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成立11周年 頒發金舫獎予績優業者

(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昨(1)日上午在高雄港港史館舉行成立11週年慶暨金舫獎頒獎典禮,邀請港區公協會、航商業者、CIQS與航港局等機關共同歡慶11周年,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亦蒞臨致意,並依循傳統舉行金舫獎頒獎典禮,由交通部祁常務次長文中、航港局葉局長協隆及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親自頒贈獎盃給38家對臺灣國際商港營運績效貢獻卓著的航商與業者。週年慶中,港務公司特別邀請韓國釜山港灣公社,前來與港務公司轉投資事業台源國際控股公司簽署合作意向,宣示未來雙方於東南亞合作。 港務公司李董事長賢義表示,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臺灣與各國陸續解封,港務公司持續進行的港埠建設與導入智慧港口應用可望看到具體成果,除硬體建設外,港務公司積極推動港埠永續,參加第15屆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獲得「永續報告運輸業白金獎」及「非製造業–循環經濟領袖獎」等2項大獎,期為提供永續優質的港埠經營環境。 (港務公司提供) 本屆金舫獎盃形狀為帆形水晶琉璃,銀色船型及海浪昂首向前設計,彰顯克服挑戰與潔淨永續意象,獎項分為7類,包括貨櫃碼頭經營業、散雜貨碼頭經營業、裝卸承攬業、船務代理業、港埠永續、港埠建設投資及特殊貢獻等,合計38家業者獲獎。 (港務公司提供) 典禮中更首播短片: "連結世界,永不止息",展現港務公司在所有港區夥伴的協力下,一起面對疫情等各種前所未有的情勢與挑戰,兢兢業業堅守崗位,守護著港口,不僅保障了民眾的生活福祉,更締造各港亮麗的營運成果。展望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攜手業者齊心共同打拼,提升台灣港群競爭力,創造臺灣港埠產業永續之榮景。

Read More

新任基隆關關務長陳世鋒提4大期許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核定基隆關關務長由臺北關關務長陳世鋒接任,並於昨(1)日於該關禮堂舉行交接暨宣誓典禮,由關務署署長彭英偉監交(誓)。陳關務長提出「專業熱忱、簡單務實、宏觀創新及和諧團結」等4大期許,並期勉大家同舟共濟,全力以赴,打造服務、便捷、安全、廉能的優質通關環境。 基隆關關務長陳世鋒,具有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學位,從海關基層關員做起,歷任關務署、高雄關、基隆關、臺北關副關務長及臺北關關務長等職務,熟稔海關實務,行政資歷豐富完整。交接儀式中,監交人彭英偉署長肯定陳世鋒關務長學養俱備,是接任基隆關關務長的不二人選,期盼陳關務長能繼往開來,延續基隆關的優良傳統。 陳關務長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基隆關與報關、承攬、貨棧、運輸等公協會,及港口CIQS國境守護團隊等單位之合作深度及廣度,打造安全與便捷通關環境,並提出專業熱忱、簡單務實、宏觀創新、和諧團結4大期許,與基隆關全體同仁共勉:(一)專業熱忱:通關業務包羅萬象,涉及法令及貿易簽審規範相當龐雜,不論是稽查、驗估、徵稅、救濟等業務均應以專業樹立一致性標準,以同理心提供熱忱的服務。(二)簡單務實:隨時檢討不合時宜、窒礙難行規定,簡化事務流程,讓商民易懂、易做、易配合。(三)宏觀創新:關務為國際貿易供應鏈重要一環,因應貿易型態的改變,海關通關作業也要與時並進,善用電子化、AI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科技打造智慧海關、科技海關。(四)和諧團結:海關通關作業從稽查、驗貨分估、徵稅放行到事後稽核、行政救濟等流程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同仁間應多強化橫向聯繫,和諧團結,展現1 加1 大於2 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多與商民及公協會協調溝通,化解歧異,獲致共識與支持。

Read More

中菲行強化貨運安全通關效率獲國際物流認證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菲行強化貨運安全與通關效率,獲最高級別國際物流認證,建立起完整供應鏈安全管理的防護網。(附圖由中菲行提供) 面對疫情後的世界,醫療衛生風險不確定性增加,相關產業鏈在全球蓬勃發展,醫衛設備與器材的貿易需求隨之日益升高,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持續強化供應鏈貨運安全與通關效率,該集團新加坡子公司近期陸續首獲「醫療器材良好分銷實踐 (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 for Medical Devices, GDPMDS)」及「安全貿易夥伴計畫(Secure Trade Partnership, STP)」國際認證,並順利摘下更嚴謹且符合相互承認標準的 STP-Plus,展現多年來投注於東協國家與全球接軌的物流承諾。 中菲行指出,GDPMDS的核照要件係針對包括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運輸,即確保承運人有能力提供、維持及確保相關人員、場所、設施等符合醫材處理、儲放之要求;新加坡海關透過其TradeFIRST綜合性評量之STP-Plus,在管制空運代理人制度下,給予安全認證最高級別Premium Brand,更認可堅實的供應鏈安保程序,除了增加運輸的可視性,亦大為降低貨物失竊風險,中菲行的物流團隊藉此為全球客戶有效把關每一道物流環節。STP也正猶如包括AEO、CTPAT與PIP等供應鏈安全架構,目前分別在中國大陸、印尼、荷蘭、台灣和泰國與美國和加拿大等中菲行獲認可的國家,為國際貿易,建立起完整供應鏈安全管理的防護網。 此外,集團中央管理服務處(Central Service Center)指出,STP-Plus認證的頒發,除了代表承運人通過嚴格的物流考驗,能有效為貨物避險,並因此可大幅減少貨物被查驗比例,更透由新加坡目前與加拿大、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美國、澳洲、泰國及紐西蘭等十個關稅轄區,已簽署雙邊相互認證安排(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MRA),在其他成員國的通關文件及貨物檢查次數將減少,且即使被抽樣接受檢查的貨物或在貿易出現阻斷時,亦將優先處理,為客戶有效增進通關效率。 致力於成為領導全球的國際運輸與物流服務業者,中菲行在睽違三年後,於新加坡舉辦的全球經理人會議中,除了宣布2022年營收總額再創歷史新高,與慶祝其新加坡子公司創立43周年紀念,並在榮獲雙重國際殊榮的肯定下,以鏈接亞洲及世界的目標,持續強化各產業供應鏈,作為全球客戶的最佳物流後盾。

Read More

花蓮港喜迎疫情解封國際郵輪復航 今年預報共9航次

(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全球郵輪市場在疫情趨緩後迎來曙光,花蓮港將於112年3月10日迎接首艘郵輪大洋郵輪公司「諾蒂卡號」。花蓮港務分公司已結合港區各公務機關盤點場站設施,作好準備,為睽違已久的國際郵輪旅客提供優質且多元的服務,熱烈歡迎國際郵輪的抵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1年10月24日解除109年2月6日禁止國際郵輪靠泊我國港口的「禁郵令」,期盼已久的國際郵輪終於得以來台靠港。為歡迎郵輪來台,花蓮港務分公司已於111年9月13日參加「2022郵輪產業振興復甦國際論壇」,並向相關郵輪業者行銷花蓮港。另港務公司亦於111年第4季先後拜訪星馬、歐洲及日本區域航商業者,積極行銷台灣特色,更提供碼頭碇泊費、旅客服務費及航次累計優惠等行銷獎勵措施,吸引國際郵輪旅客來台觀光。 花蓮港務分公司為應國際郵輪的景氣復甦,已結合港區各公務機關盤點場站設施,另為結合地方政府觀光資源,於111年11月18日拜會花蓮縣政府觀光處,針對郵輪船期、觀光大使、觀光計程車、安排迎賓表演等進行意見交流,冀望為睽違已久的國際郵輪旅客提供優質且多元的服務,目前皆已準備就緒,歡迎貴客到訪。 目前花蓮港112年接獲郵輪預報共9航次;113年國際郵輪預報7航次,並陸續增加中。花蓮港務分公司為迎接疫情解封國際郵輪復航,屆時將提供拖船噴水迎賓、致贈首航紀念牌及具地方特色的迎賓表演等活動,熱烈歡迎首艘國際郵輪抵港。

Read More

海力雅集成將於臺中港打造零碳排建築與再生能源的產業鏈

(臺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為促進臺中港港區土地有效利用,積極辦理招商作業,引進業者駐港投資設廠,與海力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臺中港港埠產業發展專業區(1)約0.7公頃土地投資經營契約」,已自今(112)年1月26日起租,將於臺中港打造零碳排建築與再生能源的產業價值鏈。 海力雅集成公司主要生產製造美學潔能帷幕板,屬於一種彩色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建築整合太陽能建材,是當今全球最具競爭力之建築整合太陽能建材。這種建材是以美觀與藝術性之玻璃批覆建材,賦予建築物外觀豐富的表情,並可以結合太陽能發電效能,符合歐洲建材與太陽能認證規範之安全、遮日、保溫、減噪等多功能特性,進而改善建築物內之生活品質。同時整合國內跨產業高科技設計、製造與服務能力,為全球零能耗建築提供兼具藝術美學與太陽能發電效益之最佳解決方案。海力雅集成公司的先進技術與產品,除了已獲得國家發展基金青睞之外,更獲得2020年德國紅點最佳產品設計獎,並以自有品牌Pixasolar行銷海外。 海力雅集成公司預計於臺中港投資1.7億元,打造一座彩色BiPV建築整合太陽能建材專業製造工廠,生產美學潔能帷幕板,且將導入最新專利技術,落實先進綠能科技技術根植臺灣。該廠預計113年初開始生產,產品年產量可達9萬7千平方公尺,除可創造約120名就業機會,更可利用臺中港自由貿易港區境內關外模式,直接外銷產品至歐洲、北美、日本、中東及東南亞等地。

Read More

第七貨櫃中心5月1日正式營運 鞏固高雄港海運樞紐地位

(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與長榮海運公司簽署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S1至S5貨櫃碼頭租賃契約,第一期S5至S3B碼頭及部分後線場地預計於112年5月1日正式營運,第一期新購機具已於112年1月抵港,為高雄港站穩東亞重要貨櫃港口戰略位置第一步。 為提升高雄港競爭力及穩固貨櫃樞紐港地位,並滿足大型船舶進港作業需求,高雄分公司於100年起推動「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計畫」,其中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計畫期程從109年起至112年底,分為兩期共12標工程,其中4標已完工,其他工程陸續進行中,截至112年1月整體工程進度72.97%,超前2.02%。第七貨櫃中心具5座水深18公尺之新式深水碼頭,碼頭總長度達2,415公尺,縱深700公尺,櫃場腹地149公頃,其中第一期S5至S3B碼頭及部分後線場地已於111年6月22日交付供長榮海運公司進行機具搬遷及系統建置等營運前準備,第二期S3A至S1碼頭及後線場地則預計於112年6月交付。 長榮海運公司自75年起即於高雄港經營專用貨櫃碼頭迄今,目前承租79~81及115~117號共6座碼頭,111年貨櫃裝卸作業量逾300萬TEU,為高雄港最大貨櫃航商。為順應船舶大型化之海運趨勢,長榮海運公司持續進行船隊汰舊換新計畫,已開始營運2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輪,並為第七貨櫃中心購置19部遠端操控橋式機及56部自動化門式機,第一期11部橋式起重機與22部門式機已於112年1月9日全數上岸,第二期8部橋式起重機及34部門式機,預計於112年12月至113年1月陸續運抵第七貨櫃中心。藉由先進前後線機具設備,提升裝卸效率,大幅降低船舶在港作業時間,深具發展全自動化大型貨櫃基地之優勢。長榮海運公司規劃於112年5月1日及113年5月1日分二階段啟動營運,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機具搬遷及系統建置等營運前準備。 高雄港為台灣第一大國際商港,位處亞洲航運樞紐地帶,擁有優越地理優勢,透過第七貨櫃中心之建設,優化港埠設施及提升作業效能。高雄港貨櫃裝卸量占全台近7成,其中世界排名第六的長榮海運公司貨櫃裝卸量更逾高雄港總量之3成,未來第七貨櫃中心啟動營運後,將奠基高雄港母港地位,再創成長高峰。高雄分公司未來將持續為航商業者提供更創新、永續的現代化經營環境,加速推動臺灣港群智慧轉型發展,締造港口安全、效能及環保的新願景,向卓越國際港埠集團目標挺進。

Read More

報關空攬春酒晚宴盛大舉行 進出口貿易預期谷底反彈

報關空攬春酒晚宴由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黃啟明(左)及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右)主持。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報關暨航空貨運承攬公會於大倉久和大飯店盛大舉行112春酒聯誼晚宴,由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黃啟明及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主持,會中包括關務署副署長蘇淑貞,新任基隆關關務長陳世鋒、新任台北關關務長方國賢及航空、倉儲相關業界嘉賓與會。黃啟明及陳坤龍兩位理事長在會中舉杯致賀,感謝業界支持。 關務署副署長蘇淑貞在致詞時表示,這次出席春酒晚宴,看到大家容光煥發,開心歡樂,顯示報關及空攬今年會有很好的發展,兩公會會員素質好,也預祝會員們生意興隆,兔年行大運。 台北商業會名譽理事長王應傑在應邀致詞表示,在北市商業會中,黃啟明理事長也是常務理事,他是一位很優質的企業家。目前台灣進出口貿易雖然是下滑,但也在谷底將反彈。 本次酒會中席開十六桌,並有樂團演唱表演,熱鬧歡欣,業界交流熱絡。

Read More

萬海慈善快樂捐血日全台12定點募得1059袋熱血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每年於二月、八月定期舉辦「萬海慈善快樂捐血日」活動,今年首場於在全台12個定點辦理,共計有757人次參與,募得1059袋熱血,動員萬海航運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地所有營運據點員工響應,此外也有許多得知訊息的民眾專程前來。 為鼓勵捐血人捐熱血傳愛,萬海慈善特別致贈紀念版電競滑鼠墊、愛心碼零錢包,愛心企業獅子寶寶與氧顏森活也加碼,捐出限量酒精噴霧、護手霜、卸妝棉等豐富好禮。萬海慈善執行長莊斐斐說:「雖新冠肺炎疫情逐漸降,各區捐血活動陸續恢復,惟仍無法維持安全存量,希望此舉能鼓勵從未捐血的民眾一同加入捐血行列。」萬海慈善快樂捐血日開辦20年來,累計超過20625人次參加、募得28862袋熱血。 此次北、中、南12個捐血定點中,除了許多萬海航運廠商及萬海慈善的合作夥伴到場力挺,比如士林紙業的蔡總經理號召友人到忠孝捐血室響應捐血;萬海慈善志工也在街頭大聲號召,得到不少路過民眾熱情響應。比如有位上班族買午餐時聽到志工在路口呼籲大家支援血庫,一吃完飯,便趁午休空檔前來捐血。鍾小姐很期待這次的捐血活動,前一天晚上就不斷祈禱,希望自己不要被驗退,最後她也成功捐血,心滿意足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還有熱血的許大哥,2月23日這天是他第1107次捐血,他平時喜歡騎單車、運動,希望保養好身體,能捐到65歲,甚至是70歲。

Read More

基港永續發展以港口為城市護舷墊扮演緩衝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致力追求企業永續發展,將以「港口為城市的護舷墊」為出發點,持續扮演港與市的緩衝。(附圖由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透過增建東三、四碼頭旅運設施及整修既有基港大樓串連為東岸旅客中心,整體採通透設計,營造親海視覺,融合市港景觀,更打造城市空中花園,與城市共同成長與抵禦衝擊,以推廣Green port、ESG、SDGs等成果,彰顯永續發展之決心,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為維航安及確保港區環境品質永續發展,基港公司自成立以來即不間斷地守護及執行港區環境潔淨、擴大船舶岸電設施、推廣船舶減速及船舶使用0.5%低硫燃油等各項措施,並全年無休積極致力於預防及大幅減少各類型的環境污染,期以在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中,取得最佳平衡點,並具體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基隆港務分公司指出,基隆港作為都市河川及海洋潮流的承受水體,為維持國門形象,全年無休派遣清潔船及岸際清潔人員進行港池垃圾撈除作業,並以海洋廣場、旭川河口、田寮河口、牛稠港溪口等處攔截垃圾為清潔重點,偶見之廢棄蚵架、船舶廢棄碰墊等海漂垃圾亦是清潔船緊急清潔之要務,近三年來年平均撈除基隆港港池垃圾約計80公噸;另於110年十二月至111年五月間日本小笠原群島火山浮石隨洋流流入基隆港港池約計五公噸,亦已回收後送臺北港南碼頭區填海造陸使用。增加再生能源使用方面,善用基隆港環港倉庫之屋頂空間設置太陽能板約9,000平方公尺,預估可發電量約975千峰瓦(kWp)。 除執行各項環境改善措施,基港公司亦積極與外部單位合作推動環境永續發展,如配合基隆市環保局「基隆市水環境改善」計畫,加強各入海口附近之海域環境巡查,維持國門海域潔淨;並進一步與基隆市環保局合作推動港區空污減量相關作為,實施空氣品質維護區,加強進出基隆港之柴油大客貨車排煙檢測管制;在與環保署合作上,則於西2碼頭建置客輪低壓岸電,預期可減少48.1公噸氮氧化物(NOx)、46.8公噸二氧化硫(SO2)及5.7公噸懸浮微粒(PM10)之污染物排放;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陽明文化基金會合作,則是共同推動基隆港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及相關環境教育作業等。

Read More

基隆護海公投續推 台電再發聲

協和電廠現貌。(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針對基隆護海地方公投將持續推動,台電再發聲表示,基隆市民期待減空污與穩供電,協和計畫可滿足市民期望。LNG接收站設置方案經評估,既可保留電廠潛堤區珊瑚,透過模擬也已找出船隻可安全進出基隆港的情境及方法,不會影響基隆港運作。穩定北北基用電,協和電廠是關鍵,協和計畫有其必要性,台電將持續向社會各界溝通說明爭取支持。 台電說明,協和電廠推動「以氣換油」,能滿足地方民眾期盼,以氣換油可以減少96%的空污排放許可量,在溫室氣體減排上,也可減少碳排52%。不論是滿足在地用電需求,或是減少碳排,都是在地民眾殷切期盼的。 台電強調,基隆及雙北的東部區域屬於北東電網,供應480萬人用電,其中基隆、南港、汐止及其他北北基重要商業區為北部用電重鎮,預估到了2025年該區域的尖峰負載將超過600萬瓩,但隨著協和舊燃油機組與核二機組陸續除役,到了2025年僅剩和平電廠130萬瓩,屆時供需缺口將達470萬瓩,短期內供需缺口或許可以靠其他區域輸電融通,但輸電容量有其安全上限,不能只靠區域外融通,新建電源才是根本解方,台電規劃協和第1部燃氣機組於2027年上線,可就近供應工商發展之電力需求,以穩定電力作為地方發展的後盾。 台電進一步說明,協和計畫興建LNG天然氣接收站,填地方案經過調整東移,完全保留海扇及潛堤區珊瑚,填地面積進一步縮小,填方量也大幅減少。東移方案可充分兼顧生態保育。 針對外界關切協和計畫對基隆港的影響,台電也表示,協和接收站建在港嘴,在世界各地也有類似設計,安全無虞,且協和經過超過6百次的操船模擬,已找出可以安全操航進港的情境及模式,驗證結果也經過第三方驗證會議確認通過。水工模型試驗結果也顯示,東移方案對於基隆港碼頭及協和卸收碼頭均可符合靠泊要求。 台電進一步強調,協和接收站計畫未來將增加三道防波堤,其中增加一道400公尺長的東防波堤,形同讓基隆港航道增長400公尺,操航會更有餘裕、更安全。未來LNG船進港卸收,一個月2艘船次,每次30分鐘,影響時間短,且LNG 船利用清晨離峰時段進港,與其他商船錯開,若該時段有國際郵輪進港,亦將先行禮讓其優先進港。台電也將會同港務公司,進一步擬定LNG船進出港與繫泊作業規定。 台電補充,民國六十年代協和電廠便是透過填海造陸興建而來,協和海域原本沒有珊瑚,台電為了保護電廠興建潛堤,成為珊瑚生長的搖籃。此外,基隆許多重大建設也都與填海造陸息息相關,例如海科館的用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濱海校區,以及現在的生態觀光熱點潮境公園及其週邊,都是填海造陸而成,證明不應也毋需一味拒絕填海造陸,而是透過合理的規劃與管理,達到生態、開發與航安的多贏。 台電總結表示,針對穩供電、減空污、顧生態及港安全等因素綜合考量後,協和接收站目前的選址方案是最經濟、最適切的方案,希望社會大眾共同支持,讓協和電廠能夠早日油轉氣,持續為基隆和北台灣提供穩定的電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