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省躬海洋課程 獨木舟初體驗

省躬國小學童體驗滑獨木舟。(記者施春瑛攝) 海洋教育不僅是省躬國小校訂課程,也是海島國家必須具備的海洋素養,日前由省躬學務主任張瑾玥規劃海洋體驗課程,帶六年三班師生到亞果樂活海洋學院認識船藝,讓學童有了驚喜連連的獨木舟初體驗。 校長謝辰育表示,學校很重視海洋課程,由在地出發,放眼國際,發展各種跨領域的主題式探究課程,例如為學童設計一系列的海洋課程,讓學童從知海、親海、愛海、到進海。另外還開發踏查漁光保安林、踏沙黃金海岸課程,培養學生愛鄉護土的情操。 學務主任張瑾玥表示,省躬國小高年級學童熱愛海洋教育,為普及推廣,深化課程,她在今年暑假特地拜訪樂活海洋學院羅致遠教授,兩人理念相契合,希望日後省躬船藝課程越趨制度化。 羅致遠指出,航海教育藉由搭乘帆船、划獨木舟推廣,本次體驗活動主要有三個面向,第一是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第二為符應海洋教育「敬海精神」,培養學童了解大自然的威力,讓孩子克服獨木舟翻覆後與穿著救生衣在海中的自救因應作為;第三是培養學童使用工具與器材的使用力,讓孩子在海上能與救生衣共存,並且保證自己可以是安全的。 六年級學生林信宏說,一開始看到獨木舟就感覺暈船,後來慢慢克服恐懼,課程很有意義,能在海上划行是需要技巧與協調性。 張瑾玥表示,「沒有親自體驗,無法深深體會海洋的美、自然的妙、獨木舟的巧。」兩人合作無間,從原本的意見不合,變成彼此要靠著信任才能同舟共濟、克服萬難、勇往直前的合作夥伴。這次帶小朋友出海進行獨木舟體驗,雖然會比較累一點,但看到大家燦爛滿足的笑容,一切都值得了。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生活休閒〉中埔穀倉農創園區尋寶趣

從台灣檜木館的屋頂和天花板可一窺當時穀倉的規模。 圖、文/記者陳俊文 中埔鄉農會以舊有穀倉改建「中埔穀倉農創園區」,目前尚未正式開幕,但每天都有很多遊客造訪,尤其是內有一家穀倉改建的星巴克、以綠色植物裝飾的穰穰公車,和成立於一九六八年的皇冠台灣檜木館,舊物華麗轉身,值得一遊。 中埔穀倉農創園區位於阿里山公路往中埔鄉方向,內有四個展館,美食餐廳、農特產品直賣所、星巴克,台灣檜木館就是四個展館之一,裡面展示很多林榮錦畢生收藏台、日原生種檜木所製的HINOKI家具,包括奇木、桌椅、床櫃、櫥櫃、日本檜木椅寮,還有一些小料做的各式各樣配件和裝置品,甚至還有台灣檜木做的刮痧片,連剩料都切成片狀,用紗網袋盛裝,放在家中可除濕、防蟲、釋放芬多精,還可永久儲存,讓家裡長久散發一股清香的HINOKI香氛。 林榮錦表示,嘉義是檜木之都,九二一大地震時,許多老舊建物都必需拆除,留下來的木頭都是百年、千年檜木,他都想辦法收購保存。台灣檜木日文HINOKI,是原生種木,生長於海拔二千二百公尺以上高山,在雲霧繚繞的高冷環境成長,木質含有豐富的油脂,常被煉裂成精油,檜木抗菌防蟲,耐潮濕,還有特殊的芬多精,置身其中如浴森林,在日治時代被大量用來建築屋舍、廟宇和櫥櫃家具。 台灣檜木館裡有很多一、二百元的檜木製品,吸引內行人前來尋寶。 一九八七年,政府明訂檜木為台灣國寶級保護木,嚴禁砍伐,林榮錦知其珍貴,開始大量收購這些拆下來的大型木柱,再請老師傅處理,拔釘、去漆、拋光,恢復檜木本色,再把這些檜木料用環保的概念、傳統手工工法,製造出更珍貴的檜木家具,所以檜木館有一行字: 眼前邂逅的國寶檜木,一生只有一回。希望下一代的人能繼續珍藏,大家一起珍惜檜木、守護台灣。 林榮錦指出,台灣檜木有黃檜和紅檜兩種,現在市面上已愈來愈少,雖然檜木家具價格高不可攀,但檜木館內也有很多一、二百元的檜木小物,若找不到適當的用途,裡面很多檜木切下來的小料,散發濃郁的檜木香,也可用來做為居家最天然的芳香劑。 舊穀倉改建的星巴克別有一番風情。 下回走訪阿里山,勿忘到山腳下、位於中埔鄉的農創園區,爬滿綠色植物的老穀倉牆壁,連公車都改穿綠色植衣,令人心曠神怡。再轉去台灣檜木館尋寶,到穀倉喝一杯星巴克咖啡,到穰穰直賣所選購台灣農特產品,體驗與眾不同的農趣旅程。

Read More

〈中華副刊〉記民安簽書會

周盈君 雖然我常覺得自己寫焦了,甚至寫成一隻迷路的鼠,鑽不出盛夏的英式花園,閱讀大家之作,我何時才能追踵而與之齊飛。甚至當我的作品刊登後,我偶時羞赧而不敢再讀,叮囑自己的雙眼朝前,像黑夜中的車頭燈,妳只能持續照亮前方路,其餘都可灰階。   今天著一身連身長裙,清薄白底滿版綠葉五分袖長裙,以為適合秋老虎,在早晚涼爽之際捍衛我的體溫,讓正午炙熱時,那輕柔的觸感、隨步伐搖晃的裙襬,為我捧舉片刻清涼,然而我以為的終究沒有上演,豔陽荼毒我,到最後如母親所言,洋裝吸吮了我的背部,黏貼無縫,甚至滴汗,原以為面紙僅是備用,從沒料到竟拿來擦拭額頭的汗珠。 一到會場,民安已坐在前方為讀者簽書,我原本就在網路商店買書,兼帶了見面禮,於是在張月麗小姐的指引下,在我最愛的篇章空白處簽署姓名後,便走到了作者的面前。先自我介紹,然後奉送禮物,最後請她簽名。 我常想,自己寫得文章冗贅、膚淺的情感氾濫成災,敘事的畫面薄似蟬翼,主題無從集中,缺曠了前後呼應,偏筆就是晦澀且偶爾雕琢滿眼,若是清閒者則一一爬梳,倘若忙碌,那是無法凝神咀嚼的。 然而作為繪圖者的她,竟細心地讀完我的作品,並依循我的文意動其彩筆,如今她彙整兩年來的文墨與丹青集結成書,邀請我到會場說上幾句,我除了感激還能是什麼。   一直好奇執畫筆者的廬山真面目,此前,我便上網蒐羅了她的相關著作,原來是繪本的文字創作者,青少年圖書的書寫者。我在網路通路買下她的書後便細細翻讀,文字開朗流暢彷彿向日葵,溫潤的親人情誼深深打動我。文中書寫兒時雙親護衛她成長的故事,成家後她成為家庭的守護者,大疫來襲她安然自處,重拾自小渴望繪畫的「本願」,於是將多年來的功夫藉由副刊展現才華。 我欣羨她筆耕不輟、繪圖不止,她曾言早期忙碌於工作家庭,一幅畫得畫上四五天,疫情間她反倒更多時間愛護此興趣,一天快筆四五幅。如果沒有厚積實力,哪來的下筆神速?她亦是田徑好手,雙腿修長穩健,跑起如旋風似電掣,外向活潑、談吐幽默都是她的特質,可那細膩敏感的情懷必是不可缺少的吧,否則怎能寫出打動人心的篇章,說出我未能說明白的情感。 看著她樸素的穿著,正襟書寫的側臉,我突然感到,倘若我也能搭建自己的文字世界,也許就這麼安安份份地寫字到不能寫,寫字到天荒地老,那該有多好。前輩們這麼努力,作為晚生的我應該以此自勉,雖然我也不年輕了,說什麼大器晚成,我還真以此哂己,且張愛玲的箴言成名要趁早,那真是與我擦肩而過;可人生走到此刻,當冠蓋坐滿四周,朝我投以專注的神情時,我的心確然無波無紋,僅只覺得生命就是一場場邂逅,大疫、老病無常緊隨,而能與此處共聚,能在此間談笑,我除了感激緣分命運,早已不可贊一詞。   席間,我說的話夠多的了,後來,心底提醒自己只是配角,要有個配角的模樣,於是盡可能簡言之,然而也就不知怎地,腦海晃過她寫的一篇:此書出版,無奈父親早已仙逝,於此,她終於完成父親的本願了。而她回應道:「身上的襯衫正是我父生前所穿。」 啊,能把父母的愛永遠穿在身邊,生活時笑容滿面,寫字時靜穆如居士者,非民安莫屬。

Read More

〈中華副刊〉歲暮遐思

大武鄉和平部落排灣族孩童,林明理攝 文/圖 林明理 在我的記憶裡,背倚中央山脈的大武鄉,村民多為排灣族,位於火車站後方的和平部落在日治時期因為設有農業研習所及軍營,被稱為大本營。 從山坡上鳥瞰,太平洋的潮水散發著融融的暖意;但讓暖意湧入我心底的不是頭頂的那片金色陽光,而是來自和平部落活動中心裡三位孩童同我邂逅的溫情。 我不得不承認,他們是純真的天使。從靦腆地面對鏡頭到好奇地跟著練習拍照,甚至開心地擺出各種俏皮的姿勢,還唱起了歌。這一切讓我百感交集,連高高在上的天空也感覺到了這個部落的熱情。 等到火車呼嘯通過大武站,風又徐徐漫過來。我便揮了揮手,轉身向來路上。那百鳥千樹的交響復起,石牆中鐫刻著百步蛇圖紋和勇士形象的地標,在回眸的一瞬,心跟著激動起來。風裹著木香,也含著湛藍。   多想是一隻鷹,掀掉心的羈絆,山風中的香味便裊裊傳來……那國小校園裡的風帶著高山對大海的問候,帶著我的沉思默想,亦步亦趨地跟著。我多想把大武山的瞳孔深處那蒼穹和濱海公園,以及所有的美與感動,珍藏心中。 在這歲暮之前,我想起那三位孩童將自己熟悉的歌傳唱起來的模樣。想起那太平洋藍色的風和部落的回聲,還有蟄伏在天邊的雲朵。我掬起山下金龍湖的清氣,走過環湖步道,一隻白鷺鷥無聲地輕掠過水面,掠過朵朵睡蓮,波光盪漾的山之音,織成一片最美的風景。而我感到幸福的是那影樹交錯裡的浮雲在天上,也在湖中。 此刻,我將大武部落的故事藏入一朵記憶的雲朵。那兒真美!明朗,鬱鬱蔥蔥。我佇立在群星下,靜靜地想起故鄉田野的柔音,月亮仍懸掛在天上一整夜叮噹響著,彷若耶誕夜唱聖歌報佳音的聲音……讓思鄉的人都不感長夜漫漫,如此美好。 端詳著遙遠家鄉的溫暖巷道,也看見過去一年來歲月流逝中帶著歡樂與由中年步入初老的喟嘆。而如今,我聆聽稀微的草蟲鳴響聲,一股思鄉的強烈渴盼,就這樣,隨著月光和山海之音注滿我的心靈。 想起瑞典詩人魏瓦留(Lars Wivallius,1605-1669)有段詩句裡寫著: 請賜一個好年頭,讓陽光∕照耀以後的四季!∕讓今日的月亮可比昨日,∕既不盈滿也不虧蝕! 這真是一句好詩,恰恰符合我的願求。或許,老天有時會對我開個玩笑,讓我有時內心驚苦交加;但事過境遷後,心中又恢復平靜,恍如重生。 林明理畫作,〈月夜思〉 若要細究一番,我認為,放不下心中桎梏的反應大多歸因於自己的恐懼。倘若想要破除最後一念無明,就要鼓起勇氣去面對,徹底交出自我恐懼,就必然能將煩惱拋擲漏盡了。 這是我在病痛中學習的經驗,也在此月明時刻,對所有關照我的友人內心充滿感激。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高美芬 生活用品當畫布

國畫不再只能畫在紙上 馬克杯酒瓶衣服也可盡情揮灑 素有「台南俠女」之稱的高美芬,將國畫繪圖技巧與生活美學結合。(記者汪惠松攝) 台南市「羊大艸分工作室」負責人高美芬潛心書畫多年,創意發想將國畫由「紙」延伸與瓷器、玻璃等生活用品相互連結,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師生作品在南台圖書館「夢迴二十四節氣」國畫展中呈現不同年齡層創作,畫風廣泛,頗受好評。 素有「台南俠女」之稱的高美芬,師承樵仙(林若瑜)、黃如然兩位水墨名家,又先後與杜其東、王錫圭等書法名家習字。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暨空軍藍天美展」獎項、「藍天美展銀鷹獎」等獎項,舉凡山水、花鳥、走獸、人物等均在其筆下揮灑自如。高美芬老師畫風畫風獨樹一格,歷年來作品受邀在國內外的個人展、師生國畫展覽、兩岸書畫交流展等,皆獲好評。 一般人總覺得國畫就要畫在「紙」上,可是高美芬將國畫與生活美學發揮的淋漓盡致,創意發想讓國畫與生活用品相互連結,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高美芬不僅將國畫繪圖於紙張上面,更把紡織布料、木頭、瓷器、玻璃、燈籠、油傘、扇子等生活用品當成畫布。 在展覽會場上,除了常見的紙類捲軸畫作外,參觀者還可以看到畫在瓷器馬克杯、水滴、玻璃酒瓶、木盒、布背包、衣服、燈籠等日常用品上的畫作,讓人感到非常的新鮮,特別又親切。在日常用品上的畫作,常要有多層的步驟。例如畫馬克杯作品時,需要先在陶土粗胚上作畫,加入含釉色彩,再送回工廠進行上釉、窯燒,過程中若有不順也常有作品全毀的遺憾,所以每一個瓷器的作品都非常的珍貴。 高美芬師生「夢迴二十四節氣」國畫展中,展出國畫呈現在瓷器上,畫風廣泛頗受好評。 (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圖書館「夢迴二十四節氣:高美芬師生國畫暨館藏圖書展」,配合二十四節氣將作品區分為四大類,自古以來農民依照二十四節氣的氣候變化,來進行農作物的搶種和收成,此次的國畫展覽畫出依照季節綻開的花卉、山水、蔬菜和水果,作者的年齡層也各有不同,尤其小學生們更是畫出了童趣,件件吸引參觀者目光。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專欄〉護膝333 健康真簡單(下集)

◎講師:呂紹睿主任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暨教學部 ◎文字整理: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暨教學部呂紹睿主任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重要致病原因,是「內側摩擦現象」。故提倡「護膝333 健康真簡單」:治療3對策、生活3原則、護膝3運動,以增進軟骨健康及預防膝關節退化。上集已說明治療3對策,下集續介紹生活3原則、護膝3運動。  生活『3』原則 呂主任表示,膝關節是經過幾千萬年演化的精密結構,非常適合人類自然移動所需的走路及跑步,所以走路或跑步並不會傷害膝蓋。當關節彎曲角度大約落在0度至30度,大腿小腿之間軟骨是互相滾動,並不會產生摩擦力,亦不會破壞軟骨。30度至60度是滾動加上滑動,滑動就會有摩擦。超過60度則是危險角度,軟骨間完全是滑動,會產生有破壞性的摩擦力。根據這些觀念,呂主任推出日常生活保健的三個原則「少彎、慢慢彎、不要彎太久」,盡量避免重覆彎曲膝蓋的動作,必須彎曲膝蓋時(如坐椅子蹲或坐馬桶),可以依靠輔具或壓住膝蓋上方作為支撐慢慢彎,爬坡則建議以微彎的姿勢慢慢爬,上下樓梯更是要記得慢!久坐時要留意,不時要伸直腿活動活動,避免同一角度彎曲太久。  護膝『3』運動 護膝3運動是民眾熟悉的三個動作「直抬腿、壓膝、抱膝」。直抬腿是將單腳抬起伸直後,腳尖微微往上翹,維持10秒鐘,放下2-3秒後重複動作,可鍛煉大腿肌力增加關節的動態穩定性,對軟骨有很好的保護力。抱膝是單腳抬起靠近胸口,手抱著小腿直到腳跟放到椅子上。壓膝則是將腳伸直放在前方的椅子上,然後再用雙手輕輕地壓著懸空的膝蓋。抱膝和壓膝這兩種動作皆可增加膝關節的靈活度,減少軟骨間的靜態壓力,活化軟骨。呂主任表示,確實執行護膝3運動,可以有效的增進軟骨健康及預防膝關節退化。 破解了致病機轉,退化性關節炎就不再是可怕的疾病,可以透過「智慧護膝保健」來預防。自己的膝蓋自己救!若從年輕開始就有保養膝關節的觀念,避免許多可能會傷膝蓋的行為,每日確實執行護膝3運動,就可以有效的增進軟骨健康,預防膝關節的退化。 (本文內容摘錄自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系列講座。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為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於2003年共同捐助成立之公益基金會,致力於預防醫學及營養保健之社會教育、研究發展、國際學術交流。)

Read More

被爆隊部飲酒 警官稱僅喝茶

臉書粉絲專頁「靠北police」匿名爆料宜蘭縣警局刑大大隊長王嘉華參加完聚餐後,在駐地飲酒。(圖擷取自「靠北police」)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警局刑大大隊長王嘉華被臉書粉絲專頁「靠北police」匿名爆料參加完聚餐後,在駐地飲酒。王嘉華回應,他沒有在隊部辦公室飲酒,只是喝茶;縣警局將啟動調查。但基層警員認為,現在是高階警官調動的敏感時間,不清楚爆料者是什麼心態。 網友在「靠北police」PO文,以「靠北宜蘭刑大大隊長駐地喝酒」為題匿名爆料指出,上個月十五日晚上大隊長參加檢警聚餐後返回駐地,可能因為常常喝酒,酒癮過重,無法克制,竟然在刑大大門進去右手邊第一間的辦公室繼續飲酒,辦公室都有監視器。 文中又說,警署一直宣導駐地禁飲酒,在大官身上應該不適用,上級該調閱監視器處理後續,請不要再以檔案覆蓋(存檔一個月)、磁碟損壞、沒錄到等理由敷衍了事,既有人PO文,就有人會有備份。 王嘉華八日回應,當天參加檢警聚餐後返回縣警局刑大隊部,與一名基層同仁在辦公室內喝茶聊天,絕對沒有喝酒,希望警局趕快查明真相。 縣警局說,監視畫面顯示,王嘉華與同仁在刑大隊部辦公室泡茶桌聊天時,有拍到取出酒瓶,但王沒有飲酒,縣警局督察科將約談當事人說明。

Read More

財閥爺爺是典型譫妄症 醫:病程起伏分不清現實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里區透天厝民宅6日火警,陳姓屋主一家三代5人喪命,僅陳姓屋主逃出,疑有譫妄症。診所醫師施勝桓說,當紅韓劇「財閥家小兒子」劇中財閥爺爺突然不認得小孫子,還幻想小孫子要害他,有如人生退潮的瘋狗浪,就是典型的譫妄症。 台中精神科醫師林本堂表示,譫妄症為內外科疾病引起腦退化,或腦外傷開刀後等出現腦病變,出現妄想、幻想等症狀,常見在老年族群、失智症患者身上,病程起伏時好時壞,降低辨識人、時、地、物能力,出現精神耗弱,分不清楚現實,出現胡言亂語、認錯人,神智不清等。至於陳姓屋主涉案時是否精神耗弱?仍需經過精神司法鑑定。 林本堂指出,家屬照顧譫妄症患者非常辛苦,因此建議家有譫妄症患者,應積極治療,先把內外科疾病治好、控制好,並配合精神科治療,避免疾病惡化,才能幫助患者遠離譫妄。 施勝桓說,譫妄好發於長者,或藥物過度使用,造成腦部退化,出現突發性認知障礙,症狀包括日夜巔倒、失憶,胡言亂語,妄想等,因為夜晚就寢後分不清現實,預防最重要是長者注意營養、電解質補充,感染要處理好,患者應多跟人群互動,刺激腦部運作。

Read More

ALL IN 5長大了 鬼鬼站台呼性感

王子系男團「ALL IN 5」8日在台北舉辦《PRINCE》專輯簽唱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從台中、高雄回到台北,王子系男團「ALL IN 5」8日在台北舉辦《PRINCE》專輯簽唱會,不僅挑戰超難戰舞,同時也展現歌唱功力,現場氣氛熱烈,更預告要開始專心準備3月11日的台北演唱會。 去年底推出《PRINCE》實體專輯的「ALL IN 5」,〈PRINCE〉MV線上點閱已破百萬,〈不愛了〉也破50萬,好成績讓男孩們十分開心:「覺得人生里程碑有一個解鎖了,接下來要朝向下一個一百萬。」 台北簽唱會上,嘉賓吳映潔的出現更是讓男孩們開心得不得了,原來去年曾經在實境綜藝節目和吳映潔有短暫的合作,彼此印象都很好,當時五個團員都還是有點稚氣的實習生,經過一年的工作和訓練洗禮,承恩、哲瑋、傑銘、裕城和柏安都更為穩重自信,站上舞台更顯露出王子的氣度。  吳映潔表示,當時他們來節目裡,是最得力的小實習生,如今換她來當小幫手,特地以「妹仔」的裝扮來配合他們。不過一到現場,看到「ALL IN 5」的白色優雅王子裝扮,她上下打量了半天,忍不住說:「你們穿得也太性感了,但我真的沒有看過男生胸貼耶。」馬上引起台下大笑。

Read More

不必換膝 我研發再生軟骨幹細胞

胜肽結合膠原蛋白創奇蹟 可用於骨關節炎及角膜缺損治療 在大鼠的關節內多次注射雙功能肽遞送人類間質幹細胞,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棕色陽性信號處為新生的多層關節軟骨細胞,紅色、藍色、黃色分別為第1次、第2次、第3次施打的幹細胞。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幹細胞中心主任洪士杰帶領的研究團隊長期專注於幹細胞之基礎研究、轉譯醫學與臨床應用,鎖定骨關節炎及角膜病變之再生醫學運用有了重要進展,以「具膠原蛋白12靶向專一導向功能之胜肽序列及其於骨關節炎及角膜缺損之應用醫學」榮獲第19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 洪士杰指出,骨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族群,65歲以上族群罹患膝蓋骨關節炎之盛行率約為10%至20%,且嚴重程度隨年紀增長而逐漸增加。而女性罹患骨關節炎的盛行率則約為男性的2倍,往往合併有發炎腫脹、劇烈疼痛症狀,治療以運動復健、藥物治療為主,因關節軟骨在創傷破損、退化後沒有癒合或再生的能力,若持續惡化造成行動障礙,如坐臥、行動困難、甚至引起失眠憂鬱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則可能考慮更換人工關節。 洪士杰表示,人工關節仍有磨損鬆脫、人體排斥以及手術的相關風險問題。另外,感染、免疫、外傷及全身病性等引起的角膜炎,常造成角膜上皮缺損,由於角膜只有0.5毫米,受傷後將變得模糊而影響視力,除了藥物治療,主流是以異體角膜移植手術治療改善視力。只是角膜植體仍大量缺乏,在發展中國家,病人要等待多年才能進行移植。 洪士杰說,基於以上臨床治療的挑戰,中國附醫整合幹細胞中心團隊致力開發一個對骨關節炎具有專一導向的技術,藉以提高骨關節炎之早期診斷、玻尿酸潤滑,以及幹細胞再生醫學與藥物治療輸送的效率,在相關的應用實例證實,該團隊成功開發以此胜肽結合磁振造影顯影劑,如超順磁性鐵奈米粒子,具有顯著標定骨關節炎軟骨,可早期診斷骨關節炎。 間質幹細胞移植後新生角膜上皮長出的角膜型態和正常角膜一致,且表現角膜marker,K3/12。(記者陳金龍翻攝) 洪士杰說,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發展更簡便的方法來遞送間質幹細胞,以同時具有膠原蛋白12靶向及細胞結合之雙功能之單一類膠原胜肽。最新實驗結果顯示此單一類膠原胜肽可以遞送間質幹細胞至骨關節炎軟骨表面再生出多層軟骨,用於角膜表皮缺損之治療上,再生角膜表皮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