掃到颱風尾 今年第一、第二季,日、韓對中國大陸出口貿易量出現腰斬。中國大陸汽車出口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造船的接單噸位數量也站上了全球首位。日、韓傳統汽車、造船產業本是強項,如今都造成極大衝擊。 中美互鬥的颱風尾也掃到台、日、韓,不但在安全與外交上更加需要依靠美國,台、日、韓一方面身處在全球化分工合作的環境中,同時又要加入美國倡議的民主國家供應鏈,行「去中化」之實。 政府脅迫、引導自己的企業,「以大局為重」赴美投資,明知會增加營運成本,對產銷營運不利,卻不得不為。韓國企業長期以來當成中韓關係壓艙石的角色功能,已被進一步削弱,進一步損害了韓企的全球競爭力。 現在,產業的高端領域要「去中化」脫鉤,中、低端產品要「去風險化」,經貿產業往類冷戰的方向走,同樣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相當不利。「卡脖子」的後座力與反噬力道,讓台、日、韓陷入負向的惡性螺旋循環。 第二,「國內政權影響區域情勢」。韓國尹錫悅現在面對親美反中招致的「後座力」,卻更進一步自願、主動在「產業韌性」、「去中化」配合美國,甚至於在挺烏克蘭行動方面,都展現更強意願。     擴大部署薩德 對陸強硬表態 從韓國內政來看,過去進步派與保守派輪政,大部分都侷限在朝鮮半島事務,朝野的共識都是親美、和中,只有對朝鮮政策存在不同立場;但美中關係變調後,迫使韓國兩大派別必須做出抉擇。 尹錫悅上台後,迅速修好韓日關係,對朝鮮採取強硬立場,擴大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美核潛艇也駛入了釜山,間接對中國大陸強硬表態,訪問烏克蘭承諾提供一點五億美元援助等,正面槓上俄羅斯;這些變化已掀動東北亞大變局。 尹錫悅要讓韓國當美國的棋子,但也連動到美中博弈。中國大陸因應東亞變局,與俄羅斯關係更形緊密。距離上個月和俄羅斯剛舉行的空中戰略巡航,中俄「北部‧聯合—二0二三」軍演,自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又在日本海登場,震懾日、韓的態度明顯。 第三,「美國急於打造不可逆抗中聯盟」。美國看到尹錫悅的主動配合機遇,感受到尹只有五年任期的時間壓力,必須加速對韓打造一個不可逆的情勢,讓韓國未來不論是哪一派上台,都是美國更好使的一枚棋子。 美國對韓國的作為,也在台灣、日本同步進行,包括武裝台灣成為東亞彈藥庫、發展刺蝟戰略、延長兵役等;美國積極強化對日、韓、台政經軍事結盟,從雙邊拓展到四邊,設法組織更有內聚力的戰線,期望在未來十年發揮「卡中」作用。 大陸汽車出口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圖為深圳的比亞迪汽車廠。(路透資料照)  借鏡尹錫悅 台灣應設停損點 第四,「檯面下出現疑美的暗潮」。事實上,台、韓都知道根本無法與中國大陸脫鉤斷鏈,但政策與地緣上的變動,正在削弱自己產業競爭力;美國要求日、韓、台「去中化」,卻又不開放自己市場,甚且要求交出商業營運機密,這些都讓日韓台企業有不可承受之重。 台、日、韓政府的親美反中路線走到極致,檯面下也開始湧現疑美暗潮。許多人進一步思索,選出什麼樣的領導人,不但攸關國內政黨競爭,還牽動產業發展、安全防禦、大國博弈,甚到個人職涯規劃與身家性命。 第五,「俄羅期在東亞的戰略新部署」。俄羅期與西方翻臉,俄在東亞的鄰國日、韓也倒向美國,促使俄中朝集團進一步合作,在安全與軍事愈加背靠背,加劇「中俄朝」與「美日韓台」兩大集團的對抗。 中俄在東亞的聯合軍演愈加頻繁,不但進出敏感的海峽,未來甚至不排除俄朝聯合軍演。此外,俄羅斯對於遠東地區、北方四島的開發,日、韓已被排除,中國大陸相對獲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尹錫悅路線,引來朝鮮半島成了瀕臨戰爭的邊緣、削弱自己產業競爭力,台灣應找出自己的停損點,不要讓大國的代理人戰爭在烏克蘭、朝鮮半島之後,又在台海複製一遍。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