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台北醫院感染科醫師李振德表示,濫用抗生素恐養出「超級細菌」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變無效。(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一名有糖尿病史的陳姓男子,農曆年前左腳大姆趾受傷,自行吃抗生素藥物,春節過後發現大拇趾已發黑流膿,且從腳趾至腳踝發紅擴大蔓延;近日才至衛福部台北醫院感染科就醫,檢驗結果傷口長出「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係濫用抗生素長出的「超級細菌」,經施以傷口清創手術,始保全了其左腳大拇趾。
台北醫院感染科醫師李振德指出,陳男雖有十年的糖尿病史,但對糖尿病的病識感較低,當他於過年前發現左腳大姆趾有傷口,沒有包紮處理、沒有積極治療,洗澡時也未對傷口進行防水保護,僅自行吃了女兒的抗生素藥物;但藥吃後腳趾還是痛,直到過年後到住家附近診所看診拿藥,不確定藥物有沒有抗生素,只在傷口痛時才吃藥,沒痛就忘記吃。
李振德表示,陳男患部嚴重到發黑流膿,甚至蔓延至腳踝發紅才到院治療,經立即對其傷口處採集膿液,送至檢驗科進行細菌培養,並給予靜脈施打抗生素;檢驗結果陳先生的傷口長出『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這是濫用抗生素而長出的「超級細菌」,讓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變無效。再經會診整形外科醫師迅速安排傷口清創手術,終保全了左腳大拇指。
李振德表示,抗生素是醫學史上的重要成就,使細菌感染症不再高度致命,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誕生了具有廣泛抗藥性的細菌,新抗生素的研發速度若趕不上細菌演化速度,未來恐怕會面臨無藥可醫治的感染症,衍生出更難治療並增加疾病傳播和死亡風險的「超級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