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寮老街上的古厝是地方發展史的見證,似乎也是偏鄉人口老化的寫照。 文圖/中華醫事科技大學USR團隊
指導教師:
曾信超、孫逸民、吳幸娟、張文騰、王靖婷、洪千雅、方信裕、黃裕文、呂昀霖、林家玉、林苑暉、陳怡君、葉佳益、杜玉卿、蔡政潔、張明蘭、陳祐禎。
學生:
許育菁、曹惟茜、黃亦含、王憶雯、黃光輝、張雅鈴、陳曉芬、蘇宥蓁、張聿彣、張志誠、劉男一、林佳儀、謝宇琁、劉佳柔。
坐落於台南最北端的後壁,稻田連綿,綠浪如波。<前言>
踩在綿軟的溼田裡,嗅著稻田裡整田插秧後獨有的氣味,這是屬於南部農業大區「後壁」的感受。坐落於臺南最北端的後壁,以肥沃土地滋養數屆冠軍米而得名,所謂一方土地養一方人,質樸的後壁區民是讓陽光、水、土地所孕育而生,樂天知命與知足常樂的性格,從農村悠活的生活步調可見一斑。然而面對時代洪流的高速沖逝,該區無可避免面臨農村老化、青年人口外流等衰弱問題。有鑑於此,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聚焦土親、人更親之理念,整合地區資源,吸引人才回流,轉動地方能量齒輪,再創後壁新面貌。
台灣好米在後壁,後壁仕安社區的彩繪稻田呈現在地農產特色。 (一)台灣的米倉─後壁
後壁區位處於臺南市北端,北臨八掌溪,隸屬於嘉南平原,地勢平緩,極其適合種稻,稻田面積廣達三千多公頃,素來有米鄉之稱,所產稻米品質極佳,屢獲全國冠軍米肯定。
然而卻因人口老化、青年外流,使得昔日繁華不再,根據統計2018年後壁區65歲以上人口佔24.6%,僅次於左鎮、龍崎、大內等地區。2004年在紀錄片《無米樂》的放送之下,讓後壁區菁寮社區紅極一時,崑濱伯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菁寮老街成了文青旅遊的最佳景點,更帶動了當地菁寮老街的商機,然而電影所帶來的效益卻僅停留在菁寮社區一帶,後壁區的其他社區依然存在著人口紅利消失、銀髮照護資源不足、生活機能不佳等問題。
有鑑於此,中華醫大師生深入社區,引入循環經濟的概念,將農業與生技業結合,輔導小農精進農產加工技術,提升農產經濟價值,進而擴充社區公益財源。此外,為了傳承在地工藝,將藺草編織結合創意元素,讓傳統工藝以嶄新的面貌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仕安社區合作社米萃淡斑精華露(左) 、米萃緊緻眼霜(右)促銷活動。 人潮是地方發展的重要資源,為了引領人潮走入偏鄉,結合地方產業協助規畫特色遊程,透過活動的舉辦和遊程規劃,將人流導入社區,讓在地特色得以發揚光大。偏鄉區里多數有人口老化的問題,為了讓這些子女在外打拼,孤守社區的長者願意走出戶外,協助地方組織不老藝陣團、元氣熟齡超模團,在青銀互動的過程中,提升長者的身心健康。
中華醫大藉由系統化的專業訓練,為有意回鄉的年輕世代培育在地青年人才,希冀在年輕世代願意返鄉投入地方創生、創新的發展願景下,讓後壁區不再邊緣化,而是成為大臺南璀璨亮麗的安居、宜居城鄉。
食營系校友高誌鍵,現為菠特傑蔬果烘焙坊負責人,在後壁仕安社區開設米餅烘焙課程。 (二)以農產加工收益
改善社區長照資源
後壁區稻米品質優良,然而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食米量日趨下滑,影響了稻米的經濟價值,再加上業人口加速老化,長期照顧資源遠不如都會地區,農村銀髮照護議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如何重振農業優勢並轉化成為長照的財源,是農村亟欲思考的問題。
生科系張文騰教授利用循環經濟的概念,將仕安社區的NG米糧,萃取其精華研發米萃系列保養品,有米萃淡斑精華露、米萃緊緻眼霜,透過產學合作,委由芙麗欣生物科技公司製造,後壁仕安社區合作社經銷販售,產品上市以來銷售成績亮眼,淡斑精華露更廣受好評。合作社收入扣除成本,盈餘轉作社區長照公益財源,用來購置醫療輔具、補貼醫療接送車資等等,米萃系列保養品的開發不僅解決米糧浪費的問題,也挹注偏鄉長照資源。合作社在華醫USR團隊協助下已陸續推出米萃玫瑰護手霜、米萃馬鞭草洗面乳,也期盼大家的支持,為偏鄉長照帶入更多的資源。
菁寮天主教堂是後壁區的知名地標與觀光景點。 此外,後壁區乃至於東側的淺山一帶盛產各種蔬果,但因氣候或人為因素,常有生產過剩、價格崩盤的問題,農產加工成為解決過剩蔬果的另一條出路。為了協助小農進行農產品初級加工,食營系方信裕、吳幸娟教授帶領學生為地方籌畫「紅龍果HACCP安全加工環境培力課程」,聘請專業老師教導小農農產品初級加工技能,課程內容包含食品安全管制系統、食品良好作業規範、蔬果加工常用檢測項目實作等,不僅輔導農民生產的農產加工品符合HACCP規範,參與課程的學員也取得食品工廠衛生安全管理人員的需才標準,獲得就業的機會。
目前由中華醫大USR團隊輔導成功的紅龍果農產加工品,有水果酥、水果蛋糕、水果冰品、牛軋糖、歐式麵包等,並於東山區番社蔬果聯盟販售,未來中華醫大也將設立農產加工研究室持續協助小農解決農產加工問題,希冀將仕安社區的營運模式擴展運用到東邊的淺山地區,以改善偏鄉長照資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