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老人憂鬱症是一種常被忽略,也常被誤診為內外科的疾病。台南市立醫院指出,改善老年憂鬱症最有效方式,就是多陪長者出門交際,千萬別因長者體力差就讓他在家「多休息」,避免與社會逐漸隔離。
南市醫說,銀髮族的老年憂鬱症一直未能被患者、家屬和社會所認知,而在各項自殺研究中,年老都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即使如此,老年憂鬱症依然常被低估。原因可能為老人就算有憂鬱症狀也不會告訴他人;或者老人常不把憂鬱症狀當一回事,而忽略它或僅視為一般身體疾病。因此,若醫師也缺乏此方面警覺或認識,就容易把老年憂鬱症遺漏掉。
一般成年人憂鬱症診斷標準,包括情緒低落、失去生活興趣及喜樂;食不知味,體重下降;睡眠障礙、沒有體力;動作遲緩、思考能力下降;罪惡感、無望、無價值感;無法集中注意力;悲觀、死亡及自殺的意念等。前述診斷標準雖也適用於老年憂鬱症,但實際上老年憂鬱臨床診斷更為困難。
南市醫指出,身心科診間長者通常只訴說身體症狀,而忽略情緒症狀,即使有,也常以焦慮、緊張及易怒等表現,未必有憂鬱症狀;與年輕人相較,老人憂鬱症具有更多的身體症狀,例如胸悶氣促、腸胃不適、腰痠背痛、頭痛暈眩、倦怠無力等,如未仔細詢問心理症狀,常被誤診為內外科疾病。
老人面對由職場退休、兒女離開家庭、同儕逐漸凋零等,孤單寂寞機會大增;加上身體機能衰退、疾病較多、自尊及自信減低、生活上缺乏積極目標,都大大增加罹患老年憂鬱可能。家中有老人憂鬱症的患者,家人除了應考量身體疾病或生活的轉變等,針對原因治療改善,也應多鼓勵幫忙安排參加老人長青會、長青大學或媽媽教室活動,尋求一個有認同感之團體,從而獲得同伴的心理支持,勿讓自己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