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1 陳建仁高雄施打次世代

行政院長陳建仁到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接種COVID-19疫苗追加劑,並鼓勵接種追加劑民眾踴躍。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內疫情穩定下降,台灣逐步解封。因應解封生活,衛福部推行「疫苗+1」活動;行政院長陳建仁6日在高雄施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呼籲民眾踴躍施打。 陳建仁上午結束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典禮活動後,驅車前往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施打COVID-19次世代疫苗。他說,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後,抗體會逐漸消退,呼籲民眾踴躍施打次世代疫苗。 接種後,陳建仁手拿「疫苗加一、解封安心」牌誌,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高雄市副秘書長王啟川等人陪同下步出會議室。 陳建仁指出,疫苗抗體會隨時間消退,呼籲未接種疫苗,不管是未完成基礎劑,或者1歲以上在今年1月1日後未接種過任何BA.4/5次世代疫苗的民眾都能夠踴躍施打。

Read More

摔車手撐地 手腕韌帶斷7條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與大里仁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重建黃先生手腕韌帶。(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39歲黃先生下班途中發生車禍,被撞飛後用手撐地,右手腕瞬間腫了起來,手腕和手指不止麻還痛到冒冷汗。急診發現是右手腕的月狀骨脫臼,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手腕斷了7條韌帶,經脫臼復位、手術固定及重建韌帶後,恢復正常生活。 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表示,月狀骨脫臼大部分發生在年輕人,主要為車禍或高處墜落時,腕部被迫過度背曲導致月狀骨周圍所有的韌帶斷裂。傷者脫臼的月狀骨壓迫到正中神經,造成腕部嚴重疼痛、腫脹及麻痛,需要緊急進行月狀骨復位。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與大里仁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重建手腕韌帶後,黃先生恢復正常的生活。(記者徐義雄翻攝)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教授陳昭宇指出,手腕的月狀骨與其他的腕骨間有非常多的韌帶緊密連結,是非常穩定的結構;要發生月狀骨脫臼,得像密室逃脫一樣解開層層關卡。病人因為月狀骨周圍的7條韌帶全數斷裂導致脫臼,手術重建破損的韌帶是必須的,避免手腕不穩定造成創傷性關節炎,甚至導致未來長期的關節功能異常。 大里仁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劉永川說,月狀骨脫臼的治療重點為脫臼復位、手術固定及重建韌帶。建議當病人有嚴重的手腕組織腫脹時,可以安排高壓氧治療以減輕組織的發炎腫脹,以及神經受損的後遺症;手術後也可以使用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濃縮液注射,幫助韌帶修復。

Read More

葉黃素補過頭 童皮膚泛黃

4歲女童雙手皮膚呈現偏黃色,鹼性磷酸酶指數上升。(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歲陳姓女童身體健康,最近家長發現孩子皮膚發黃,就醫未發現任何異狀。經醫師詢問才得知,女童每天補充葉黃素保健眼睛卻補過頭,色素累積在皮膚,罹患胡蘿蔔素血症。 童綜合醫院指出,這名4歲女童因膚色泛黃,尤其臉跟掌心,先去鄰近診所就醫檢查,發現雖然膽紅素沒有上升,但是鹼性磷酸(酉每)指數上升,擔心是不是肝臟出了問題,到童綜合醫院小兒腸胃科門診診療。 小兒腸胃科醫師胡書瑋執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沒有發現女童有明顯異常的地方;再進行問診及身體理學檢查,也發現女童的眼睛鞏膜並沒有變黃,排除黃疸。 時下3C產品流行,許多小孩都已提前接觸3C產品。胡書瑋追問女童平時有沒有常吃胡蘿蔔之類的黃橘色食物,或是吃綜合維生素?爸爸想起,為保健眼睛、預防近視,讓孩子額外吃兒童葉黃素,每天1包、吃了近2個月,發現膚色變黃。 胡書瑋研判,女童應該是色素累積在皮膚,罹患了胡蘿蔔素血症,肝臟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要停止補充葉黃素,過陣子就會自行恢復。家長遵照醫囑停用葉黃素2週後,女童的膚色恢復正常。 胡書瑋指出,食藥署建議,每天補充葉黃素6~10毫克即可。日常生活中,許多食物都含有葉黃素,例如菠菜、地瓜葉、南瓜、胡蘿蔔、綠花椰菜等,建議以補充天然食物為主。 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在人體內容易累積,平常攝取的許多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葉黃素。當食物加上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後,會使得每日總攝取的葉黃素過量,容易在皮膚累積,產生胡蘿蔔素血症。 胡書瑋呼籲,文獻上目前關於葉黃素過量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危害,不過膚色泛黃是比較常見的困擾,建議適度攝取即可。

Read More

林口長庚精準醫學檢驗中心開幕

林口長庚「精準醫學檢驗中心」開幕。(桃園市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精準醫學檢驗中心與免疫檢驗中心」6日開幕,將過去分散在各科、各部門的檢驗服務進行整合,目前精準醫學服務項目約69項、免疫檢驗約118項,不僅提供更有效率的應用,也能擴大服務層面。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出席林口長庚精準醫學檢驗中心與免疫檢驗中心開幕式。他指出,檢驗醫學是醫學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基礎,更是醫院內外科與各科的好夥伴,彼此之間密切合作才能促進醫療技術的大幅前進。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主委程文俊表示,林口長庚精準醫學檢驗中心及免疫檢驗中心,整合長庚體系的檢驗能量,服務全體國民,也見證整個醫學從預防、診斷到治療的進步。此外,林口長庚檢驗科在疫情3年期間,是台灣最大的COVID-19檢疫中心,儘管因此讓檢驗中心的工程有些延宕,但仍感謝大家的努力,檢驗中心才能順利揭牌。 林口長庚醫院長陳建宗表示,醫療技術進步快速,需要搭配精準診斷,精準醫學越顯重要,尤其在癌症治療方面。林口長庚精準醫學檢驗中心及免疫檢驗中心將過去分散在各科、各部門的檢驗服務進行整合,目前精準醫學服務項目約69項、免疫檢驗約118,不僅提供更有效率的應用,也能擴大服務層面。

Read More

家暴男掐死新婚妻 判無期定讞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高雄市男子駱銘輝長期吸毒,三年前不滿新婚妻子逃回娘家、且想離婚,竟將她徒手掐住頸部致死。二審認定駱男未真心悔悟,依殺人罪將他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定讞。 駱男(四十四歲)與妻子於一0九年三月間結婚,婚後卻多次涉嫌霸凌妻子,不僅朝妻子丟擲物品、持剪刀剪開她的衣物、逼其跳海,還有一次逼她吞下數十顆藥物,甚至威脅公布性愛畫面等。 駱妻無法忍受家暴,決定離婚,並搬回娘家。駱男對此不滿,同年七月七日在記事本寫下「今天一定殺人」,並於九日前往妻子娘家,不斷在公寓樓下按電鈴、喊叫,再尾隨其他住戶進入上樓,駱妻家人最後開門。 駱男一見到妻子立即大力掐其脖子,造成她頸部軟骨斷成三截死亡,隨後逃亡。 一審高雄地院、二審高雄高分院均不採信駱男的說法,認定他涉犯殺人罪,並指出駱男行凶後洗澡換衣服,也能清楚答辯,並未因服用精神科藥物或施用毒品,影響行為能力,依法判處無期徒刑。

Read More

嫗中藥養生卻血尿 驚罹膀胱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85歲女性長期服用中草藥調理身體,近3個月發現有血尿情形,就醫檢查發現有大範圍花椰菜狀的腫瘤在膀胱右側壁和右輸尿管開口,明顯看起來是膀胱泌尿上皮癌(膀胱癌)。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刀切除合併雷射輔助腫瘤切除手術,病理報告為淺層膀胱癌,術後接受膀胱化學藥物灌注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賴明志表示,泌尿道上皮癌可發生在腎、輸尿管及膀胱,95%發生在膀胱,90%患者有血尿現象,25%的患者會頻尿、急尿。早期膀胱癌病變,最常從膀胱內壁的上皮細胞開始發生。 國內膀胱癌主要危險因子包含抽菸、中草藥(馬兜鈴酸)和環境毒素(苯環類物質:裝潢工、油漆工)。中草藥馬兜鈴科植物的主要作用在於清肺、活血、止咳、止痛和利尿,也被當作減肥藥使用。 賴明志說,馬兜鈴科植物含馬兜鈴酸,已被證實是非常強的致癌物,有引發膀胱泌尿上皮癌的風險,衛福部於2003年將含馬兜鈴酸之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5種中藥材及其製劑公告禁用。 膀胱的任何位置都可能長出癌症,在治療上,初步要先施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來建立膀胱癌的分期。若發生大範圍的膀胱側壁腫瘤,施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刀切除會產生閉孔神經反射,增加手術中膀胱破裂的風險。 然而,利用雷射輔助腫瘤切除來減少閉孔神經反射;再者,靠近輸尿管開口的腫瘤也無法用電刀切除,必須借助雷射來做小範圍的精準腫瘤切除,方可保存輸尿管開口的完整。 在預防方面,賴明志表示,不吸菸、避開二手菸、不要服用標示不明中藥、避開環境化學毒素。如果有長期接觸膀胱癌危險因子的患者,應定期泌尿科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