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局露天電影院 觀眾收穫滿滿

 環保局在善化舉辦露天電影院,播放環境教育影片,與民眾同樂。(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善化報導  環保局十六日晚間在善化體育公園旁舉辦露天電影院,邀請鄰近社區民眾一同欣賞電影,現場還有抽獎及有獎徵答,讓參加民眾直呼收穫滿滿,在防疫期間還能看電影,成為小確幸。  環保局長謝世傑表示,露天影展放映紀錄片《海洋塑膠垃圾與生態危機》和《E化生活與電子廢棄物》,期能持續推動環境教育,讓汙染從源頭減量,省去末端處的成本,並且也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打造「文化首都、低碳城市」。  防疫期間藉由露天電影的方式推廣,讓更多民眾可以了解「知鄉愛土、知行並進、永續發展、共生共榮」的環境教育理念,藉以引發民眾省思,推行垃圾減量的行動,露天放映雖屬開放空間,但基於防疫安全,仍嚴格執行報到量體溫及酒精消毒,且觀影座位也保持一公尺距離,落實防疫政策。  這項活動有南關里長許義方、文正里長胡志賢、什乃里長王榮勳、坐駕里長林怡姍、溪美社區環保義工隊長林日清、胡厝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康清立等人,率環保義工隊及民眾約二百餘人參加。

Read More

北市夜店人潮增 衝突一夜三起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台北市夜店、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消費人潮增加,十七日凌晨信義區夜店散場時,爆發三件民眾因細故打架、衝突事件,轄區信義警分局啟動快打,以強勢作為遏止衝突民眾,並維護夜店周遭秩序。  警方表示,十七日凌晨二時五十分許,值勤員警發現某夜店周邊有散場酒客聚集並互相叫囂,立即通報線上警力到場維護秩序,驅散民眾。凌晨三時許,林姓男子持黑色小型摺疊刀欲衝向現場,警方見狀將其壓制後,當場查扣,依社會秩序維護法偵辦。  凌晨四時十九分許三張犁派出所執行夜店守望勤務時,因見四名民眾糾紛爭吵,員警立即上前隔離雙方,過程中王姓民眾出手揮擊陳姓員警臉頰,造成其左臉頰紅腫瘀青,全案依刑法妨害公務及傷害罪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WSBL 國泰117:47狂勝台元

 國泰鄭伊秀(右)繳出16分、10籃板「雙十」成績單。(中華籃協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WSBL國泰人壽今天依舊銳不可擋,以117比47輕取台元紡織,國泰單場得分及勝分差都破本季紀錄,總教練鄭慧芸直言,沒在管分數,反而上半場球隊失誤過多,讓她很在意。  第15季女子超級籃球聯賽(WSBL)今天在台北體育館繼續舉行2場賽事,台元老將陳萓峰、劉君儀、蔡佩真今天缺陣,讓國泰開賽沒多久就拉出一波21比3攻勢,加上首節6成5的命中率,迅速取得29比8領先,上半場結束更將差距擴大至26分。  國泰下半場火力全開,第3、4節各攻下34分,最終以70分差大勝,國泰全場攻下117分,雙雙刷新本季紀錄。  鄭慧芸賽後表示,球員不能因為大幅領先就輕鬆打,必須清楚場上發生的任何事情,包括剩餘時間、犯規次數。  國泰上半場高達14次失誤,也讓鄭慧芸忍不住動怒,她指出,球員應在很短時間內辨識出該輪到誰處理球,失誤很不應該。  國泰的林育庭、鄭伊秀、黃鈴娟、韓雅恩、陳薇安、羅蘋、陳鈺君等7人此役得分雙位數,其中鄭伊秀繳出16分、10籃板「雙十」成績單,幫助國泰收下開季8連勝。  另一場台電對中華電信之戰,中華電信靠著謝佩君鎮守禁區,加上決勝節獨得9分,終場以66比61獲勝。

Read More

娜魯灣協會表揚原民模範母親

台中市娜魯灣關懷協會舉行原住民模範母親表揚活動。(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娜魯灣關懷協會十七日在大雅區原住民文化館舉行原住民模範母親表揚活動,副市長黃國榮表揚模範母親,現場安排原住民母語教學活動,規劃親子族語闖關遊戲。  黃國榮表示,國內疫情逐漸趨緩,台中市府逐步解禁開放相關空間,這場表揚活動正好趕上這波部分解禁政策。  原民會主委林益陸說,原民會施政重點為加強辦理花東、自強新村原住民社會文化住宅興建,推動原住民原鄉部落觀光、產業部落巴士及原民健學計畫、光復新村通路佈建計畫、大雅區原住民文化館活化計畫等,將原住民文化與產業鏈結,帶動地區發展。表揚活動,黃國榮、林益陸、議員黃仁等與會。

Read More

南韓增13例確診 5例來自梨泰院

日本東京都疫情暫趨緩。圖為御徒町阿美橫丁商店街人群。(中央社) 中央社/首爾17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今天通報,截至今天凌晨零時,境內較前一天凌晨零時新增13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達1萬1050例。  韓聯社報導,韓國單日新增確診數連續2天維持在20例以下。新增13例確診中,6例屬社區感染,分別是首爾市4例,大邱市和大田市各1例;其餘7例屬境外移入病例,當中4例是在入境檢疫過程中確診,其餘為首爾市1例、慶尚南道2例。  新增的6起社區感染病例中,有5例與首爾梨泰院夜店有關。與梨泰院群聚感染有關的病例,已增至168例。  另外,日本東京都今天單日新增5例確診病例,疫情暫趨緩。

Read More

新朝宮三媽回梧棲娘家 恭請朝元宮媽祖駐駕

基隆新朝宮舉辦「啟建護國祐民暨超拔薦祖解冤釋結法會」,昨日到梧棲朝元宮恭請湄洲媽祖回新朝宮駐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數十年前,一群台中梧棲人因為到基隆港碼頭討生活落腳基隆,這群碼頭工人渴望繼續獲得故鄉媽祖庇佑,於一九六一年回梧棲朝元宮分靈聖母請到基隆港西岸碼頭邊的仁正工寮,尊稱為三媽祖,隔年將廟名為新朝宮,每年新朝宮會回台中梧棲祖廟朝元宮進香,今年新朝宮舉辦「啟建護國祐民暨超拔薦祖解冤釋結法會」,昨日回朝元宮恭請湄洲媽祖到新朝宮駐駕。 這群梧棲移民到基隆的碼頭工人,總是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帶去梧棲朝元宮拜拜,那是一種鄉愁,沒辦法日夜回到梧棲,跟媽祖燒香祈禱,於是一九六一年,在徵得當時的梧棲朝元宮管理委員會主委黃海泉和梧棲鎮長陳老石的同意下,由基隆港碼頭第五隊第六班成員林天寶等人帶隊,將梧棲朝元宮分靈聖母請到基隆,奉祀於台中海線移民基隆碼頭工人聚集的仁正工寮,並尊稱聖母為三媽祖。 高齡八十五歲的楊添發是台中清水人,十四歲就被同鄉帶到基隆淘金,做了十年挑煤炭的工作,後來才擠進正式的碼頭工人,他回憶,當年在碼頭工作是二十四小時沒日沒夜地做,中間只有三餐放風半小時。由於工作辛苦、風險又高,所以經常有人身體「欠安」,在沒有健保、勞保足以保障勞工的年代,碼頭工人沒有條件生病就診,唯一只有寄託於信仰。 楊添發說,「自己的命是三媽救來的!」自從有了新朝宮,楊添發每天都前往拜拜,出過大車禍、腦部開刀的他,深信他的命是媽祖救回來的,如果不是媽祖保佑,他應該活不到現在。雖然已經退休,楊添發還是天天到廟裡拜拜,感念媽祖庇佑。 每年媽祖生日,新朝宮三媽會由碼頭工人組成將軍團的護駕下,陪三媽回梧棲朝元宮進香,今年適逢新朝宮三媽謁祖進香六十週年,並舉辦「啟建護國祐民暨超拔薦祖解冤釋結法會」,昨日由主委林天寶等人回朝元宮恭請湄洲媽祖到新朝宮駐駕。

Read More

亂摳肚臍 壯男染腹膜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40多歲的男子,習慣性「摳肚臍」,直到肚臍流膿,趕緊去醫院檢查,發現已經引發腹膜炎,服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只好開刀切除肚臍。醫師提醒,肚臍是肚皮最脆弱的地方,肚臍如果挖太深,可能會引發腹膜炎。  羅時豐因為腸胃的毛病,過去20年腹部動過3次手術,多年來經過中醫調養,疼痛頻率逐漸下降。但去年工作結束回家,竟腹痛難耐,就醫後確診是腹膜炎,醫生說如果再晚半小時送醫,可能就小命不保。  中山附醫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當發生腹膜炎,代表體內有細菌亂竄至腹腔。這些細菌可能是胃液、腸液或排泄物產生,引起腹腔發炎,假如跑到血中恐引起敗血症,若沒有及時發現,甚至可能喪命。而肚臍是通往重要器官的大門,猛挖肚臍也可能引發腹膜炎。  陳欣湄表示,腹膜炎跟死亡率的關聯,與原發疾病有很大關係。若是由急性闌尾炎、急性輸卵管炎所導致的腹膜炎,死亡率低於10%;但若是大腸破裂、急性壞死性胰臟炎等所導致的腹膜炎,死亡率可能高達80%。  除了疾病影響,肚臍是肚皮最脆弱的地方,因肚臍皮膚下沒什麼肌肉,皮膚層和腹膜幾乎就是貼在一起,可說是肚皮的罩門。  很多人有清洗肚臍的習慣,陳欣湄提醒,清洗肚臍前,可先用凡士林將污垢溶出,洗澡時再用肥皂或清水稍微清洗,沒有積藏太多汙垢即可,不須過度清洗。因為肚臍如果挖太深,可能會引發腹膜炎。  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表示,要判斷是腹膜炎還是單純肚子痛,可從三種症狀判別:一姿勢改變或是動一下稍微牽扯到皮膚都痛;壓肚子僵硬:肚子腹直肌因為痛感而僵硬;反彈痛:按下去會痛,但在放掉那一瞬間的反彈更痛。當出現這些症狀,就要特別留意。

Read More

南山公墓區 文史界籲全部保留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十七日舉辦「南山公墓博物館講座」,呼籲全區保留。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十七日舉辦「南山公墓博物館講座」,公開南山公墓歷史名人塚地圖,以及南山墓葬文化、風水地理、民俗藝術等主題演講,揭示南山公墓是一座豐富的博物館,呼籲全區保留。  南山公墓歷史名人塚電子地圖由南山公墓自救會成員張鎧臣和邱睦容、蘇峰楠一起製作,地圖一共分為十個圖層,依修建年代區分共有五種,另有以主題區分的五個分別為:后土、小孩、軍人、磁像、和寵物。每個主題都有特徵分類,並且搭以大量的現場照片,以及附近知名地標,以便讀者判別位置;網址是https://reurl.cc/pDklza。  活動中並由張家豪講述「南山公墓瓷磚彩藝」,南山公墓蘊藏豐富的藝術彩繪作品,包括彩繪花磚、書法、石雕、泥塑等作品,台南知名的「天山畫室」的彩繪磁磚,留存許多作品在南山;薪傳獎大師施弘毅的石雕,也有好多座精彩的作品。  唐明俊講述「南山公墓的古墓」,墓區裡明朝、清朝、日治時期的古墓比比皆是,而且各有特色。吳明憲講述「南山風水和文化景觀的內涵」,指南山公墓有二種墓特別多。一種是一墓多碑,有三座碑,有五座碑,有並列於前或鑲嵌與後,也有立在二側,更有舖在墓底的。另一種是「歷代祖先墓」,推估南山公墓一百公頃中至少有一千座歷代祖先墓。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會長吳昭明表示,南山公墓是墓葬文化的博物館,是風水地理博物館,民俗藝術表現博物館,也是台南台地最佳地形博物館。

Read More

西班牙單日87死 兩個月來新低

 中央社/馬德里17日綜合外電報導  西班牙衛生部今天表示,境內單日新增87人死於武漢肺炎,是兩個月以來首度單日低於100人。  衛生部說,總計2萬7650人染疫身亡。確診人數則從16日的23萬968人,增加至23萬1350人。

Read More

預防口罩痘 戴前先抹潤膚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氣溫飆破30度,許多民眾因為長時間高溫戴口罩悶熱,引發皮膚不適猛冒痘痘與粉刺,甚至引起感染。皮膚科醫師建議民眾,戴口罩前可在臉部塗上潤膚霜或化粧水,待皮膚吸收後再戴,可以舒緩高溫戴口罩的不適感。  時序入夏,天氣炎熱,加上疫情趨緩下,因戴口罩悶熱、不舒服,很多民眾開始自行鬆懈防疫不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強調,不要放鬆個人防護,建議戴口罩保健康,讓受不住戴口罩高熱的民眾陷入兩難。  一位擔任美食外送服務員的小敏,最近天氣炎熱動輒超過30度以上,他騎車外送餐點除了要戴安全帽外,再加上口罩,讓他的臉頰與下巴都悶出一堆痘痘跟粉刺,愛美的她又忍不住去擠壓,結果傷口因照在口罩下悶熱引發傷口感染。  收治小敏的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暨台灣微整形醫學會理事長陳美齡醫師指出,民眾在戶外空曠人少處,可以暫時取下口罩讓臉部肌膚獲得透氣,但進入公眾場所等人潮密集處,仍應正確戴好口罩,以避免遭到病毒傳染。  陳美齡建議,若長期配戴口罩感到不適,可到洗手間取下口罩以清水洗臉,可以洗除臉部毛孔出油與毛孔阻塞;在戴口罩前,也可以先在臉部塗上一層薄薄的潤膚霜、或先噴一些化粧水以紓緩臉部敏感不適,待肌膚吸收潤膚霜或化妝水後,再以紙巾輕輕擦拭乾凈戴上口罩,這樣就可以減少口罩與皮膚的摩擦所引發的過敏與粉刺、暗瘡的增生。  此外,對於常使用乾洗手而洗出過敏性皮膚炎,陳美齡指出,很多乾洗手的主成份為酒精、異丙醇等具有揮發、收斂效果的膏狀消毒液,其對皮膚相對具有刺激性,經常使用可能會傷害手部表皮層角質、皮脂膜,造成皮膚水分及油脂流失,導致皮膚龜裂脫皮等皮膚炎症狀。  陳美齡提醒,防疫勤洗手應以濕洗手為原則,以肥皂、洗手乳與清水沖洗,無法濕洗手時,才改用乾洗手代替,且洗手後要注意保養,隨時擦乳液或護手霜,以保護手部皮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