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倡移蔣像 9成2反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促轉會建議移除中正紀念堂前總統蔣中正銅像」一事,最新民調顯示,高達逾九成二網友反對,其中有網友認為是政府在為防疫失敗轉移焦點,也有網友認為「老蔣來台推行各項改革建設,對台灣發展功不可沒。」 針對「中正紀念堂」的蔣中正銅像,促轉會日前宣布將研擬移除並將紀念堂園區轉型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引發朝野論戰。不過,根據入口網站《Yahoo奇摩》最新網路民調結果顯示,在八千八百人投票下,居然高達八千四百八十四位(占百分之九十二點四)網友反對拆除銅像,僅只六百六十六票(占百分之七點六)贊成。 反對的網友質疑,政府想拿拆蔣公銅像,轉移防疫失敗的焦點,也有網友認為,「即使對與錯都是我們的歷史,不然就會變成韓國」,擔憂台灣會變成「一個只有現代東西、沒有歷史文物的國家」、「保留,但不用崇拜即可」、「老蔣來台推行各項改革建設,對台灣發展功不可沒」、「選擇性報復,雞腸鳥肚,先拆日本人留下的殖民專制總督府,彰顯去除威權象徵。」 還有網友投票贊成,理由卻是:「當然要贊成,不然怎麼會有位子放菜統的銅像?推薦同位子放菜統銅像!」

Read More

美籲不必追打第3劑 陳時中:列參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突破性感染事件頻傳,針對美國疾病管制局專家小組認為,不必全民追加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十九日表示,我國要觸及第三劑問題還要六至九個月後,美國的建議確實有參考價值,會再高度關注相關數據,滾動式調整。 全球都在討論要不要追加施打第三劑的新冠疫苗,但美國FDA專家小組認為,追加第三劑缺乏安全數據,只建議六十五歲以上有嚴重疾病者,應該打第三劑外,拒絕支持輝瑞(BNT)疫苗的第三劑補強針。 對此,陳時中認為,台灣若要打第三劑,還有完成第二劑接種後六到九個月時間,但美國的建議確實有參考價值,會參考相關數值,再高度關注,也應該還有時間看看國際數據與專家共識,這些都是滾動性變化。

Read More

備戰2022 11縣市拚連任 藍:選情穩定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備戰二0二二年縣市長選舉,已開始透過內部民調、整合人選;自二0一八年縣市長選戰大勝,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目前有十四縣市執政,除南投、連江、苗栗縣長任期屆滿,將另提人選外,藍營評估其餘十一縣市都以連任為目標,選情穩定,相對單純,有利帶動國民黨全台選情。 據了解,北台灣將是這次選戰重點,國民黨將力拚收復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等縣市,若人選提名得宜,與尋求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成功串連,有機會引發外溢效應,北北基桃是重中之重,若人選提名得宜、順利串連,帶動國民黨全台選情。 為提前布局,國民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日前自行舉辦初選,由市議員林耕仁勝出;南投縣則由立委許淑華或馬文君相爭,兩人都具有雄厚實力;基隆市方面,前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勤跑基層、走訪藍營市議員,將捲土重來;前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黃希賢退黨後成立進步基隆連線,爭取代表參選。 台北市方面,立委蔣萬安仍未表態,儘管可能面臨市議員羅智強的挑戰,但最後出線機率仍相當高;桃園市長鄭文燦任期屆滿,國民黨急欲收復失土。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尚未對外宣布參選,但從勤跑基層、關注地方議題就可得知意願。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民進黨評估二0二二年縣市長選舉,七個執政縣市中,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屏東縣即將執政屆滿;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三首長拚連任。任期屆滿的現任市長林智堅動向關鍵。雙北部分,檯面下人選鴨子划水。這場地方選戰,整體而言仍看民進黨的政黨形象,以及防疫績效如何轉化成支持度,政績選民是否買單。 民進黨過去提名傳統採現任優先,原定九月二十五日舉辦全代會,通過二0二二地方選舉提名辦法,但因疫情可能延到十一月以後,提名制度之爭恐持續發酵,牽動整體布局。 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縣長翁章梁較為穩定;台南市長黃偉哲雖然可能遭遇黨內挑戰,但台南市仍屬民進黨優勢選區,可望穩住綠色執政態勢;屏東縣也是綠營優勢區,爭取代表參選的立委周春米、莊瑞雄、鍾佳濱都勤跑基層,已退出民進黨的立委蘇震清動向受矚目。 人選布局上,基隆市較單純,民進黨內看好由基隆市立委蔡適應出戰,傳承接棒基隆市長林右昌;國民黨目前以曾任三屆立委的謝國樑最積極,民眾黨邱臣遠也常跑基隆;雖然潛在對手實力相當,抱著審慎態度,應該可以守住。 桃園市前立委黃適卓、鄭寶清、彭紹瑾積極備戰,地方呼聲則以立委鄭運鵬占優勢;國民黨部分,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聲勢高、立委魯明哲也有實力;至於雙北關鍵選區,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等人都曾被點名;二0一八年失去的雲林縣、宜蘭縣民進黨內部若能整合、團結,還是有機會可以收復失土。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邁向戰略清晰 引爆核彈級衝擊

丁仁方 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務卿布林肯揭櫫在涉及中國大陸問題上有三種處理方式:對抗、競爭與合作。近期,包括副國務卿雪蔓、氣候變遷特使柯瑞先後訪問中國大陸,雙邊關係改善並未取得具體進展,換來的是大陸外長王毅強調「中美氣候變化合作不可能脫離兩國關係大環境」。九月十日,拜登與習近平通話九十分鐘,就格外受到關注。 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公開支持「更名」。(路透,資料照) 美外交政策 受內政衝擊影響 拜習通話後,雙方並沒有透露談話細節內容。大致來說,美方宣稱要確保「彼此競爭不會演變為衝突」,意即風險管控的意味高;大陸外交部則稱「雙方一致認為,中美元首就中美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溝通,對引領中美關係正確發展非常重要,兩國將繼續保持經常性聯繫」。 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對抗是必然、競爭是當然、合作看條件。大陸則向美丟出「兩份清單」(糾正錯誤政策、取消制裁項目)、「三個底線」(不挑戰制度、不阻礙發展、不破壞主權領土完整)。換言之,美國對陸政策想要競爭、對抗、合作三個籃子交互操作,大陸則是一體看待,美方若想要談合作,就要先表現誠意。 孰料,習拜通話後的隔天,就傳出英國《金融時報》獨家報導,美國正積極考慮我駐華府代表處的名稱由「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許多美中關係觀察家直指這是給陸方打臉外,也想進一步了解,究竟是哪裡傳出的消息?大陸又會有何反應? 目前為止,「更名」的議題未定,許多研判都指向是美國內部支持更名派故意放出的消息,在美國的高層領導圈中,包括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就公開支持「更名」。但這類消息在過去幾乎是見光死,美國也會立即退縮;這回,美方並沒有立即否定,大陸外交部則是提出「堅決反對」的制式反應外,還沒有進一步的反制動作。 其實,美國當前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受到內政的衝擊影響。拜登著眼於美國國內政治更勝於對中的應處之道,這也正反映出拜登當下的兩個困境: 拜登民調支持度跌到新低,美國半數民意表達不滿意。(路透,資料照) 拜登二困境 拿反中凝聚共識 其一,拜登政府在阿富汗撤軍過程與防疫表現上,都遭到很大的批評,並已重創聲望。根據《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九月三日的民調,整體而言,百分之四十四民眾滿意拜登的施政表現,百分之五十一不滿意;路透社/易普索最新公布一份於九月十五日至十六日所做的全美民調發現,百分之四十四受訪的成年人支持拜登就任的表現,但有百分之五十的受訪不支持,其餘則是不確定。 拜登的支持度跌到新低,美國半數民意表達不滿意。由於明年十一月美國將有期中選舉,目前美國眾議院四百三十五席中,民主黨二百二十席、共和黨二百一十二席,兩黨只相差八席;參議院一百席中,兩黨各半。民主與共和兩黨席次相差微小,民調也是勢均力敵,拜登若還對中國大陸示弱,再加上川普又積極的為共和黨人助選,屆時,共和黨很可能會一舉翻盤拿下參、眾兩院。 其二,美國兩黨對立嚴重下,讓拜登的對中國大陸政策不敢顯露太過於軟弱。拜登原本一直被視為作風親中國大陸,但上台後卻延續川普政府時期的反中路線;究其原因,拜登很清楚,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目前唯一有共識的就是「反中」,亦即將中國大陸定位成「戰略競爭者」或「戰略對手」這件事,是當前美國朝野的最大共識。 拜登政府要想推動三點一兆美元的基建法案、二千五百億美金的《創新競爭法案》等重大施政,必須拿「反中」凝聚美國朝野共識,也因此,對中國大陸就沒有太多的讓步空間。但在國際形勢中,包括氣候變遷、美軍撤出阿富汗後的區域安全、反恐等議題,美國仍需要與中國大陸進行接觸、洽談合作的可能性。 美並未讓步 陸做持久戰準備 美方在檯面上對大陸似乎釋出一些希望合作的善意,但事實上卻對大陸並沒有任何具體的讓步。綜觀美國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從攸關軍售與軍事交流的年度《國防授權法》、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台北法案》,到開啟美台高階互訪的《台灣旅行法》等,整體說來,美國對台是朝「官方關係」的方向在走。當拜登政府欲積極考量我代表處「更名」議題被報導後,立馬就成為一個熱議話題。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認知到,拜登目前著眼於美國國內政治,更勝於處理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壓力。對於美國的反中戰略,中國大陸也已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因此,有關「更名」一事,除了表達堅決反對的主權立場外,對於拜登政府受困於美國朝野對立,制度無法解決的極化政治後遺症,美國政策走向仍處於不確定性,眼下也就先靜觀其變、以靜制動。 拜登政府在阿富汗撤軍過程與防疫表現上,都遭到很大的批評。圖為美國使館人員撤離阿富汗。(路透,資料照) 美國一中原則 正面臨崩毀? 目前看來,美中關係維持鬥而不破,「更名」的機率並不高,但是,若美國一旦通過「更名」,等於是邁向「戰略清晰」和「台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大步!這將會是核彈級的大衝擊,主要觀察有三: 第一,美國若通過「更名」,將是「一中原則」崩毀的判斷指標。現在,美台官方往來趨於熱絡,美國對台軍售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持續加碼;「更名」一旦通過,形同是向美台關係正常化大步位移。屆時,美中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當中的「一中原則」將面臨崩毀。 第二,今年七月,立陶宛不顧北京強烈反對設立「台灣代表處」,成了台灣在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駐外機構;其實,許多觀察都直指背後有美國撐腰。現在,美國自己拿什麼理由拒絕「更名」?一旦美國通過「更名」,確有可能引發各國仿效的連鎖效應。 第三,我駐美代表處若獲美國支持「更名」,則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是否也會在「更名」及《台北法案》的推波助瀾下,改以「台灣」之名取代使用多年的「中華台北」? 美國政治嚴重對立,現行制度無法解決問題極化政治的後遺症已經浮現,美國政治正在衰退,拜登第一階段靠反中政策凝聚兩黨共識,爭取朝野支持重大法案,卻很難邁向第二階段與中國大陸談合作;「更名」一旦通過,讓一中原則面臨崩毀,將真正進入到戰略清晰格局,美中大國角力與兩岸關係將遭遇到核彈級的衝擊。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觀策站>神經錯亂的我國與鄰國

因為使用「我國」這兩個字就被人貼上台獨的標籤,張鈞甯實在有夠冤枉又無辜。(本報資料照) 江振義 中國大陸最近對娛樂圈採取嚴格控管,從查逃漏稅、整治飯局、禁止娘砲、到限雙國籍,突然有網友翻出知名藝人張鈞甯在十一年前碩士論文《我國演藝人員經紀管理之法制問題》,拿題目上的「我國」二字,將她扣上台獨帽子,引起兩岸之間不少的熱議。 只因為在台灣使用「我國」這兩個字,就被人貼上台獨的標籤,張鈞甯實在有夠冤枉又無辜,一般人認為是對岸的小粉紅看不慣台灣藝人跨海去大陸海撈人民幣,內心卻心向台獨,所以要出征張鈞甯,還釋出中共官方封殺她的訊息。 但也有人說這其實是台灣的綠色網軍搞的鬼,看不慣台灣藝人不守著本土意識,滿腦子只想巴著大陸賺錢增粉,所以才故意拿這兩個字的陳年舊帳爆料做文章,想讓張鈞甯在大陸混不下去,讓貼臉中共、腳踏兩條船的台灣藝人無法再在「祖國」拚經濟。 台灣藝人想在大陸立足生根,站穩演藝地位,免不了都得面對是否要向大陸表態的問題,只想安安穩穩地賺人民幣卻撇開政治立場的爭議,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像張鈞甯事後公開發表聲明,強調「兩岸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組成」,本應該是經過高人指點,用含糊的方式替自己在統獨對立問題上求解套,沒想到還是沒能逃過綠營網軍砲轟「舔共」的罵聲。 有意思的,張鈞甯極可能是被中國玻璃心的小粉紅點名台獨上身,如果真是這樣,要想幫助她解套,最好是能有大陸具有網路聲量的人士站出來聲援他,替她的挺中政治立場背書,沒想到,最後跑來替張鈞甯聲援討公道的,卻是台獨的大老闆蔡英文。 蔡英文說「因為多年前用了『我國』兩個字,就遭到對岸言論審查,甚至工作權被封殺,這不僅是對個人權利的侵害,也更凸顯了兩岸在民主和威權兩種價值上的差異,這對兩岸交流不會帶來正面意義」。聽了小英總統力挺自己的這番話,張鈞甯恐怕不知是該感謝還是埋怨,想向中共網軍表態、撇清台獨標籤的企圖心,可是被火上澆了一大盆油,愈搞愈麻煩了。 藝人講「我國」惹人對岸質疑批判是個人小事,結果蔡英文自己也利用「國家」這個名稱搞無聊的危險創意,喊出了個「鄰國說」,在為「凱達格蘭論壇二0二一亞太安全對話」致詞時,提到「我們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引發兩岸嘩然,儘管陸委會事後消毒,強調兩岸政策不變,但中共國台辦還是嚴詞批評蔡英文夾帶「兩國論」言論,進行謀獨挑釁,為台海情勢帶來緊張的氛圍。 蔡英文使用「鄰國說」的用意,很顯然是在民進黨公開搞台獨已經走嘸步的情況下,想玩玩文字遊戲來安撫深綠的獨派支持者,但卻是踩踏法理台獨的紅線,等同破壞兩岸現狀,挑動了兩岸間最敏感的那條暴衝神經,將台灣帶入了中共文攻武嚇的威脅危機中。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行表現,才是為害台灣安全與生存的禍根亂源。 論語有云「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張鈞甯的「我國」只是個人惹了一個無關大局的小麻煩,但蔡英文的「鄰國說」,才是一言喪邦的代表作。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ad More

陸無預警禁水果 蔡:違國際規範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海關宣布二十日起暫停輸入台灣釋迦、蓮霧。蔡總統晚間透過臉書指出,中國無預警暫停輸入台灣釋迦、蓮霧,中國這種做法已經違反國際貿易規範。除了嚴正譴責,政府會支持行政院農委會的所有因應措施,一定會保護農業、力挺農民。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抨擊此舉破壞兩岸正常貿易機制,行政院嚴正譴責,將全力保障農民權益;外交部長吳釗燮則反諷,中國大陸這種具敵意的行為已違反國際貿易規範;他反問,中國大陸想加入高標準的CPTPP,「這是笑話嗎?」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是在二十日發布通知,台灣今年以來多次輸陸的番荔枝(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介殼蟲「大洋臀紋粉蚧」,決定二十日起暫停台灣釋迦和蓮霧輸入中國大陸。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十九日對外表示,對於中國破壞兩岸正常貿易機制,且違反國際規範的片面作法,行政院嚴正譴責,並支持農委會即時所採取的各項因應措施,全力保障農民的權益。 中國大陸商務部十六日晚間宣布,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已向紐西蘭提交中國正式申請加入CPTPP的書面信函;兩國的部長還舉行了電話會議,就中方正式申請加入的有關後續工作進行了溝通。 外交部長吳釗燮則於外交部推特發文表示,中國在一系列軍事威脅後,又把貿易當作武器,宣布立即禁止進口台灣釋迦與蓮霧,這種具有敵意的行為違反國際貿易規範。 吳釗燮反問,中國還想加入高標準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是笑話嗎?」

Read More

高屏東擴大產銷 穩定價格

記者王正平、吳門鍵、毛莉∕綜合報導 大陸海關總署宣布二十日起暫停台灣釋迦與蓮霧輸入。台東縣長饒慶鈴強調,會協助農民達成鮮果防檢疫零檢出的目標;高雄市長陳其邁則抨擊大陸做法極不友善,借勢打壓台灣,更不符合WTO規範;屏東縣表示,目前並非蓮霧產季,且全縣平均每年銷陸蓮霧不到總產量一成,對農民影響有限。三個產區縣市都強調,會配合合中央擴大產銷、穩定價格,確保農民收益。 饒慶鈴表示,這次大陸宣布暫停釋迦輸入的消息,目前縣府尚未收到農委會確認的相關文件。不過,從年初鳳梨禁止輸陸開始,縣府就不斷鼓勵縣內鳳梨釋迦果農,無論在田間管理、採後處理、包裝上櫃等各個階段都要做好農藥殘留與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完全「零檢出」當作目標。今年更首次編列預算補助農民購買空壓機防治粉介殼蟲;甚至明年已籌編預算,將會擴大補助農民朋友購買相關設施設備,做好鳳梨釋迦各項防疫檢疫工作。 饒慶鈴再次強調,鳳梨釋迦鮮果銷往全世界除了要有可靠的冷鏈運送技術外,最重要的務必要農藥殘留與有害生物「零檢出」。後續縣府還是會繼續站在協助農民的立場,讓台東的鳳梨釋迦產業持續發光發熱。 陳其邁表示,大陸做法極不友善,也是借勢打壓台灣,更不符合WTO規範,如同禁止鳳梨輸陸事件翻版。他已指示農業局配合中央擴大產銷、穩定價格,確保農民收益。 屏東縣農業處表示,目前並非蓮霧產季,且全縣平均每年銷陸蓮霧不到總產量一成,對農民影響有限。 屏東農業處長鄭永裕也說,將持續多元行銷、輔導農民團體穩定蓮霧市場、加強國內供需,透過縣府網路平台或企業團購行銷、持續行銷加拿大、新加坡等國際市場。另外,也輔導製成加工品,包括蓮霧果乾、蓮霧氣泡水、蓮霧果醬等,也會強化國內宅配禮盒市場與產地品質控管及冷鏈物流設備提升,增加外銷空運、海運的儲運期。

Read More

景點恐塞爆 避開10地雷路段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秋連假進入第三天,交通部預估,觀光景點將車多,國道交通量更為平日年平均的一點四倍,提醒民眾避開易壅塞路段,建議搭大眾運輸少煩惱。 高速公路局表示,預估二十日的國道交通量為一百二十二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八十八百萬車公里的一點四倍,其中北向交通量可達六十六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一點五倍。 因此,高公局預判,易壅塞路段將出現在國一北向圓山─大華系統、新竹系統─竹北、南屯─后里、西螺─埔鹽系統;國三北向關西─大溪、大山─香山、霧峰系統─霧峰、竹山─中興;國五北向宜蘭─坪林;國六西向舊正─霧峰系統,建議南向用路人儘量於下午時段出發、北向用路人儘量於上午時段出發。

Read More

疫情預算及施政 蘇揆22日起連3天 上立院報告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於中秋連假過後,將續邀行政院長蘇貞昌進行專案報告,二十二日提出新冠疫苗接種、整備、受害救濟等相關事宜專案報告,二十三日進行紓困振興四點零預算案報告,二十四日邀蘇貞昌率同各部會首長列席進行施政報告。 立法院第十屆第四會期於十七日開議,當天邀請蘇貞昌提出國籍航空機組員隔離三加十一決策過程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但因國民黨立委不滿報告未提檢討,要求應先為錯誤決策道歉,阻擋蘇貞昌上台,導致會議時間結束前,蘇貞昌仍無法上台報告。 立法院二十二日邀請蘇貞昌率同相關部會首長列席立法院院會,提出新冠疫苗接種、整備、受害救濟等相關事宜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二十三日院會則邀請蘇貞昌、行政院主計長、財政部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列席報告「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第四次追加預算案」編製經過並備質詢。 另外根據朝野協商結論,蘇貞昌二十四日率同各部會首長列席立法院院會,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蘇貞昌在報告後,隨即進行政黨質詢。

Read More

捐贈疫苗數量僅次日美 波蘭官員:盼助台灣再次對世界開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波蘭援贈台灣四十萬劑AZ疫苗月初運抵,成為繼美國及日本後,台灣第三大疫苗捐助國。波蘭台北辦事處代理處長李波表示,捐助疫苗可拉有需要的人一把,盼能藉此幫助台灣加快施打疫苗的速度,也讓台灣再次對世界開放。 李波表示,我個人希望援助台灣疫苗能幫助台灣加快施打疫苗的速度,我也相信,這將有助台灣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再次向世界開放,波蘭跟台灣一樣擁有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如果造訪波蘭,可以品嚐波蘭傳統菜餚;波蘭以高品質的農產品聞名,例如蘋果、牛奶及藍莓,台灣人應該會喜歡。 談到雙邊關係發展,李波指出,波蘭與台灣在教育合作及人文交流方面都有成果,目前約一千多名台灣學生在波蘭求學;波蘭樂意循例與台灣定期進行高階代表團互訪,但雙邊囿於疫情,難就實質互訪討論細節,對有意探索亞洲的年輕波蘭人而言,台灣顯然越來越受歡迎。目前約四百名波蘭人旅居台灣,未來人數可望增加。 李波強調,許多波蘭公司也詢問在台灣開展業務的相關資訊,盼相關發展能增強雙邊經貿交流,波蘭人多是透過台灣出口的電子產品對台灣有印象,如今台灣人以友善見聞波蘭社會,越來越多的波蘭人了解台灣具豐富文化及美麗景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