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人物】王采元專訪|物理系理性思維×承自父親的人文薰陶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第五象限設計力:雙重專業的跨領域人生 從臺大物理系畢業的王采元,在畢業前踏入了室內設計領域學習,並於不久後開始接案執業。這些年來,她所遇到的挑戰不僅僅在跨領域上而已,年齡與性別也一同築出了一道難以翻越的牆。王采元在職業生涯中牢牢記著父親常說的話:「空間是長出來的。」,並且也在體制以外長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臺北人,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2002 年畢業後開始跟著父親自學建築,並在 2004 年接了第一個室內設計案。此後便開始一邊旁聽建築課程自修,一邊獨立接案、設計監工的生活。王采元認為建築是個幸福的志業,面對豐富的自然環境,如何在不減損自然之美的前提下,滿足使用需求、人性感受與呈現每個空間特有的本質與感動。其擅長針對每個獨特的生命個體,挖掘每個空間特有的韻味潛力,貼緊「行為」本身,在使用需求、實際機能與設計理念之間,探索微妙而美好的互動關係。 ▍「別人越要在『性別』與『年齡』上找我麻煩,我就越不讓『性別』與『年齡』成為我的阻礙。」 ──王采元 那位在大學最後一年決定跨界的女孩 也許這不是個大部份的人容易想像出來的情境:一個熱愛天文及物理的女孩,在大四那年決心轉換跑道,全心投入室內設計的專業裡。18 年過去,被欺負或被質疑等不同挑戰接踵而至,但她以自身實際經驗灌溉,長出了與其他設計師截然不同、屬於自己的東西。時至今日,若你想讓王采元設計你的家,可能排隊都還等不到。 是什麼一步一步造成這些改變的?除了時間的歷練跟經驗的累積外,也許體制外出身的背景及她被賦予的人文薰陶也是一大功臣。王采元一路走來有太多值得細細詳述的故事,但一個人如何反芻自己的生命總是見微知著的,也許我們可以從一個最小的細節開始談起。   工作中的王采元(李健源 攝)。 宛如問診般的需求會議 拿出王采元給業主填寫的需求表單,裡面有密密麻麻十大類、總共數十個問題,看得讓人眼花撩亂,從最基本的房屋現況、居住成員、特殊要求等,到收納的情況、業主興趣、下廚情況、睡前儀式,甚至她還會希望業主們能簡述自己的個性。實在令人不禁讚嘆她嘗試去理解業主的細膩程度。王采元笑稱業主會說這好像是在中醫問診或心理諮商,但其實在疫情前她是不做這個近似問卷般的表單的,她都堅持跟業主直接面對面開會,因為她在意很多語言外的肢體行為,以及家庭成員間的互動狀態。 她打了個簡單比方:假設一對夫妻來談需求會議,有時都是先生在講話,但太太可能會覺得很焦慮,因為太太才是做家務的那位,有家務上的需要。所以她要在現場才能察覺到業主的這些細節,但在視訊對談下會失去這些線索。所以後來在疫情期間,為了彌補視訊的不足才建立了需求表單,並跟業主說每個人都要獨立回答。 王采元希望得知業主生活的大小細節,舉凡進門後所有放在椅背上、地上、門把上、桌上的東西她都想知道,這是因為業主常常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透過這樣詳細的問答才能挖掘出來:「你通常直接問業主說你有什麼特別的需求,每個人都會跟你說:『沒有,我很普通,跟一般人一樣,就照一般人的需求設計就好了。』問題是,沒有任何人是一模一樣的!站著化妝跟坐著化妝的需求會不一樣,化五分鐘跟化二十分鐘又不一樣,我一舉例通常他們就懂了。」 也許是因為問得這麼詳細,跟業主有了這麼深度的交流,王采元的需求會議才變得這麼讓人有「諮商感」。曾經,一對夫妻來找她開需求會議,雖然最後案子沒談成,但當天會議結束後,這對夫妻的太太傳訊息給她,說這次會議後才讓已經冷戰半年的他們又重新開始對話。原先兩人因先生未與妻子溝通便私下接外地工作,而吵到幾近離婚邊緣,然而在與王采元的問答來往之間,兩人才發現對方有自己不了解的一面,甚至是兒時生命經驗所帶來的不同,可以說那次需求會議幫助他們真正的看見彼此。 而王采元當然也不是一開始就懂的怎麼問,要去了解業主的獨特性、了解每個空間的特殊性、與業主雙方確認彼此的價值觀、建立信任關係,十幾年累積下來的各種「大數據」,統統被建立成她腦中珍貴的「需求、行為與空間資料庫」。   工作中的王采元(李健源 攝)。 加倍努力來釋放自己的潛力 能給予這麼具「人味」前期建構過程,但王采元大學時卻是走眾人認為冷冰冰的理科。臺大物理系畢業的她,其實是因為在大四時向她的父親——王鎮華老師,表達希望去其當時任教的華梵大學建築系旁聽,才一腳踏入了這個對她而言既親切卻又陌生的領域裡。聽到王采元想去旁聽的王鎮華老師,先是反問她:「不是想成為天文物理學家嗎?」但在王采元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後,他倒也沒再多說什麼,答應了王采元的請求。而從小就跟著父親跑古蹟、幫忙做模型,旁聽建築系的課程自是難不倒王采元。更甚至,她決定跟著一起做設計作業,而且還要做得比本科生更多。 「因為覺得自己落後人家一年,得加倍努力。作業要求三十張,我就做六十張;草模要求三個,我就做十幾個。這樣感覺才對得起設計周邊的自然環境,也才能把基地跟自己的潛力都釋放出來。」王采元這樣回憶當時的自己。 在華梵大學的這一年裡,她感覺非常地紮實。做設計的過程於她而言幾乎成了自我探索與革命,每做一個新的草模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要排除自己的習氣、固定偏好、盲點、還有無數的低潮。她自言這就像蛻殼一樣:「每做完一個設計作業,總覺得自己又新了一點!」 當時在華梵的老師們上課時不僅對她慷慨而已,還希望她抱著自己的草模去刺激其它學生(沒錯,動詞是抱,因為她的草模有整大箱),倒是王采元自己系上的不少同儕,卻對她決意走入室內設計專業而震驚不已。當時臺大物理系畢業的學生不是轉往光電、機械、生研等相關領域進修,就是繼續念物理所,很多師長及同學都勸她讀個兩年研究所再決定要不要換跑道也不遲。 但王采元很堅持,除了因為認為臺灣的學術環境不能滿足自己,卻又顧及父母而不願出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發現自己雖然熱愛物理,但其實也一直在用一份不服輸的精神在撐著,想證明就算外貌清清秀秀的年輕女生也適合讀物理,然而自己其實沒必要為了挑戰這個刻板印象而耗盡一生。王采元一直相信 30 歲以後腦部發展就到達了極限,那時的她只剩畢業到 30 歲之間的這幾年可以繼續努力,一年都浪費不得,一確定自己沒有要出國繼續讀下去,她就開始要朝另一個值得投身的方向努力。 我們看到了她後來不斐的成果,但從在華梵、交大、東海、臺科大的課程旁聽,到實際開始執業接設計案,王采元還是得到了不少震撼教育。   王采元帶著女兒一同工作。 「我不讓性別和年齡成為我的阻礙。」 說起第一次的震撼教育,王采元提到其實分屬兩個不同的案子:第一個局部裝修跟第一個全裝修案,都各在不同程度上給她上了一課,第一個局部裝修案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她先拿了自己畫的平面、立面圖給父親看,然而父親一看就笑,說她完全沒有概念,腦袋裡面要有工法。她則一頭霧水,初出茅廬時什麼都不懂,更別提腦袋裡要內建工法了。 而監工的第一個月,現場師傅則完全把她當空氣,他們覺得王采元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生,拿著一張不知道做不做得出來的圖,每天待在現場。當時的王采元要不被師傅無視,要不就直接叫她滾開。「我個性很大而化之,你叫我閃我就閃,但我還是要看你怎麼做。」王采元很堅持要在現場看著他們做,然後在旁邊問他們問題。 問問題不被搭理也罷,更過份的是師傅把廁所門拆掉,只放一個臨時便盆,等著看她不知道如何上廁所的窘樣。感受到在當下那個氛圍裡,不敢上廁所就徹徹底底地輸了,王采元不甘示弱,自己搬了一塊板子擋在門前,照樣上廁所。 王采元說,工地說穿了是男人的世界,一個年紀輕輕、又完全沒靠山的菜鳥女性設計師出現在工地,且一待就是早上七點半到晚上六點半,師傅們要欺負的方法可說有百百種,這些年下來她已見怪不怪。算是家常便飯的言語性騷擾、小小的輕挑到帶有惡意的意淫、各種指涉她經驗不足的人身攻擊(白痴、多餘的、花瓶、擋路),甚至在她面前直接摔工具、砸板子,她無一沒有親身經歷過。   王采元工作照(汪德範 攝)。 用不願被輕視的態度支撐著,問問題被無視,就鬼打牆般地問到對方回答為止。等到她的第一個局部裝修案走到了第二個月時,師傅們終於開始比較願意聽她講話。再到第三個月時,師傅們開始驚訝於王采元會用他們所教的東西,反過來要求他們。後來到這一個案子完工之前,那些工班師傅已經完全不敢不理她。 「師傅越要在『性別』與『年齡』上找我麻煩,我就越不讓『性別』與『年齡』成為我的阻礙。」王采元身著男裝,帶著工具,以她的專業態度與不斷深化的專業能力,讓任何與其工作的師傅都無法再霸凌她。直到工作的第九年,她才開始偶爾以女裝進入工地。那時對她而言,性別已不再是阻礙,反而是利器:「要軟我可以很軟,撒嬌什麼都不是問題,要強硬我比誰都強硬,不要想在我的工地撒野。」   特立獨行的精神,在體制外茁壯 除了在工地遇上的霸凌,王采元也曾經受到同業的冷言冷語。她曾應學生邀請至畢業展開幕演講,該系的系主任與系上前輩卻當眾嘲諷她是因為父親的關係才做得了設計,跟他們正規學院訓練出來的不同。甚至在演講開場介紹講者時,公然諷刺當年的她只有十年經驗,不知道可以來講什麼。 「在我決定轉行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要面對這些眼光跟攻擊了。我的確受爸爸的福澤庇蔭,也有非常珍惜我的先生願意支持我做理想的事業,但這些無損於我一路走來的紮實努力與徹底堅持。」王采元面對這些質疑,拿出了她累積的實績作為回覆。其實,不在整個室內設計體制內茁壯的她,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   王采元作品—三峽大隻好宅內景(汪德範 攝)。 物理系的四年磨練,交給了她西方理性科學的強大架構、科學的求證精神、對事不對人的客觀以及開放彈性的態度。但當然,更能直接外顯出來的是她的理工背景能在結構、材質、應力等方面展現出更好的概念。當年在學校裡做實驗的她,就常常對著實驗結果拍手驚叫,讓老師們印象都很深刻,進了室內設計領域,當然也是想做實驗般想去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王采元回憶道:「我對這些東西真的很感興趣,遇到了問題會跟師傅溝通:板模怎麼接、補料要去哪裡、原本建築結構哪裡有問題?會主動去了解,會想溝通。」 因為跨域發展,王采元沒有什麼體制包袱,沒有被學院技法限制想像,她自認這保全了一種單純。甚至直到這幾年以前,她都很少跟室內設計界交流,唯一會接觸的都是業主,從業主的需求來思考設計,嘗試做出對方會覺得好用的設計,並在與業主的應對中得到一些觀察,也因而發展出了她前述獨一無二的需求調查方式。   王采元作品—山之圓舞曲內景(汪德範 攝)。 理性思維兼具父親的人文薰陶 每個人成為什麼模樣其實都並非偶然。王采元選擇以這樣的理念接觸業主,不僅是多年的實際經驗打磨,而是打從一開始,父親的人文薰陶就已經深深地為她打下了底。王采元提到她的父親常常說道:「空間是長出來的。」,空間設計無法與人割裂開來,我們沒有辦法光談設計而不去談到人,設計和人的需求是緊密結合的,這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她的專業思維。 從小與父母一起去跑古蹟的經驗,她自言很難說出什麼具體影響,卻也潛移默化地植入了一些深遠的概念。在探查古蹟漫長的過程中,會從最開始的煩躁、疲累、覺得:「好衰喔,走了好多路好累。」,到歇息一段時間後覺得比較舒服了,吹著風,看著父親跟屋主的互動、聊天,開始看到有趣的小細節。整體空間氛圍的薰陶,及對親切尺度的掌握,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如此十分人文的,甚至有些把物質本身拋在後頭的概念,形塑了王采元日後如何接觸業主的方式,最終凝煉為我們所看到的那份需求表單。「每個看似平凡的人其實都非常獨特,針對不同個性、講究的家庭成員,量身打造從整體空間格局到各個家具櫃體的細節,光這點就是成就繽紛靈感來源的關鍵因素。而這也是看再多他人的精彩設計都無法比擬的,因為每個人的內在與生活就是最豐美的設計靈感來源,從內湧現,無窮也無盡。」這是王采元對自己工作態度與概念的總結。   王采元作品—山之圓舞曲內景(汪德範 攝)。 在父親理念影響下建構的價值體系、臺大物理受到的知識訓練、自身以「人」為本設計方式,一層層人文與文化的薰陶,和她專業的理工腦結合,讓王采元成了特立獨行的存在。她的設計不只是設計,跟業主所建立的關係也不只是業主關係,所有看似硬梆梆的專業決定,對她而言,都必然會牽涉到存在於背後的每個靈魂。   跨界的關鍵在於真實地瞭解自己 當被問及能不能給一些想要跨域工作的後輩一些建議,王采元說:「其實我覺得關鍵還是在真實地瞭解自己最重要,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跟優點。跨界需要比一般狀態更多的努力與投入,還會遭遇很多質疑與挑戰,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就不要輕易開始。」而真實地瞭解自己,這應該就是王采元十餘年職業生涯的最佳註腳。因為了解自己,而決定在青春年華就早早投入熱誠之所在,並無畏地面對每一個挑戰;也因為夠了解自己,才能以足夠的覺察去同理他人,做出最適合每個業主的設計。 我們最後請王采元簡單地總結她自己這些年下來在設計工作的經驗,她僅僅引用的齊克果的一句話:「挺住就是一切。」。   王采元工作側拍(李健源 攝)。 編按:本期 DFUN No. 81 雜誌誤將本篇專訪中〈加倍努力來釋放自己的潛力〉一段落下,王鎮華老師應王采元女士的要求而讓她去華梵大學旁聽的內容,誤寫為「王鎮華老師要求她去當時其任教的華梵大學建築系旁聽」。本刊特於此更正,並向王采元女士致歉。

Read More

111年暑期保護青春-青春專案啟動 新北警擴大聯合稽查

板橋警分局動員各派出所、偵查隊的警力,於昨(30)日深夜針對轄內各特定營業場所執行威力掃蕩臨檢,(板橋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警政署長甫於30日交接又逢7月份暑假來臨,為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維護良好治安環境,避免不法分子及民眾酒後滋事衍生暴力衝突,新北警方於昨(30)日深夜動用740名警力,針對轄內240處各特定營業場所執行威力掃蕩臨檢,清查顧客及店員身分,要求各營業場所應有自主管理觀念,當發現消費者有可能引發糾紛、鬥毆,便應即時報警處理,若業者無法自行約制,放任事態擴大,將提報市府公安聯合稽查小組加強稽查,由各事業主管機關從嚴審查、依法裁罰。 板橋警分局動員各派出所、偵查隊的警力,於昨(30)日深夜針對轄內各特定營業場所執行威力掃蕩臨檢,(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晚間也動員了各派出所、偵查隊的警力,而市警局也支援了刑大警犬隊、保大霹靂小組、交通大隊等近百名警力,共同針對轄內治安要點及不法分子易聚集滋事場所列為檢查重點,除此之外,對轄區重要聯外道路、交通要道及聯外橋樑,用「閉鎖式」路檢的方式,規劃執行區域聯防擴大路檢,以對外封鎖、對內掃蕩臨檢勤務方式,有效淨化轄區治安環境及遏止街頭暴力聚眾滋事,展現警察打擊犯罪穩定治安的決心。 板橋警分局動員各派出所、偵查隊的警力,於昨(30)日深夜針對轄內各特定營業場所執行威力掃蕩臨檢,(板橋警分局提供) 當大批警力及荷槍實彈的保大霹靂小組員警有秩序進到KTV內巡查,也引發不少關注,訓練有素的警犬也在包廂內針對可疑處所來嗅聞,許多民眾都肯定警方的作法,並對辛苦執勤的員警加油打氣。 板橋警分局動員各派出所、偵查隊的警力,於昨(30)日深夜針對轄內各特定營業場所執行威力掃蕩臨檢,(板橋警分局提供) 新北市警局長黃宗仁表示,業者如發現顧客有飲酒時,應主動協助代叫計程車或代駕,絕不可任其酒後駕車,嚴重危害其他用路人安全。如有發生街頭暴力案件,要求同仁做到六字訣竅「快、鳴、集、一、制、逮」,迅速控制現場、壓制違法分子囂張氣燄。 板橋警分局動員各派出所、偵查隊的警力,於昨(30)日深夜針對轄內各特定營業場所執行威力掃蕩臨檢,(板橋警分局提供) 黃宗仁強調,任何一位新北市民,都應該在新北警察的守護下安心生活,因為治安不容挑釁,尤其在新北只有強悍的警察,膽敢來鬧事就別想輕易逃,保護市民是我們警察的熱血,展現新北警方對於治安維護的決心。

Read More

嘉義市「科學168」期間限定 太空人3萬英呎降落中央噴水池

「科學168教育博覽會」昨晚舉行裝置藝術「飛向宇宙 科學看我」點燈儀式,由嘉義市長黃敏惠親自主持。(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暑假來臨,嘉義市最夯科普盛事「科學168教育博覽會」,將於7月21日至25日,在港坪體育館趣味登場。 中央噴水池的KANO投手吳明捷雕像,換上銀光閃閃的太空人新裝,並在水池內妝點7顆星球燈。(記者湯朝村攝) 今年主題是「愛科學・嘉點趣味」,為迎接來自全國民眾,嘉義市政府大膽創新,結合「科學教育」與「文化觀光」,首次將著名地標中央噴水池的KANO投手吳明捷雕像,換上銀光閃閃的太空人新裝,並在水池內妝點7顆星球燈。昨晚舉行裝置藝術「飛向宇宙 科學看我」點燈儀式,由嘉義市長黃敏惠親自主持,詩人渡也老師特別獻上新作〈太空人吃雞肉飯〉,氣氛相當熱鬧。 中央噴水池的KANO投手吳明捷雕像,換上銀光閃閃的太空人新裝,並在水池內妝點7顆星球燈。(記者湯朝村攝) 教育處指出,今年「科學168教育博覽會」活動,自4月份起召集各界集思廣益、發揮創意,結合「科學教育」與「文化觀光」,特別打造兩座別具巧思的大型裝置藝術,分別位於中央噴水池─「飛向宇宙 科學看我」,施工團隊費時將近1個月,小心翼翼的為吳明捷雕像換上太空人新裝,非常吸睛;另一組「愛因斯坦來囉!」則將在活動期間現身港坪體育館,值得市民朋友期待。

Read More

邁酸遠客 柯志恩:愛高雄不怯戰

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表示,她會深入了解和請益後,提出完整的高雄政策,現階段在大方向上,關注高雄的空氣、水、交通和安全等議題。(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卅日表示,她會深入了解和請益後,提出完整的高雄政策,現階段在大方向上,關注高雄的空氣、水、交通和安全議題,產業發展上要注意平均勞動薪資低的現象,而高雄的教育、婦幼安全等領域,也是她可以發揮的地方。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柯志恩在臉書貼文表示,沒錯,這是非常艱鉅的使命,她知道這要很強大的心理韌性,但只要不放棄,又何懼何畏?(記者吳文欽攝) 柯志恩卅日下午一時,首次以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身分,在左營區蓮潭會館與國民黨高市議會黨團、高市黨部舉行提名同志輔選工作會報,會後由前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陪同接受媒體聯訪。 陳其邁對柯志恩披掛上陣參選高雄市長時表示「遠來是客」。柯志恩反擊說,怎麼會遠來是客呢,她在屏東出生,跟高雄隔壁而已,而陳其邁是台南出生,陳菊則是宜蘭來的,很多人都不是高雄人,她認為陳其邁有點想區隔,只要愛高雄、好好經營高雄,對於選戰,她絕對不怯戰。 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表示,她會深入瞭解和請益後,提出完整的高雄政策,現階段在大方向上,關注高雄的空氣、水、交通和安全等議題。(記者吳文欽攝) 柯志恩強調,很多人都不是出身高雄,但相信只要愛高雄,願意在高雄好好經營,不管從哪個角度,能夠把高雄建設、政見好好做討論,陳市長應該樂觀其成,而她也絕對不怯戰,會直球對決。 柯志恩表示,國民黨需要集中最大票源,如果大家覺得民進黨做得不夠好的話,應該由我們國民黨為主軸,希望吸納最多所有在野的票,她會去請益相關單位,希望贏得最大共識,相信下架民進黨一定是所有在野最大的期望。 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表示,她會深入瞭解和請益後,提出完整的高雄政策,現階段在大方向上,關注高雄的空氣、水、交通和安全等議題。(記者吳文欽攝) 這次選戰會不會找韓國瑜團隊的人幫忙輔選,葉匡時代柯志恩回應表示,他在這邊,就是最好的說明。除了他之外,韓團隊過去很多的重要局處首長、幹部都會全力輔選,這不只是為了柯志恩,也是為了高雄,以及在座所有議員。 葉匡時也提到,對於韓國瑜時候很多的政見還要再做討論,因為時空環境已經不一樣,韓國瑜最好的政見以及有延續性的政策,一定會保留下來。至於愛情摩天輪,他強調,時空環境不同,如果要做,還有很多其他條件還要討論。 柯志恩規劃下週遷戶籍到高雄,至於是否有意置產,柯志恩說,房地產需要錢,最近高雄房產也漲得不少,所以還要思考一下。

Read More

300億租金補貼上路 50萬戶受惠

7/1起至8/31日開放線上申請 10/3就可領到錢 行政院核定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將於7月1日起開放申請,10月3日直接撥款至資格符合的民眾帳戶。圖為台北市大安區巷內出租布條。(中央社)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行政院三十日舉行「三百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啟動儀式,每年將有五十萬戶受惠。內政部指出,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為四年期,中央每年將編列三百億元,照顧五十萬戶租屋族,七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開放線上申請,十月三日直接撥款至資格符合的民眾帳戶。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內政部長徐國勇、次長花敬群等人出席三十日的啟動儀式。蘇貞昌致詞時指出,租金補貼專案除金額達三百億元最龐大、資格也最寬,連在台北市月薪五萬六千零四十六元以下都能申請、手續最方便,也能讓房東享受雙贏。 蘇貞昌說,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從七月一日開始申請,十月三日直接撥款至申請資格符合的民眾帳戶,當天恰好也是「世界人居日」。他說,政府推出經費如此龐大的政策,但財政紀律還是做得很好,今年還債達二十年來最高,很不簡單。 內政部指出,專案將門檻的所得標準從最低生活費二點五倍放寬為三倍,以雙北為例,台北市每人每月平均所得標準放寬為五萬六千零四十六元,新北市則放寬為四萬七千四百元。同時也讓承租未保存登記建物者,如頂樓加蓋的租屋族也能夠申請補貼,讓每年受惠的租屋族可達五十萬戶。 專案申請程序也簡化,曾申請過租屋補貼者,政府將主動徵詢意願,並幫忙試算、完成申請;另也主動勾稽從未申請過的經濟弱勢。新戶部分,只要上網透過五步驟申請,包含驗證身分、填寫資料、上傳租約與存摺封面、核對資料後,就能完成申請。 內政部強調,擴大方案更針對四類族群提供加碼補助,初入社會三十五歲以下青年及社會弱勢加碼一點二倍、兩年內新婚家庭加碼一點三倍、經濟弱勢家庭加碼一點四倍,有未成年子女家庭加碼從一點四倍起跳,每多生一胎就再累加零點二倍。 房客申請補貼通過後,房東將自動成為公益出租人,享有租金所得免稅額每月一點五萬元、房屋稅與地價稅稅率皆比照自用住宅稅率等租稅優惠。 花敬群表示,房東可能擔心過去長期未繳稅,變成公益出租人後會被抓逃漏稅,但政府這幾年已經完成房屋稅、地價稅減免的相關修法,就是盼房東進入體制、化解疑慮,財政部實務上並不會主動追查過去的漏稅。

Read More

南市唯一 近百歲榔榆老樹枯萎

樹醫確診急症 疑真菌感染導致無法吸水 樹葉乾枯樹皮乾裂 一週沒長新芽 恐凶多吉少 台南市唯一的「榔榆」珍貴老樹位於延平郡王祠,樹葉莫名枯黃。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林雪娟、陳治交∕台南報導 延平郡王祠前的一棵老樹,近日赫然「大變臉」,整棵樹枯萎,樹葉幾乎一夕之間全部乾枯,經樹醫生檢查,確認屬急症,若一週內沒有發新芽,恐凶多吉少;農業局表示,近日會再請樹醫生進行病理檢查,因屬列管老樹,不會輕易移除。 這棵位於開山路、延平郡王祠大門右前方的老樹,樹齡約九十七歲,屬於農業局列管的珍貴樹木,正式名稱則為「榔榆」,屬於傳統的風水樹,古人云「宅後有榆,百鬼遷移」,又有「掉皮榆」之稱,因為樹幹光滑無皮,又稱「豺皮榆」,因樹幹身不規則雲片狀剝落痕,紋理猶如豺獸毛紋;在台灣有人稱之「紅雞油」或「紅雞榆」,因樹材刨光後,呈現自然光亮滑順,宛如擦上一層紅色雞油。 珍貴老樹「榔榆」樹皮出現異常裂縫。(記者陳治交攝) 延平郡王祠轄內有十株珍貴老樹,南洋櫻七株,榔榆、樹蘭、樟樹各一株;榔榆樹齡九十歲以上,是南市唯一「榔榆」珍貴老樹,列管編號「99」。 平日維護打掃延平郡王祠環境的管理員說,一週前,榔榆的樹葉莫名枯黃,馬上向主管機關文化局反映。文化局邀請樹醫生現場會勘,發現樹皮異常裂縫,可能是急性真菌感染,導致樹木無法吸水,經觀察,若一週內沒有長新芽,恐凶多吉少,至於有無傳染性,得視其他樹木的免疫力。 農業局則說,會再請樹醫生進行相關病理檢查,看是否應施藥,目前尚找不到感染源,但是不會隨意移除。

Read More

我增44國猴痘旅疫警示

全球55國破5千例確診 歐美最嚴峻 國際猴痘疫情升溫,疾管署30日公布,提升全球44國猴痘旅遊疫情至第二級警示。(路透檔案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全球爆發猴痘疫情,疾管署繼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三十日宣布,即日起將具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四十四國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 疾管署於六月二十三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國內首例猴痘境外移入病例就於二十四日現蹤,個案是一名自德國返台的本國籍二十多歲男性,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個案病情狀況穩定良好,仍是處於需要隔離的可傳染期,要等到皮膚病灶結痂脫落,持續在隔離病房治療中。 由於自今年五月以來,全球猴痘病例數持續快速增加且受影響國家日益增多,基於受影響國當地可能具暴露風險,疾管署宣布即日起將具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四十四國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 疾管署指出,截至今年六月二十九日,全球累計五十五國報告至少五千零二十二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區域疫情最為嚴峻,累計病例前五名分別為英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歐盟疾控中心(ECDC)表示,此波疫情個案多為年輕男性,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可能性較高。 世衛(WHO)於今年六月二十五日評估,此波疫情於歐洲區域已廣泛爆發,於該區內傳播風險為高,歐洲以外區域考量其傳播模式及各國應對能力,傳播風險則為中。 疾管署說明,依據目前蒐集監測資料顯示,全球受影響之五十五國,其中十一國具報告個案,惟皆屬境外移入個案(含台灣);而其餘四十四國則具本土或感染來源不明個案。 基於當地可能已具社區傳播風險,為提醒民眾注意,疾管署將前述具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四十四個國家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並視疫情狀況隨時調整旅遊建議範圍。

Read More

Novavax疫苗來了 青少年接種須審EUA

台灣透過COVAX機制獲配的首批Novavax疫苗五十點四萬劑,由華航自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啟運來台,班機在卅日上午七時三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透過COVAX機制獲配的首批Novavax疫苗,三十日有五十點四萬劑抵台,除規劃提供十八歲以上成人接種外,對歐美已核可青少年也可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增加青少年接種部分,已請業者提供資料供EUA審查。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Novavax疫苗的分配還在討論,目前正在清點還要接種疫苗劑次的人數及地方需求,因此還在整體考量中,且疫苗抵達還需要一週的檢驗,仍有時間規劃。 至於有醫師提出建議Novavax疫苗因不良反應、副作用少,應該儘速審查給青少年施打,對此,羅一鈞表示,在國際上,印度、歐盟核准Novavax疫苗用在十二到十七歲的青少年,加拿大則是在提資料預備審查,因此已經通知Novavax疫苗公司提供資料給食藥署,進行相關審查,需要重啟審查案,而不能延長舊有的適應證。 此外,有關兒童莫德納疫苗何時抵台,羅一鈞說,相關文件問題已經解決,正重新安排班機時間,等確定後就會向外界報告。

Read More

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 創9年新高

台灣去年度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率提高至百分之四十八點四,創下一0二年以來、九年新高。圖為高雄港區堆置的海運貨櫃。(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受惠全球景氣復甦、需求回升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加速,經濟部統計,台灣去年度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率提高至百分之四十八點四,創下一0二年以來、九年新高;至於海外生產占比最大的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比,去年度降至百分之四十二點四,呈現不增反減格局。 統計處三十日發布「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分析一一0年外銷廠商接自海外訂單生產地、產品銷售流向及產線轉移等實況,根據調查結果,一一0年接自海外訂單中,以國內生產比率百分之四十八點四最高,較一0九年上升二點四個百分點,創一0二年以來、九年新高;次高的是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比百分之四十二點四,較一0九年下降三點一個百分點。東協生產占比則居第三,占比百分之三點二較一0九年上升零點三個百分點。 統計處說明,在台生產比率提高,主因是受惠全球景氣復甦,終端需求回升,及國際原材物料價格攀升,以國內生產為主的傳統貨品接單大幅成長,且伺服器及網通產品擴大國內生產比重,拉升整體接單的國內生產比。 至於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比下降,統計處解釋,這是因美中貿易紛爭,以及新冠疫情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逐漸將生產基地移回國內,或擴增中國大陸以外的生產基地。

Read More

〈社論〉盤點全球經濟,艱鉅挑戰還在前頭!

日本消費雖然已見成長,但外貿赤字問題卻從浮現到擴大。(路透,資料照) 電價調漲方案出爐之後,擔憂因此推升物價和產業營運成本、進而壓縮今年經濟成長動力的聲浪隨之而起。其實環顧全球,雖然舉世期待疫情過後經濟漸次復甦,但當前歐美、中國大陸、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也都在物價飆漲等因素干擾之下,導致經濟成長陷入困境。簡言之,艱鉅的經濟挑戰還在前方,安全帶還是要穩穩地繫上! 最近一年全球經濟堪稱忽喜忽憂,正當歐美國家逐漸擺脫疫情困擾,打算加足馬力為經濟成長補課之際,通膨問題卻迅速蔓延全球。就以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來說,國際貨幣基金(IMF)四月還預測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將達百分之三點七,孰料六月二十九日修正版的第一季GDP季增年率卻是負百分之一點六,遠遜於去年第四季的百分之六點九。美國從雲端重摔到谷底,全球也勢必傷痕累累。 相對於美國第一季的愁雲慘霧,歐元區卻算是高唱凱歌,十九個成員國的GDP年增百分之五點四;不過,令歐元區鬱悶的是,這恐怕只是曇花一現。幾乎就在IMF於六月底將美國今年GDP成長率預測值下修至百分之二點九的同時,國際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也發布預測,認為在全球通膨、俄烏戰爭、主要經濟體調高利率等因素之下,歐元區將於第四季陷入「輕微衰退」。其實不只大摩發出警訊,五月中旬歐盟就已將今年歐盟和歐元區GDP年增率從百分之四,大幅下修至百分之二點七;當時歐盟點名的黑天鵝,到目前為止還盤旋在全球上空。 尤須注意的是,儘管歐元區經濟成長前途多艱,但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於六月二十九日還是暗示準備加速升息。拉加德的考慮無他,就是歐元區的通膨壓力「比一九七0、八0年代還要凶猛」。顯然,歐元區已深陷兩難困境。 亞洲的日本日子也不好過,六月初日本官方雖然上修第一季GDP成長率,但季增年率仍為負百分之零點五。儘管相較於美國遭世界銀行調降今年經濟成長預測,日本並未被下修,但也僅為與去年持平的百分之一點七;但貿易赤字陰影卻已從浮現到擴大,五月份貿易赤字更創八年新高。儘管日本的消費已見成長,不過正負因素雜陳,經濟前景仍待考驗。 當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經濟表現也動見觀瞻;而且受到疫情封城衝擊,今年百分之五點五的GDP年增率目標已快變成不可能的任務。世銀六月初將大陸今年GDP成長預測值大幅下修零點八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四點三,被形容為「不尋常的低點」,國際投資或信評機構野村證券、瑞銀、標普、摩根大通甚至都不認為能夠超過百分之四,種種難題都考驗大陸當局能否甩掉重磅壓力。 簡單地歸結當前全球面臨的經濟困境,可說是GDP成長、物價、利率的相互糾結拉扯:在物價高漲的壓力之下,升息雖有抑制物價上漲的作用,卻可能同時摜壓正在萌生的經濟復甦動能。六月八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可能正進入長期的疲弱成長和高通膨」,這個惱人的習題不知能否順利破解。 再從台灣的角度來看,當全球主要經濟體都籠罩陰霾,台灣的外銷引擎是否也會跟著減速?如果台灣的內需也不如預期回溫呢?挑戰當前,期待這兩個預想性的不利因素都不會實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