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出遊 連假首日人車湧現

中秋連假返鄉車潮湧現,連接大灣交流道的道路出現車潮。(交通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沒有確診疫情,加上中秋返鄉團聚,十八日首日,台南市各景點、知名小吃店都湧入大量人潮,這些現象也獲得數據印證,連假第一天,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至台南約兩萬人,車次也達十二萬車次,連接國道車輛明顯擁擠,其他觀光、商圈區也出現車潮,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行控各道路,警方也派人在路口協助,避免出現壅塞情況。 交通局說,此次返鄉車流和人潮明顯比端午節增加,十八日連假首日搭乘台鐵旅客約三千兩百人次、搭乘高鐵約一萬兩千人次、搭乘國道客運約四千人次,共約近兩萬人次;經國道一號南返車次約八萬兩千,經國道三號約四萬餘車次,尤其返鄉車潮和人潮明顯集中在白天時段,國道車輛在仁德至大灣出現車多情況,因此連接的小東、東門路,都出現車流。 市區部分,許多商圈、觀光景點周邊也開始出現車潮和人潮,交通中心利用CMS、即時交通資訊網等系統,將即時交通資訊發送給用路人參考,並與交通大隊保持聯繫,因應車流及時調整交通號誌及引導替代道路,讓道路維持順暢。 連假尚有兩天假期,交通局提醒民眾,外出旅遊前,務必先規劃好路線,避免塞車。

Read More

研考會攜手安南醫 AI影像偵測防疫

研考會和安南醫院合作,透過AI系統,偵測民眾防疫措施是否完善。(研考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已連續八十三天零個案,然防疫不鬆懈,市府智慧發展中心擴大應用AI人流影像偵測技術,和安南醫院合作,進行社交距離及口罩配戴偵測警示,將科技防疫再延伸,以更軟性方式,提醒患者和陪同親友,一起為防疫努力。 研考會主委戴偉峻表示,台南已經超過兩個多月本土零確診案例,堪稱防疫優等生,市立安南醫院不僅在醫療領域領先技術,更投入智慧醫療,如智慧病房、安南數據庫、跨院所AI計畫等,並發展尖端醫療、智慧醫療等,守護民眾健康。此次合作場域包括安南醫院第一醫療大樓入口大廳、掛號及領藥處等範圍,經由影像搜集、標註、模型建立、驗證等階段,針對未保持社交距離及未正確配戴口罩者,協助院方以不過度干擾方式進行提示,落實防疫措施。

Read More

網PO持雙槍照嗆聲比誰槍多

郭姓嫌犯囂張將自己持雙槍的照片PO上網。 (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有毒品前科的郭姓男子不但收容鄭姓通緝犯,還囂張將自己持雙槍的照片PO上網,向新竹仇家嗆聲「比誰槍多」。台南市新營警分局獲報後於中秋節前夕持搜索票破門將郭、鄭兩嫌逮捕到案,並起獲改造手槍兩枝、子彈七顆與毒品咖啡廿七包。 新營警分局九月初接獲檢舉情資,指鹽水地區有人於網路嗆聲輸贏,並公開留言「比誰槍多」,行徑相當囂張。該網路貼文雖然不久後就自行刪除,但警方已下載著手調查,並掌握貼訊息者係被列為高度關注人口郭姓男子(廿四歲,住鹽水區,有毒品與槍砲等多項前科),由新營分局偵查隊與鹽水分駐所共組專案小組積極偵辦。 案經專案小組不動聲色暗中蒐證,彙整相關資料,發現郭男除於網路張貼持長槍指向友人外,更有持雙槍指向自己之圖像,加上近期囂張嗆聲輸贏訊息,警方唯恐郭男持槍滋事,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立即向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聲請搜索票,並於十八日下午展開逮捕行動。 警方抵達郭宅時,郭男拒不開門,經員警前後包抄破門而入,查獲於屋內熟睡中的鄭姓通緝犯(男,廿八歲,住新竹縣,因傷害罪遭桃園地院通緝中)。另於頂樓發現躲藏之郭男,查扣含有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成分之毒品咖啡包廿七包、改造手槍兩枝、子彈七顆等贓證物。全案經警方偵訊後,將鄭嫌解送至桃園地方法院歸案,另將郭依毒品、槍砲罪嫌移送檢台南地檢署由檢察官複訊聲羈。

Read More

〈社論〉政治介入,恐讓公視淪為政府宣傳工具

文化部打算修法放寬政府對公視的補助上限。(取自公視網站) 文化部日前預告修正《公共電視法》,計劃大幅降低董事席次和審查門檻,並明定行政院長可指定公廣集團董事長。這種方式不僅違背公共電視精神,也展現政府想要完全控制公共媒體的野心;一旦完成立法,公視的人事和預算將由政府掌控,其獨立性恐將蕩然無存,讓公視淪為政府「大外宣」工具。 民進黨過去長期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前總統陳水扁在兼任民進黨主席期間,還在民進黨中常會公開提出媒體改革宣言,要求黨職、公職人員退出廣電媒體經營,同時宣示政府將全面釋出媒體經營權。諷刺的是,從二00三年起,國民黨逐漸退出媒體,民進黨卻開始大舉將黑手伸進媒體;尤其是二0一六年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情況一天比一天嚴重。 目前民進黨政府掌控的媒體除了公廣集團的公視、華視以及中央通訊社、中央電台、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之外,三立電視台、民視和自由時報也屬親綠,可以說無論平面或電子媒體,民進黨都已掌握絕對優勢。然而,民進黨政府還不滿足,一直想要將公廣集團徹底掌控,並且擴大其影響力。從二0一八年九月起,文化部就積極推動將《公共電視法》改為《公共媒體法》,但因為內容牽涉甚廣,頗多爭議,外界反彈激烈,所以始終沒有推成。如今文化部預告修正《公共電視法》,基本上即是沿襲此一脈絡,雖然不冠《公共媒體法》之名,但內容爭議更大。 縱觀這次修法五大重點,董事由原來的十七至二十一人降為十一至十五人;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從原本四分之三的「憲法門檻」降為三分之二的「法律門檻」;行政院提名董事時,應指定一人為董事長;公視基金會業務範圍新增國際傳播服務及交流;放寬政府每年補助公視九億元上限。表面上似乎都不無道理,實際上都暗藏玄機。 舉例來說,審查會門檻降低,降低董事人數,可以比較容易控制董事會;放寬政府補助限制,將使政府更加可以透過預算控制公視;至於降低審查會門檻,固然可以減少董事難產的窘境,但也使政治酬庸的人選比較容易矇混過關,更別說原來的高門檻還是當年蘇貞昌、謝長廷、柯建銘當立委時的主張。 另外,新增公視國際傳播服務及交流業務,其實就是去年七月鬧得沸沸揚揚的「國際影音平台委託公視」的合法化。當時文化部計畫四年編列五十八億成立國際影音平台,委託公視執行。在政府強力運作下,公視臨時董事會雖然通過該計畫,但由於過程倉促、計畫草率,公視變成「大外宣」的定位更激起外界強烈抨擊,文化部最後不得不終止國際影音平台委託公視的做法;現在文化部乾脆將國際傳播及交流納入公視業務,顯然就是要為國際影音平台舖路;放寬每年九億元補助限制,恐怕也與此有關。 可以想見,當政府對公視的補助越多,公視的財務就越依賴政府,其獨立自主空間就會越小,這明顯與公視「獨立營運」,不受政府干預的宗旨背道而馳。更關鍵的是,公視董事長如果由現行的董事互選改為行政院長指定,非但不符合獨立自主、超越黨派的精神,還開創世界首例。試想,由行政院長指定的公視董事長能不遵照政府的命令嗎?如此唯命是從的公視,豈不變成隸屬於行政院的電視台?

Read More

遊客倍增 觀光景點現人潮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中秋連假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觀旅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秋連假第二天,台南多處觀光景點持續出現觀光人潮及車潮,部分景區甚至較前一日上午呈現倍數增加情形,由於遊客人潮多,台南市觀光旅遊局特別提醒遊客務必遵守防疫措施。 觀旅局表示,連假首日,台南旅宿業平均有八成住宿率,其中民宿和一般旅館甚至有將近九成的住宿率,中秋連假成為提振台南觀光產業明顯復甦的起點。 觀旅局統計,中秋連假第一天,市區熱門景點以國華海安商圈、安平老街、新化老街等街區人潮最多,總計超過六萬遊客;山區及戶外景點,如虎頭埤風景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烏山頭水庫、十鼓仁糖文創園區、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及走馬瀨農場等,共計有破萬遊客。另外,濱海沿線的漁光島、安平港濱、觀夕平台、黃金海岸周邊等也有數千遊客前往戲水踏浪。 連假第二天一早,各街區和景區就出現人潮和車潮,部分景區如虎頭埤風景區、十鼓仁糖文創園區、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等,遊客數都比第一天還要多。 觀旅局長郭貞慧表示,台南市也有一系列的活動迎接各地遊客,包括十八日起登場的關子嶺溫泉美食節,虎頭埤風景區邀中秋壽星免費遊,還有正在七股鹽山與將軍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度假中心展出的「一見雙雕藝術季」等,歡迎大家到台南遊玩,但需配合防疫相關規定。

Read More

韓在美批民進黨「消滅中華民國」

前高市長韓國瑜在美批民進黨假中華民國之名,行掏空國家之實。(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十九日在美國在芝加哥全美台聯會第四十三屆年會演講,韓國瑜指出,民進黨假民主之名,行政治鬥爭之實;假正義之名,行歷史扭曲之實;假中華民國之名,行掏空國家之實。 韓國瑜演講題目為「美陸爭霸和新冠疫情對中華民國的衝擊與機遇」,韓國瑜表示,他覺得美陸間的競爭固然牽動中華民國的未來、新冠疫情也深深影響了大家的生活和經濟發展,但是他認為中華民國「急迫而真實」的挑戰,除了美陸之間的爭霸、新冠疫情的衝擊外,「中華民國存在的迫切威脅」主要還是執政的民進黨。 韓國瑜指出,民進黨掌握了國會多數,只因為它主導了國家機器。民主選舉是一時的,但摧毀民主機制,傷害卻是恆久的。他不怕輸,國民黨也不怕輸,但若我們一直輸,民進黨將橫行無阻、為所欲為,毀掉台灣的民主。 韓國瑜痛批,民進黨最大的問題,除了「權力的傲慢」外,是它不尊重歷史,甚至為了權謀而扭曲歷史,歪曲中華民國的意義。 韓國瑜認為,不只中國大陸想要消滅中華民國,即便在台灣執政的民進黨,也無時無刻,不想「消滅中華民國」。只是,國際現實,迫使民進黨不敢這麼做罷了。

Read More

促轉會倡移蔣像 9成2反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促轉會建議移除中正紀念堂前總統蔣中正銅像」一事,最新民調顯示,高達逾九成二網友反對,其中有網友認為是政府在為防疫失敗轉移焦點,也有網友認為「老蔣來台推行各項改革建設,對台灣發展功不可沒。」 針對「中正紀念堂」的蔣中正銅像,促轉會日前宣布將研擬移除並將紀念堂園區轉型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引發朝野論戰。不過,根據入口網站《Yahoo奇摩》最新網路民調結果顯示,在八千八百人投票下,居然高達八千四百八十四位(占百分之九十二點四)網友反對拆除銅像,僅只六百六十六票(占百分之七點六)贊成。 反對的網友質疑,政府想拿拆蔣公銅像,轉移防疫失敗的焦點,也有網友認為,「即使對與錯都是我們的歷史,不然就會變成韓國」,擔憂台灣會變成「一個只有現代東西、沒有歷史文物的國家」、「保留,但不用崇拜即可」、「老蔣來台推行各項改革建設,對台灣發展功不可沒」、「選擇性報復,雞腸鳥肚,先拆日本人留下的殖民專制總督府,彰顯去除威權象徵。」 還有網友投票贊成,理由卻是:「當然要贊成,不然怎麼會有位子放菜統的銅像?推薦同位子放菜統銅像!」

Read More

美籲不必追打第3劑 陳時中:列參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突破性感染事件頻傳,針對美國疾病管制局專家小組認為,不必全民追加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十九日表示,我國要觸及第三劑問題還要六至九個月後,美國的建議確實有參考價值,會再高度關注相關數據,滾動式調整。 全球都在討論要不要追加施打第三劑的新冠疫苗,但美國FDA專家小組認為,追加第三劑缺乏安全數據,只建議六十五歲以上有嚴重疾病者,應該打第三劑外,拒絕支持輝瑞(BNT)疫苗的第三劑補強針。 對此,陳時中認為,台灣若要打第三劑,還有完成第二劑接種後六到九個月時間,但美國的建議確實有參考價值,會參考相關數值,再高度關注,也應該還有時間看看國際數據與專家共識,這些都是滾動性變化。

Read More

備戰2022 11縣市拚連任 藍:選情穩定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備戰二0二二年縣市長選舉,已開始透過內部民調、整合人選;自二0一八年縣市長選戰大勝,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目前有十四縣市執政,除南投、連江、苗栗縣長任期屆滿,將另提人選外,藍營評估其餘十一縣市都以連任為目標,選情穩定,相對單純,有利帶動國民黨全台選情。 據了解,北台灣將是這次選戰重點,國民黨將力拚收復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等縣市,若人選提名得宜,與尋求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成功串連,有機會引發外溢效應,北北基桃是重中之重,若人選提名得宜、順利串連,帶動國民黨全台選情。 為提前布局,國民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日前自行舉辦初選,由市議員林耕仁勝出;南投縣則由立委許淑華或馬文君相爭,兩人都具有雄厚實力;基隆市方面,前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勤跑基層、走訪藍營市議員,將捲土重來;前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黃希賢退黨後成立進步基隆連線,爭取代表參選。 台北市方面,立委蔣萬安仍未表態,儘管可能面臨市議員羅智強的挑戰,但最後出線機率仍相當高;桃園市長鄭文燦任期屆滿,國民黨急欲收復失土。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尚未對外宣布參選,但從勤跑基層、關注地方議題就可得知意願。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民進黨評估二0二二年縣市長選舉,七個執政縣市中,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屏東縣即將執政屆滿;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三首長拚連任。任期屆滿的現任市長林智堅動向關鍵。雙北部分,檯面下人選鴨子划水。這場地方選戰,整體而言仍看民進黨的政黨形象,以及防疫績效如何轉化成支持度,政績選民是否買單。 民進黨過去提名傳統採現任優先,原定九月二十五日舉辦全代會,通過二0二二地方選舉提名辦法,但因疫情可能延到十一月以後,提名制度之爭恐持續發酵,牽動整體布局。 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縣長翁章梁較為穩定;台南市長黃偉哲雖然可能遭遇黨內挑戰,但台南市仍屬民進黨優勢選區,可望穩住綠色執政態勢;屏東縣也是綠營優勢區,爭取代表參選的立委周春米、莊瑞雄、鍾佳濱都勤跑基層,已退出民進黨的立委蘇震清動向受矚目。 人選布局上,基隆市較單純,民進黨內看好由基隆市立委蔡適應出戰,傳承接棒基隆市長林右昌;國民黨目前以曾任三屆立委的謝國樑最積極,民眾黨邱臣遠也常跑基隆;雖然潛在對手實力相當,抱著審慎態度,應該可以守住。 桃園市前立委黃適卓、鄭寶清、彭紹瑾積極備戰,地方呼聲則以立委鄭運鵬占優勢;國民黨部分,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聲勢高、立委魯明哲也有實力;至於雙北關鍵選區,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等人都曾被點名;二0一八年失去的雲林縣、宜蘭縣民進黨內部若能整合、團結,還是有機會可以收復失土。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邁向戰略清晰 引爆核彈級衝擊

丁仁方 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務卿布林肯揭櫫在涉及中國大陸問題上有三種處理方式:對抗、競爭與合作。近期,包括副國務卿雪蔓、氣候變遷特使柯瑞先後訪問中國大陸,雙邊關係改善並未取得具體進展,換來的是大陸外長王毅強調「中美氣候變化合作不可能脫離兩國關係大環境」。九月十日,拜登與習近平通話九十分鐘,就格外受到關注。 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公開支持「更名」。(路透,資料照) 美外交政策 受內政衝擊影響 拜習通話後,雙方並沒有透露談話細節內容。大致來說,美方宣稱要確保「彼此競爭不會演變為衝突」,意即風險管控的意味高;大陸外交部則稱「雙方一致認為,中美元首就中美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溝通,對引領中美關係正確發展非常重要,兩國將繼續保持經常性聯繫」。 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對抗是必然、競爭是當然、合作看條件。大陸則向美丟出「兩份清單」(糾正錯誤政策、取消制裁項目)、「三個底線」(不挑戰制度、不阻礙發展、不破壞主權領土完整)。換言之,美國對陸政策想要競爭、對抗、合作三個籃子交互操作,大陸則是一體看待,美方若想要談合作,就要先表現誠意。 孰料,習拜通話後的隔天,就傳出英國《金融時報》獨家報導,美國正積極考慮我駐華府代表處的名稱由「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許多美中關係觀察家直指這是給陸方打臉外,也想進一步了解,究竟是哪裡傳出的消息?大陸又會有何反應? 目前為止,「更名」的議題未定,許多研判都指向是美國內部支持更名派故意放出的消息,在美國的高層領導圈中,包括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就公開支持「更名」。但這類消息在過去幾乎是見光死,美國也會立即退縮;這回,美方並沒有立即否定,大陸外交部則是提出「堅決反對」的制式反應外,還沒有進一步的反制動作。 其實,美國當前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受到內政的衝擊影響。拜登著眼於美國國內政治更勝於對中的應處之道,這也正反映出拜登當下的兩個困境: 拜登民調支持度跌到新低,美國半數民意表達不滿意。(路透,資料照) 拜登二困境 拿反中凝聚共識 其一,拜登政府在阿富汗撤軍過程與防疫表現上,都遭到很大的批評,並已重創聲望。根據《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九月三日的民調,整體而言,百分之四十四民眾滿意拜登的施政表現,百分之五十一不滿意;路透社/易普索最新公布一份於九月十五日至十六日所做的全美民調發現,百分之四十四受訪的成年人支持拜登就任的表現,但有百分之五十的受訪不支持,其餘則是不確定。 拜登的支持度跌到新低,美國半數民意表達不滿意。由於明年十一月美國將有期中選舉,目前美國眾議院四百三十五席中,民主黨二百二十席、共和黨二百一十二席,兩黨只相差八席;參議院一百席中,兩黨各半。民主與共和兩黨席次相差微小,民調也是勢均力敵,拜登若還對中國大陸示弱,再加上川普又積極的為共和黨人助選,屆時,共和黨很可能會一舉翻盤拿下參、眾兩院。 其二,美國兩黨對立嚴重下,讓拜登的對中國大陸政策不敢顯露太過於軟弱。拜登原本一直被視為作風親中國大陸,但上台後卻延續川普政府時期的反中路線;究其原因,拜登很清楚,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目前唯一有共識的就是「反中」,亦即將中國大陸定位成「戰略競爭者」或「戰略對手」這件事,是當前美國朝野的最大共識。 拜登政府要想推動三點一兆美元的基建法案、二千五百億美金的《創新競爭法案》等重大施政,必須拿「反中」凝聚美國朝野共識,也因此,對中國大陸就沒有太多的讓步空間。但在國際形勢中,包括氣候變遷、美軍撤出阿富汗後的區域安全、反恐等議題,美國仍需要與中國大陸進行接觸、洽談合作的可能性。 美並未讓步 陸做持久戰準備 美方在檯面上對大陸似乎釋出一些希望合作的善意,但事實上卻對大陸並沒有任何具體的讓步。綜觀美國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從攸關軍售與軍事交流的年度《國防授權法》、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台北法案》,到開啟美台高階互訪的《台灣旅行法》等,整體說來,美國對台是朝「官方關係」的方向在走。當拜登政府欲積極考量我代表處「更名」議題被報導後,立馬就成為一個熱議話題。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認知到,拜登目前著眼於美國國內政治,更勝於處理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壓力。對於美國的反中戰略,中國大陸也已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因此,有關「更名」一事,除了表達堅決反對的主權立場外,對於拜登政府受困於美國朝野對立,制度無法解決的極化政治後遺症,美國政策走向仍處於不確定性,眼下也就先靜觀其變、以靜制動。 拜登政府在阿富汗撤軍過程與防疫表現上,都遭到很大的批評。圖為美國使館人員撤離阿富汗。(路透,資料照) 美國一中原則 正面臨崩毀? 目前看來,美中關係維持鬥而不破,「更名」的機率並不高,但是,若美國一旦通過「更名」,等於是邁向「戰略清晰」和「台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大步!這將會是核彈級的大衝擊,主要觀察有三: 第一,美國若通過「更名」,將是「一中原則」崩毀的判斷指標。現在,美台官方往來趨於熱絡,美國對台軍售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持續加碼;「更名」一旦通過,形同是向美台關係正常化大步位移。屆時,美中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當中的「一中原則」將面臨崩毀。 第二,今年七月,立陶宛不顧北京強烈反對設立「台灣代表處」,成了台灣在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駐外機構;其實,許多觀察都直指背後有美國撐腰。現在,美國自己拿什麼理由拒絕「更名」?一旦美國通過「更名」,確有可能引發各國仿效的連鎖效應。 第三,我駐美代表處若獲美國支持「更名」,則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是否也會在「更名」及《台北法案》的推波助瀾下,改以「台灣」之名取代使用多年的「中華台北」? 美國政治嚴重對立,現行制度無法解決問題極化政治的後遺症已經浮現,美國政治正在衰退,拜登第一階段靠反中政策凝聚兩黨共識,爭取朝野支持重大法案,卻很難邁向第二階段與中國大陸談合作;「更名」一旦通過,讓一中原則面臨崩毀,將真正進入到戰略清晰格局,美中大國角力與兩岸關係將遭遇到核彈級的衝擊。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