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綠市集 高宇彥暢談農業、公衛、交通及教育

高宇彥到訪新桃花園的綠市集。(民眾提供) 本報訊 具有醫學及地政雙學位的高宇彥,近日再次到訪新桃花園的綠市集,在活動現場一攤攤詳細詢問設攤農民今夏收成的近況。桃花園綠市集是桃園第一個在地的農業市集,結合河川教育中心對於環境教育的支持,並努力落實友善環境、地產地銷的理念,為在地農民與消費者提供另一個交流空間;出身農家、道地桃園子弟的高宇彥在市集表示,平鎮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是依靠年長者在支撐,因此公衛、交通,及教育這三大議題,是平鎮未來最重要的新願景。 高宇彥指出,13.39%的高齡人口(65歲以上),以及72.06%的中壯年人口比例,平鎮的高齡化已近在眼前;家中務農的高宇彥,從小就知道耕作種植的辛苦,參加綠市集活動,就是將心比心的體會農民的辛勞。高宇彥說:「在台北唸大學及畢業後,我經常回桃園老家幫忙務農,農事是體力活,一路看著父母親從年輕忙到老,想幫家裡減輕負擔的急切,一直放在我的心裡」。 跟著新楊平社區大學的老師、志工們一塊到老街溪畔,為在地農民銷售自家農產品加油打氣;五月梅雨期的幾場大雨,導致蔬果收成不如往常,他是在地農村子弟,又有多年在公務機關服務群眾的習慣。高宇彥說;「我是地政專業,從小就有強烈服務人群的想法,所以大學畢業後,我又另外取得了中原財經法律碩士以及北醫大學士等學歷,並在退伍之後至民眾服務社任職,開展自己的志業」。 高宇彥表示,服役期間,他就已取得地政士執照,由於關懷鄉里的意志強烈,讓他選擇投入了經常需要接觸民眾的工作場域。在日常的工作中,舉凡急難救助、捐血及冬令救濟等,讓高宇彥更能體會家鄉民眾生活的實際狀況,也因此激發更多對於鄉里建設與福利方面的想像;「規劃一個更宜居的平鎮,是長年縈繞在我心裡的藍圖,以前保有熱情,到今天還是」,高宇彥堅定的表示。 身兼「中華民國口腔衛生師立法促進會」理事長及「口衛系校友會」會長的高宇彥,對平鎮市民及幼童的齒腔保健提出建言,他認為,應該向日本學習,1988年左右日本便開始推動80/20法則,意即到了80歲仍能保有20顆真牙,經過了近三十多年到2016年時,該國80歲仍擁有20顆恆齒的比例已達51.2%;他指出,我們現今「65歲以上免費全口假牙」的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也突顯了長期忽視民眾牙齒保健的事實;台灣兒童的齲齒率高居亞洲之冠,因此透過衛教及經費的爭取,兒童六歲塗氟的政策也應該被確實施行。 另外,為強化平鎮地區的醫療量能,高宇彥亦希望將來能夠促成兒童醫院的設立,他指出,人口僅42萬的新竹市就有多家大型醫院進駐,未來甚至還會增設一所清大附醫,在醫療資源的分配上有明顯落差;過去,平鎮市民一旦遇到急重症,通常都要以黃金治療期間作為賭注,轉送至外地醫院,爭取大型醫療機構的迫切性一直都在,現在則需要一個人在政策訂定上推一把。 而除健康議題外,「交通建設」及「雙語教學」亦是高宇彥的兩大訴求,他認為,作為桃園區人口第三多的平鎮市,實質的聯外交通上,應該要夠顧及便利性及地區發展的交通選項應以捷運為主,這不但有利於諸如獅子林、南勢重劃區等地的串聯,甚至還能將這條動線延伸至龍潭、大溪等區域;而在雙語教學的推動上,高宇彥則主張應該全面普及化,英語的使用現在已相當普遍,不應再被歸類為「特色」教學,而是要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就習慣接觸,造就出完美的雙語環境。

Read More

變種病毒頻叩關 黃偉哲籲兒童速接種第2劑疫苗

新型變種病毒頻頻叩關國門,市長黃偉籲家長快帶孩子接種第二劑兒童疫苗。(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二十日新增三千一百二十三例確診,市長黃偉哲表示,即使是緩步下降,但中南部疫情還是在高原期,且傳播更快的新型變種病毒又頻頻叩關國門,第二劑兒童的疫苗接種有待加強,請家長趕緊帶小朋友來接種。 黃偉哲表示,雖然台南市的兒童以及幼童的確診率比全國還要低,但目前omicron病毒的疫情在中南部仍處在高原期,所以仍要請家長們,趕緊帶家中的五至十一歲的小朋友來接種第二劑兒童疫苗。家長們可以到「臺南打疫苗」網站預約疫苗施打,避免因為感染肺炎危及小孩的健康、或者生命。 另外,「臺南共照雲」已改名叫做「臺南市政府健康共照雲」,若不小心染疫了,請趕快加入以接收最正確、最即時的訊息,因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跟防疫指引會與時俱進,若要收到最正確的消息,就請加入「臺南市政府健康共照雲」。 衛生局局長許以霖表示,若出現疑似COVID-19症狀,或與醫師對陽性快篩試劑判讀結果未達成共識的民眾,可於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到南區松柏育樂中心及新化體育公園篩檢站進行篩檢,有疑似症狀者採鼻咽快篩,對於陽性快篩試劑判讀結果未達成共識的民眾,可現場採檢PCR。 兩處篩檢地點均有提供快篩陽性試劑判讀,除此之外,松柏育樂中心篩檢站還有提供每日上、下午各五十位民眾看診及領藥;松柏育樂中心篩檢站服務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一時至四時;新化體育公園篩檢站服務時間則為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

Read More

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現蹤台南 50多歲男下肢無力、意識改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0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個案為台南市北門區50多歲男性,請民眾加強防蚊並落實預防接種。 疾管署表示,該名男性個案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日活動地點以住家周圍為主,於6月7日開始發燒,6月9日出現下肢無力、意識改變等症狀,就醫後收治住院,後續並進行採檢,於20日確診,目前持續治療中。 疾管署指出,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在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 由於個案住家附近有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場所,研判於居住地附近感染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住家及周邊養豬場進行環境清消及誘蚊燈懸掛之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之衛教宣導。 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1例確定病例;2018至2021年全國累計病例數分別為37、21、21及28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惟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易孳生病媒蚊之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 此外,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加強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Read More

高市議長曾麗燕率16議員慰勞教召員

高雄市議長曾麗燕率同十六議員慰勞接受後備軍人教育訓練的弟兄。(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長曾麗燕廿日率同十六議員慰勞接受後備軍人教育訓練的弟兄,肯定他們不畏嚴峻疫情及嚴格訓練,配合國家政策,複習軍事技能,為保家衛國而努力。 後備軍人教育召集訓練今年實施新制,時間為期十四天,也被稱為「最硬」教召;曾麗燕說,每位應召員從社會職場再度回到軍事訓練的日常,由陌生到熟悉,大家都獲益良多。 高雄市議長曾麗燕率同十六議員慰勞接受後備軍人教育訓練的弟兄。(記者吳文欽攝) 曾麗燕表示,看到來自各地的後備弟兄,精神飽滿,身體強壯精實,非常感謝高雄市後備指揮部對應召員的訓練與照顧,並且謝謝應召員放下家庭與工作,配合國家政策,複習軍事技能及學習最新戰技。 今年教召最特別之處是遭逢百年一疫「新冠肺炎」的挑戰,接受教召的應召員最年長者五十歲、最年輕則為廿二歲,大家一起接受嚴格軍事訓練。曾麗燕表示,應召員不畏嚴格訓練及疫情威脅,仍然堅持到最後,大家都非常辛苦。 高雄市議長曾麗燕率同十六議員慰勞接受後備軍人教育訓練的弟兄。(記者吳文欽攝) 曾麗燕向高雄市後指部強調,「後備戰力強,議會全力挺」,議會永遠是國軍最堅實後盾,期盼後備弟兄為台灣安全與安定繼續努力。 高雄市議員陳麗珍、李雅芬、陳玫娟、童燕珍、黃文益、陳若翠、吳益政、李雅靜、鄭安秝、陳慧文、李順進、林宛蓉、韓賜村、邱于軒、王耀裕、范織欽等人,隨同曾議長前往慰勞接受教召的應召員。

Read More

WFH促脂肪堆積 夏日前4招告別局部脂肪

高珮菡院長表示,透過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再加上非侵入體雕,能在短時間內剷除囤積在身上的脂肪。(漫雲思境提供) 記者朱麒鼎/綜合報導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都WFH居家上班,減少運動又長期久坐的狀況下,更容易將脂肪囤積在肚子和下半身,漸漸地變成水桶身型,夏日前正是女性減肥旺季,漫雲思境診所院長高珮菡表示,透過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再加上非侵入體雕療程,能在短時間內剷除囤積在身上的脂肪,讓愛美的女性們不用擔心來不及在夏天展露腹部性感線條。 減脂一直是普羅大眾最愛討論的熱門議題,高珮菡醫師提出幾項建議,除了每天喝水至少2000CC和維持正常飲食,建議每周做3次30分鐘以上、能讓心跳速率達到每分鐘130次以上的有氧運動,另外,醣類攝取的每日總熱量占比降低到30%,「減少醣類但並非完全不食用,因為醣類也是促進脂肪燃燒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隨著醫學美容科技發展,現行非侵入式的體雕療程更被廣泛接受。(漫雲思境提供) 現代人除了減重也開始在意身材線條,規律運動和飲食控制雖然能夠幫助減輕體重和脂肪,但卻無法針對局部雕塑,尤其像肚子、副乳、蝴蝶袖、大腿等脂肪特別容易囤積的地方,另外有些媽媽懷孕時因為子宮擴大造成腹部器官改變位置,腹肌承受的壓力增長,造成腹直肌分離,鬆垮的腹部就成了脂肪堆積的地方,要恢復以往身材格外不易,因此許多人開始求助體雕療程來達到減少局部脂肪的效果。 高珮菡院長舉例,過去大多數人都會擔心侵入性的抽脂動刀,隨著醫學美容科技發展,現行非侵入式的體雕療程更被廣泛接受,「像是最近新引進的EMSCULPT NEO熱磁減脂,是結合電波射頻和新一代聚焦磁能雙科技,透過射頻對脂肪組織加熱42-45度,破壞皮下脂肪細胞,減少腹部脂肪厚度,此外高強度聚焦磁場刺激腹部肌肉緊實,同步達到減脂增肌。」 高珮菡院長表示,透過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再加上非侵入體雕,能在短時間內剷除囤積在身上的脂肪。(漫雲思境提供) 目前診所內的體雕客群大多在30歲到45歲,高珮菡院長指出,熱磁減脂是單次非侵入性療程中能減少最多脂肪的新科技,目前台灣核可適應症以腹部為主,適合局部瘦不下來、BMI35以下的消費者,國際臨床期刊研究(Published in the 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2021)指出,「做完完整療程6-8週後如同於連續做了12到16週的高強度運動,另外平均能有減少脂肪厚度30%、增加肌肉25%的雙重效果(Published in Dermatologic Surgery journal, 2021)。」

Read More

專案農貸支應農漁業資金 疫情期間貸放金額成長近5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委會為落實執行各項重大農業政策,及支應農、林、漁、牧產業發展所需資金,推動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提供農漁業者優惠低利貸款。自62年推動迄111年4月底,約130萬戶農漁業者受益,累計貸放金額達7,300億元;110年度貸放414億元,受益農漁業者56,432戶,另109年及110年疫情期間積極推動,該2年度貸放金額分別較108年度成長49%及37%,充分支應農漁業者營農所需資金。 專案農貸貸放績效圖卡。(農金局提供) 近年農委會配合農業政策及對接產業發展,並傾聽在地農漁業者實務需要,修正專案農貸規定。110年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啟動新一波農業紓困貸款4.0措施,提供發生營運困難之農漁業者紓困貸款。相關重點貸款措施執行成效如下: 一、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自101年10月推動迄111年4月底,計15,246戶青壯農受益,累計貸放金額達194億元,其中110年8月起納入貸款對象之壯年農民,計436戶受益,累計貸放金額5億元,扶植青壯農蛻變與成長,著有成效。 二、百億農業綠能貸款:為加速推動農業綠能政策,提供百億農業綠能貸款專案,自110年3月推動迄111年4月底,計核貸188戶、金額31.2億元、總裝置容量178.8MW,農業結合綠能發展,已具成效。 三、110年紓困貸款:提供增額度、緩還本及免息等優惠措施,新貸、舊貸及展延案件核准約21.6萬戶,金額達1,297億元,其中舊貸案件約18萬戶免申請,有效降低群聚感染風險;新貸案件34,582戶,依貸款別區分,以「農家綜合貸款」31,757戶,占比92%最高,該貸款係支應農漁民家計消費需求,具支應受疫情影響之農漁民緊急家計生活週轉之成效,充分發揮金融功能,協助農漁業者度過疫情困境。 四、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自80年推動迄111年4月底,計33,948戶農漁民受益,累計貸放金額達267億元。為紓解疫情對申貸前開貸款之農漁民還款壓力,自109年4月15日提供免息措施1年,經2次滾動檢討將免息期間延長至111年底,每年約3,000戶農漁民受益。 為鼓勵壯農持續營農、推動農業保險及農產品溯源政策,並配合產業實務需求,農委會於110年2次修正專案農貸法規,提供壯年農民優惠貸款、農業保險貸款免息措施、提高畜牧產業貸款額度,及增列通過產銷履歷驗證者為貸款對象等規定。另111年為配合產業升級、農業綠能及農業保險等政策之推動,持續滾動檢討法規制度,規劃增訂提升蛋品生產經營類為貸款對象,並將友善生產系統類擴大貸款對象包括飼養蛋雞、豬隻及乳牛業者、調降農業節能減碳貸款利率,及延長農業保險貸款免息期間。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為充分協助農漁業者營農資金需求,將持續滾動檢討,適時調整專案農貸規定,並結合農漁會、全國農業金庫及農業信用保證基金等農業金融部門的力量,提供農漁業者農貸服務及融資輔導。有資金需求之農漁業者,可就近向當地農漁會信用部或全國農業金庫提出申請,如有相關貸款疑義,歡迎電洽以下服務專線:全國農業金庫:0972-590-951、農業信用保證基金:0963-619-301、農委會農業金融局:0933-239-983。

Read More

俄減供天然氣!德緊急增加燃煤 義大利與卡達合作擴產天然氣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在俄羅斯減少供應歐洲天然氣後,德國採取緊急措施,確保滿足能源需求,其中包括增加煤炭使用。義大利和法國,則與卡達能源公司合作,加入全球最大天然氣田擴張產量的計畫。至於匈牙利,則因為親俄立場,獲得俄方承諾,將持續供應天然氣給匈牙利。  

Read More

加密貨幣凜冬將至?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18日跌破2萬美元關鍵支撐水位,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新低,不少專家仍認為,跌破此價位可能近一步壓低比特幣價格,再引爆一波拋售潮。而這波加密幣寒冬,美國佛州邁阿密市可說首當其衝,因為邁阿密自詡是對加密貨幣最友善的城市之一,市政府還發行了「邁阿密幣」,如今跌幅高達95%,幣值幾乎歸零。

Read More

新冠癒後又發燒?留意「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新竹臺大分院日前收治一位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個案,病童為11歲男童,一個月前確診新冠病毒後,在近日持續發燒4日,伴有眼睛紅、草莓舌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入院後合併有心臟衰竭與休克現象,立即收治於兒童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後狀況逐漸穩定。 確診病癒後2-6周發作 MIS-C與免疫風暴有關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陳文發表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通常在新冠病毒染疫孩童疾病痊癒2至6週的期間發生,詳細的致病機轉尚不明確,推測可能跟病毒感染後體內的免疫風暴有關,會導致全身多系統的發炎症狀,約有三分之一個案合併有休克症狀,需要入住加護病房治療。 近兩年在國外已陸續報導MIS-C重症個案,在10萬名確診孩童約有3.8人的MIS-C發病率,台灣目前染疫孩童個案數量已突破50萬人,相關個案近期應會持續發生,請家長要多加留意可能的症狀,染疫孩童如有不明原因持續發燒超過三日,都需提高警覺。 出現休克、高燒、視覺幻象 多團隊合作治療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心臟科醫師傅俊閔表示,病童入院當日立即診斷其患有MIS-C重症,除休克外,還合併有心包膜積水、肺水腫現象,後續給予免疫球蛋白、靜脈類固醇與強心劑等藥物治療;同時整合了小兒心臟科、小兒感染科、兒童重症專科與小兒神經科等兒科重症團隊,全力搶救之下,病童的症狀已逐步穩定。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醫師陳麒年表示,除了休克症狀之外,此病童在高燒期間,伴隨有視覺異常幻象等症狀,甚至會在閉眼後數分鐘,持續看到招財貓跟他招手,或有異常人影。有鑒於新冠病毒會合併腦炎等問題,兒科重症團隊會診小兒神經科醫師許家睿評估腦部併發症的可能,安排了腦電圖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後,初步排除嚴重腦部併發症之危險,所幸病童在高燒與休克症狀改善之後,視覺異常現象也陸續消失。 痊癒後再次持續發燒 儘速就醫評估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以來台灣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突破五十萬人,儘管大多數個案為輕症,僅有數日發燒或是呼吸道症狀,居家休息就已痊癒;但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提醒,倘若孩子在感染後又再次持續發燒,伴隨著皮膚疹、眼睛發紅、草莓舌、腹痛或休克等症狀,須儘速就醫評估是否罹患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Read More

女教師滑倒腰椎椎間盤爆裂 大小便失禁復健一年才改善

椎間盤突出是國人常見的脊椎疾病,好發於五十歲以上族群,年紀越大或體重越重的人,發生率也較高。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名35歲女教師,某天於家中下樓梯時不慎滑倒,屁股跌坐地上,導致原本已經有突出的腰椎椎間盤破裂掉出壓迫神經,不僅造成大小便失禁,連愛情長跑多年的男朋友也跑了;經手術治療,又積極復健了一年多才能控制大小便。還有一名50多歲男子,健身滑滾輪過猛,結果頸椎第4、5、6節椎間盤突出,身體右側肢體軟無力, 像半邊中風症狀, 經打類固醇、手術治療,才恢復正常。 椎間盤突出 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 椎間盤突出是國人常見的脊椎疾病,根據文獻統計,椎間盤突出與遺傳、體質、年齡、性別、生活習慣、職業、體重都有關。景美醫院院長莊仕勇指出,臨床上,遇過最年輕的患者年僅9歲,大部分則是五十歲以上較容易發生,尤其年紀越大、體重越重的人,發生率也較高;另外,工作需要搬重物,或暴露於全身振動的職業,如鑽地工人、直升機駕駛等,統計上來說都是好發族群。 臨床上,90%以上椎間盤突出造成症狀的患者,經過休息、用藥或復健可以復原;但約有10%的患者,因可能脊椎合併其他問題,如較嚴重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破裂、脊椎滑脫或脊椎狹窄,經X光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痛症狀,就需要手術治療。 椎間盤突出復發率達4成 神經沾黏增加手術難度 椎間盤突出的手術,可以作單純的椎間盤切除神經減壓,或者是椎間盤切除同時作融合手術(放入椎間墊片及骨釘固定)來避免復發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脊椎手術要注意的細節非常多,最重要的是避免傷害神經。」莊仕勇院長舉例,進行椎間盤突出手術時,要盡可能降低軟組織傷害, 所以, 顯微微創手術傷口小、肌肉筋膜損傷少、 出血少、恢復外, 是最好的選擇。一般來說,單純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復發率約3成,隨著年紀越大、復發率越高;若是發生再突出甚至脊椎滑脫,就得再次手術。 莊院長進一步表示,曾收治一名來自台中的脊椎手術失敗症候群患者,5年前因椎間盤突出接受傳統減壓手術,結果椎間盤突出復發,合併脊椎滑脫造成神經壓迫,再次手術已嚴重神經沾黏,整個手術花了2、3小時,總算剝離被纖維組織包覆的神經,才順利完成手術。 有效預防沾黏發生 提高手術安全性、避免傷神經 莊仕勇院長補充,脊椎手術後血水、蛋白質、組織液體,會覆蓋於暴露的神經上,增生纖維組織,進而形成神經沾黏;神經沾黏屬正常現象,但不一定會有症狀,少數患者會感覺下背部怪怪的,甚至腰痠背痛、神經痛。 若需要再次手術時,沾黏可能導致無法分辨神經或纖維組織,不慎傷害神經膜、硬脊膜,發生脊髓液滲漏,恐造成大小便失禁、癱瘓。所幸目前已有防沾黏凝膠,可在手術後的神經表面形成保護,於術後沾黏旺盛期6~8周內阻隔其他組織,保護暴露的神經,有效預防神經沾黏;萬一需要二次手術也能提高安全性,避免神經損傷的危險。 避免日常3行為 減少脊椎負擔 隨著年紀漸長,多數人都有機會發生脊椎退化,莊仕勇院長提醒,日常盡量不彎腰搬重、不提重物,減少加重脊椎負擔的行為,同時適當運動增加肌肉,足夠的肌力以穩定骨頭及椎間盤,以及維持韌帶彈性,有助維持健康的脊椎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