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維
跨越大橋來到和平島,路在前方展開,兩側是帶著暗灰色調的水泥建築,招牌蒙了灰灰的薄霧,時間似乎停留在七、八0年代。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基隆。
在台北教完水彩課後,急忙趕往火車站,傍晚時分,天空逐漸轉為橘色,然後又降為深深的紫色,開往基隆的列車就在流動與變化的色彩下向前疾行。
這時讓我想起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中記錄基隆之旅的〈社寮島旅情紀〉。這篇遊記發表時的一九三七年,佐藤春夫已經四十多歲了,透過書寫,回到十七年前剛抵達台灣的年輕時代。因為時間久遠,記憶早已褪色,在基隆碼頭上岸、前往社寮島(今和平島)、到訪琉球聚落、參觀媽祖廟,一系列的活動就像發生在某個夏季午後的夢裡,覆著朦朧面紗。回憶如夢,人生如夢,這大概就是他想抓住的感覺吧!
此時此刻的我,帶著找尋過去風景及嚮往海洋意象的心情,來到了基隆。
我所看見的風景
來到基隆,迎面襲來的是股厚重潮濕的氣息,皮膚沾到空氣,宛若碰到殘留桌面的糖漿,有著黏黏的觸感。這座城市被群山圍繞、被海風吹拂進來的水氣不斷累積,形成了多雨的性格,難怪會被人們稱為雨都了。
隔日一早,我從旅館出發前往海洋廣場。廣場在港區末端,空氣中瀰漫著淡淡鹹味。最靠近的船隻是艘十層樓高的巨大白色郵輪,船舷上印著藍色圖紋。近年來基隆大力發展郵輪觀光,吸引了不少遊客。其實早年在日治時代,基隆已是人們往來兩地的重要港口。那時連接台灣與日本的航線被稱為「內台航線」,其中「神戶基隆線」與「那霸基隆線」都以基隆做為終點。那時的基隆就像今日的桃園機場,連結世界,展示台灣。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基隆已從台灣門戶退居至邊陲地帶。
離開海洋廣場,我租了一台機車,沿著公路前往和平島。在和平島入口處的大橋旁有兩個特殊景觀。其一是阿根納造船廠遺址,巨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悄然地矗立在海岸旁,無法承受時間的部分都已腐化,就像一條死去鯨魚的遺骸,了無聲息。另一個風景則是正濱漁港,有如希臘風景般的彩繪房屋,洋溢著生的氣息,與一旁的造船廠形成鮮明對比。
將機車停放好,我透過步行的方式繼續接下來的路途。
跨越大橋來到和平島,路在前方展開,兩側是帶著暗灰色調的水泥建築,招牌蒙了灰灰的薄霧,時間似乎停留在七、八0年代。
對旅人而言,旅行是一串的長鏈,包含離開、移動與抵達。步行的過程中,許多事物和我擦肩而過,比方說撐著陽傘手拿蔬菜的老太太、閒置在綻放著紅色九重葛下的攤販等,但是一道普通的圍牆卻在我的腦海裡盤桓了更久的時間。
我知道那道圍牆的後面是造船廠。但那也曾是琉球人的聚落,他們隨著日治時代的到來而移居和平島,也隨著日治時代的終結而離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成為了一個只能從佐藤春夫的遊記裡想像的風景。
我所感受的海洋意象
負責導覽的志工是位年約六十多歲的大叔U先生。
浪濤聲從前方傳來,大自然雕刻著頑強的岩石,歷經無數光陰,終於迎來它的屈服,形成這一片表面布滿凹洞與痕跡、散落著黑頭石柱的土黃色風景。不知名的綠色植物在岩石縫及遠離水面石頂上奮力求生。接觸水面的岩石因漲退潮的影響,被染成了深褐色。
「你們可以摸摸看這些岩石。」U先生指著腳底下的土黃色岩塊說著。
「這些岩石的觸感很像砂紙,摩擦力很大,如果用力摩擦,還會磨出粉末來呢!」於是我用手指摩擦著岩石,驚嘆著神奇。
「是呀。這些岩石都是泥質砂岩,它們原本是海裡的泥巴,在地質作用下變成了岩石,但還是很脆弱,因此在東北季風和海浪的侵蝕下,成就了現在的特異景觀。」U先生解釋著。
U先生還說這些矗立在海邊的蕈狀岩是由兩種不同硬度的岩石組成,因為侵蝕速度的差異,形成了上粗下細的杏鮑菇體,遠遠的看,就像是正在凝望大海的沉思者。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這裡看似不毛之地,卻是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
U先生在一個角落蹲了下來,示意我們過來觀看,我發現岩石上有許多長短不一的條狀痕跡。他說這些都是幾千萬年前生活在泥巴裡管蟲的活動痕跡,是一種生痕化石,在泥巴變成岩石後,成為了足跡的影子。透過管壁的形狀,想像這些遠古生物的生活,不論是休息、緩慢移動或遇到掠食者驚慌失措的移動,都能透過生痕化石的形狀表現出來。這些痕跡,代表著來自過去的生命。即使是小小的管蟲,同樣能在大宇宙的洪流中留下曾經來過的歷史軌跡!
來到更靠近海岸處,我注意到這裡的岩石相當奇特,就像一層又一層整齊的榻榻米,平鋪在海岸上。U先生說它們叫「豆腐岩」,是順著岩石「節理」縫隙往下侵蝕後所形成的地貌。若侵蝕只發生在岩石的固定一側,就會變成海蝕溝或海蝕洞。可以說,節理的存在對海蝕地形的生成,是很重要的因素。
站在這片受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觀裡,我對它產生了共鳴。十年前,當自己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每天窩在實驗室裡開發特殊的金屬材料。為了觀察金屬的微結構,我得花好幾個小時打磨試片。從最粗的砂紙開始,慢慢研磨至微米等級的拋光布,將粗糙的表面處理成可看見倒影的光滑鏡面。最後,再用強酸腐蝕,得到真正的微結構。
我想,看過顯微鏡的人應該都會同意,巨觀的海蝕地形和微觀的金屬世界彼此連結,有著共通的語言。例如沿著節理腐蝕的豆腐狀結構、鑲嵌著類似蕈狀岩的黑色顆粒、打磨過程所遺留的少許刮痕,當然也包含了紋理本身的造型之美。手工處理試片的過程就某方面來說,宛若一部縮時攝影,將大自然打磨岩石所需的千萬年,濃縮到幾個小時完成。
大概是因為勾起了求學生涯中那段觀察微結構的時光,在走入這片崎嶇的海蝕地形時,我有了熟悉的感覺。
午後的媽祖廟
蒸發旺盛的午後,夾雜著潮濕的空氣與汗水,黏膩的讓人昏沉。離開和平島前,我順道拜訪了島上的媽祖廟。會特別來到這裡,也是為了找尋佐藤春夫曾經書寫過的地景。可惜,當年的那間古廟,已於五十年前因應道路拓寬而被拆除了,圍繞著古廟的樹林也隨著城市的發展被密集的住宅取代。今日來訪的媽祖廟其實是重修後的新建築。
慵懶的午後,廟裡空無一人。寧靜,隨著線香的燃燒裊裊升起,周圍只有淡淡的燒香味、嘰嘰喳喳的鳥叫及隱約從遠處傳來的鑽頭聲。如果再安靜些,或許我還能聽見自己怦怦的心跳吧!
供桌上擺著貢品及幾尊神像,神像的身上掛了布條,寫著祈求閤家平安、信徒某某捐贈等等。視線所及的深處,則是戴著燦爛頭冠的媽祖主神像,四周滿布細緻的金色雕飾,上方還掛著匾額。我雖是個無神論者,但不知怎麼地,還是雙手合十的連拜了三次,祈求神明保祐《旅繪台灣》能順利出版。
抬頭仰望,入口處的「藻井」帶給我靈感,它的結構像蜘蛛網般展開,金色的神像、色彩豐富的線條層層交疊,形成猶如纏繞畫般的繁複之美。
此時天空突然「轟隆」一聲巨響,隨即下起傾盆的午後雷陣雨。而我的和平島散步,也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劃下句點。我想,基隆終究是躲不過雨都的宿命。
(本文為馬可孛羅出版社即將出版《旅繪台灣:跟著靈感走,用畫筆記錄這座島嶼最感人的風景》摘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