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疫苗再抵台 開放逾50歲接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目前疫苗涵蓋率已達百分之十二點一二。日本贈我的第二批一百一十三萬劑AZ疫苗八日下午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力拚檢驗封緘七天完成,開放五十歲以上對象接種。 日本贈台的第二批AZ疫苗抵台,食藥署派員赴桃園機場進行冷鏈查核與樣品抽取,效期分別為九月二十七日與九月三十日,並將樣品攜回食藥署實驗室進行檢驗,待審查文件資料與檢驗皆合格將核發封緘證明書。 陳時中表示,將以最快速度提供第九、十類對象使用。其中,第九類符合肥胖症或高風險疾病的定義,只要去年一月一日起到今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健保有就醫者、列入主診斷就適用。特殊情況經過程序說明,也會滾動式檢討。 據指揮中心統計,七日疫苗接種十四萬三千一百一十二人次,其中AZ七千二百三十四人次、莫德納十三萬五千八百七十八人次。截至目前,累計接種二百八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七人次,包含AZ一百九十八萬零一百一十二人次,莫德納九十一萬九千八百八十五人次,涵蓋率約百分之十二點一二。 接種通報死亡不良事件新增九例,至今累計七十七例。解剖結果,有五十六例與慢性病相關、五嗆噎窒息、二頸椎骨折、一呼吸道阻塞、五疑似肺炎、二泌尿道感染、一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一咽喉炎、一胃穿孔併腹膜炎、一上消化道出血,兩例待釐清,尚無與疫苗相關事件。

Read More

機械出口旺 匯率恐添變數

記者陳建興∕綜合報導 台灣六月機械出口值二十六點四三億美元,年成長百分之二十七點七,已是連續十個月正成長,不過機械公會八日指出,受到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六月新台幣計算出口成長幅度相較美元計算成長幅度,兩者相差九個百分點,差值創歷史新高,政府應持續正視匯率對機械業影響。 機械公會表示,這是去年九月起連續十個月上漲,也是連續六個月出口兩位數百分點成長,顯示台灣機械產業目前出口景氣暢旺。累計今年前六月台灣機械出口值一百五十七點五八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七點一,若以新台幣計價約四千四百四十五點零八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九點五。 觀察六月機械出口成長,機械公會指出,受到新台幣持續升值影響,尤其六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觸及二十七元新高位置,導致六月出口以新台幣計算成長幅度,相較美元計算成長幅度,兩者相差九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差值。 機械公會表示,這顯示國內機械業者實際新台幣收入並未因出口暢旺而大幅增加,不利機械業長期發展,政府應持續正視匯率對機械產業造成影響。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生命結業式

■巧爾 人一出生,便慢慢接近死亡,生與死本是人一生當中極為自然的過程。但多數人偏愛生之喜悅,恐懼談論死亡;尤其對參加婚喪喜慶的意願與心情,也常常是兩樣情。開心的參加親友喜宴,但出席親友喪禮,心態上不免閃躲。 喪禮,一個人生命的結業式。參加者,有的是亡者的至親好友,特別來跟亡者道別送行的;有的是亡者家屬之朋友,此行是來致意、關懷家屬的。當然,也有一些人與亡者或家屬皆不熟識,出席喪禮是有特殊的社會或政治性考量的。 記得公公往生時的告別儀式有安排公祭,當時有不少親友前來致意。爾後,也因禮尚往來的必要性,讓平時深居簡出的婆婆,數次親臨友人或其家人的告別式現場致意回禮。婆婆生活簡單,一向不愛麻煩他人,她覺得這些禮俗能免則免。她也早早想好未來她要的喪禮型態,特別囑咐先生,以後辦理時只家祭,不公祭。不要讓朋友舟車勞頓,也避免造成兒女以後的負擔。 婆婆前陣子往生佛國,家人遵照老人家生前交代,低調辦理喪禮。先生並電話聯絡幾位婆婆的好友或鄰居,告知婆婆已往生之事。 在舉辦婆婆的告別式前,有天,我在住家附近的菜場,遇到老家一位鄰居友人,禮貌性的打招呼後,很自然的告知老鄰居婦人,婆婆已往生之事。老婦人聽聞後,怒目對我說:「你不知我跟您媽媽很熟嗎?怎麼可以不讓我們知悉此事呢?」我聞言,立即向她說明,婆婆告別式尚未舉行。老婦人一聽,面容愕然,身軀退後數步,也沒繼續關切婆婆設靈處,及告別式的時日。對照老婦人前後言行不一的行為,真是讓我感到匪夷所思。我猜,她只是想知道消息,但因年紀大對參加喪禮則有所顧忌吧。 幾日之後,我們簡單隆重辦完婆婆的告別式。也思及婆婆生前已妥善規劃自己生命結業式,並叮囑先生之作法,此舉不僅讓家人在辦理婆婆喪禮時有所依循,家人不因對喪禮儀式意見不同而有所杆格,也不勞煩一些朋友,並免除高齡老朋友老鄰居考慮參加喪禮已否的困擾。 婆婆思慮周到,讓後輩學習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給米娜孩子的一封信

■芝麻杏仁 米娜的孩子你好,謝謝你把媽媽借給我們那麼多年。 你的媽媽從印尼遠渡重洋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賺錢,為的就是給家鄉蓋一棟房子和家鄉的人有溫飽的三餐,她每天都很勤奮地幫我們照顧外公,但米娜從來沒有說個一句抱怨的話,而是每天帶著甜美的笑容,耐心又細心的照顧我們的外公。 每當她提起她的家鄉和她的小孩,她總是一副很開心的模樣,她一定每天都十分地想念你。 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你年紀那麼小,母親就不在身邊,一定偶爾會感到孤單和寂寞;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媽媽那麼辛苦地工作都是為了家庭,所以你要懂事,要乖乖讀書上學,聽祖父母的話,不可以讓米娜擔心喔! 米娜是個正面樂觀又有愛心的人,我們都十分敬佩你的母親,等她回國,你要好好孝順她;而我們也會想念她的! 最後,再次謝謝你把媽媽借給我們那麼久,由衷的感謝!祝福你們全家平安健康! 感謝的家人 留

Read More

〈中華副刊〉殘戀

■淑秋 一年內父母相繼過世,四十五年的二樓洋房保養得宜,仍然舒適,只是越來越空蕩,我們兄妹決定先處理所有家當。 客廳的沙發組是老件,從房子蓋好添購家具時就已擺在那兒,從來沒調整過位子。主桌和邊桌同款,都是上好木料鑲配綠色大理石桌面,大氣又典雅;兩單張座椅和四人座沙發,都是用木料為骨幹,搭配暖色系格子織品,坐墊和背墊可以汰舊換新,每隔數年會更換套布花色。 四人座的沙發,是媽媽和我最常睡午覺的地方,我們一人躺一頭,靠墊當枕頭,腳微縮,一裡一外,睡前總是聊些有的沒有的:哪位姨媽又嫁女兒了;附近傳統市場最常去買的那家肉攤,現在媳婦也出來幫忙了,比婆婆還會招呼人;最近隔壁搬來一對年輕夫妻,很有禮貌,太太還是某女中畢業,是我的學妹 出嫁後每次回娘家,吃過晚餐,一家人坐下來邊聊天邊看電視,這一大組沙發伴隨家人度過許多溫馨時光。自從媽媽十餘年前逐漸失智,大沙發旁的藤椅成了媽媽最愛的角落,飯後就坐在那兒聽我們姊妹聊天。她常忘記已剔過牙而一再拿取牙線棒剔個痛快,然後偷偷把它棄於牆角,這個重複動作是失智典型病症,我們了解,都當沒看見,一家人照常陪著老人家聊天看電視。 上網出售這套沙發,買主很快就出現了,是一位喜歡老件的年輕太太。運走沙發那天,糾結不捨。買主安慰我,賣給她是延續沙發的生命,要我放心,她會好好愛惜。   媽媽愛做菜,也講究食器,小時候用的粗陶碗盤隨著年代逐漸淘汰,家裡時而添購些杯盤茶組。初中時,爸爸國外友人寄來一組康寧湯碗,外邊顏色是綠的,襯些白色小花圖案,裡邊是白玉質感的強化玻璃,很是稀奇,大小可以疊套在一起,還有玻璃蓋,收起來也俐落。媽媽平時就愛用這些器皿襯出她的好廚藝和好品味。媽媽的招牌菜「鳳梨蒸排骨」、「肉末茄香」和飯後甜點「紅棗芋泥」最受國外友人青睞。 望著一箱箱打包好的廚房器具用品,這些量足以分配給三個兒子的家庭,可惜他們都尚未成家,就先分送給親朋好友和鄰居吧!   頂樓倉庫久未打開的箱子或屜櫃裡,在整理時翻找出許多兒時回憶。德國進口的小口琴,金屬外表鏽痕裡藏有一曲曲悠揚的音樂;櫃子裡大大小小的鐵製餅盒,都是爸爸收集國內的郵票、首日封以及蓋有郵戳的世界各國郵票。 爸爸年輕時有許多郵友,他後來兼做郵購生意,有了更多的信件往來。爸爸收到國外友人寄來的信,累積到一定的量,就讓我們兄弟姊妹幫忙剪下郵票,泡在水裡一陣子,等膠、紙分離再掰開,將一張張郵票反面晾在報紙上吸水,乾了之後再分別夾放在厚厚的書本裡。 爸爸整理過後,不定期拿到集郵社出售。有時,爸爸跟國外郵友交換台灣郵票,會有一些美金收入,那年代一美金兌四十元台幣,對家計不無小補,國內歷年發行的郵票,爸爸長年只買進不出,藏量頗豐。我經過幾番打聽,終於找到一家值得信任的收購郵商,邊賣邊學,意外收獲許多集郵、售郵的知識和常識。   教書的爸爸也愛攝影,是學校的專屬攝影師,在各種活動中背著大小相機縱橫全場取角度、搶鏡頭,再回學校專用的攝影暗房沖洗照片。 那是一個小房間,架上存放一些瓶瓶罐罐,還有一個長桌,桌上有沖洗相片的器材及設備。房間的後邊角落高處綁了數條曬衣繩,夾著一些相片及一條條沖洗好的底片。 爸偶爾會讓我進去,見我好奇地四處張望,教我一些沖洗小技巧如顯像多久就要拿起來,但從沒讓我操作過,畢竟我才五、六歲,怕我搞砸了。看著爸爸把一張相紙慢慢放入有顯影液的淺盤裏,再拿著一個長的鑷子輕輕把相紙往液裏按個幾下,很快地,一些淺咖啡色的影像逐漸顯現、擴大和變深,一張完整清晰的黑白相片就像變魔術般地呈現出來。 老家三樓櫃子裡面有當年許多道具:攝影鏡頭專用,精緻小巧的刷子,裝顯像藥水的白色瓷製淺盤,夾相紙的特尖鑷子,暗房專用紅色小圓球玻璃燈泡,還有數個古董相機,品相完好。爸爸是個珍惜物品的人,這些小物件我先收著。 其他大小家具和生活用品,陸續找到需要的人,有了著落。我獨自上下樓巡幾回清空的家,在三樓角落竟然瞥見數張郵票,那是數千張郵票的遺珠,不管它們是從哪一國飄洋過來,都曾經是爸爸的收藏。我不再撿拾記憶,就讓它們留在那兒傾聽思念。 夕陽躡腳入屋,溫煦地找尋主人們生活的軌跡,我停留在客廳,凝視著牆角一支牙線棒。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喜歡我是現在的樣子

詩/林宇軒 插圖/國泰 親愛的鹿,虛構的海無相 光天化日風聲逆光飛行 島嶼邊緣,時間的背景陰刻 文學騎士聽貓的話 你便是我所有詩 與不能詩的時刻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女孩子剎那如何是神: 很愛但不能來電 更悲觀更要金臂勾 赤地藍圖對號入座 我討厭我自己。 粉色瓶裡的黑墨水掩映 都市有鬼,失敗者也愛神棍   通緝犯夜奔耶加雪菲的據點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我的內心長滿了魚 末日宣言在你的上游 我們迴圈,終於找到回家的心 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冤獄 喜歡的話可以試穿   人群中長出馴鹿的角 雪色的森林,霧 散不開鉅細靡遺的透明 其實你不知道黑洞中 我看見自己的眼睛 這裡沒有光,羊宇宙的沉默 換貓上場了,花火之間 屏息的文明向相視一一告別   划向天疆,地表上邊境巡航 那些最靠近你的浪跡 回到最初的海洋; 越牆者解蔽,暈船的魚安安靜靜 暴民之歌如霧起時 郵政櫃檯的秋天,我正前往你 生長的房子。願你明瞭我 所有虛張聲勢的謊   四季不正,剛剛發生的事 第一人稱危城痛苦的首都 餘人交換愛人的肋骨 一千七百種靠近愛與死的間隙   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好好愛我,我們明天再說話   日子過得空白一點也不錯 時序在遠方,下輩子 更加決定把各自的哀愁都留下: 霧之虎、失語獸、一些流浪的魚…… 晚安晚安,瀕危動物 比海還深的地方有鹿哀愁   (註:本詩之所有字詞皆由書名所組成)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木柴堆憶父情

文/攝影 李玲茹 大嫂打來電話說,老家屋後的木柴堆有蛇類藏匿其間,提醒我若有回去,必須小心並盡量不要靠近。掛上電話,內心不免有些許感傷,那棟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老房子,在父母相繼辭世後,禁不起人去樓空的寂靜,已處處可見滄桑的痕跡,唯有擺放在大灶前及屋後的木柴堆,仍維持著父親生前堆疊的模樣,彷彿人兒未曾遠去、歲月未曾流逝…… 家裡一直都有個傳統的大灶,即使已裝置瓦斯爐、熱水器,父母還是習慣用大灶煮飯燒水﹔因此,父親在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到濁水溪拾取漂流木,或是至後山砍伐枯木乾枝,讓家裡有用不完的柴火。 在未立法漂流木屬國有財產的年代,每逢豪雨或颱風過境,暴漲的濁水溪會從上游沖刷下來許多大大小小的漂流木,待雨過天晴,父親便前去將擱淺在河床上的漂流木撿拾回家,曬乾後是很不錯的燃料,尤其是可當火種的油木,只要削下數片放進爐灶引燃,室內即會瀰漫著一股淡淡清香,讓我們彷彿置身於森林中,感覺既舒服又療癒。 漂流木畢竟是在夏季遇有暴風雨,才較會出現的季節性物品,再加上政府立法限制,父親便不再涉足濁水溪畔,而是更勤於到後山砍伐柴薪。小時候,我跟弟弟、妹妹最喜歡跟隨父親到那片綠色寶庫尋找樂趣。當父親努力砍伐枯木乾枝時,我們就到處尋覓蟬、獨角仙、鍬形蟲的身影﹔摘取野草莓、野桑葚解饞﹔在涓涓細流中抓小魚、小蝦;或追著野兔跑,讓無憂無慮的笑聲縈繞在山林間。 砍伐回來的枯木乾枝,父親會先拿鋸子將粗樹幹鋸成可放進大灶的長度,再以斧頭劈成數塊,細樹枝則用柴刀砍,完工後,便堆放在屋簷下,以備母親取用。這些木柴堆讓母親烹煮的飯菜香氣四溢,充滿幸福滋味;這些木柴堆讓爐火不熄,陪我們度過漫漫寒冬,這些木柴堆讓廚房的煙囪升起裊裊炊煙,象徵著父母身體安康健在,也牽引遊子的思鄉情懷……。 父親病倒的前一天,他吃完中餐,並沒有依照習慣去睡午覺,而是在大樹下把先前撿拾回來的枯木乾枝又劈又砍,忙了大半天,爐灶前、屋後都整整齊齊地擺放了一堆,屋後的一堆木柴因怕被風吹雨打,父親還細心地蓋上油布,打理好一切,父親洋洋得意地對母親說:這些木柴夠妳用一年了。沒想到隔天父親即一病不起,那些木柴堆就成了父親留給母親的最後禮物。 是捨不得用?還是要睹物思人?所有木柴母親全都沒有動過,一年後,母親也到了彩虹橋另一端與父親相聚,讓油布下的木柴堆靜靜地在時光中流淌著思念。 或許有一天,這堆木柴亦將會腐朽化成塵土而灰飛煙滅,但父親砍劈枯木乾枝的身影,卻會如一張張永不褪色的照片,永遠典藏在我的記憶相簿裡……

Read More

泳池不開放 業者喊每月虧30萬

泳池已連數月空無一人,業者損失慘重。(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政府新解禁的運動場館中獨漏游泳池,台南市泳池業者指出,每年旺季就五至八月,用此四個月營收來支撐全年,今年前期缺水,後期疫情,目前每月虧損三十萬元,政府紓困更是杯水車薪。 德光游泳池負責人陳銘嘉表示,政府公布開放的運動名單把游泳池排除在外,連健身房都開放了,泳池業者都想不通,他說不信到健身房戴著口罩可以運動,更何況有空調的場館,傳播病毒速度更快。 陳銘嘉指出,游泳池一年只做五至八月的生意,暑假是泳訓招生的旺季,大概從五月至七月,八月以後,很多家庭選擇外出旅遊加上小孩子要註冊,生意漸淡。幾乎所有泳池都靠這四個月養一整年的開銷,尤其每年從十月至隔年二月都是賠錢月。即使在七月二十六日解禁,今年已經泡湯。 台南市雖有十餘座泳池,目前幾乎都是學校BOT委外經營,私人泳池自從十年前最後一場佳里區「佳東游泳池」之後已沒有人再開辦,原因是投資游泳池回收太慢,目前要拉長至十年,投資者卻步。 陳銘嘉表示,目前政府派化學兵出去消毒也是使用漂白水,游泳池的水也是使用漂白水自動偵測消毒,安全性高,若配合政策關閉淋浴設備,理應可比照健身房開放。

Read More

疫情下 新生活

三級警戒下,居家上班,遠距開會,成為生活模式,不能上餐廳,不能聚會,這樣的日子逼出許多神廚、綠手指…和各式各樣達人,很多人蓄積能量,希望解封的日子,展現才藝,本報連續推出「疫情下新生活」專題,小老百姓的創意既能解憂也值得效倣。 (記者羅玉如、林雪娟、汪惠松、盧萍珊) 林如娜將商業氣息濃厚的服飾專櫃,搖身一變為綠意盎然的好望角。 (記者羅玉如攝) 林如娜 拈花惹草俏櫃姐 五月爆發的本土疫情,讓台南大遠百資深櫃姐林如娜坦言,碰上從業三十多年最嚴峻的挑戰。原本穩定的業績一夕之間雪崩式下滑,又擔心染疫,壓力倍增。喜愛拈花惹草的她,用隨手可得的馬克杯等容器,培育出鳳梨花、日本芙蓉等小盆栽。商業氣息濃厚的服飾專櫃,搖身一變為綠意盎然的好望角。 熟客暱稱娜娜的林如娜,學生時代選讀美容美髮科系,踏出校門半年後因興趣不合轉業,想不到在百貨服務業找到自信,一待就是三十年。 娜娜健談、具親和力,很快跟顧客打成一片。在台南大遠百,沒有人不認識娜娜。好人緣、好口碑締造輝煌業績,是大遠百女裝部門最活躍的櫃姐之一。 想不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工作及生活步調。大家不外出、不逛街,百貨專櫃業績一落千丈。生性樂觀的娜娜一度焦慮,不過她很快調整心情,以將心比心的態度服務舊雨新知。空檔進行專櫃空間美化改造。不再使用的馬克杯、瑕疵容器,通通拿來當花盆。鳳梨果肉吃完,鳳梨頭留下來,搭配磚紅色花盆,個性鳳梨盆栽誕生。火鶴搭日本芙蓉營造層次感,在可愛風馬克杯襯托下,美出新高度。不起眼的角落,擺盆對光線需求不高的綠葉虎尾蘭,還可淨化空氣,一舉兩得。 培育室內植栽無須花大錢,龍眼、芒果等常見水果種子,都是隨手可得小盆栽植物。盆器廢物利用較環保,喝完的飲料杯、鋁罐、玻璃瓶等容器就很好用。如果覺得太簡陋,不妨利用廣告傳單或色紙剪剪貼貼改造一番,風格獨具也不賴。 擔任崑大社群小編的周小潔,晉身自給自足小農行列。   (記者汪惠松攝) 周小潔 電腦達人綠手指 崑山科大社群小編的周小潔,不僅化身電腦達人,更晉身自給自足小農行列。 由於過去上班型態都是坐鎮辦公室,操作基本文書軟體、社群網站後台編輯等,分流居家上班後,瞬間改變過去的工作模式。周小潔除了啟動雙螢幕增加工作效能、利用TeamViewer遠端連線回學校電腦工作、操作Google Meet參與線上會議外,也透過Trello進行專案管理與檔案分類,務使所有工作都能線上化。身為校方社群小編的她,更時刻關注防疫訊息,快速地傳達給全校師生。 此外,周小潔家中原本運用兩坪的頂樓天台,隨興種植花卉蔬果,透過居家上班空檔,開始認真種植豆芽菜、九層塔、小番茄等,經過悉心照料,一個多月後,晚餐桌上的蔥、蒜、辣椒等配料,甚至是飯後水果,都是親手種植,園藝技能爆棚。 周小潔表示,三級警戒後,各大賣場生鮮食品、泡麵零食全被搬空,前往傳統市場購買食材容易造成防疫破口,決定嘗試自給自足,在家中當個「綠手指」,不僅不會耽誤太多時間,更能讓長時間使用電腦的身體可以趁機運動。 周小潔說,疫情期間三餐在家吃,更要均衡飲食,因而開始培養種植蔬果的新能力,讓她相當有成就感。疫情全民宅在家,帶動第二專長培養風潮,民眾利用居家辦公休息時間蓄積能量,相信這波危機,很快就能變成轉機。 蘇順政因關懷據點暫時停課,讓他有時間學習更多事物,透過網路教導更多長輩。(記者盧萍珊攝) 蘇順政 關懷據點新網紅 佳里漳洲關懷據點總幹事蘇順政在老人家視訊群組推出實境秀,現場做健身操、美食烹飪、DIY工藝教學,變身為網紅。 社會局長照中心推出「長輩一起愛LINE,關懷零時差」計畫,讓老人家能夠透過視訊群組不停學,蘇順政則推出實境秀,拉近與群組長輩距離,不僅自己教健身操、律動,還與妻子梁倪雅線上教做美食,有時應長輩要求還能線上留言想要學習的項目,讓教學內容更充實。 蘇順政說,要教長輩之前要先自我練習,特別是現場直播,萬一出槌就歹勢,由於先前曾任里長,投入社區事務,所以言語表達上較輕鬆,但為提升長輩參與意願,還要祭出鼓勵,最先上線的前三名長者有獎,養成習慣後,只要視訊時間一到,長輩就會主動上線。 蘇順政表示,疫情確實讓人心驚,但沒想到因為疫情,激發自己一些潛能,現在可以應付現場直播的節目,現也正擴大群組人數,將長輩的家人都拉進來,一旦疫情解封後,遠在外地的家人就能透過視訊了解長輩的學習情況,讓家人更安心。 蘇雅琪曾自製雜誌版面,增添自己的文青味。 (蘇雅琪提供) 蘇雅琪 呼朋引伴團購主 文青蘇雅琪是單身貴族,原本就很享受獨處時光,如今多出的在家時間,結合興趣,更成為一種享受;讀法律的蘇雅琪,愛與人接觸,喜愛文藝花草,原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不喜歡生硬內容,轉而投身壽險工作,「因為我愛與人接觸」。四十餘歲的單身黃金女郎,從學習單身生活到愛上獨處時光,她學習陶藝、布作裁縫、手作、拈花惹草等,如今當其他人被逼無聊居家時,她的興趣全數用上。 雖然喜歡獨處但也享受與人接觸,尤其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她開設「眼睛愛旅行」群組,都是喜愛生活的好友,除介紹美好事物還揪團一起出遊;警戒時間無法旅遊,她則成為團購主,因到處旅遊結交許多好友,在疫情時刻,發起團購,一起買水果、農產,窯烤麵包、水餃,也幫助那些在旅遊路上帶給她美好回憶的新朋友。 原本就規劃好自己單身生活如何過的蘇雅琪,這段宅在家時光,更印證她人生下半場必定活得相當精彩,原本上健身房運動、學瑜珈,如今在家拉筋、伸展,「一個人不嫌寂寞、多人也顯熱鬧」;蘇雅琪說,只要願意嘗試,永遠有新的快樂!

Read More

相隔16年再合作 李李仁王識賢享受吵架快感

李李仁與王識賢成吵架專業戶。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相隔16年再合作《神之鄉》,李李仁與王識賢成吵架專業戶,自爆越吵收視越旺,很享受這樣的快感。 《神之鄉》由東森、映畫聯合製作,改編自漫畫作家左萱的同名作品,8日舉辦線上首映會,主要演員王識賢、李李仁、李玉璽、項婕如、周采詩、Janet謝怡芬、王彩樺、黃鐙輝、廖威廉、林玟誼、林暉閔、盧以恩、黃新皓等人皆出席參與,去年趁疫情趨緩時開拍,時隔一年全員線上相聚,看到首映片花回憶都湧上心頭,王識賢與李玉璽現場更首度獻唱片尾曲「毛玻璃」,感動全場。 王識賢與李李仁繼《意難忘》後相隔16年再合作,劇中兩人飾演師兄弟,因理念不合而反目,李李仁笑說兩人是職業吵架組,因為只要一吵收視率就飆高,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還有機會吵,很享受這樣的快感。 王識賢表示,《神之鄉》是一部深度戲劇,當中沒有反派角色,加上神明加持,拍攝時也因此更小心翼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