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野火肆虐 逾15萬人急撤家園

加拿大野火災情頻傳,今年更燒毀超過一千萬公頃的土地創下歷史新高。圖為七月九日英屬哥倫比亞省育空地區邊境山脈野火冒出濃煙。(路透檔案照)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加拿大今年迎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節,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該國今年已有超過一千萬公頃土地被野火燒毀,範圍近三個台灣大,這個數字不僅打破紀錄,也超出科學家最悲觀的預測,目前已有超過十五萬人被迫撤離家園。 法新社報導,根據加拿大跨部門森林火災中心的全國數據,此前最高的紀錄出現在一九八九年,當時全年遭野火燒毀的面積達到七百三十萬公頃。 今年,在短短六個半月的時間裡,加國被燒毀的面積大致與葡萄牙或冰島相當。 自一月以來,總共發生四0八八起火災,其中多起火災導致數十萬公頃的土地付之一炬。 截至本月十三日,野火導致逾十五萬人流離失所,當天還有一名十九歲消防員殉職。 僅管加國的多數火災都發生在人跡罕至之處,但它們仍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後果。 截至目前,加國共有九0六起尚未撲滅的火災,其中五七0起被視為已經失控,且沒有任何省分能夠倖免。 目前加國大部分地區正遭逢嚴重乾旱,數月以來的降雨量都低於平均水準,氣溫偏高。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北約戰略發展 超越傳統地緣政治

林泰和 北約峰會公報直指中國大陸構成對北約的系統性挑戰,並列為防禦對象,這是北約對中國大陸發出歷來最強烈的措辭。(路透)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十一至十二日在立陶宛舉行年度峰會,並發表多達九十條的公報。一言以蔽之,這個由歐美三十一國組成的軍事組織,因應國際局勢變化與中國大陸崛起,戰略發展軌跡已超越傳統地緣政治。   U澤倫斯基爭取加入北約未能如願,但拜登表示只是何時可以加入的問題。(路透) 支持烏克蘭 美國北約更團結   此次北約峰會,包括仍陷於戰火中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及遠在東亞的日本、韓國、南太平洋的澳洲與紐西蘭等四個非北約會員國領導人受邀與會,成了矚目焦點。綜觀此次峰會有三大重要看點: 第一,此次峰會體現了美國坐穩北約主導地位,美國及歐洲為主的西方國家展現共同支持烏克蘭的決心,美國與北約更加團結。 峰會之前,美國已同意提供殺傷力大的集束彈給烏克蘭,包括法國、德國、挪威等也持續軍援烏克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沒有分化美國與北約,即使戰事拖延達一年五個月,對援烏行動並未露出厭煩或疲態。 澤倫斯基此行有兩大訴求,一是尋求軍援並得到肯定的答案,這對烏軍後續的反攻會有重要幫助;另一目的是加入北約,但未能如願;不過,烏克蘭還是得到了一個雖不滿意、但還能勉強接受的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受訪時雖表明,烏克蘭加入北約必須等到戰爭結束;但拜登也公開表示「現在已不是烏克蘭是否應該加入的問題,而是何時可以加入。」拜登還聲稱「俄羅斯已經輸掉了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爭取加入北約,雖然還得不到確定時間表,然而,北約為簡化相關程序,已成立「北約—烏克蘭理事會」,要單獨處理烏克蘭加入北約事宜,並提供更有效的協商機制。 第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指日可待。一直持反對立場的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在峰會召開前已宣布,如果歐盟同意與安卡拉恢復停滯已久的加入歐盟的談判,他就會支持瑞典加入北約。    針對大陸挑戰 公報措辭激烈   艾爾段祭出條件交換,讓瑞典加入北約前景樂觀。這是繼今年四月芬蘭加入北約後,另一個重要北歐國家加入北約;芬蘭與瑞典過去都是相對中立的國家,如今因俄烏戰事而選邊站;北約版圖「北擴」到整個北歐,這是俄羅斯始料未及的改變。 第三個看點是北約峰會公報,直指中國大陸以其「公開的野心和強制性政策」挑戰了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構成對北約的系統性挑戰。這是北約對中國大陸發出歷來最強烈的措辭。其實,北約在二0二一年的公報中,就將中國大陸視為系統性挑戰,並於二0二二年將之納入「戰略概念」文件,今年延續這個認知,進一步將中國大陸列為防禦對象,並呼籲中國大陸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且不能對俄羅斯進行援助。 從北約的視角來看,將中國大陸視為「系統性挑戰」主要原因有五:其一,中國大陸的導彈射程範圍已經能涵蓋歐洲、美國;其二,隨著氣候變遷,改變了北極地緣政治格局,中國大陸積極參與北極事務。 其三,網路時代下的網路戰、認知戰,乃至於利用外交、資訊、軍事、經濟、金融、情報與法律等決策工具形成的混和戰,都已經突破地理上的限制。北約認為戰略發展必須超越傳統地緣政治框架。   北約採綏靖 俄羅斯食髓知味   其四,長期以來,北約希望透過交往,讓俄羅斯專制體制和平改變,但俄羅斯二00八年攻打喬治亞、二0一四拿下克里米亞,二0二二年又入侵烏克蘭;北約歸咎於過去的綏靖做法、干預力道不足,才會讓俄羅斯食髓知味。 其五,從前蘇聯到今日的俄羅斯,北約一直視為主要威脅,而中國大陸與俄國被西方國家歸類為獨裁專制體制,俄烏戰事打十五個月,中國大陸又持續深化與俄羅斯關係,形同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與價值。 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中國大陸威脅台灣」,北約視為一體兩面。美國主導北約力挺烏克蘭,除了捍衛價值、兌現對盟國的承諾外,同時警惕中方「公開的野心和強制性政策」可能帶來的風險。 本屆北約峰會另一焦點,是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等四國領導人再度受邀與會。外界關注北約「東擴」以及歐盟和印太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其中,北約是否設立東京辦事處則是觀察指標。其實,日、韓、澳、紐在去年就參加北約峰會,今年四月也出席北約部長會議。此次峰會公報中的第八十五條,又進一步強調印太地區對北約的重要性。   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等四個非北約會員國領導人受邀參加北約峰會。(路透) 印太安全 北約必然要有角色   綜合而言,印太地區人口超過世界一半;GDP占全球百分之六十二;全世界經濟成長有三分之二依賴印太;歐盟出口有百分之三十五是印太,排名第二;印太的政經與地緣政治重要性已不言可喻。換言之,印太不安全,歐洲也不會好。歐洲在印太必然要有角色,北約也認為有此必要。包括北約、德國、法國、荷蘭等都相繼提出「印太戰略」報告文件;德、法、英、義等國也到印太地區參加軍演或軍事互動交流,刷存在感。 安全已是國際公共財,歐洲與印太安全愈來愈密切,無法一刀切;特別是中國大陸已經改變,北約的戰略發展軌跡也已超越了傳統地緣政治。東北亞的日本,除了美日安保,戰略觸角也已伸向北約。 已故日相安倍晉三,早在二00七年就在北約理事會發表演說,二0一四年日本北約簽訂個別化夥伴關係合作計畫。俄烏戰爭爆發,日本積極援烏;至於北約是否在東京設辦事處,雖被暫時擱置,但不代表未來不會繼續討論。 法國總統馬克宏並不同意北約設東京辦事處。他認為,「印太地區」並非北大西洋,北約不應有企圖在地理上擴張,馬克宏這麼說,除了沿襲戴高樂主義、強調法國要保有外交與軍事的自主性外,更大的關鍵應該是看重當下的中法經貿利益。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韓國暴雨釀洪災山崩 已22死

韓國暴雨導致洪災及山崩,迄今至少二十二人死亡、十四人失蹤。圖為消防隊員在因暴雨受損的房屋進行搜救行動。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暴雨導致國內發生洪災及山崩,迄今至少二十二人死亡、十四人失蹤,目前再有數千人被勒令撤離家園。日本東北地方也因鋒面影響降下激烈大雨,其中,秋田縣八峰町半日雨量已超過往年七月一整個月雨量,出現民宅淹水及道路積水等災情。 韓國正處於夏天雨季高峰期,過去三天以來持續降下豪雨,引發大範圍的洪災及山崩,導致一座大壩滿溢。根據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消息,截至下午已造成二十二人死亡、十四人失蹤。

Read More

日本擬排放福島核廢水 韓、中、港群起反對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計畫排放福島核廢水,引發周邊國家群起反彈。中國外交部痛批,如果這些核廢水真的都安全無虞,能夠被拿來飲用或是游泳,那麼日方就應該要好好利用。香港政府則表示,一旦日方開始排放,港府將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進口。與此同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南韓總統尹錫悅,在北約峰會場邊舉行會談,強調絕對不會讓超標的核廢水排入海中。

Read More

微軟控中駭進25個組織電郵 美國政府機構也受害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全球「網路安全」戰爭開打!美國政府及科技巨擘微軟12日指出,自5月以來,中方駭客已秘密潛入數十個組織的電郵帳戶,其中至少2個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方則是一貫否認,並反控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駭客帝國。同時,中國密切往來的盟友、俄羅斯,也傳出疑似派人,在波蘭一名外交官的電郵,崁入惡意軟體,並發送郵件給駐烏克蘭的22國使館人員,試圖入侵他們的電腦。

Read More

拜登將會澤倫斯基 白宮:烏克蘭入北約 沒有時間表

北約峰會在立陶宛登場。(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北約在立陶宛舉行峰會。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十一日表示,北約將為烏克蘭規劃一條「改革之路」,讓烏克蘭最終得以入盟。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期望這場峰會能成為基輔正式加入北約的一個「方法」。 蘇利文表示,北約將規劃「烏克蘭的改革之路」,但「沒辦法給出時間表」,北約不可能立即接受烏克蘭,因為俄烏戰爭尚未結束,一旦烏克蘭加入,就會「讓北約捲入與俄國的戰爭」。 蘇利文並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十二日將會晤澤倫斯基。北約成員國正討論,除了目前為烏克蘭反攻所提供的大量援助之外,還可以推出哪些具體的臨時安全措施?拜登和澤倫斯基見面時會談到這個問題。 澤倫斯基則表示,烏克蘭將成為北約一分子,並期望這場峰會能成為基輔正式加入北約的一個「方法」。「我們還在琢磨字句,也就是確認加入的具體字眼,但我們已經得知烏克蘭會成為成員國的事實」。  

Read More

蘇丹衝突延燒逾3個月 近3百萬人流離失所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蘇丹內戰延燒3個多月,政府軍當地時間8日,對中部大城恩圖曼,發動大規模空襲,創下雙方開戰以來,最致命的單次攻擊事件。政府軍宣稱,本次空襲一共擊斃20多名叛軍,不過,敵對的「快速支援部隊」卻辯稱,死亡人數多達31人,而且大多是平民。事發後不久,聯合國隨即警告,蘇丹兩軍的衝突,很可能演變成,全面內戰。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國安、干涉、圍堵 全球化已死?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針對目前以國家安全、科技與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凌駕全球化,質疑「這還能算全球化嗎?」(中央社) 宋鎮照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赴工商協進會演講,以「全球化新定義」做出結語,針對目前以國家安全、科技與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凌駕全球化,他質疑「這還能算全球化嗎?」這是張忠謀於去年十二月出席台積電在美國移機典禮致詞時,說出「全球化已死!」後,再次針對全球化做出個人詮釋。 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在大國博弈與蔡政府決策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協。張忠謀傾向自由開放、分工合作、政府干涉最少的理想型全球化;張忠謀演講的弦外之音,聽得到他對全球化變化的抱怨。 其實,全球化有三個重要觀點:其一是超全球主義觀點。自一九八0年開始盛行迄今,也是一般認知的全球化,強調產業分工、全球佈局,人與人的連結更加緊密,世界也變得更小。  自由主義 反對政府過度干預 其二是懷疑論。認為全球化現象一直存在,只是速度或快或慢而已。歷史上的絲綢之路、西方傳教士走向世界,歷來的通商與通婚皆然;近代人類靠航海技術、工業化,以及二戰後的經濟整合,只是在加速全球化的擴散。 其三是轉型主義論。認為全球化是漸進式的,在過程中一直在適應新規則。全球化如置身於大海,國家主義、保護主義、圍堵、戰爭、都是大海中的驚濤駭浪,也應視為全球化的一種現象,且終有風平浪靜之時。 所以,全球化是不是死了?要看如何定義,見仁見智。張忠謀傾向自由主義學派的觀點,對政府過多的干預難以接受;美國過去罵別人保護主義,現在自己卻採取干涉、圍堵措施,自己破壞自由貿易規範,難免被質疑是雙重標準。 學者華勒斯坦提出對世界體系的觀察有二,一種是資本主義的擴張與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市場、勞動力。過去,靠著航海技術,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形成一體,兩者同時具備了自由化、市場化的基本精神原則。 強調自由化、市場化的全球化,把資金、技術帶到世界各地有廉價勞工、具生產效率的地方,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確實讓許多發展中國家,靠者生產、貿易出口改善了許多的人的生活。  貧富差距擴大 掀起反全球化 中國大陸拜經濟全球化之賜,成為世界工廠;「一帶一路」輸出產能,又與全球化進一步連結;製造加上貿易,中國大陸成為全球化供應鏈核心,美國也成了中國大陸的最重要市場並獲得了廉價商品。 但另一方面,全球化進行經濟效率分工後,卻只對大國有利,贏者全拿,企業大者恆大,全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小國、小企業感受不到什麼好處,甚至廣大的基層生產者還受到剝削。 美國2024大選,如果還是川普與拜登兩人爭取大位,可預見民粹又將成為重要因素。(路透,資料照) 對世界體系的第二種觀察,則是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係。社會主義強調公平分配;自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重視社會福利、解決貧窮問題,也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 資本主義帶來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經過全球化又進一步給許多國家製造了貧窮問題。年輕世代對全球化出現焦慮與擔憂,進而掀起了反全球化、反資本主義風潮,民粹主義也隨之興起,並與保護主義形成某種關連性。  多重負評 大陸陷入反中挑戰 很明顯的,全球化過程中產生了另一股拉扯的勢力,亦即全球化既強調要世界經濟整合,也出現市民社會的呼聲。現在,兩者之間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對抗關係,而美國就是這股風潮下的真實寫照。 川普總統上任後,不但退出國際組織,呼應「反中」民意,掀起美中(中國大陸)貿易戰,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拜登上台後,加碼對中科技戰,結合盟邦推動圍堵戰略,全力壓制中國大陸發展。 美國二0二四大選,如果還是川普與拜登兩人爭取大位,可預見民粹又將成為重要因素。兩黨以逆全球化政策做為反中的利器,只會愈加嚴厲,也必然會加速世界政經秩序的重組。 中國大陸經由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多邊組織,填補全球化的空隙。圖為七月四日北京街頭大型螢幕播放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路透) 中國大陸面對美國的逆全球化壓制,除了循「一帶一路」推動全球化基礎建設發展,還經由RCEP、上合會、金磚國家、中亞峰會、亞太經合會等區域多邊組織,透過多元的區域化填補全球化的空隙,進行全球戰略布局。 但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受到社會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挑戰。包括人權議題、社會監控、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疑慮、台灣議題,以及近期推出的《反間諜法》、《對外關係法》等,陸續出現負面評價,並成了美國拉攏各國「反中」的切入點。 當然,美國掀起逆全球化風潮,也會陷入霸道的抨擊。美國為了壓制、削弱中國大陸,呼應國內「反中」民意,也確實得到歐洲國家支持、重新凝聚了北約,也提高了民主聯盟整合與操作。  凸顯國家主義 美國霸權遭疑 但是,美國凸出自己的國家主義,全球霸權領導地位也受到質疑。特別是以國安為由對中國大陸進行的避險策略,若造成產業脫鉤、斷鏈,也會徒增美國企業的營運成本、影響全球布局,長期而言對美國是不利的。 此外,全球化的當下,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每一次的波動又會被新的出路所抹平。例如,美國遇九一一事件發動反恐戰爭;全球金融風暴促使金融改革;新冠病毒疫情改變了消費模式;俄烏戰爭爆發,各國對能源與通膨也提出了因應新策略。 展望未來,是經濟一元、政治二元的多層次全球化運作。全球化依舊是世人相互依賴的生活方式,各地繼續共享全球資源、文化、交通;但在政治上則是「華盛頓共識」對上「北京共識」的發展模式。 美中對抗的新冷戰秩序正在建構中,在可預見的未來,或有四種可能值得持續觀察: 其一,全球化隨著地緣政治緊繃,會走向逆全球化,或是去風險化而非斷鏈?其二,進入現實主義的全球化時代,或是降低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發展?其三,美中霸權對峙,會進入攻擊式的全球化,或防禦式的全球化?其四,區域的全球化,還是全球化走向區域化?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特聘教授宋鎮照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美國獨立日瘋競賽 佛州比最快「用臉」吃派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人慶祝「7月4號獨立日」假期,除了放煙火、辦派對,還舉行五花八門的競賽活動。其中在佛羅里達州登場的「墨西哥萊姆派」大胃王比賽,格外引人注目,參賽者不能靠雙手輔助,只能試著「用臉」吃掉一份完整的派。同一時間,在首都華府,美國總統拜登,也邀請退伍軍人與家屬,共襄盛舉,白宮的獨立日紀念活動。

Read More

IAEA為福島核處理水排海背書 引發中國強烈反彈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4日公布報告,認為日本有意將「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不過即使有IAEA背書,這項計畫依然存在不少爭議,其中中國政府就表達了強烈不滿,更懷疑日本核廢水數據的準確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