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健保永續…醫界籲部分負擔回歸定率制

副總統賴清德(中)25日在「2021健保國是論壇」中點出健保面臨收支失衡、人口老化、新醫療科技給付等3大挑戰,在健保制度中導入健康促進、預防的思維,將是重要解方。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021健保國是論壇25日登場,由醫界共商健保永續解方,副總統賴清德和前任副總統陳建仁均受邀提出健保改革方向。會中並建議,健保部分負擔應回歸定率制,對未經轉診就醫、高浪費、高診次病人加重部分負擔,才能避免浪費、落實分級醫療。 福和會召開「2021健保國是論壇」,針對基層醫療永續發展、偏鄉醫師人力缺乏、醫學人才培育等議題進行討論,主題聚焦健保資源開源節流。 副總統賴清德在致詞時表示,健保制度獲得民眾90%的滿意度,是台灣民眾最支持的政策,也讓台灣達到就醫平權。 但賴清德也指出,這20多年來,健保制度也存在許多問題,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收支失衡,尤其是台灣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勢必對健保制度帶來很大的衝擊;第二是慢性病、癌症病人增加,目前每年癌症的健保給付已超過新台幣1千億;第三則是要滿足民眾的要求、提升醫療服務,許多新的檢查、檢驗及治療都納入給付,勢必會對健保產生相當大負擔。 賴清德認為,雖然近年有些改革,包括建置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今年初也調整健保費率,但長期而言,健保制度要能提高醫療品質,又要能達到財政平衡,必然需要一連串改革。他認為應將預防、鼓勵機制導引到健保制度中,對民眾是好的、對健保制度的長久發展也是好的。 前副總統陳建仁則表示,很多健保的資源是浪費到重複的檢查,或者是過多的用藥,建議未來醫療影像分享以後,重複檢驗的情況就會減少。 福和會理事長林逸民表示,目前健保一年總額超過7千5百億,由39位健保委員會的委員決定分配,但這些審議委員的遴選方式和制度,不夠公開透明,遭外界詬病。

Read More

〈生活休閒〉防風林、沙灘、林棧道、探更寮 七股潟湖多元風情

遊潟湖看海景,別有一番類出國的心情。(記者張淑娟攝) 七股潟湖搭娛樂船筏遊網子寮汕,有偽出國感覺,享受台南沿海的防風林、沙灘、木棧道和探更寮的多元風情,踩在柔細的沙灘上,玩出一行行小腳丫子印,不出國仍能有旅行般的心情。 遊潟湖之後,可以大吃烤蚵仔。 (記者張淑娟攝) 七股潟湖一千六百多公頃,漁民稱它「內海仔」,是台江內海的遺跡,也是目前島上最大的潟湖,所在位置於七股區龍山里、西寮里以西,七股溪以北,將軍溪以南,其外圍有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等濱外沙洲,目前漁民利用湖面養蚵及設定置網,形成星羅棋布的潟湖景致。 網子寮汕設置有探更寮,是特別的漁村文化景觀。(記者張淑娟攝) 搭乘娛樂船筏可前往網仔寮汕,那是無人島,上頭有木麻黃為主的防風林,黃昏時可見鷺科集結回巢;退潮時可看到灘地上成群出來覓食的和尚蟹,沿著木棧道往西穿過樹林後,是一望無際的台灣海峽,沙灘上可觀察到各種濱海植物與沙丘地形。上到網子寮汕,可看到昔日守更防賊人的探更寮,亦稱桶更寮的裝置藝術。 早年漁村魚塭旁都會以茅草和竹子搭建休憩場所「探更寮」,冬暖夏涼,非常舒適。當地漁民表示,古早漁民晚上都要住在探更寮看守魚塭,如今養殖設備齊全,探更寮逐漸消失。不過,因造型特別,目前在網子寮汕特別搭建兩座探更寮,甚至還有結婚的新人以探更寮為場景,留下昔日漁村的特有記憶。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學甲爐石查地 查地下水汙染

立委陳椒華(中,著時力黃色背心)到學甲國有地協調鑿井監測地下水質情形。(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學甲報導 立委陳椒華二十五日會同國有財產署、環保署等單位,前往學甲爐碴案的國有地現勘,請國產署鑿井與確認國有地被掩埋廢棄物的地下水是否已汙染。陳椒華說,現在缺水已成常態,地下水將成為重要的「救命水」,亂埋廢棄物汙染地下水,將衝擊到未來水源的供應。 陳椒華說,而根據台南市環保局檢測,學甲興業段有掩埋爐碴的鄰近地號,已出現地下水砷、鉻及銅汙染偏高情形,因此要求顧問公司應儘速在半個月內將鑿井計畫送國產署審議,避免梅雨季到來造成水質被稀釋,並於鑿井後與原本環保局鑿的兩口井同步取樣進行,由顧問公司與環檢所同時檢測,確保數據正確性。 陳椒華指出,興業段377地號的地下水鉻、砷及銅的汙染比850地號高三倍多,在其要求下,國有財產署日前完成興業段804-2地號地下水監測井的招標,昨天特與國產署及廠商一同來現勘確認鑿井位置。 國產署也表示,鑿井後進行枯水期和豐水期二次監測,以確認國有地的地下水是否遭到爐碴汙染,將鑿井十五米深,並從三米到十五米採樣,對八項重金屬進行含量檢測。 陳椒華強調,國有地遭埋厚達三公尺的爐碴,鄰近三塊工業區土地也是,應儘速清除,避免地下水繼續受到汙染。 而昨天的會勘,除國有財產署及環保署人員外,立委陳昆和及多位在地里長與環保聯盟人員,也都到場關切。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針對立委陳椒華在學甲爐碴案國有地現勘。環保局將進行地下水質檢測,追蹤地下水品質。 環保局表示,基於風險控管及環境監測,於地下水下游處緊臨804-2地號興業段805地號所設監測井,亦會進行採樣檢測作業;另在工業區爐碴未清除前,每年於枯、豐水期,環保局將進行地下水監測採樣分析八大重金屬,追蹤地下水品質。 環保局指出,基於風險控管及環境監測之目地,位於爐碴掩埋區地下水下游處之工業區興業段805地號及377地號設置兩口監測井,兩口井位置分屬不同區域環境,地質狀況不盡相同,地下水檢測數據有高有低皆屬合理。環保局於一0九年十一月廿六日所檢測的地下水值,皆低於地下水汙染管制標準值,無汙染疑慮。

Read More

保護兒少 讓愛不再迷路

南台南家扶中心廿五日辦理「No More Sorry 讓愛不再迷路」兒童保護宣導活動。(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衛福部統計二0二0年兒少保護通報數八萬二千多件,再創歷史新高,兒少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南台南家扶中心廿五日在灣裡萬年殿廣場辦理「No More Sorry 讓愛不再迷路」兒童保護宣導活動,呼籲大家一起關注兒少保護議題,關注就是最好的幫助。 南家扶邀請社會局長陳榮枝、家防中心主任施清發、龍崗國小校長陳彥良、省躬國小校長謝辰育、南家扶扶幼主委楊基本等人,齊聲呼籲「No More Sorry」、「保護兒童、你我都可以」,盼能藉此喚起更多民眾對兒少的關注。 兒保闖關活動有親子互動遊戲、親子手作及認識台南市社福資源,最受歡迎的關卡就是長達七公尺的大型氣墊迷宮,迷宮裡蘊藏生活情境關卡,讓孩子們在闖關的過程,可以學習辨識生活的危險情境,並練習自我保護的方式。 南家扶規劃線上親子關係檢測小遊戲「森林冒險」,讓孩子與家長分別回應家庭教養觀念、親子互動之感受與壓力指數,家長們看了對於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檢測結果感到相當驚訝,「沒想到我的孩子跟我認為的有些不一樣,彷彿得多給孩子一些尊重」。 楊基本表示,兒少保護事件層出不窮,非常心疼孩子遭受不當對待,南家扶邀民眾一起發揮雞婆心,多一份關注與留意,多一點行動,甚至只是打一通電話,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大的幫助。

Read More

200kg侏儒抹香鯨 陳屍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昨日發現一頭死亡侏儒抹香鯨,疑在海上死亡後被海浪推上岸擱淺在濕地灘地。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清水區高美濕地二十五日被發現一頭死亡侏儒抹香鯨,疑在海上死亡後被海浪推上岸擱淺在濕地,第三岸巡隊獲報派員將侏儒抹香鯨抬上岸,將由中華鯨豚協會採樣處理。 海巡署中部分署第三岸巡隊梧棲安檢所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許接獲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通報,於高美濕地木棧道西方約一百公尺處疑似有死亡鯨豚,立即由梧棲安檢所中士柯亦晏等四人及鹿港機動巡邏站中士蔡明孝等三人前往現場,並會同台中市海岸資源漁業發展所承辦人陳俞婷實施死亡鯨豚丈量作業,死亡鯨豚長約一百九十公分、高約七十五公分、重二百公斤。 海巡並將現場照片電傳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經其辨識為侏儒抹香鯨,因該鯨豚位處保護區內核心區,為減少影響保護區內部生態與環境,昨日下午三時由海巡人員合力搬運及初步處置,後續待中華鯨豚協會到場實施採樣。 侏儒抹香鯨擱淺死亡高美濕地,評估牠已死亡多時且豚體腐爛,引起許多岸上遊客注意。第三岸巡隊表示,如果民眾於岸際有發現保育類動物或其他需要海巡人員協助,可撥打海巡署「一一八」免費服務專線,海巡署將立即派員協助處理,拯救每條珍貴的海洋生命,與民眾共同守護海洋環境。

Read More

神尊撐傘迎甘霖 失傳踏米鞋再現

雨水進喔!昨天在台南進香的廣澤尊王撐起五百萬巨傘。(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灣三月瘋保生和媽祖,最近市區幾間大廟進香團不斷,昨天進香團兩大特色:一是天終於下雨了,廣澤尊王撐起五百萬雨傘躲雨;另一是古早味的「踏米鞋」重現江湖。 進香時神尊進廟,信徒都會高喊「進喔」,昨天上午下起陣陣小雨,信徒都對天高喊雨水「進喔」,顯見大家久旱望雲雨之心,非常有趣。來自西港大塭寮大竹林的保安宮廣澤尊王,信徒見雨,為神明撐起一隻特大號的五百萬巨傘,這已是好久未見進香撐傘的鏡頭。   日本工人鞋「踏米鞋」常見於進香團成員腳下。(記者陳俊文攝) 另一團來自善化東勢宅的慈天宮主祀天上聖母,駕前一位「娘傘禮生」腳下穿一雙忍者龜在穿的踏米鞋,這是流行於日治時期的工人鞋款,只有兩個腳趾頭,好像牛蹄,據娘傘禮生黃承洋表示,踏米鞋非常好穿,又有防滑功能,也是將爺腳的最愛。 只可惜,現在台灣已找不到這種踏米鞋了,過去還有一家鞋廠在做,一雙四百多元,停產之後只能去日本五金行購買,有黑白黃三色,一雙售價九百元,分五個鈕扣和七個鈕扣兩款,每次有人要去日本玩,都會託人去找五金店買回備用。

Read More

七股外海驚見水龍捲

記者林相如∕台南報導 台南市七股外海二十五日上午出現難得一見的「水龍捲」景觀,膠筏觀光業者林明德載客到七股潟湖沙洲途中,發現少見的「水龍捲」,全船歡呼,紛紛拿出手機爭先記錄。 據了解,林明德常年在七股瀉湖沙洲載客出遊,但是從未看過如此奇景;二十五日上午天氣炎熱,天上烏雲密佈,風雨欲來,卻尚未下雨,行船過程中,遠遠的看到外海捲起一陣水波,就像龍捲風一般,林明德大叫「水龍捲」並且趕緊拿出手機拍攝,船上許多遊客也跟進,雖然才短短的一分多鐘,仍讓大家大飽眼福。 中央氣象局資料指出,龍捲風是一股自積雨雲底向地面伸展的強烈旋轉空氣柱,上端與雲相接,下端與地面或海相接,出現在陸地稱為陸龍捲,出現在海上稱為水龍捲,通常僅維持數分鐘至數十分鐘,而龍捲風的形成,必須有極不穩定的空氣擾動,或高溫高濕空氣與冷空氣的劇烈輻合作用。

Read More

<里長放送站>歸仁區八甲里黃國勛 為民排憂解難

歸仁區八甲里里長黃國勛。(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歸仁區八甲里里長黃國勛推動社區營造,美化里內環境,還將開辦社區學堂,促進社區學習風氣;他也重視提供里民法律諮詢,協助調解交通事故、債務問題,幫里民排憂解難。 黃國勛初任里長,他先從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做起,在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和公部門、民眾有諸多接觸,進而發現民眾在社區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透過發公文、寫企劃案向公部門爭取資源,改善、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讓他在擔任里長後就能很快上手。 大學主修機械工程的黃國勛,由於父親曾經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關係,進而對公眾事務有所接觸,也產生興趣;他先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爾後再當選里長,目前同時擔任里長和社區理事長,雖然兩者的工作性質略有不同,但因服務的對象和性質有相當的重疊性,在社區營造工作的推動上頗能相輔相成。 黃國勛配合區公所推動市民學苑,曾辦理蝶谷巴特、手工皂研習課程,由於里民參與踴躍,成效不錯,進而與區公所合作推動八甲角落藝術公園,透過替代役人力協助,美化里活動中心周邊環境,不但增設植栽、運動設施、休憩區,也將公廁外牆彩繪。 由於妹妹具備法律專長,可協助提供諮詢,黃國勛還用心提供里民法律協助,陪伴解決交通事故調解或因債務產生的法律問題。 黃國勛也很重視社區學習風氣,他運用社區民眾的不同專長,邀請他們擔任講師,開辦有書法、鉤針毛線編織、陶笛、二胡等課程的「八甲學堂」。

Read More

鹽水蔡和泉故居修復完工

「鹽水月津詩社蔡和泉故居」完工,將加入成為「月之美術館」展覽空間之一,為鹽水月之美術館增添新亮點。(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代辦「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案例「鹽水月津詩社蔡和泉故居」完工,待部分細節改善完成後,建物將提供市府文化局與鹽水區公所無償使用五年。故居將加入成為「月之美術館」展覽空間之一,為鹽水月之美術館增添新亮點 文化局表示,屋主蔡英敏(蔡和泉孫子)表示,雖然成年外出工作後便搬離故居,但對於從小與阿公在此的生活記憶猶新,一直希望這樣一棟有故事的故居能夠重獲新生,並將過去地方文學發展脈絡於此推廣。他也很感謝文化局、區公所在尋覓新空間時,主動協助搭配上文化部的私有老建築補助,協助把建物修復完成,並轉為公眾使用,讓故居真的可以開始「說故事」。 鹽水區公所指出,蔡和泉是日治時期有名氣的漢學老師,一九二0年代起就發表不少詩詞作品,現在月津港燈節常用來發想的「月津八景」便是蔡和泉所創作,能夠將其故居修復完成、成為月之美術館一份子,更顯相得益彰。 文化局表示,本建物約建於一九二0年,基本上為傳統建築樣式,但正身中間的正廳為兩層樓則為比較特別的形式,另有融合部分日治時期的特色,例如正立面白色釉面磚、二樓陽台造型、日式便所與床組等等。且全案亦配合「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要求,施工前先進行建物的調查研究、規劃設計等事項,才依原有歷史脈絡進行修復。 該案修復工程總經費七百六十萬元,計公部門補助五百三十六萬元,但在仍需自行負擔二百二十三萬六千七百元的情況下,文化局說,申請人還願意提供公部門無償使用五年,相當難能可貴。

Read More

早期膝關節炎換半套 8旬翁騎單車趴趴走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任林進盛說,早期的膝關節炎90%是膝關節內側的軟骨磨損,只要施做活動半膝人工關節置換即可改善。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80歲老先生長年右膝關節疼痛,走路重心偏向膝關節內側,逐漸形成O型腿,走起路來身形會歪斜,雖經藥物治療及多次玻尿酸注射,都僅短暫緩解,不久後又疼痛不已,愈來愈不想出門,接受半套膝關節置換術後,膝蓋靈活得可以騎腳踏車四處蹓躂。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任林進盛表示,這位高齡患者長年以來因右膝關節疼痛,走路的重心偏向膝關節內側,逐漸形成O型腿,走起路來身形會歪斜,經X光檢查,顯示患者膝蓋疼痛是因右膝內側軟骨磨損,外側完好,建議施做活動半膝人工關節置換。 林進盛說,這項微創手術的關鍵是個小小的仿人體半月板活動式襯墊,術後可讓膝關節前後靈活彎曲,使用起來就像原本的膝蓋一樣,不會有太多人工感。 林進盛指出,隨人口年齡逐漸老化,膝關節退化病患越來越多,根據健保參考統計,65歲以上國人近7成有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因為早期膝關節炎90%的患者是膝關節內側的軟骨磨損,如果施作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勢必要將前後十字韌帶及兩側半月板全部切除,如此對組織破壞很大,勢必會嚴重影響病患術後的恢復程度及恢復的時間。 林進盛說,這項活動半膝人工關節置換屬微創手術,傷口小,約7到9公分,且不會破壞健康韌帶,對於骨骼保留程度也比傳統全人工膝關節更多,術後兩天就能下床走動及上下樓梯,手術後住院時間也較短,對於尚在工作的患者更友好,年紀較輕或者肌肉夠強壯的人,術後不須樓梯扶手也能上下樓梯。同時,對80歲以上患者也更加安全,傷口小、出血量低、破壞少,可讓高齡長者在開刀麻醉下的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