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AZ疫苗開打迄今,接種量已逾74.3萬人次,在台灣也出現血栓副作用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新增通報5例疑似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有2例出現血小板數目異常,但尚未判定為血栓事件。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5例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都是女性,除了1例19歲,其餘均為40多歲,19歲女性個案接種後3天出現呼吸喘、全身與四肢瘀青就醫,檢測到血小板數正常範圍,D-dimer值異常,目前瘀青症狀已較消退,持續門診追蹤。
另1例接種當天出現發燒、頭痛、惡心、肌肉痠痛及關節痛,約2天後緩解,但在接種後6天再發生相同症狀,新增視力模糊、腹痛、喘與眼睛痛而就醫,並收治住院診治,檢測到血小板數稍低,D-dimer值異常,目前狀況穩定,已出院,持續門診追蹤。
第3例是接種後3天出現左下肢麻木感,後續麻木感延伸到左右臂而就醫,已安排相關檢查,持續門診追蹤。第4例是接種當天出現發燒、頭暈、冒冷汗、喘、頭痛、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但隔日喘的症狀「未緩解」且四肢出現皮疹急診,疑似過敏反應,目前已無不適。第5例是接種後隔日出現注射部位出現紅腫而就醫通報。
莊人祥表示,目前除了首例由專家會議判定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TTS)之案例外,其餘通報個案中,都是疑似血栓案件。
醫師提醒施打疫苗後出現嚴重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灣打AZ疫苗人數增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表示,出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人恐變多,提醒大家接種後4至28天後如出現頭痛、腹痛、下肢痛、胸痛和瘀青等症狀快就醫。
醫師巫康熙在臉書表示,打疫苗是控制新冠疫情很重要的方法,在歐美的報告,施打AZ或嬌生2家以腺病毒載體設計的疫苗後,發生罕見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的狀況,稱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巫康熙指出,一般打完疫苗可能發燒、全身痠痛,但多在2天內改善,若接種AZ或嬌生疫苗後4至28天發生「嚴重持續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腦靜脈竇血栓可能症狀)」、「嚴重且持續腹痛24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可能症狀)」、「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症狀)」、「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可能症狀)」、「莫名的瘀青或出血(血小板低下可能症狀)」等5大症狀,建議立刻就醫撿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