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九亞洲腫瘤消融學會在嘉義長庚醫院舉行3天,共有3百多位國內外專家與會,在會中討論各種不同的射頻消融方式。(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2019亞洲腫瘤消融學會在嘉義長庚醫院舉行3天,27日圓滿結束,共有3百多位國內外專家與會,邀請副總統陳建仁就我國癌症防治及成績進行特別演講外,專家們也在會中討論各種不同的射頻消融方式,以及在各種先進的科技與技術的輔助下治療不同器官的腫瘤。
學會特別安排現場實務操作,示範透過融合影像、對比劑超音波及人工腹水輔助下的肝癌消融,以及示範在電腦斷層導引下的腎臟癌的冷凍治療,讓與會專家能作更深入探討和獲取更多經驗。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也是肝膽胃腸科醫師,他表示射頻消融(RFA)或稱為電燒,我國每年約有1萬例肝癌新案,其中約1/6選擇射頻消融作為首次治療方式,部分復發腫瘤的個案也可以接受射頻消融。
80歲的劉先生,是慢性C肝患者,健康檢查發現右葉有8公分的腫瘤,因不適合手術治療,接受兩次栓塞治療後,還有很大部分的腫瘤存活,經都普勒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一條很大直徑的動脈來供應腫瘤,於是醫師先將供應血管做射頻消融阻斷血流後,再做多針同時消融,完全消除了大腫瘤。術後病人接受了C肝口服抗病毒治療,目前恢復良好。
50歲張女士4年前發現肝臟腫瘤,進行右肝全切除,但2年後腫瘤復發在代償增生的左葉,超音波圖像不清晰,由於增生的左葉不是正常人有的構造,醫師依照一般的解剖構造去思考體位有相當難度。第一次進行射頻消融手術,無法消融到正確位置,第二次經影像融合技術及對比劑超音波的導引下再次消融,成功消滅腫瘤,迄今2年未再復發。
另一位40歲的林先生,B型肝炎帶原者,有肝癌家族史,超音波檢查顯示有慢性肝炎變化,選擇自費服用抗病毒藥物,並接受定期追蹤。追蹤發現肝癌標記-甲型胎兒蛋白(AFP)持續上升,接受多次各種精密檢查,甚至直接嘗試二線標靶藥物,但AFP仍然上升。終於在1年後因為引進超音波對比劑,找到1.3公分的小腫瘤,接受外科切除,迄今2年沒有再發現新的腫瘤,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盧副院長指出,為提高射頻消融的治療品質,目前醫學界有諸多的新技術和新科技,「影像融合技術」和「超音波對比劑」只是其中的兩種。隨著這些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消融腫瘤的範圍從最早的半徑1.5公分,已擴大到目前的4公分左右,未來可望將腫瘤區域完全消融,而無殘存的腫瘤細胞。
盧勝男強調,射頻消融目前最多運用在肝癌治療,但還可以運用在甲狀腺、肺臟、腎臟、骨頭等部位的腫瘤,這次大會都有涵蓋這些議題進行廣泛討論。他說,這次會議內容豐富,是難得一次的亞洲盛會,大會晚宴並設在故宮南院大廳舉行,這也是國民外交的重要亮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