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連假期間海科館潛水技術志工下水巡查,發現「軟絲仔」已經回到潮境海灣產卵。(海科館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潮境保育區復育有成。二二八連假期間海科館潛水技術志工下水巡查,發現「軟絲仔」開始回來潮境海灣產卵;潮間帶的指標生物的「大海兔」也出現,且數量比去年多。
海科館說明,「軟絲仔」中文名為「萊氏擬烏賊」,是廣受大家喜歡的經濟性漁獲以顯著螢光的軀體、寬廣透明的鰭,在水中游動時姿態優雅動人,贏得「水下舞者」稱號。軟絲仔喜歡把卵產在柳珊瑚的枝枒間,過往因為柳珊瑚被垃圾覆蓋,軟絲仔不得不轉而把卵產在水下廢棄的繩子或垃圾上,有熱心的潛水者以竹叢做成替代產房,讓軟絲仔有安全穩固的產卵地方。
二0一六年潮境海灣保育區成立後,不只區域內禁止採捕海洋生物,同時也有許多潛水者自發性清除區內的垃圾,熱心的潛水朋友與海科館潛水志工也常下水巡檢海灣狀況。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表示,二二八連假期間,海科館潛水志工回報軟絲仔又回到天然的柳珊瑚上產卵,這次還看到花枝在交配,以及上千隻的三棘天狗鯛(黑豬哥)在水中巡遊的壯觀景色。
海科館指出,今年軟絲仔回來得比較早。一般來說,軟絲仔每年產卵有兩個高峰期,包括清明前後一波,以及盛夏七、八月另一高峰,春天回來產卵的軟絲體型通常比夏季大,卵莢含有的卵數比較高,約有七到八個卵,而夏天卵莢約在四到六個卵。
另外,海科館的保育區長潭里潮間帶定觀小組志工也在一月八日、二十六日回報,今年潮間帶的指標生物「大海兔」已經出現,而且數量比去年多,松螺、笠螺也開始產卵,海邊的生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