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張薈茗
初秋午後,豔陽仍然高照,隱身在稻田中的興家洋菇農場,四周青翠帶點金黃的的稻禾已經結穗低頭,這裡是出過全省冠軍米的竹塘鄉。
或許是農家節儉成性,秋收過後的稻草再加工,利用深秋初冬、天涼時節,種植洋菇增加副業收入。從日據時代引入栽培技術至今,還有160戶大大小小養菇人家,是全台最大洋菇產區。所以,竹塘鄉有個公仔地景標誌「洋菇的故鄉」,遠遠就看到如小山丘的稻草和紅土堆,這是栽培洋菇菌絲著床的原料。
本名李美玲的黑貓姐,是竹塘鄉洋菇產銷班的班長,依約來到辦公室拜訪,聽她娓娓道來,只因公公年邁體衰需要子孫陪伴照顧,見先生事業與親情無法兼顧,毅然放棄優渥的都市生活,回到竹塘鄉下,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從零開始。這位見過世面的黑貓姐放下身段,夫妻接手公公傳統式洋菇寮。洋菇寮種植時間短,三餐生活難以為繼,窮則變變則通,夫婿莊孟引不善言談交際,整日鑽研如何讓喜歡低溫栽種的洋菇成長壯壯,經不斷研究、嘗試創新,讓菇菇住進冷氣房,可以常態性栽種,終年採收不停。
有著正義感的黑貓姐,籌組產銷班,不吝與班員分享發酵菌種的技巧,不忍見菇農被中盤商剝削,挺身而出捍衛菇農的權益,與盤商周旋到底。打扮時髦的黑貓姐,快人快語,領著我到菇寮房介紹洋菇的發箘過程。黑貓姐細細解說,洋菇栽種的奧妙就在「發酵過程經微生物分解,轉換成洋菇可以吸收的養份」。拿起發酵過的堆肥,要我聞聞看,她說:「發酵完全的堆肥聞起來,有股菌種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不是臭的!」
這完全顛覆童年克難養菇寮,及發酵臭氣沖天的刻板印象,不過當年沒有人會抱怨,因為那是家家戶戶生財的工具,也是歷史共。兄長熟練的將基質堆肥與菌絲進棚播種後覆土,天天澆水照料,約20-25天左右,等著雪白洋菇如小精靈般破土而出,大人們每天凌晨四點左右就起床工作,爬上香菇寮,兩腳橫跨在竹架搭的空橋,伸長脖子鑽進菇床上採菇,雪白的菇像圓盤裡的白色湯圓,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大小顆錯落在菇床上。
五點左右,嫂嫂提回一桶桶的洋菇,祖母叫醒我們這些小孩,帶著睡眼惺忪,手上的小刀將洋菇蒂頭靠在食指上一一切除,換來手指頭上一道道的傷痕。小心翼翼的將洋菇排列整齊封箱,交給農會收購,幹完這些活,簡單用過早餐,趕緊跑步上學去。從堆肥到採收歷時三個月,全家大小總動員,由兄嫂領著我們一起完成。外觀美、品質好的洋菇捨不得吃,拿去賣錢,切下的洋菇蒂頭洗去泥土,這樣的殘渣炒高麗菜或加點薑絲麻油煮湯,也能讓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五十年代鄉村大面積生產洋菇,供應罐頭加工市場,大量外銷賺取可觀的外匯,在那艱困的年代,真是不容易呀!
參觀黑貓姊現代版的冷氣菇房,暗房裡雪白菇菇潔白嬌羞,採菇女正小心翼翼地將洋菇採下,好療癒的畫面。
講起通路市場的開拓,是黑貓姐強項,她說極好的洋菇品質,又有履歷產銷保證,產量大大提升,雪白的菇大又圓,一顆七克重,是人間極品,成了精緻農業,高級西式餐廳、大賣場、空廚……排隊搶著與農場簽約。打出全省菇神名號,是夫妻多年心血換來的好成績。
具有植物肉、蔬菜蛋白質之稱的洋菇,又稱蘑菇,閩南語稱為松茸。外表晶瑩白胖,鐵質與蛋白質含量都很高。採訪結束後,黑貓姊送了兩盒雪白洋菇給我,當晚用麻油薑絲爆香,將洋菇略炒,再加米酒熗鍋,Q彈口感,鮮甜滋味,在口腔裡爆開,將湯汁拌飯吃,滿足溢於言表。想起小時候,洋菇蒂頭清洗乾淨後略炒,全家人搶著吃的畫面躍然而上,頓時心中百味雜陳,美味依舊在,這舌尖美味感動在心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