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榮胸腔外科醫師陳薏文(右)與主任莊政諺(左),指著康復患者身上微創手術的小疤痕,呼籲民眾有病把握黃金期,盡快就診。(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曾吸菸、喝酒、嚼檳榔多年的58歲陳姓男子,3年多前覺得喉嚨卡卡未理會,結果2次吃飯卡在食道又壓迫氣管,差點窒息才就醫,發現罹患食道癌第3期且腫瘤有6公分大、多處淋巴結轉移,接受放化療及食道切除及重建手術,術後7天出院後開始每週到溪頭爬山健身,現在容光煥發,進食也沒問題,呼籲病友勇敢抗癌。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莊政諺說,陳姓患者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習慣多年,因吞嚥困難1個月加上體重減輕,先至地區醫院就診行胃鏡檢查後發現食道腫瘤,轉至中榮胸腔外科門診就診,於門診後隨即安排住院,並會診多專科共同合作進行多項全身性檢查。
莊政諺表示,陳因食道腫瘤已達6公分,且有多處縱隔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為第3期,故按照食道癌診療指引先予會診放射腫瘤科,隨即安排2次新輔助化學及放射線治療,術後第7天即恢復良好出院,第14天可由口進食,目前術後已3年過去,門診追蹤檢查皆顯示無腫瘤復發,已回歸正常生活。
陳姓男子配合醫療團隊,勇敢抗癌,歷經放化療、食道切除重建,努力運動健身,氣色超好。(記者陳金龍攝)
莊政諺指出,食道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9名,主要是抽菸、喝酒、嚼檳榔,早期無症狀難發現,除非健檢做胃鏡才會發現,否則等到腫瘤長超過食道管徑50%,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或體重減輕,腫瘤較大者可能吐血而危及生命,確診時已經2期以上甚至末期,3期存活率通常就只有30%。
莊政諺也說,食道癌每年新增患者上千,人數逐年上升且年輕化,防癌之道不要菸酒檳榔,曾有研究報告指吃過熱食物可能致癌,但目前證據無一定關連,提醒民眾也應多吃原形食物,食道癌發現大多晚期且化療藥物有限,建議40歲後至少做1次胃鏡檢查,期能提早發現。
胸腔外科醫師陳薏文也說,亞洲人食道以鱗狀上皮癌為大多數、其次為腺癌,且食道癌期別,主要由腫瘤本身侵犯程度、淋巴結擴散多寡及是否有遠端轉移決定,及早介入相關檢查,能給予病人最適切的治療,提高疾病存活率及增進生活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