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逮毒蟲 循線擒藥頭DJ愛吹倫

大麻成品擺客廳 另搜出搖頭丸及K毒等 不排除在夜店販毒 3萬交保   南港警逮毒蟲溯源抓到藥頭,竟是夜店知名DJ「愛吹倫」,嫌犯訊後依毒品罪三萬元交保。 (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南港警分局日前循線逮捕到一名毒蟲,發現他是用FB與藥頭聯絡購買毒品,於是警方展開溯源追查,日前逮捕劉姓藥頭,赫然發現劉嫌竟是北市夜店夜店知名DJ「愛吹倫」,員警也在其家中搜出大麻、大麻煙油、搖頭丸及K他命等毒品,警方不排除其利用工作地點販賣毒品,以牟取暴利,除將他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送辦,並追查毒品來源及流向。 警方調查,四十七歲劉嫌曾是雷鬼樂團「盪在空中」的貝斯手,現在夜店從事DJ工作,樂風以雷鬼、Hip Hop、Dub為主,在地下樂界小有名氣。 南港分局偵查隊員警日前查獲一起毒品案,經溯源追查發現吸毒犯嫌是透過FB與藥頭聯繫取得毒品,於是,警方成立專案小組布線追查,得知幕後藥頭就是夜店知名DJ「愛吹倫」,經跟監、蒐證掌劉嫌住處及行蹤後,日前日持台北地方法院搜索票到北市中山區劉嫌住處執行拘提搜索。 警方進屋查緝時,發現劉嫌將大麻成品大喇喇擺放於客廳,桌上另有DJ刷盤及多張黑膠唱片,宛如小型收藏室,員警除逮捕劉嫌到案外,並當場查扣第二級毒品大麻三百五十六克、大麻煙油七支、搖頭丸及K他命等毒品。 員警在夜店知名DJ「愛吹倫」家中搜出大麻、大麻煙油、搖頭丸及K他命等毒品。(記者周閩生攝) 由於劉嫌是在夜店工作,警方不排除其利DJ身分在工作場所販毒牟利,除將他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送辦,並追查毒品來源及流向。檢察官複訊後則是依毒品罪諭令劉嫌三萬元交保。

Read More

連4天4萬例以下 指揮中心:疫情可望脫離高原期

新增65死亡病例 4月大男嬰耳漏積水/皮膚出現大理石花紋 確診10天惡化敗血病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4天降低至4萬例以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近期可望脫離高原期,但也新增一名無慢性病的4個月大男嬰,不幸在確診10天惡化敗血症病逝。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新增3萬5322例本土個案,較上週同期降幅約15%,預估若疫情下降趨勢不變,可望近期脫離高原期;另外,境外移入新增43例。 不過,仍有65例死亡案例,為4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8例具慢性病史、40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其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4個月大的男嬰,染疫後出現右耳出現「耳漏」積水狀況,且皮膚出現斑駁、大理石花紋症狀,最後仍不幸死亡。 羅一鈞表示,這名小男嬰沒有慢性病史,10月10日因發燒到急診就醫,採檢新冠確診陽性並住院,15日出院返家隔離,但在18日出現高燒到40度再度到急診,檢查發現頸部淋巴腺腫大、皮膚斑駁現象,呈現大理石花紋,且有呼吸困難和血壓偏低狀況,用廣型抗生素治療。 醫院檢查還發現,小男嬰右耳有出現「耳漏」積水狀況,這是否是導致敗血症原因,無法當下釐清,最後死亡原因為嚴重敗血症併敗血性休克、耳漏、新冠病毒確診。

Read More

中醫治療巴金森氏症

■陳俊銘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漸進性的腦退化疾病,一般又稱為「震顫性麻痺」,它的發病率在一般人口中約每千人1至5人。但超過65歲,發病率驟升為1%。在所有神經科患者中,是僅次於腦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病例,男女之比約為5:4。隨著社會結構轉型,老年人口增加,巴金森氏症的威脅也日增。 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有3項主要臨床特徵:第一是動作完全消失或運動緩慢,第二是肢體僵硬,第三是肢體顫抖。每個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可能都有其特殊性,也不是3種症狀一定同時出現。病人往往以1、2種為主,發病初期多由1側肢體先發生,再逐漸影響到對側,發展出一些容易被看出來的表現,包括表情改變、姿勢改變及平衡改變等。 當病人要開始一項動作,例如站立或起步時會感到困難、動作緩慢、減少動作。從事精密性工作能力減退,身體及頭部向前傾,缺乏自主性動作,例如眨眼,走路時上肢自然擺動等,臉部表情也轉為平淡,少有變化,好像戴了一副面具般。肌肉十分僵硬,在移動病人關節時,可以感受到如齒輪般一段一段規則性的阻力。 在所有症狀中,最明顯而且讓病人難過的是顫抖,其頻率約每秒4至8次,尤其是當病人休息時,抖動更加明顯,上肢也比下肢嚴重。其餘症狀尚包括皮膚油脂增加、口水增多、起立性低血壓、心情易沮喪、焦慮,寫字很慢不規則、愈寫字愈小,及便秘、失眠等。一般而言,病人智能並不會減退。 巴金森氏症病人經解剖後,可見的主要病變是腦幹的黑色素構造消失或減少,因而使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製造受阻。多巴胺與另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素互相抗衡,負責協調各種運動功能,使人體能完成正常、精細的動作。 傳統醫學可輔助性治療巴金森氏症,透過歸脾湯合天麻鉤藤飲可改善因多巴胺缺乏所帶來的動作消失或運動緩慢,配合鉤藤散,一貫煎養肝血、平肝息風,可有效緩解肢體顫抖;加上芍藥甘草湯、補陽還五湯、丹七散可改善肢體僵硬;加減天冬、遠志、石菖蒲、鬱金、銀杏可改善臉部表情;木瓜、伸筋草、桃仁、紅花、赤芍可改善肢體僵硬;石決明、龍骨、牡犡可改善肢體顫抖。 配合針灸,體針常用穴道如風池、曲池、合谷、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太沖、三陰交等。頭皮針常用穴位如百會透太陽、運動區、感覺區,四神聰。耳針常用穴位如交感神經、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腎上腺、腦幹、黑質、四肢穴位。眼針:眼八卦針,有助肢體靈活、顫抖減少,臉部穴道如承泣、四百、地蒼、人迎、下關有助臉部表情改善。(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APSN新增2022年度11個亞太綠色港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SN)與菲律賓港務局共同舉辦“亞太港口安全和包容性復甦”論壇,並在會中宣佈新增2022年度十一個亞太綠色港口。 據瞭解,自2011年起,APSN提出亞太綠色港口獎勵計畫(GPAS),以促進和激勵亞太港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2016年該專案實施以來,至今已有九個經濟體45個港口獲評選為"亞太綠色港口"。 本次獲獎港口分別是和記黃埔港口(泰國)、柔佛港務局(馬來西亞)、裕廊港(新加坡)、關丹港(馬來西亞)、日照港嵐山港區嵐南#15泊位(中國大陸)、馬尼拉國際貨櫃碼頭(菲律賓)、馬尼拉南港(菲律賓)、秦皇島港第九港務分公司(中國大陸)、檳城港(馬來西亞)、薩拉韋里國際碼頭(秘魯)、太倉武港碼頭(中國大陸)。 新增2022年度十一個亞太綠色港口相關措施如下: -和記黃埔港口在林查班港經營的碼頭實施了綜合性的迴圈經濟政策,以減少港口作業對環境的影響,還實現港口裝卸設備的電氣化和港口設施的智慧化。 -柔佛港務局監管的港口已使用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等清潔和可再生能源,並進行碳減排基準的評估研究,同時實施綠色採購政策並切實開展相關工作,如保護紅樹林和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裕廊港大規模應用清潔太陽能,在港口戰略管理和發展領域全面推動綠色技術的應用,包括綠色建築、綠色港口設備和車輛以及3R固體廢物管理等,該港正在建設基於數位化的先進高效運輸生態體系,並採用包括LNG和氫在內的低碳能源來保障供應。 -關丹港該港採取多項措施和相關設備來控制空氣污染,減少了卡車在港口的停留時間,並安裝建造了一批保護海洋環境的設施。 -日照港嵐山港區嵐南#15泊位應用岸電和餘熱回用技術,建設自動港口控制和貨物裝卸系統,在粉塵和其他空氣污染物控制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並安裝用於礦石運輸的長距離帶式輸送機管廊。 -馬尼拉國際貨櫃碼頭眾多RTG都採用混合動力,此外採用5G技術來建設自動化貨櫃碼頭,碼頭正在開發港口社區和單一視窗系統,開展多項社區關懷活動,在多式聯運方面提供駁船運輸服務,同時積極研究壓載水處理設備,並禁止在碼頭使用一次性塑膠。 -馬尼拉南港通過可持續轉型發展展示其致力於環境保護的承諾,包括應用太陽能和外購其他可再生能源、開展各種貨物裝卸設備的電氣化轉型以及港口物流系統的數位化轉型。與此同時,還致力於恢復馬尼拉灣的生態環境,並開展了各種與提升環境意識有關的宣傳活動,包括禁用一次性塑膠等。 -秦皇島港第九港務分公司在以下幾方面體現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向可再生和清潔能源轉型,包括太陽能和空氣能源的應用;實施餘熱回用以降低能源消耗;開展港口車輛電氣化和船舶岸電建設。與此同時,除了積極控制空氣污染和提升貨物裝卸設備效率外,該公司還推出多種能源措施,包括綠色照明和應用能源回饋帶式輸送機等。 -檳城港完成RTG電氣化工作,開展LED照明替代以減少能源消耗,並啟動了包括紅樹林種植在內的生態系統保護工作。 -薩拉韋里國際碼頭通過中水回用和節約用水切實減少了耗水量,採用多種設備控制粉塵污染,並引入LED照明以降低能耗,與此同時還應用環境友好型卡車組建其港內車隊。 -太倉武港碼頭的綠色舉措主要包括:通過太陽能、空氣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港口車輛電氣化,並提供船舶岸電;建設兼顧貨物運輸和能源消耗的高效智慧貨物裝卸系統;全部貨物通過水水中轉集疏運;採取一系列廢水回用和粉塵控制措施等。

Read More

台北國際旅展響應公益舉辦捐血送門票活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2 ITF台北國際旅展」即將登場,主辦單位台灣觀光協會表示,為感謝醫護警消人員扛起防疫重任,醫護警消人員只要憑識別證即可免費入場逛展;更響應公益,與台北捐血中心合作延續捐血送門票活動。 展前六天起至展期第二天(10/29-11/5)只要至大台北地區十七個捐血點捐血一袋即可獲得一張門票,限量一萬張,歡迎大家一起「挽袖捐熱血,換票作公益」。 主辦單位指出,全球觀光旅遊業歷經 COVID-19 疫情影響,如今走向與疫情共存的疫後新常態,國際旅遊需求逐漸復甦,為振興台灣入境觀光市場,今年將在 ITF 台北國際旅展開展前一日即十一月三日舉辦實體旅遊交易會,與交通部觀光局攜手合作,由觀光局邀請全球近百位國際買家來到台灣,期藉由 ITF 台北國際旅展的高知名度與號召力,媒合國內外買賣家相互交流,復甦旅遊業間之國際交流,為疫後觀光發展做足準備。 ITF台北國際旅展誠摯邀請大家ㄧ同逛旅展、買好康、獲新知、玩體驗、吃美味。

Read More

拚轉型 長明商圈音樂創客展新貌

「商圈創生奧林匹克」長明商圈獲選示範商圈。(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經發局輔導在地商圈改造及發展特色,舉辦「商圈創生奧林匹克」競賽,邀集全市廿二個商圈,以及全台優秀青年團隊組隊提案,經評選後由長明商圈「音樂創客聚落」及新堀江商圈「新綠野餐趣」獲選為首批示範施作商圈,要展現商圈創生轉型後的全新風貌。 經發局局長廖泰翔指出,競賽廣邀商圈與青年團隊,針對所在商圈提出環境與店面營造構想,激烈競爭後由評審選出長明、新堀江商圈成為首批示範商圈,委由專業團隊協助改造,歷經一年施作已順利完工展現成果,未來市府將持續投入資源,輔導更多商圈創生轉型,與優秀團隊合作攜手改造發展特色,活化商圈經濟。 長明商圈理事長高金虎指出,擁有五十年歷史的長明商圈,過去是南台灣服飾批發重鎮,受鐵路地下化衝擊,加上電商與百貨競爭,商圈轉型刻不容緩,感謝經發局協助長明商圈進行轉型改造,擇定拜克咖啡、夢罟密室逃脫、金勝者等三家店面進行音樂主題改造,並在商圈重要出入口設置全新音樂主題意象,並設置四組共振式音樂主題造型座椅。 成果發表上以「真空樂響趣交流」為主題,邀請全台八組知名真空管音響玩家同場競技,透過創生轉型提升商圈知名度,再現往日榮景;還有爵士音樂演出、創意絹印、音樂創客市集等,吸引不少音樂愛好者特地前來共襄盛舉,凸顯長明商圈原有的音響及電子產業,間接推廣原有的成衣批發等傳統產業,配合商圈新定位轉型的成果,為商圈轉型立下重要里程碑。

Read More

高市水環境巡守隊成績亮眼

環保局攜手社區及企業守護高雄水環境,水環境巡守隊不畏艱辛,克服各種環境努力淨溪淨灘。(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維護河川水域品質需要大量人力,高雄市於愛河、阿公店溪等八大流域,皆有水環境巡守隊所認養之區域,共成立三十二隊水環境巡守隊,環保局指出,今年社區巡守組─鳳山北門水環境巡守隊榮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一一0年度優良水環境巡守隊」甲等獎,成果亮麗。 高雄市水環境巡守隊分成特色組、學校組、企業組、巡守組等四大類別,每隊皆發展獨樹一格的在地特色,其中「中鋼集團水環境巡守隊」是全國首支企業型水環境巡守隊,自民國九十四年成立迄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持續不斷堅守巡守崗位,保護鹽水港溪。 水環境巡守隊經年累月擔負巡檢、水質監測及污染通報,今年更是結合環保署提供之手持式水質檢測器,更有效率進行水質檢測。環保局長期與志工們合作進行淨溪活動,守護高雄家園,今年更不畏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巡守隊仍持續清除垃圾量約一七0公斤,總清理長度約六點八公里。 環保局結合水環境巡守隊每年舉辦二十場以上淨溪淨灘活動,並深入校園舉辦十場次深耕活動,從小培養國民環境教育及環境倫理的觀念,且針對水環境巡守隊隊員提供導覽解說、種子教師教育研習等,結合環境教育,強化志工們的環境理念。另於今年九月舉辦「世界水質監測日活動」,傳達水資源的重要性,也讓民眾們能多加了解相關動、植物的知識,培養守護環境的意識,落實教育意義。

Read More

高雄國際勞工健走趣 千人作伙賺健康

國際勞工「作伙來趣走走,康健樂活久久」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勞工局利用星期假日在都會公園,舉辦國際勞工「作伙來趣走走,康健樂活久久」活動,吸引近千名勞工朋友參與健走、趣味啦啦隊競賽及闖關遊戲,更驚見最夯的高雄市觀光騎警隊進駐同樂,藉活動落實尊重族群理念,促進彼此的和諧,並讓來自世界各地及在地打拚的勞工朋友,都能更加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 國際勞工「作伙來趣走走,康健樂活久久」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勞工局副局長陳石圍指出,在高雄市打拚的外籍工作夥伴有六萬多人,感謝每一位勞工朋友辛勞的工作與付出,健走活動外,也規劃一連串的好玩又趣味的寓教於樂競賽,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勞工朋友有交流的機會,透過寓教於樂的競賽遊戲,傳達正確的法令觀念與勞動權益的重要性,也藉由親自體現並培養樂活有趣的休閒運動習慣,作伙賺健康。 國際勞工「作伙來趣走走,康健樂活久久」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包括毛毛蟲競走、袋鼠接力賽、環環相扣等多項趣味競賽,激烈且歡樂的比賽,闖關遊戲作伙按讚趣、法令知多少、罰款對對看等關卡,融入勞動法令知識,勞工朋友認真搶答,可獲得獎勵,也加深宣導效果,啦啦隊競賽壓軸登場,隊伍卯足全勁熱力全開,由SANGGAR MALATI NUSANTARA與青春QQ隊分別奪下冠、亞軍。

Read More

高雄阿美族豐年祭 傳統歌舞嗨翻

高雄都會區阿美族豐年祭展現自己的文化。(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都會區南場阿美族豐年祭在週末熱情登場,將阿美族群的文化特色用力與美呈現,亦藉由豐年祭表達對祖先的緬懷感恩,感恩上蒼祈福慶豐收,多元又繽紛的服飾,搭配著族人圍著圈手舞足蹈,族人情感更緊密,阿美族文化也再度傳送出去,也讓都會區原住民可以更多元的展現出屬於自己的文化 「Timol 都會區阿美族 Serangaw no kiloma’an 豐年祭」在輕軌夢時代站旁草地舉行,由高雄市原民會與阿美族都會南區十四個社團合作舉辦,將阿美族群的文化特色原汁原味的呈現,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家興,穿上阿美族服出席豐年祭,以阿美族語向族人問好,手舞足蹈共襄盛舉。 豐年祭由青年圍舞與嘹亮的歌聲中揭開序幕,山海祈福儀式,與土地有所連結,感謝上蒼賜福保佑族人平安,傳統祭儀及族群舞蹈展演,還有撒網、頂上功夫、兔跳麻袋及兩人三腳等傳統體技能暨趣味競賽,族人拼盡全力,爭取勝利;特色原民市集及文化體驗區,不少民眾爭著撒網、搗糯米、竹筒翹及傳統竹砲等體驗。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分別舉辦南北兩場,也是高雄最大族群阿美族的豐年祭,呈現不一樣的文化特色;接著十一月五日、六日,還有將在鳳山運動園區登場的大高雄豐潮,是南島文化節系列活動的最後壓軸。

Read More

獅會宣導器捐 義嘉千人健走

國際獅子會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簽卡千人健行活動。(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國際獅子會二十三日於嘉義公園旁KANO園區舉辦「器官捐贈宣導簽卡千人健行活動」,並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嘉義市衛生局等單位合作,於現場設立器捐宣導攤位,活動吸引近千位民眾熱情參加,器官捐贈同意書簽署份數為平日活動宣導成效七至八倍。嘉義市長黃敏惠受邀為健行活動揭開序幕,並感謝國際獅子會300-D1區發揮正向影響力,讓器官捐贈的宣導更有力量。 國際獅子會300-D1區器官捐贈宣導委員會主席張奇香表示,她投身器捐宣導緣起於民國八十一年時兒子承德發生車禍意外,在最不好的情況下,她和先生做了「做好的決定」,以器官捐贈遺愛人間,並從此開始持續推廣器捐。 昨日協助器官捐贈宣導活動的嘉基服務志工劉鎮英表示,健行活動參與人潮踴躍,更帶動了器官捐贈同意書簽署份數大幅增加為平日宣導成效的七、八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