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19歲的林同學白天進行一連串密集劇烈的賽事,夜裡覺得又熱又渴,便猛灌冰礦泉水,不料瞬間頓時覺得胸口卡卡又緊縮,接著開始冒冷汗,並出現惡心且全身無力倒地,家人發現不對勁緊急送醫,竟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緊急處置後救回一命。
收治個案的急診專科主治醫師周孫立表示,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溫度冷熱變化太快時,人的生理調控無法短時間內啟動,就會導致不可逆的身體傷害,尤其是心臟,可能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心肌梗塞、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民眾,萬不可輕忽季節轉換對心血管的壓力。
一般心血管疾病與年齡的增長,持續呈現正相關,尤其40歲以上以及慢性病族群罹病的風險相對增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已經呈現年輕化的現象。
周孫立表示,像心肌梗塞,過去在40歲以下的患者並不多見,但現在年輕的心肌梗塞患者越來越多,可能與肥胖、作息不正常、過勞、熬夜、吸菸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心血管發生病變,近年來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周孫立表示,維持心臟正常運作主要由3條冠狀動脈供應心臟氧氣及養分,當冠狀動脈內只有部分阻塞時,心臟的供血量部分減少,稱為「狹心症」,冠狀動脈阻塞50%以上,即宣告生病(俗稱的心臟病發作),也就是所謂的「冠心症」,若是完全阻塞,造成供應心臟的血流阻斷,心肌得不到血液及氧氣的供應便會發生組織壞死,就是「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的阻塞對於生存的威脅極高,周孫立指出,病患此時感覺可能於胸骨下、胸骨後或心前區產生短暫陣發性之疼痛,感到像「脹氣疼痛」、「心燒灼感」、「很重的東西壓在胸口上」或「類似針扎的嚴重胸痛感」;疼痛位置有時會擴散到下巴、頸、肩、二側的手臂、上臂、背部或頸部。
周孫立強調,根據臨床經驗,約有15%冠狀動脈阻塞的病人從未發生過胸痛,但是第一次發作時就是心肌梗塞,阻塞程度可能已達70%以上,死亡率為50%。因此,一般等到出現症狀,像是心絞痛,患者可能在熬夜或運動等過後覺得胸悶,但休息一下又好了,然而反覆出現這樣的症狀,自己就必須要特別警覺,盡快求診醫師瞭解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