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麗
極喜愛盛唐詩豪劉禹鍚的〈烏衣巷〉,尤其是最後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非王、謝士族,但居處在尋常巷陌,常不經意抬頭,便可瞥見人間尋常而有滋味的風景。
拜居處地之賜,必須走過幾個巷道,才可到最近的便利商店、公園、土地廟……,此時,捨汽機車徒步是最明智的抉擇,就如徐志摩所言:「……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令人神往的康橋美景是不會出現在我眼前的。但是走往小公園的路上,對面大樓傳來「叮叮咚咚」孩童的練琴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單音樸拙,想像童穉努力用雙手敲彈黑白琴鍵的認真賣力,也想起自己幼時未能學琴的悵惘,乘著飛颺的黑白音符,更假想已經知命之年的自己,恭敬肅穆端坐在鋼琴前,掀開琴蓋,雙手如行雲流水般流暢地演奏一首「月光曲」,那個年少時心目中「彈鋼琴的少女」彷彿就隱身在巷弄裡。
有時巷陌傳來的並非琴音,而是夫妻吵架的齟齬聲,那尖銳而又刻意壓抑的聲音,更啟人疑竇,但聽得出來是一男一女先後的咆哮聲,兩個人都想把對方的聲音蓋過,於是在遠處的我彷彿是聽到海底的聲納,一波一波振盪的迴聲,想側耳傾聽,但隨即感到自己窺人隱私的無聊,那一個屋簷下不曾有過拌嘴鬧彆扭的時刻?
有時未必是聽覺的洗禮,撲面而來的可能是爆炒蒜末的香氣,或是一鍋滷肉的濃郁,更有時是煎白帶魚的香……,嗅聞這些氣味,總讓人安心,有食物的地方,就是廚房,就是家人用餐的所在,一飲一啄都是人間煙火繚繞的證明,即使疫情嚴峻,但這些氣味,總在告訴我,家戶平安,每盞暖黃的餐桌燈底下都有親愛的家人悲欣與共。
尋常巷陌,有時視覺的驚喜,更令人驚嘆!有次想去便利店領個包裹,一轉往左邊的巷口第一戶人家,門口就種著一株淺橘色朱槿,有一朵巴掌大的花正迎風開展著笑顏,它的顏色不同於一般常見的紅豔朱槿,靠近花蕊根處更有一環深紅,呈現極柔滑的絲絨感,令人想去觸摸一下,但理智告訴我,千萬別如此,畢竟是別人家的植栽,能與它短暫邂逅,已是一大確幸。
去年初春多波寒流報到,住家附近有一株山櫻花整棵綠葉落盡,光裸蕭瑟的枝幹爆出滿樹璀璨絕美的緋紅花朵,我和一棵開花的樹結了一段塵緣拍了許多合照,直到她繁花落盡後,冒出點點嫩綠新葉,紅綠交映的她,宛若新生,我知道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的意義。
以前讀白居易〈直中書省〉一詩:「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一直對紫薇花好奇,也是在街坊鄰居的籬芭看到一簇開得蓬蓬像波浪似的紫薇花,突然明白了白居易的「獨坐」與「寂寞」。
繼續遊走在尋常巷陌,有了王謝堂前燕的富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