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瓦魯、巴拉圭訪團相繼抵台

吐瓦魯國會議長泰歐(前左五)八日率團訪台,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前左四)代表前往接機。(外交部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我國太平洋友邦吐瓦魯國會議長泰歐八日上午率團抵台;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眾議院議長羅培斯下午也率團抵達台灣。總統蔡英文並將在九日上午於總統府接見訪問團。 泰歐在桃機致詞表示,將以台灣為複製樣本,提升吐瓦魯人民生活水準。此行也將晉見蔡英文,並簽署聯合聲明,透過國會交流深化兩國合作。外交部表示,訪團並將會晤外交部長吳釗燮及接受政務次長田中光款宴,以及參訪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食品加工及水產養殖產業等相關經建文化設施。。 外交部另表示,立陶宛國會國安及國防委員會主席卡斯楚那斯、國會友台小組副主席莎卡琳恩率國安及國防事務跨黨派議員一行九人,九至十四日來台訪問,將晉見蔡英文。

Read More

耗水費2/1開徵 工商協進會提3建議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經濟部二月一日起對枯水期單月用水量逾九千度的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工商協進會八日提三點建議,包括開徵時機是否適合、農業灌溉應改善漏水率,並建議耗水費徵收宜提高減徵條件,對旅宿業緩徵等。 經濟部預計二月起針對月用水九千度以上大戶於枯水期期間開徵耗水費,擬針對每度水費加收三元,預估電子業、傳統產業、大型旅館等一千七百家廠商受影響。工商界普遍認為,在氣候變遷之下,積極節水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但徵收實施的配套可以更完整。 工商協進會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台灣水價相對便宜,根據國際水協會調查,台灣平均水價居全球第三低,大方向上肯定政府以價制量的政策原則。但今年景氣下行,出口減緩,是否是適當的開徵時機,仍可再思考。建議政府可跟產業界多交流,討論適當開徵時機,以利台灣經濟民生發展。 第二,建議在農業用水、民生用水等範疇,也應規劃對應措施。由於農業用水約占全國用水量七成,但灌溉用水漏水率逾百分之三十,建議政府應協助農業提升灌溉效率,並加速汰換老舊管線,強化智慧監控系統建置進程,改善漏水率過高的情形,才是根本之道。 第三,耗水費徵收宜提高減徵條件,在疫情尚未完全減緩,旅宿業受衝擊仍大,建議對該產業緩徵;並針對採用再生水或海淡水、投資節水設備者,耗水費減徵優惠上限由六成提高至八成,以增加投資節水設施的誘因。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三角習題

2017年11月美國前總統川普訪問北京,習近平表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路透,資料照) 蔡文立 曾經擔任過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出身自中共當局外交系統、擔任過外交部長的王毅,已被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擢升為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今年元旦他首度以此身分在《求是》雜誌中發表文章,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此一說法當然是中共當局的單方面表述,兩岸關係、中(中共當局)美關係、台美中戰略三角關係的未來演變,仍然牽涉複雜。 探討王毅所說「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之前,從王毅的仕途歷練觀察,不難理解王毅嫻熟於外交詞令的運用,而且以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這個「副國級」的官方位階高度,起手式的戰場從《求是》雜誌出發,也是選擇了一個具有「戰略制高點」的位置。 過去中共中央有所謂的「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一九八八年六月底《紅旗》雜誌停刊,由七月一日問世的《求是》雜誌接手。《求是》雜誌官網上的簡介寫著「《求是》雜誌是中共中央主辦的機關刊物,是黨中央指導全黨全國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論陣地」,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其次,中共當局經常提到「台灣問題」;不過,也有台灣學者認為,台灣其實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兩岸之間的問題」。簡言之,如何表述「這個問題」,其實本身也是個問題。 在王毅此次提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之前,歷來中共當局曾對「台灣問題」做過不同的表述。二000年七月中共當局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曾說「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二00一年三月時任中共當局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訪美時,曾說「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關鍵』」;二00一年十月,朱邦造指「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當中『最敏感』、也是『最核心』的議題」。從層次上來看,逐步從「重要」、「敏感」,提升到「關鍵」,再拉高到「核心」。 在孫雲編著、國台辦所屬的九州出版社於二00五年出版的《台灣研究二十五年精粹〔政治篇〕》中,則有「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最重要』的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的『核心問題』、『原則問題』、『要害問題』」。這段表述,可以看成是一個「小結」。 習近平掌政之後,也有過不同表述。二0一七年十一月美國前總統川普訪問北京,習近平以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身分表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去年十一月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會後大陸國務院正部級官媒「新華社」發布的新聞稿提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去年九月王毅以外交部長的身分,也提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再對照起過去的說法,顯然一個「核心」已經不足以表達其強度了。 至於「核心」意指為何?試以中共領導階層的重要性觀察。一九四二年毛澤東解釋,「領導核心只能有一個,一個桃子剖開來有幾個核心?只有一個」。中共當局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稱為「核心」;胡錦濤當政時稱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並未稱為「核心」;到了習近平掌權,習又被稱為「核心」。以中共最高階層的決策體系來看,就如鄧小平所說,「任何集體領導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靠不住」。由此來看,「核心」有著「最終決定權」。 從中共當局的表述以及「核心」在中共當局語彙中的意涵,所謂「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應是中共當局想凸顯「台灣問題」是「中國利益」,乃至於「中美關係」的走向與良窳的「最終決定性問題」。但是,台灣、美國又怎麼看呢?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Read More

馬英九港都發春聯 祈颱風小出口多

前總統馬英九(右二),南下高市三民區高雄道德院上香祈福發春聯。 (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馬英九前總統八日到高雄發春聯,吸引不少民眾排隊索取;馬英九許下新年願望,希望今年「風調雨順,颱風小;國泰民安,出口多」,這樣對台灣最有利。 馬英九今年發放春聯首站到高雄市,上午在議員黃柏霖、前立委黃昭順等人陪同下,到三民區高雄道德院上香祈福並發春聯,吸引不少民眾排隊索取春聯。 對於新年願望,馬英九說,希望今年「風調雨順,颱風小;國泰民安,出口多」,這是對台灣最有利的。 馬英九今年的春聯內容是「虎嘯生威千山過,兔躍引暖萬木春」,代表虎年結束,兔年會迎來新的春天,祝福台灣百業興隆、萬事如意。 馬英九上午除了到高雄道德院發春聯,還到三民區義民廟發春聯,下午則與議員陳美雅、李雅芬、陳玫娟等人分別到內惟黃昏市場及自由黃昏市場發春聯。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2023年 全球經濟問題延燒到政治

蒙志成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僅有百分之三十七點五贊同總統蔡英文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創下過去四十四月以來的新低紀錄。(資料照) 二0二三年全球大勢,主要問題都來自於經濟。彭博社去年底表示,全球經濟正面臨三十年來最糟的一年。在最新分析報告中,彭博經濟研究經濟學家Scott Johnson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僅百分之二點四,這將是一九九三年以來新低。 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主要來自三大因素。其一,是疫後的經濟問題。疫情蔓延全球三年來多來的影響,造成通膨、升息、產銷失衡;其二,持續一年的俄烏戰爭,打亂了全球市場;其三,二0一八年以來,美中(中國大陸)的競爭及其帶來的國際產業鏈重組。 首先,世界各國政府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去年大都採取了大撒幣、貨幣寬鬆政策,全球股市應聲大漲,但同時也帶來了通膨。各國又為了壓低通膨,採取升息手段,做為企圖穩定經濟的第一步。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針對兩岸關係提出「2D戰略」主張,強調「防衛」(Defense)與「對話」(Dialogue)並行。 (資料照) 民間需求無解 點燃極化政治   第二步則是增加生產製造。然而,全球平均消費力已經萎縮,增加的生產貨品銷售情形不佳,許多廠商撐不下去,出現了倒閉潮,進而導致政府的稅收減少,也直接限縮了社會福利、財富重分配的籌碼。 民間的需求得不到解決,社會問題叢生,民怨衝突,在許多國家逐漸浮現,也點燃了極化政治與民粹,反映在對執政者的不滿。包括台灣在內,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執政黨,民調支持度都明顯下降。 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最新總統聲望調查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百分之三十七點五還贊同蔡英文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但百分之四十六點四不贊同,創下過去四十四月以來的新低紀錄。美、日、韓、英、德、法等國的執政黨的民意支持度也都處於低檔,甚至跌破三成。 美國蓋洛普民調顯示,有八成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今年的整體經濟是悲觀的;有九成受訪者認為今年美國內政充滿政治衝突;對於國際事務,則有百分之八十五預測今年會是「麻煩年」而非「和平年」。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十月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權力定於一尊,但北京還是面臨一些挑戰。(路透,資料照) 習近平政權穩 北京仍有挑戰   另外,有百分之六十四受訪者認為美國的全球勢力將下滑,但有百分之七十三認為中國大陸在世界各地的勢力會擴張。中國大陸對世界的影響力持續上升,主要來自於幾個原因:第一,習近平去年十月順利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權力定於一尊,內政穩固、外交積極作為,包括參加二十國高峰會等,在國際舞台展現以穩定、和平協商為基調的大國外交政策。 許多國家面對經濟普遍看壞的困境下,卻發現中國大陸市場除了量體大,在倡議和平的基調下,似乎成了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是可以合作的對象。 澳洲與中國大陸關係,近幾年來一直處於緊繃狀態,但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大陸國家發改委已經准許四家國企重新從澳洲進口煤炭。這是自二0二0年北京對澳煤實施禁令後,官方首次有此放寬行動。 第二,習近平在內政上保持了一定的彈性。以疫情防控為例,過去的封城、清零政策,在一場白紙運動後,快速走向全面解封,政策調整之快,展現出習近平在內政治理上的自信。 歐美許多國家,在二0二四年將陸續面臨大選,進入政治動盪期,相對的,中國大陸在去年十月已經完成政權的延續,但北京還是面臨了一些挑戰。包括各國對中國大陸的人才、技術與資金的投入,還是保持了一定的謹慎與限制。   西方國家與陸交往 仍然審慎   自從二0一八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產業鏈的脫鉤、斷鏈就在國際持續上演。紅色供應鏈想要自給自足,在技術移轉、政策補貼、原物料管控等方面,策略性的引入外資的相關政策不變,西方國家與中國大陸的交往還是抱持審慎態度。這對紅色供應鏈的技術升級仍是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疫情造成的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明顯放緩,人民生活的不便等,內部還是隱藏著民怨;未來是否有新的動盪出現,是大陸要面對的不確定危機。可以預見的是,為防止出現集體反抗力量,大陸對於資訊的控管會更加著力。這是挑戰之二。 第三個挑戰是解封後的挑戰。習近平於二00九年擔任國家副主席時訪問拉美五國,曾提出「三不」: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有什麼好挑剔的?」   以武逼和 大陸對台極限施壓   大陸在過去三年對疫情採取了嚴格封控的手段,也引起了侵害人權、藉疫情加強管控的質疑;如今,中國大陸解封,卻又讓部分國家開始擔憂會輸出疫情,回過頭來認為中共某種程度的疫情管控,或有其必要。 前瞻新一年的兩岸關係。《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公布去年底做的「民心動向大調查」,台灣民眾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人對新一年的國內經濟發展看壞;有百分之五十六的受訪者認為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可能會政黨輪替,反映出對執政黨的不滿。 新的一年,大陸對台會出現「以武逼和」極限施壓,迫使兩岸走上談判桌,並以「促統」與「接受一中」來框限兩岸談判的架構,台灣無論是否出現政黨輪替,對現在的蔡政府及未來新政府都會形成壓力。 但民眾都不希望兩岸發生戰事,也未放棄與對岸交流的機會。遠見民調,有高達百分之五十八點八的民眾仍認為,兩岸應該增加互動。 但另一方面弔詭的是,有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點六的民眾,對大陸的印象變差,願意「西進」的民眾僅剩百分之十點一,其中,二十到二十九歲有意願的民眾更僅剩下百分之三。整體而言,這反映了民眾希望和平、交流,但年輕族群對兩岸交流的意願不高。 面對中國大陸「以戰逼和」,蔡政府要「備戰求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提出對話與防衛的2D戰略,藍綠都面臨了如何不陷入「促統」的談判協商?對北京而言,如何避免因「以戰逼和」操之過急,激起反效果,把台灣人民推得更遠?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濕涼3天後回暖 週日冷探14度

八日白天逐漸回溫,民眾在台北市士林區等紅燈過馬路時,用雙手遮擋刺眼的陽光。(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氣象局表示,隨著華南雲雨區東移,週一起各地雲量增加,週三前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陸續會有降雨;週四至週六氣溫回升,但十五日鋒面通過後接著強冷空氣南下,預估北部低溫探十四度以下。 氣象局表示,週一隨著華南雲雨區東移,各地雲量增加,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陸續會有降雨,越晚降雨機率越高,入夜後中南部平地亦有零星降雨的可能;溫度方面,各地夜晚清晨低溫約十六至十八度,白天氣溫略為下降,但高溫仍然有二十一至二十五度,感受較為舒適。 週二、週三華南雲雨區加上東北季風稍增強,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平地大致為多雲,週二有零星飄雨的機率。但是冷空氣不強,只有北台灣高溫略降到二十度上下,其他地區變化不大,各地低溫大約在十七至十八度。 週一至週三若水氣和溫度能配合,高山不排除有局部降雪機會。而週四至週六東北季風減弱,台灣附近逐漸轉吹東南風,各地氣溫逐日回升;東半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 氣象局提醒,週四至週六西半部地區及週五、週六金門、馬祖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交通往返請留意相關資訊。 十五日鋒面通過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各地天氣將有明顯轉變,氣溫明顯下降;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短暫雨,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雨。十六至十八日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偏低,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冷空氣強度仍有調整空間。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蚵寮學童類出國 探索小琉球

北門區蚵寮國小前往小琉球戶外教學,學生高興浮潛觀察海底生物。(校方提供) 北門區蚵寮國小戶外教學體驗「類出國」,跨縣市搭船到屏東縣的小琉球,師生探索多元的海洋資源與學習海洋環境的保護,進一步了解客家文化,大呼很值得。 戶外教育是蚵寮國小主任高慧如擔任領隊,帶領二十七名高年級學生及老師前往小琉球,由專業教練帶領下,在安全地帶浮潛,觀賞海底世界,還有夜遊小琉球欣賞夜景,另也前往美人洞、山豬溝、烏鬼洞等風景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師生是第一次搭觀光船出海到離島,興奮的不得了。 校長王建堯表示:這次活動獲教育部活化課程的經費補助,選擇到小琉球,主要是因我們是海洋國家,讓學生認識海洋、親近海洋、愛護海洋和善用海洋資源,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護好,才能繼續浮潛和看到觀音石、烏鬼洞等自然景觀。 五年級學生王峻鴻說:因為要到小琉球,前一天興奮到睡不著,最難忘是潮間帶生物,以前沒看過,例如海參、海膽和陽隧足。真的要好好保護海洋環境,不然以後都看不到。 六年級的蔡忻婕表示,第一次到小琉球浮潛,看到海底世界,各種顏色的魚游來游去,看到綠蠵龜,想起上課時看到海龜鼻孔插吸管的圖片,覺得好心疼,真的不能亂丟垃圾到海洋裡。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雪漫紅白

這世間,本就是各人下各人的雪,各人有著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青春異視界〉 文/陳桐 插圖/國泰 雪,輕輕地從九霄穹頂曼舞而下,染白了我額前縷縷青絲。暗自記得初次賞雪的時日,時間的大手將盛夏蒼翠的山巔,頃刻間便塗抹成一幅水墨畫卷。青翠的草地一瞬間變成了聖潔的雪域高原,只剩下雪下隱隱約約的暗紅,地火一般地流轉著,灼燙著,無邊無際的雪原。 這是四川與西藏的交界之山,它聆聽了太多旅遊者初入高原的驚嘆與讚美,也見過太多的朝拜者匍匐著,誦讀著經文。它的身上背負著皎潔的白雪,身下蘊含著溫熱的地火──正是這種溫熱滋養著山上的紅花綠草,讓一切都充滿了生機。 這座山口是永恆的戰場。翠綠與潔白就在這些灰白而粗糙的流石的脊背上廝殺,不斷的有一抹抹鮮紅滴落,隨即便被雪花掩藏。白雪緊緊地抱住翠綠的身軀,用盡全力的壓在她柔軟的身體之上,一次又一次奮力的衝刺著。汗水匯成一道道溪流,一縷縷,緩緩的撫摸著山丘,滋養著柔弱的翠綠。 百里寂寥無人,唯有風聲在耳畔喘息。柔軟的雲朵中,一扇小小的破天青的窗口透過了幾縷透明如玻璃一般的陽光。砂糖一樣的雪粒被烘烤成蓬鬆而柔軟的棉花糖,七彩的絲線在空中自由的舞蹈,編織出一顆晶瑩而又脆弱的愛心。 山有自己的隱晦與皎潔,人生亦然。   在這裡,我曾遇見朝聖的你,那時你正和其他僧眾一起,身披破舊的暗紅袈裟,念著經書像西藏朝拜而去。你年輕而又強壯的身體一次次匍匐在雪地之上,眼神是那樣投入,那樣虔誠,如聖湖的湖水,沉靜而皎潔。 然而,在你抬頭,凝視我的那一刻,這一切都被打破了。   如今,我佇立在山口,目光穿過一層又一層的山脈,遠遠地望向那個遙遠的天邊。 我看不見你,但我知道,此刻你就在海子邊。白雪在天空中紛亂的飄灑,又安安靜靜的堆積在你的你的腳下。手中的香一陣陣明明暗暗,雪地上的腳印一行行深深淺淺。大小不等的石塊上纏著彩色的哈達,歪歪斜斜的支撐著一座祈福的瑪尼堆。你虔誠的跪在聖湖的面前,任由潔白的雪花似哈達將你全身裹滿,閉目不言。 一陣風忽然掠過,天地間霎時一片乳白。風馬圍繞著湖邊奔跑,瑪尼堆轟然倒塌,石子在心湖中蕩起了波紋。潔白的原野消失,原來每一塊巨石上皆是火紅一片。赤紅的苔蘚早已悄悄紮下溫熱的根系,只等這一陣春風。你睜開比湖水更清澈透明的雙眼,對聖湖喃喃念著我的名字。陽光自白雪中伸出溫熱的手臂,擁你入懷。 慾望能被隱晦,能被壓抑,卻永遠不會消失,如同雪下的春草,一陣風吹過便會甦醒,重新給山脈點上生機的碧綠。世間的風月,怎麼能抵雪下的暖陽和春風。 我的雙腳深深的陷入了積雪,好像紮下了一條條根系。恍然間,我好像又看到你三步一跪,正磕著長頭緩緩地向我走來。熟悉的對話,此刻再一次湧上我的心頭。 「你們,究竟是為何,轉山轉水,不肯停止?」 「我們?有些人想在人間領悟一切,破繭重生;有人想遠離塵世,還清本來面目,心絕去來緣;還有人只是想登過山嶺,否則他的歲月便永遠躁動,不肯安息……」 白色的雪浪中,金色的風鈴聲緩緩響起,似乎是人生的畫卷,正在被慢慢拉開。 「那,這條路,有沒有實現你的願望?」 「或許有吧……我漫游過無數山川,看見過了或青春或冶豔的面孔,聽見過了純粹或放浪的聲音,見過了燎原業火,也見過千丈冰川。我感知到我的宿命就是在山嶺間遊蕩,於是我便選擇安歇在路上,心絕俗世……」   你又一次沿著玉帶一般的公路不斷的向前朝拜而去,夕陽在他的身上折射出橙紅的光芒,好似萬道霞光加持的袈裟,神聖而璀璨。 我跑上前去,問出了那個一直凝滯在唇齒間的問題。 「可你終究沒有做到。現在你抬頭,看見的是我,不是佛,對嗎?」 那具看似永遠不會停歇的身軀僵直了。萬道霞光緩緩的碎裂成粉末,風鈴的聲音也被寒風捲走。在一片昏暗之中,在狂風與暴雪夾雜的山口,你的眼神燃起了慾望的火焰,那雙乾裂的嘴唇動了動,好似在雪地中茫然覺醒的人在痛苦的掙扎。 「是的。只可惜我今生已經許給了佛,希望來世你能記得等我。」 此刻,你不是僧,不是佛,而只是二十多歲的一個,普通的,黝黑的青年。   我愣住了,雙眼被你眼中的火焰灼燒的落淚。我想說些什麼希望你回歸人間從此長相廝守的話,但卻終究沒有說出口:來生太遠,怕是寄不到諾言;而今生我只是個外鄉人,是偶爾至此的遊客,無法陪他走未來的人生。 「你還是忘了我吧。」 我們是兩片下雪的雲朵,偶然間在山間相遇。但雲朵終究不能永遠停留,我們也終將會離開彼此。我無法替你下你的雪,你也無法發掘那些我雪下的慾望與愛情。既然無法相守,那便不要掙扎。相擁相纏,不如一別兩寬。就像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便約好了要一起走散。所以後來沒有相聚也無需覺得可惜。 你的身影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山路盡頭。我則好似大夢初醒,只剩下一些細微的感覺。它們就像山野上的紅與白,即使曾經被大雪覆蓋,也終究會捲土重來。 只希望到那一天,我們不要遺失了那些我們最寶貴的隱晦與皎潔。

Read More

〈生活休閒〉走進中之關 聽布農族傳說

中之關古道楓香路段滿地紅葉,在這裡可以遇見美麗的紅樹。 圖、文/記者張淑娟 長達一百七十多公里的關山越嶺古道,是早期布農族支系—巒社與郡社群祖先輾轉遷徙的路線,而只占三點五公里中之關古道,有著紅檜群、楓香和可傾聽松林低語的古道,是一條有故事的步道。 關山越嶺古道是當地布農族遷徙路徑,日治時期一九二六年,日人因理蕃計畫而修築理蕃越嶺道,全線設三十二處駐在所,還配置砲台,其中的中之關古道位於桃源區、南橫公路130K到135K處,即天池─中之關段,景色宜人,由登山口入是五百米的陡坡而上,之後就一路平坦,在柳杉林中行走,猶如沐在綠林中,化身為抗日布農族。 來到柳杉林可遇見日治時期駐在所遺址,如今只剩駁坎和石造路基,此處是是關山越嶺古道駐在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視野相當廣闊,遺址附近的櫻花樹,是當年離鄉背井的日警解鄉愁所種。 中之關古道上的檜木群樹形均有獨特性。 沿著古道前行,山鳥聚集,古道有個布農族與紅嘴黑鵯的傳說,傳說布農族遭洪水逃難時,忘了帶火炭,為了取火炭,派出烏鴉卻一去不返,癩蛤蟆則無功而返,最後紅嘴黑鵯鳥不辱使命帶回火炭,因此布農族均告誡後世子孫不可褻瀆紅嘴鵯鳥,也不可殺害癩蛤蟆。 天池絕美高山之心 松林宛如詩畫 沿著古道走,景色如畫,懸著的小樹有禪境。 聽完故事再向前行,可看見日治時代木炭窯遺址,接著林木參天,走在木棧道上,山風吹來聞到陣陣檜木香,過了紅楓小徑,來到檜木群,每棵紅檜都相當驚人,一棵二百年的大紅檜猶如巨人聳天而立;躺臥林間的枯木,成了大自然給的十字架。沿著山壁徐徐前進,林間的動靜皆有驚喜,一對藍腹鷴悠哉的覓食,沿途高海拔的植物與花卉,傳來陣陣草香味,眺望荖濃溪谷,雲朵飛繞山頭,藍天白雲讓人心情特別的舒爽,眼中的「溪花與禪意,相對已忘言」。 過了梅山口來到中之關登山口處,不由登山口走,也可車行至天長青祠上天池。 中之關的天池是走南橫必到的景點。 中之關的松林步道相當美,踩著松針落葉,聞著松香,聽著松濤,美如一幅畫,來到天池旅遊必定要一路緩坡而上,喘著氣也要拍張照,同時一睹天池的美,天池中央有條小石路可走,站在上頭倒影入天池,美呆了。 中之關古道上的松林小徑最是浪漫所在。 天池外觀如心狀,也有心湖之名,被喻為高山之心,上天池可得要盡一下洪荒之力,因一路陡坡而上,而天池標高二千二百九十米,水源只仰賴降雨以及融雪而來,因此枯水期的水質並不理想,水面也不大,面寬約五十米,因南橫公路通車後,天池附近林相曾遭受兩次火警,更曾有人在此焚燒紙錢與放生,汙染水質干擾生態,導致水質優養化,即使如此,大家也慕名而來一睹天池之鏡。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因疫線上學習>崑大友邦人才來台職訓

拉美加地區友邦廿餘位學員來台在崑大完成兩週實體技職訓練,感謝國合會及崑大的安排,讓大家學習到很多新的技術。(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受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委託承辦拉美加地區友邦技職訓練計畫,開設「雲端商務平台英語班」及「綠能光電西語班」,因疫情影響實體課程延宕近二年學員才入境來台完成實體職訓,期間並參訪企業,學員們感謝國合會及崑大的安排並學習很多新的技術。 崑大開設「雲端商務平台與資料庫應用英語班」及「綠能光電系統建置與應用技術西語班」專班,共有廿三名友邦學員來台完成兩週職訓,期間除校園學習,更安排參訪台灣企業,雲端商務英語班由資管系教師領隊,前往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大成長城企業、台灣龍盟複合材料、南科管理局、萬國通路、志鋼金屬、南紡購物中心、台積電創新館等多家知名企業進行交流,了解台灣在地產業如何將傳統商業產品轉型為雲端商務化行銷。 綠能光電西語班由電機系教師領隊,參訪相關廠商及北中南太陽能案場,例如桃園捷運青埔機廠、台中三井太陽能案場、心忠電業學甲太陽能案場及恆春台電南部展示館。兩班也特別北上參觀二0二二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及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學習台灣相關的科技技術應用。 為讓學員對台灣多元民族文化有進一步認識,崑大華語中心安排文化課程體驗,國際處也利用週末帶領學員走訪安平古堡、赤崁樓及孔廟等台南歷史文化古蹟,更體驗七股潟湖乘船與烤蚵美食,並南下高雄美濃實作彩繪摺扇及擂茶DIY,學員對於台灣豐富的歷史文化均展現高度的興趣,另也參觀台北101,讓他們對於台灣現代知名地標建築的建造讚嘆不已,留下深刻印象。 崑大校長李天祥表示,此次行程多元豐富,能讓學員看見台灣更多新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希望每位學員在台所學都能夠對自己的國家有所幫助及奉獻,也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國際交流方式,為台灣及各邦交國家增添更多情誼,未來也歡迎學員再度造訪。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