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原樣修復 抽換損壞鋼構 基礎補強 見證日本工業發展 周邊景觀供人尋跡探訪
曾文溪渡槽橋北岸入口意象。(文資處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定古蹟嘉南大圳曾文溪渡槽橋因年久失修,文資處經過兩年針對橋體與橋墩進行修復,日前修復竣工,讓北側入口廣場意象重現。
文資處說,嘉南大圳曾文溪渡槽橋構築於一九二九年,是嘉南大圳水利系統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輸水渡槽橋,兼具交通道路與輸水管路複合功能,對台灣農業、南北交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貢獻,富歷史文化價值,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曾文溪渡槽橋採雙層式設計,上層為鋼筋混凝土橋面,下層是華倫式桁架鋼梁水槽,使用鉚釘接合,鋼材來源為日本官營的八幡製鐵所,鋼梁水槽體結構由築島造船所承製,基座土木工程由日本近代創設並承攬多項台灣重大工程的鹿島組承包;文資處說,各項營造特色除共同見證日本近現代工業發展,也讓先進技術在台灣實施。
此次修復進行整體橋梁鋼構件損壞抽換、鋼構件噴砂及塗漆、橋面板底部及橋面兩側護欄修復,並將橋下三處橋墩基礎,植入基樁進行補強,強化橋梁整體穩定性。
渡槽橋景觀工程。(文資處提供)
文資處表示,修復工程皆依照原樣修復,並將北側入口護欄及損壞的橋名柱一併復原,營造橋梁北端廣場意象,結合周邊已完成的入口意象及景觀工程,可提供民眾尋跡探訪的去處,也為台南新增一處觀光遊憩新景點。此次修復工程共動用五千兩百萬元,文化部補助六三四0萬元,市府自籌一五六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