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兩千論壇」錄影演說 蔡:將捍衛世界秩序 盼與歐盟簽BIA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總統蔡英文十一日應「公元兩千論壇基金會」邀請在「公元兩千論壇」視訊會議開幕式發表錄影演說表示,台灣已經準備好,將持續和理念相近國家一起捍衛自由民主的世界秩序,並期盼歐盟與台灣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強化共同的利益並凝聚共享價值。 總統府新聞稿表示,蔡總統在演講中指出,在經歷疫情後,威權體制現在更深信他們所採用的模式比民主制度更能因應時代需求;威權體制想要透過灰色地帶活動、軍事威脅及資訊操控,侵蝕國民對民主體制的信心並分化社會。 「台灣首當其衝面對這些攻擊,而我們一直努力對抗這樣的脅迫」,蔡總統說,台灣將分享這些經驗,並持續和理念相近的國家一起捍衛自由民主的世界秩序,以及因應來自威權體制的空前挑戰。 她說,對於國際社會努力處理的議題,例如經濟衰退、氣候變遷、新興疾病、防止武器擴散、恐怖主義、安全的供應鏈等,台灣也將致力為國際社會提出解方。 蔡總統表示,台灣準備好要在民主革新、生物科技、再生能源、資料保護、海洋治理及半導體產業等各方面,成為歐洲不可或缺的夥伴。在建立安全的全球供應鏈,確保關鍵技術免遭剝削方面,台灣高科技領域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鼓勵歐盟與台灣洽簽雙邊投資協定,以強化我們的共同利益並凝聚我們的共同價值觀」,蔡總統說,台灣已經準備好要承擔責任,不會將夥伴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

Read More

陸媒指我賄賂索馬利蘭 外交部:毫不知恥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針對陸媒「環球時報」指台灣長期賄賂索馬利蘭政府,外交部十一日嚴正澄清表示,該報導全篇毫無根據、製造假新聞,汙衊攻擊他國,這種做法只有毫不知恥的極權獨裁政府所屬媒體幹得出來。 中國大陸政府所屬的「環球時報」昨刊登有關索馬利蘭、台美關係的報導指台灣長期賄賂索馬利蘭政府高層。外交部表示,全篇報導憑空造假,毫無根據,只為誣衊抹黑台灣,對於中國官方媒體散布假新聞,外交部予以嚴厲譴責,並呼籲各界予以唾棄。 外交部指出,台灣與索馬利蘭去年互設代表處以來,兩國政府已陸續推動包括農業、資通訊、教育及醫療等嘉惠索國人民的合作計畫,展開多元且深入的合作,所有合作計畫公開、透明、合法,深獲索國各界及國際肯定。 此外,台灣與美國的多家智庫長期以來均有合作關係,每年都針對台美關係、台灣國際參與等重要議題進行研究計畫,這些計畫均在立法院監督下編列預算辦理,過程合法,也符合美國政府相關規定,並無干涉學術自由,計畫均透明公開,目的在提升美國政策圈對台灣討論與了解,這本就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做法,豈是極權獨裁國家所能理解。

Read More

水利署發布5縣市警戒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颱風圓規逼近台灣,水利署十一日上午發布五縣市警戒,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市、雲林縣與嘉義縣;另外,台水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隨時關注颱風動態,避免濁度過高或停電等問題,確保穩定供水。 中央氣象局表示,輕度颱風圓規有增強趨勢,北部、東半部嚴防豪、大雨;預估圓規持續朝西移動,明天白天就有機會解除海上警報。 台水公司昨發布新聞稿時表示,部分地區將出現強風大雨,台水已完成各單位防颱整備措施及各項設備查檢,並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隨時關注颱風動態。 台水指出,為防豪雨造成原水濁度過高,以及停電影響正常供水,各淨水場均已加強整備,以維持供水穩定;若颱風期間有影響正常供水,將於第一時間公告,用戶如有任何供水問題,可撥打客服專線一九一0。 台水提醒,遇到停水情形時,請關閉抽水馬達電源,以免空轉過久產生高溫,造成馬達損壞或引起火災;並請勿將橡皮管浸入水中,以免因虹吸作用導致水質遭受汙染。

Read More

台離岸5km皆藻礁? 經濟部:公投前提錯誤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珍愛藻礁公投提案以大潭海域離岸五公里內的海底都是藻礁為由,要求三接應遷至更遠海域。經濟部表示,根據中油海底調查,最遠離岸約一點七公里海底即無礁石,顯示藻礁公投提案前提存在事實基礎錯誤。 經濟部十一日發布新聞稿時表示,在前次三接迴避替代方案中,比起原版的開發範圍就已大幅縮減,只使用十八年前完成的填地,且完全避開大潭潮間帶的藻礁;公投方引用的碩士論文,調查地點為大潭北邊的白玉藻礁、而非大潭,且調查方法為單、多音束聲納儀、側掃聲納儀,並不足以瞭解海床的地質構造。 經濟部進一步表示,中油不僅使用上述調查方法重複測量,為瞭解大潭海底地質狀況,更委託國內多個專家團隊,運用多種調查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可發現大潭海域在水深十八公尺、約離岸一點七公里後的海底即無礁石分布,顯然公投方提案主文所依據的前提,早已存在明確的事實錯誤。 至於藻礁公投聯盟稱中油107年環差報告所附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攝影圖資顯示有生物礁,經濟部表示,中油澄清是「錯誤的解讀」,因水下攝影目的是了解工業港海床的現況而非地質構造,且生物礁未必是藻礁,調查範圍也未達外海五公里,與目前討論範圍不同。強調公投方不能直接一概而論,錯把海底泥沙環境生態都當作潮間帶藻礁生態。

Read More

颱風挾豪雨 蘇花路廊封路

公路總局公布十一日晚間八時起實施蘇花路廊封路。(宜蘭警方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慶連假收假日,圓規颱風來搗亂。公路總局表示,十一日晚間八時起實施蘇花路廊封路;同時於十一日晚間六時實施北橫公路台七線四七K至八五點五K(巴陵─百韜橋)道路封閉只出不進。 公總表示,依據十一日最新氣象資訊顯示,颱風外圍環流夾帶豐沛水氣,預估十一日至十二日於花蓮山區易有短延時強降雨,降雨量達大豪雨,考量近期花蓮地區數起地震影響及沿線一一七點四K、一三一點四K、一五八點八K、一六一點三K、一六六點八K、一八0點六K、一八二K等多處災害邊坡尚在搶修階段,山區道路抗災能力尚未恢復,尤其雨天夜間視線欠佳,為確保用路民眾安全,自十一日二十時起預警性封閉。 台八線關原(一一四點六K)至太魯閣(一八四點五K)路段,管制措施如下:二十時禁止進入(管制路段人車只出不進),廿二時起全面封閉(管制路段禁止人車通行),後續視翌日雨勢及實際路況(災情)另行公布恢復通行時間。公總籲請用路人,颱風豪雨期間山區道路易坍方、落石,路況難以掌握,非必要勿進入山區道路,並應注意氣象資訊及道路通阻訊息。 公總說,蘇花路廊十一日零時至十五時,南下宜蘭往花蓮車流量為三千四百七十三輛,北上花蓮往宜蘭方向車流量七千七百五十六輛。截至下午三時,蘇花路廊北上累積交通量已較去年國慶連假同時期增加約百分之二十四。

Read More

造市者制度 有助擴增交易動能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審計部最新公告,一0七年底台灣日均成交量低於一百張的上市、上櫃股票,分別占整體近一成六、逾三成七,易衍生人為操作股價,致股價波動程度加劇;經檢討後,金管會已督促相關單位建立股票造市者制度。 造市者制度已在今年六月卅日正式實施,審計部表示,有助擴增上市、櫃股票交易動能,促進資本市場健全發展。根據審計部最新公告,金管會為活絡台股量能,陸續實施擴大當日沖銷交易標的範圍、提升小額投資便利性、鬆綁保險業投資限制、洽請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證交所)推動活絡量能獎勵機制、鼓勵機構法人參與投資國內成分股ETF、推動優質台商或外國公司掛牌,及鼓勵國內上市、櫃公司辦理業績發表會等措施。 審計部指出,一0八年三月查核發現,一0七年底國內上市股票計九百卅七檔、上櫃股票計七百七十四檔,其中日均成交量低於一百張的上市及上櫃股票,分別占整體上市、櫃股票的百分之十五點六九及百分之卅七點零八。 審計部表示,這些股票成交量偏低,影響投資人交易的流動性,且易衍生人為操作股價、或利用借殼上市手段謀取不正利益,導致股價波動程度加劇,影響金融市場秩序的風險,因此在一0八年八月六日函請金管會檢討、妥為處理。 審計部說,經追蹤改善情形,金管會已督導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在今年二月訂定「股票造市者及交易獎勵參與者作業辦法」與「股票造市者及交易獎勵參與者業務服務費折讓標準」,由證券商自行申請參與股票造市機制。 審計部表示,希望藉由造市者提供合理報價,及交易獎勵參與者積極參與交易,增加投資人買賣成交機會,以提升股票流動性,並在六月卅日正式實施,有助擴增上市、櫃股票交易動能,促進資本市場健全發展。

Read More

〈中華副刊〉親愛的

■易品沁 深知即使置身同文同種,猶依舊無法被穿透的皮質表象,很難被理解的那個自己。你正是世界上「唯一」的那人,能夠輕易突破語言重重屏障,完完整整進入我,以致擁有我的「全部」。更何況不曾有誰真正擁有過我,我的心神總是在「他方」,你則使我的身、心、靈聚匯一處。 也由於我們關係的基礎,恰恰是建立在毫無保留將自我靈魂與痼疾創傷,乃至僅能為世界唯一彼此所理解,且能無畏向唯一彼此道之的那個至大至深秘密的昭然揭示。 我打從心底感激在如此黑暗無光,以致曖曖內含光的時刻與你偕同一道走。這是生平第一次打從魂底確鑿無疑的三個字:親愛的。 如天啟,如電掣。   〈關於一個誤植的字〉 你與生俱來的音質有著bossa nova的閑散、隱隱微微嘶啞至恰到好處的性感。於是AugAst這個漂離物外、憑空降生的字,如同戀人的肉身之內必然含藏有尚待唯一彼此得以辨析的軌跡地誌圖那般。我明晰這隱隱發光的字詞多與飛翔有關。 當AugAst(註)這字,勢如破竹地乘上聲韻的迴旋翼,會90度轉彎飛騰至你蜜色的顎,輕巧履及因敏感而顯得含羞微顫的舌尖,接著便會倏及平掠過你那棉花糖綿軟觸感的唇瓣。一朵名為AugAst的字花,就如這字當中的字母之首的大寫A,誕生自開天闢地之初,因你注入以生息,而有了八月意謂的蔚藍與海潮。 以上,其實無非想要表達的是,無論你甚微或至大的誤植或失常,絲毫無損、無搖曳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註:AugAst這字取自日本‧神奈川吟遊歌人吉田英彥的自創字。

Read More

〈中華副刊〉注目禮

■陳青田 記得有次坐公車,看到一位男士面對兩位女士站著,一位是美若天仙,豔若桃李的女郎,而坐在旁邊的一位是個長像平庸的婦女,有位男士的眼光游移了一下,目光輕輕地放在這位平庸的婦女身上,當這位婦女要下車的時,低聲地向那位男士說:謝謝你。這舉動雖然在纖細一念之間,竟使那位婦女充滿感激。 一個尋常的小動作,也可能造成某人總是被無視的日常。 看見不被看見的,她之所以謝謝那位男士的背後,讓我理解到,這個注目禮有多麼珍貴。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一位教師的疫情生活

 文/江逸蹤 插圖/國泰 一、逃亡   五月中的台北街頭空蕩蕩的,外宿附近的市場,原本晚上在騎樓一整排的攤販少開了許多間,一格格的空洞。以前曾和你逛過的賣場,如今讓人猶疑不前。無端的消息讓架上的泡麵與衛生紙總是缺貨,像所有人都離棄了台北。 原來繁華的日子可以凋零至此。有幾次我站在騎樓底下發呆,不知道要吃什麼。買了泡麵想就此度日,但似乎沒到那麼悲慘,戰備糧食很快因嘴饞吃完,無端堆積了脂肪。健身房當然是不能去的,想去公園拉個單槓,發現器材都用封條封了起來。 最不習慣的是不能去咖啡館,每日到店前和老闆照面,外帶杯冰美式,有一種看昔日戰友是否活著的心情。 構成生活平面的點都閉鎖了,剩下幾條零落的線。日子刪刪減減,又如常運行。 不過與其說繁華凋零,不如說疫情的台北更像深夜的台北,只是全城的人都在守夜,等待一線曙光。很多都靜默了,但關於疫情的事物還在喧嘩著,什麼都變得不確定,工作,愛情,既有的信念。唯一確信的是便利商店仍會開著,藥局堆滿防疫物資,讓人得以想像生活還是連續的。 線上授課,聲音像投入深淵裡。學生都成了一個個帳號頭貼,那些睡著的一如往常,現在可以睡得更安心了。線上點名,某某人你在嗎?過了三十秒,螢幕傳來訊息:老師我麥克風壞了。好吧。 也可能大家開始大量在線上授課,我想像整個網域變得擁擠,與你通話時,老是斷斷續續。 我漸漸體悟到,聲音變成逃亡時的重要存在線索。有一次,我自己忘了開麥克風卻賣力講著,游標在螢幕上的文本無聲指畫,過了十幾分鐘終於有學生說,老師你還在嗎?雙向遮蔽,才知道原來自己存在的若有似無。 前往他方的路也斷了,僅管未必常常出城,但現在是確確實實不能抵達了。我們不得不倚賴通訊軟體的訊息通知,宛若災難片裡的對講機,策劃著逃亡路線。   二、隔絕   疫情爆發六週,生活都暫時擱置了。沒上完的課,沒交代好的事,全都之後再說。一開始,你還有些欣喜。早厭倦了無趣且慣性的學校生活,停課讓生活出現大片空白,想像可以整理房間,翻開總是讀得斷斷續續讀的課外書。而且,你相信這亂流很快就會結束,回來時,大家可以開心分享自己的防疫假期。 線上上課很輕鬆,像在看直播,不過老師是比較無聊的直播主。上課時可以躺著上趴著上,幾天下來卻有些說不出的疲憊感。聲音投入網路,並不是期待對方回答,而是期待對方聽見。頭像旁顯現綠燈後又消失,不知是欲言又止,又或是誤觸按鍵。沒辦法面對面談話,不確定對方的表情,經常反覆說著同樣的話,朝深淵大喊只有自己的回音。 已經好幾天沒出門了,出門有點像好萊塢僵屍片裡,必得在欠缺物資時才能冒險出門(通常每次出去都會有成員被咬)。你知道也許沒那麼可怕,但卻有莫名的緊張(但仍因為不用期末考而有點小慶幸?)。三級警戒一延再延,好像跑了十圈操場後教練又說再加五圈。什麼都是匱乏的,生活用品、原本的活動量、見不到的人,還有疫苗。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浮現:這世界的背後好像有什麼在盤算著。 反覆寫同一個字,那個字就會瓦解,喪失意義。關在同一個房間裡也是如此。同樣的動作一直做,過於單一的生活,並不會規律累積些什麼,反倒更廢。街上很安靜,房間卻比平常更喧嘩。以為是太雜亂的緣故,遂開始收拾房間,檢視原本生活的澱積。斷捨離之後發現原來可以留戀的也不多,真懷疑之前在外面風風雨雨到底在做什麼。原以為自己是孤單的,但此刻卻更感到孤單。 孤單的人要在人群之中看到自己的孤單,而今街上沒有人,竟變成全然寂靜。雙重的孤單。 台北的太陽是恩賜,但現在看見大太陽,卻毫無欣喜。日子已經快枯乾成沙漠了。習慣了用網路溝通,此刻電話是延伸的器官好相濡以沫。我們快要忘記擁抱的觸感,不知彼此心中的模樣。電話那頭傳來乾乾的聲音:「你還好嗎?」「還好。」「聊些什麼吧?」「啊,今天確診很多人,小心點。」「好。」 很多對話和過往的畫面一直重現。想到在酒吧裡,燈光昏黃,我們低頭討論著酒單,空氣瀰漫著調酒的香氣。而今所有食物都只能外帶,但調酒卻不能外帶,即便可以,也只能一人獨酌。「你還記得我們在酒吧裡說了什麼嗎?」「有點忘了,但我還記得服務生送錯,讓我們白賺了一杯」「多美好的夜晚」。 也想到日本。雖然日本是一個人去的,但我相信你還記得那裡的細節。空氣被擦得乾乾淨淨,日式風格其實就是一種過於純粹的風格,一絲不苟地讓每個環節都安置妥貼。雖然日本的咖啡很難喝,但我還是很喜歡喝路邊販賣機的罐裝咖啡,小小一瓶100日元的那種。這幾天去便利商店,我不禁買了幾瓶罐裝咖啡(也可能是因為最近網路廣告總是一直播放著日本某原裝進口的咖啡)。我相信終有一日會與你回到那裡,不用戴著口罩,可以看到店員們爽朗的笑容,拍照時,畫面有點過曝。   以前把自己鎖在房間,期待與世隔絕,那是為了到更遠的地方。現在要玩真的了,卻擔心這一隔就隔斷了許多故事,「我們要有心理準備以後要與疫情共處」,可以不要嗎?死亡令我們退卻,但現在是為了以後讓步,等待重逢的那日。這不是真正的隔絕。我們都像萊布尼茲的單子,同步做著類似的事,盼的是未來安穩的日子,那時再回想起來,恐懼不安都已消散,方知此刻是隔而不絕。   三、雲端生活   關在房間裡已經十二週了,時間意識日漸模糊,每天都像在放假,又都像在上班。沒有區隔意味著原本的計畫藍圖逐漸褪色,勉強維繫變得毫無意義,想要做些正經的事都顯得有些可笑。 有時候在房間裡熬夜看劇,或與友人聊天到凌晨二三點,隔日睡得昏天黑地。偶爾會精神突然很好,讀點原文書,把以前從未弄懂的概念釐清到自己興奮不已。當然也有如同過往的某些片段,比如寫作時,看著電腦半天一籌莫展,或是一個晚上寫了兩三千字。 日子是團塊又是碎片,時而清醒時而混沌。都說後現代的人活在雲端,真的如此嗎?若總是活在平面的文字和影像,失去了現實的錨定,虛擬空間就不再是逃離的空間,而是更擁擠的現實。 疫情期間才知道為什麼在台北那麼疲憊。並不是多需要在室內運動,而是不能在室內運動讓我意識到了肢體的侷促(只能安慰自己健身房並不遠)。也不是多需要有廚房,而是意識到我永遠不可能有《小森食光》、《海街日記》那種味覺的向度。簡單說,就是沒有生活。 手沖一杯咖啡,之前只道是尋常。因為怕四級封城,跟樓下咖啡館老闆預購了五包,有點擔心喝不完,老闆隔著口罩面罩努力擠出笑容說:可以啦。果然,不到半個月就喝掉一磅。 教學也是如此。有學生跟我抱怨每科老師不停給作業,不用去學校反而更疲憊不堪。鐘聲消失,學校彷彿也失去權威性(好像有播放鐘聲的APP?)。老師消失,沒有老師的瞪視,評分參照的基準在哪?學校變成了虛擬(像野雞大學那樣),賴以延續學校的是學生過往被規訓的記憶。 台北市一度說要讓學生輪流回學校上課,同事們開玩笑說,這對沒去上課的學生來是一種處罰。你說,這是全新的生活,像回到古代,人與人久久見一次面,見面前只能埋頭各做各的,一旦重逢,便無比歡欣。聽起來,好像現在的禁閉,反而讓我們充滿希望。   當生活漸漸遠離我們,幸好奧運讓我們重返生活。疫情警戒降到二級,我們仍在家守著電視觀看比賽,有無疫情似乎毫無影響,因為奧運選手的生活對我們而言,本來就是在雲端。你跟我分享你喜歡的運動員,我一知半解地嘗試著了解。我們似乎又參與了彼此的生活,有你,有我。 疫情何時會過去,我們都不知道。但我可以確定,未來儘管重返沒有疾病的日子,我們都增長出了新的生活。世界生了一場大病,雲端生活永遠都是一個選項,在雲端相見並非逃離,而是模擬避難。我們因此更能對照出現實的滋味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浮生

詩/曾湘綾 攝影/陳建華 日子漸次單薄 像易碎的玻璃 碰撞時,又各自 發出聲響   留下雷聲 讓世界變的寒冷 等待風中的人 移動雲的眼睛   如果雨水落下來 佔領暗夜的腳印 過去,會不會 愈走愈安靜   一如平息之前 窗台的月亮 慢慢長成心口,透明的 新的刻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