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日公布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個案為50多歲瑞士籍男性,有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旅遊史,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二度就醫才確診,所幸經治療已出院。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名男性於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曾至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但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1月9日入境後,出現發燒、頭痛症狀於17日就醫,採血檢驗發現疑似瘧原蟲,經通報檢驗於20日確診感染惡性瘧、又稱熱帶瘧,但經治療已出院,衛生單位將持續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檢驗報告。
疾管署說明,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又稱熱帶瘧)最常見。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5年(2019-2023年)累計14例確診瘧疾,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熱帶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大多數人感染後,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惡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疾管署進一步說明,間日瘧跟卵形瘧可能潛伏在肝臟數星期或甚至數年後再復發,所以在治療完血液瘧原蟲之後,必須要加用primaquine服用14天做根除治療,以避免間日瘧或卵形瘧復發。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請盡量落實防蚊;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