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收養子女 擬省略養字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內政部預告修正《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格式內容製發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辦法》,同性婚姻關係收養子女,將比照現行異性配偶收養,省略「養」字。 內政部指出,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施行至今,民眾對於多元家庭接受度提高,因此檢討同性結婚被收養者身分證父母姓名欄位記載方式。 按現行規定,同性結婚繼親收養者,身分證記載生父、養父姓名或生母、養母姓名,養父或養母,均不省略「養」字。修正草案中,為求一致,同性婚姻關係收養子女,比照現行異性配偶收養作法,省略「養」字。 草案也修正未滿十四歲者請領身分證方式;並修正身分證相片規格,刪除「半身」兩字,增列不得使用鏡像相片。  

Read More

EU高層籲歐洲海軍巡邏台海

外交部:將與民主夥伴持續交流 共維印太和平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歐盟最高外交官投書法國媒體,呼籲歐洲海軍巡邏台海。外交部二十三日表示,台灣將與歐盟等理念相近民主夥伴持續深化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台海及印太和平、穩定及繁榮。 外交部表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投書《星期日報》,提及台灣在經濟、商業及科技層面都與歐洲有關;呼籲歐洲國家的海軍巡邏台海,展現歐洲在這個極為關鍵區域自由航行的承諾。 外交部對歐盟高層強力關切台海安全及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表達高度感謝與肯定。 外交部說明,歐盟近日多次公開表達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及現狀,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及任何武力威脅,並強調台灣在半導體供應及維護和平等層面對歐洲具重要地緣戰略利益,充分展現對台灣的重視與支持。 外交部強調,台灣作為印太區域的關鍵成員,將與歐盟等理念相近民主夥伴持續深化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強化關鍵產業供應鏈韌性,共同維護台海及印太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

Read More

我2公會與印尼漁工會訓練保勞權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鮪魚公會、魷秋公會二大遠洋漁業公會與印尼漁工工會簽有「促進船員合宜工作條件與產業永續發展團體協約」,今年成立工作小組,推動教育訓練和資訊透明化,保障漁工勞動權益。漁業署遠洋漁業組長林頂榮說,這是台灣首次有遠洋漁業公會與外籍漁工來源國當地工會團體簽訂協約,也讓雙方資訊更透明。 台灣方則會將船隻外觀、內部設備等名單提供給SPPI和印尼當地合法仲介商,供準漁工事先了解;並在會員船隻上裝設閉路電視和Wifi設備,方便船員對外聯繫,增加資訊傳遞,盼避免欺騙和強迫勞動問題。  

Read More

魚夫帶路 走讀台南舊城區

魚夫手繪的台南舊城區走讀地圖。  圖與文/記者楊淑芬  移居台南的作家魚夫,過閒雲野鶴的日子,日前帶領朋友走讀台南,以日治時期的古蹟和美食為主,繞行台南一圈,魚夫以他長年獨特的角度觀看台南,用雙腳走出的台南歷史,體會又更深一層。 魚夫是作家、漫畫家、媒體人、政治評論員,一生斜槓,成就無數;2008年他搬到台南,因為魚夫「媠某」陳文淑是台南女兒,夫以妻貴,入境隨俗,魚夫和陳文淑的愛情故事人盡皆知,陳文淑小名「魚兒」,魚夫第一次看到她,驚為天人,一見鍾情,從此自稱魚夫,認定是魚兒的丈夫。 魚夫和陳文淑共享一碗麵茶冰。 台南女婿在台南住得非常愜意,在此漫遊,短褲拖鞋騎鐵馬,寫書作畫吃美食,意外發現他的文章更受歡迎,書賣得更好,而且台南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住得愈來愈順心。 回顧當年,魚夫說那個時候他在媒體界是當紅炸子雞,但是生活並不開心,老是覺得如同卡在高速公路上,前面的車子動一步,他才能跟著前進一下,停滯不前的人生啊,不如下了交流道吧,過個不一樣的人生。 走讀活動是陳文淑多位好姐妹一起參加,除了魚夫專業解說,陳文淑身兼助教,補助說明,也出力不少。 台南公會堂整修完成後風華絕代,魚夫在此帶眾人一起走謮台南。 公會堂賞亭台樓閣 台文館品歐風 活動從原台南公會堂出走,魚夫帶了一張手繪地圖,細繪台南舊城區多棟日本時代美好建築,魚夫是交通大學建築究所博士,他對每棟建築語彙多所解釋;台南公會堂原是台灣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尤以仿飛來峰之景最為引人。日治時期改建為台南公館,後來稱為台南公會堂,是當時市民重要集會空間。二戰後改為中山堂,再於民國四十四年改為省立社教館並加以修繕,直到2007年恢復日治時期的樣貌。 當年吳園建成,亭台樓閣樣貌非凡,曾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並稱為四大名園。 隨後走訪老台南人稱為胡椒管的台南測候所、鶯料理,再繞到合同廳舍,1930年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興建了6層樓高的中央高塔,當時稱為「御大典紀念塔」,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是當時台南最高的建築,後來便做為消防瞭望臺使用。1937年在高塔兩側擴建「合同廳舍」,是消防和警察聯合辦公室;目前是消防史料館,每年元宵節就會有千盞燈籠高掛,已經成為台南的節慶特色。 魚夫認為南門路上的椰子樹下,是台灣文學館拍照最美的角度。 合同廳舍對面就是原台南州廳的台灣文學館,是日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1916年落成使用;魚夫說提起台灣的日治時期建築,必定要說辰野金吾,他是大名鼎鼎東京車站設計建築師,帶出一批東京帝大建築科學生,共有8人,多人曾來台任職,影響台灣建築風格;紅磚加上灰白飾帶,以及塔樓、圓頂的,被稱為「辰野風格」,而森山松之助正是辰野大弟子,老大在台灣,設計建築「他說了算」。 台灣文學館採用馬薩式的建築屋頂,大門口有著典雅的歐日融合圓柱,頗有異國風味;魚夫說他媠某曾在這兒拍張照片,許多人以為是歐洲,他慫恿眾人也同一角度拍照留念。 司法博物館的大廳,高聳的穹頂,繁複的廊柱,高度裝飾性,彰顯司法的神聖性。 司博館觀穹頂 林百貨訪空中神社 森山松之助重要作品還有原地方法院的司法博物館,入口大廳是設計裝飾最繁複的地方,抬頭仰望大廳的穹頂,鏤空的圓頂令人聯想到藻井。中心部分為十二根複合柱式,每三根為一組立在一個基座上,上段為凹槽,下段最顯眼的地方是勳章飾,周圍以玫瑰花的灰泥來做為裝飾,宛如宮廷般華美。 魚夫帶領的府城漫遊文化美食之旅,在忠義國小武德殿合影。 一行人還繞過台南美術館1館、葉石濤紀念館、武德殿、孔子廟、愛國婦人館等地,都是風華絕代的建築。 最後留在林百貨,林百貨是日治時期全台灣第二家百貨行,和美術館1館都是梅澤捨次郎設計,林百貨所在的中正路當年是連續性住商總體規劃,牆面大量使用黃褐色的磁磚,是非常漂亮的街道風光,魚夫說當年林百貨有全台南第一部電梯,到林百貨「坐流籠」是非常時髦的事;林百貨頂樓還留有一座小型神社該神社稱「末廣社」,歷經二次大戰猛烈的炮火轟炸後留下來,現更成為台灣百貨商行內碩果僅存的空中神社。 林百貨頂樓的小型神社,是台灣僅存的高空神社。 在台南走讀,美食當然不可或缺,在莉莉水果吃最當季的水果,在度小月吃小巧可口的擔仔麵,途經永福路名流咖啡,點喝魚夫最愛的冰咖啡,在中正路巷內喝雙全紅茶,並且吃了林百貨難得一見的麵茶冰,大夥咸稱這個行程美得「又飽又醉」。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全國音樂賽 崑小雙喜臨門

崑小兒童樂隊及打擊樂團平時在老師林佳蓉指導下積極勤練,參加全國音樂比賽表現優異,分別榮獲特優及優等。(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國小兒童樂隊及打擊樂團在指導老師林佳蓉教導下積極勤練,參加一一一學年度全國音樂比賽,包括指定曲及自選曲音色、張力等均表現優異,獲評審青睞,拿下兒童樂隊全國特優、打擊樂團優等佳績,豐盈的成果讓全校師生同感榮耀。 崑小兒童樂隊及打擊樂團利用每週一至週四的早自修集訓,給孩子的不只是音樂的薰陶,更是學習與人合作共事的機會,符合目前所強調的「自發、互動、共好」教育核心理念,讓孩子的學習接軌最新的學習潮流,增進文化美感教育的體驗。 崑小樂團指導老師林佳蓉,除了致力音樂藝術教育的推動,更將創新音樂元素注入樂曲中。而樂團學生在其專業的指導下,歷年來在全國及台南市音樂比賽屢獲特優佳績。 其中在今年全國音樂比賽,崑小樂團學生展現所學,將樂曲的意境詮釋得淋漓盡致,榮獲兒童樂隊特優、打擊樂團優等。評審除大力肯定樂團的表現並表示,指定曲方面樂團編制齊全,編曲的音色變化豐富、曲趣新穎,實屬難得。另自選曲在不同段落之間氣氛掌控精確,張力十足,足見指揮老師功力十分深厚,崑小學生們的沉穩優異,也獲得評審一致的讚賞。 樂團在指導老師林佳蓉的指導下,表現得可圈可點。在訓練過程裡,後援會的家長更是崑小兒童樂隊與打擊樂團強而有力的後盾,平時除了籌措經費外,更協助學校尋求挹助的資源,比賽時更是幫助校方後勤人力及物資,讓孩子們可以用心專注於比賽。崑小樂團能屢獲佳績後援會功不可沒。 校長王文玲表示,崑小在一0八課綱的基礎下,除了厚實學生的基本學力及重視品德塑造外,更本著多元學習、多元成長的理念,全力支持學生適性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期望用音樂陶冶學童心性,幫助學童擴大視野與歷練。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東區大同國小動動腦 設計4款防災作品

東區大同國小學生設計「防汛守護者」防災作品。(記者施春瑛攝) 全球氣候劇烈變遷造成極端變化,短時間的急降雨現象,常造成台灣各地有淹水的情形發生。為了預防氣候變遷的天然災害,東區大同國小學生參與教育部數位學習深耕計畫進行「防汛守護者」PBL課程,設計了「智慧柵欄機」、「鳥巢防汛救難隊」、「安心避雨小屋」、「花朵守護天使」等四款防災作品,以因應氣候暴雨對竹溪生態所造成的危害。 校長李素珍說,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是共同的議題,東區大同國小參與「教育部數位學習深耕計畫」,帶領孩子一同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展現解決力與行動力。日前學生帶著作品到竹溪公園與附近社區進行解說活動,獲得來往民眾的回饋肯定,期許更多民眾能一同關注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 郭人豪老師說,這方案結合SDGs13氣候行動,讓學生針對急降雨造成的淹水議題進行PBL課程。在設計作品之前,師生實地走訪竹溪進行環境踏查,民眾表示在多年前曾豪雨致災,竹溪附近步道及家中物品遭受水患淹浸;踏查時還觀察到竹溪周遭環境有地勢較低處,了解竹溪流域淹水的因素。 大同國小學生共設計出四款防災作品,其中「智慧柵欄機」的設計構想是因為觀察到竹溪水位暴漲時,某些地勢較低的步道容易淹水,為了保護居民的安全,於是使用超音波感測器進行偵測,當發現竹溪水位上漲達警界高度時,就會自動發出警報,並放下柵欄,提醒人們勿進入危險區域,當水位降低時,柵欄會自動歸位並關閉警告設施。 「鳥巢防汛救難隊」則是因為觀察到紅冠水雞喜歡在水邊築巢,如遇到大雨淹水,鳥巢常常被大水沖走,於是設計出一個自動拉回岸邊的裝置,並提供鳥巢保溫功能,等待救援。 「安心避雨小屋」作品是當下雨時,用來指引外地遊客迅速到達躲雨的空間,當小屋判斷有人進入,會自動啟動屋內設施,提供一個舒適溫暖的休憩環境。學生王悅庭表示,台南常常有缺水危機,雨季的雨水直接排入大海非常可惜,希望能將竹溪的水資源保存下來,因此設計了「花朵守護天使」以達成省水環保及減洪目標。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中華副刊〉照片

■黃育清 老人院裡有一百多戶人家,我並沒有逐家訪問過,平常只有比較相熟的朋友,會邀請我們去坐坐。 一進她們的房間,妳就知道她最得意的事是什麼,最在乎的事是什麼了。 九十四歲的王奶奶常叫我「進來坐進來坐」。 我一進去,就看見滿牆的琳瑯,都是照片,貼在牆上,她一一指給我看:這是二兒子、這是外孫、這是小孫女剛出生的時候的照片,她如數家珍,我卻只能點頭讚賞:好帥、好漂亮、好可愛,可是我一點都記不得那是她的第幾個兒子,那可愛的彩色照又是那個兒子在美國的孫兒,我只有唯唯諾諾,讚美加讚美,她很得意牆上的那些親人,全是在國外的,令她思念的親人。 戴奶奶家更是一大片的牆,貼滿的統統是她的照片,都是彩色的,都是劇照,沒有一張不漂亮的。的確,她是國劇名人,她的戲每一齣都叫座,如果把傑出照片通通貼出來,恐怕整間房子的牆都不夠貼吧! 她很大方,問我:「妳喜歡哪一張?我送你。」應該還有很多照片在排隊等著上壁吧,我選了她扮穆桂英的劇照,歡歡喜喜的回我房間。 後來我進去過李爺爺的房間,是他一再邀我進去的,原來他的照片不是貼在牆上,而是貼在一塊紙板上,菱形的紙板鑲著有顏色的邊,照片是他的全家,有在美國的,有在台灣的,還分別是老大全家、老二全家,他們夫婦倆就貼在最上方,表示是源流的頂端,有他們兩個,才有優秀的大兒、二兒等等…… 「是你設計的嗎?」 「是呀,我每兩年換一次,有新生代出來了,更要變換一次。你看,有層次的,這表示在台灣的,這表示在國外的……」 他講得津津有味,學數學的他,自創一格的設計出「全家福」,能夠把好幾家的照片排在一起,也是該高興的,不是嗎? 後來又參觀過幾位奶奶的房間,更有了幾分想法。原來,房裡的照片都表示了主人的在意和得意。 淑奶奶的房裡貼的是已過世「老頭子」的照片,讓人有點心酸,老人家已經走了好些年了,淑奶奶卻把「他」的照片,放在她的床對面,她一眼就看得到她的老頭子,這其中深藏著怎麼樣的一份情感?不能不讓人感動。華華的屋裡也有些照片,放在顯眼的位置,是個大美人,就像早年的明星似的,有大波浪的捲髮,有明眸皓齒。 「這是誰啊?」 「是我。」 什麼?根本就不像,我懷疑的看看她。 「是我當年上台時候的照片。」她嘆口氣:「有半個世紀了。」 華的歌唱得好,我知道,可是我不知道她還這麼美過。難怪她要保留這兩張美如明星的照片,提醒自己也曾有過光燦的年華吧! 徐的家裡分兩邊,一邊是一張畫像,畫的不是她,是她曾經養過的狗;另一邊是她近年在老人院活動的照片,光鮮亮麗,完全不像一般的老人,有時會讓人心生不平,為什麼她沒有皺紋?為什麼她皮膚白皙,似乎不曾受過日曬風吹? 她指著黑狗的畫像說:「那是我養了十二年的狗,它走的時候,我天天哭、天天哭,難過得不得了,我先生說:『我走的時候你不會這麼傷心吧?』」 先生六年前走了,她也許沒有像小黑走了似的傷心痛哭,卻得了憂鬱症,好久都走不出來…… 我家房間的照片都是有相框的,有的掛在牆上,有的放在電視旁展示櫃上,我們的照片都不是獨照,都是全家福,比較老舊的一張是父親、母親、外子、我,第二張老照片是父母親外子、我之外,加上三個亭亭玉立的女兒。 我是獨生女,最珍惜有家之後有女兒們相伴,所以有了這張照片,隔了好多年,我們兩老成為公婆時,有了第三張全家福,看上去,我們還不老,有三對美女俊男圍著。 第四張的變化比較大,兩老眼窩深陷了,但有孫輩摟著,還是笑得很開心。 最近的一張,是兩個外孫從紐西蘭回來,一家十四口照的。 我們沒有獨照,有的全是四個家庭的合照,是孤單的獨生女所祈望的熱鬧的全家福。 每當望向牆上,高大帥氣的外孫、美麗嬌媚的外孫女,都會讓外婆我深情注視良久。 有一天,與院裡的朋友吳一起踏上她的樓層,走近她的房間時,她突然邀約我:「進我房間一下,五分鐘也行,我給你看一張照片。」 一定是她年輕時教舞的照片吧!我邊進屋去,心裡這麼想著。 她開了燈,引我到靠窗的牆前,引我抬頭看一幀大張的照片:一個淑麗的女人,智慧的眼神,平靜的表情。 「我母親。」她低聲恭敬的說。 平常也聽她提過母親,如何如何教導她,讓她成為現在這樣的有修養的人士。 「我是那麼那麼的壞,整天跟她唱反調,她說東,我偏向西,這麼壞的我, 她從來不曾打我。沒有動過我一根手指頭,她苦口婆心,把我帶大……」 難怪吳每次回房,就把門鎖上,她要單獨的跟母親在一起,也許,有時會懺悔她曾經的不該? 我含著淚,離開她的屋,她的母親照片是黑白的,臉上沒有化粧,但是那照片深深的印在我心上、我腦裡了。 (遠景出版社提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Happy Easter! 海東英語日 找彩蛋

海東國小今年的英語日活動結合復活節,小朋友合作找彩蛋。(記者施春瑛攝) 海東國小今年的全校英語日活動,結合了西方的特色節日-復活節,讓小朋友在找彩蛋闖關的同時,還能提升英語力。 海東國小在一0八課綱推動後推出的校訂課程「世界任遨遊」,即規劃了一至六年級以「國際生活」、「國際禮儀」、「國際美食」、「國際節慶」、「國際文化」及「國際時事」為主題的特色課程,希望能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並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此外,亦配合教育局推動雙語教育及課室英語的政策,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教師們除了在課堂中營造語境,課堂外也透過活潑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說英語,進而讓學生勇於說英語、樂於說英語。 今年的英語日主題結合了復活節,搭配尋找彩蛋的闖關活動熱鬧登場,特別由英語教師團隊依學生學習年段分別設計了不同的任務,低年級小朋友必須說出通關密語「Easter Bunny, hop, hop, hop! Happy Easter!」並比動作才算過關;中年級著重小組團隊合作,各組須於時間內找出三組復活節圖片與單字相符合的彩蛋,並一一念給關主聽,才算完成闖關;高年級同樣採小組合作方式,每組學生須於跑道起點處抽出一顆放置復活節相關問題的題目彩蛋,全組隊員走至終點處大聲念出題目後,再從三顆答案彩蛋中找出正確答案,並一起大聲回答,最後將題目彩蛋傳回起點處,即完成闖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動由海東國小和瀛海中學採跨校合作模式,除了校內英語教師團隊,還加入了瀛海中學的外籍教師團隊協助擔任活動志工扮演關主,學童們看見外籍老師在場都十分興奮,外籍教師豐富的肢體語言和學生互動,也讓學生們都樂翻了。 學生劉宣理說,這次的活動很有趣,老師在課堂上有先介紹復活節相關的知識和闖關的方法,所以很快就過關。英語教師林彥伶老師說,學生都很期待英語日活動,也很認真在練習,參與度很高。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願望與時間

詩/攝影 葉莎 那年許願,此生如樹 有自己的林子自己的風 許多同好紛紛趕來 成為相依相偎的時間 相約穿越暗黑的深土 伸出嫩嫩的手臂 側首向著溫情的方向 一起吃雨露陽光 立春之後 發現自己是被植株的秧苗 淡淡遠山坐在胸口 森林深深成為夢海 至於時間 微風吹來的剎那 搖了兩下 如同願望一樣 短暫且虛假

Read More

〈中華副刊〉詩文學中的生活情愫

■向明 自古以來、詩都是沿自於社會,而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的各種風俗習慣,經濟、政治、思想和環境變異,都影響詩與文學。而記載在詩歌和文學領域中,最早的詩經,基本而言就是我們早期的一部先民生活史,裡面所表達的風、雅、頌、賦、比、興無不與當時人們的生活有關。所謂「男女有所怨,相從而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便是詩經所包含的全部生活實錄。〈小雅〉一章中有一段談到了當時人們遭到洪水泛濫的情形: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這幾句詩牽涉到當時的一個習俗,這四句詩的意思是如果「有白蹄子的豬跳進了水中、或者月亮移近到畢宿星(廿八星宿之一)的旁邊,天必會下大雨」,這是當時人們從觀察天象的生活經驗中所獲得的生存法則、先民們是從這樣的經驗法則中,生存下來的。 再看楚辭。楚辭裡面記載的都是南方人的生活情形。屈原的〈離騷〉便敍述著一個苦悶靈魂關心朝政,關心人民生活疾告的心聲﹕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  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哀民生之多艱兮,長太息以掩涕。瞻前  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這些詩句無非是親身體驗當時官場之腐化,以及民間困苦所發出之慨嘆。 楚辭以後是樂府。樂府是合過音樂的詩.大多是採自民間傳唱的歌謠,更是民間生活的心聲,譬如〈孤子生行〉﹕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頭多蟣虱,面目多塵……愴愴履霜,中多疾藜。拔斷疾藜,膓肉中愴欲悲。淚下渫渫……,清涕纍纍。 這段詩是寫一個小孩受兄嫂虐待後的一身慘像,必得親見過才能寫出這麼沉痛的詩句,有人說這是由淚痕血漬寫出的詩。一點也不誇張。 大唐盛世,其實也是詩的盛世,大詩人輩出,詩仙李白少年時生活浪漫,讀書學劍,每天和道士俠客混在一起。廿五歲以後發了跡,「褊干諸候,歷抵卿相」、中年到了長安,生活更是奢糜,所謂「夫子紅顏我少年,章台走馬著金鞭。文章献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得意狂態不可一世。可是好景不常,明皇聽信讒言,他失了寵,開始流浪潦倒,漫無定居之所,過著「欲邀擊筑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的困苦生活。而思及遠方的妻女,發出「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的悲嘆。到了晚年,心境才恬淡下來,才有「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祇有敬亭山」的閑適境界。李白一生高低起伏,也形成了他的詩時而豪邁,時而淡逸,他把現實生活的節奏與當時的境況鎔鑄在一起,產生一種植根在現實人生事件上亮麗的詩篇– 一生展轉在窮困生活中的杜甫卻是另一極端。他歷經安史之亂,吐蕃入寇等等戰亂,使他經著到很多民不聊生的生活慘狀,同時他又看到了宮庭裡荒淫糜爛的情形。使他不自覺的在詩中吐露出不易見到的貼近生活的句子。如〈述懷〉一詩中的「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這是他在安史之亂,長安淪落,肅宗逃到河西行宮,杜甫帶著妻小隨著難民逃亡,一天被叛軍虜去,他趁黑夜逃出,連夜跑去見肅宗的狼狽相,又譬如「朱鬥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類親眼目睹的貧富懸殊,這一類詩因具深刻的實際生活經驗,且能忠實反映民間疾苦,所以他被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人稱為「詩史」。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勇於生活者所留下的履痕。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所表現出的對這世界的悲憫心足能感動天地。 詩文學中的生活情愫並不單純只有悲苦的一面,七情六慾都會出現在詩中、歌頌自然的詩人如王維、陶潛都有很多描寫生活情愫的詩傳之於世。陶淵明一生安於環境,自得其樂,雖然「弱冠逢家乏,老至更長飢」;雖然「傾壼絕餘粒,窺灶不見烟」;雖然「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可說是非常貧困,日子並不好過,但他無所怨,而能安貧樂道,他還是「懷良晨以孤徃,或執杖而耘籽,登柬皋以舒嘯,臨清溪而賦詩」,過著悠然物外的至情生活。 王維則是時時保持求清閒,求幽靜,求忘我的空靈心境。我們讀他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後照青苔上」;又讀他的「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再看他的「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終年無客長閉關,終日無心長自閒。不妨飲酒復垂釣,君但能來相往還」,等等超然於俗世生活的描寫、覺得王維是一個多麼懂得遁逃人生無謂紛扰的詩人。 宋朝的楊萬里,楊誠齋先生的詩中也常透露出安貧樂道,怡然自得的心境。他官至秘書監而退休。退休後隱居於南溪之上,「老屋一幢,僅蔽風雨,長鬚赤腳、才三四人,如是者十六年」。他有一首詩是他在為一盆水仙花澆水時寫出的,非常具生活惰趣: 舊詩一讀一番新,讀罷昏然一欠身。 無數盆花爭訴渴,老夫卻要作閒人。 這詩中的「爭訴渴」三个字用得真是高妙,透露著自譴的意思,好像是閒得不安心,雖然己離開公職,卻還關懷著飢渴中的黎民百姓。 南宋的陸游號稱為愛國詩人,卻也是一位多情男子。年輕時既曾寫過「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軍旅征戰詩句,還曾在八十多歲時夢見和表妹唐婉同遊沈園寫出「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的傷感。陸游的晚年貧病交迫,日子並不好過,但他生性達觀,以讀書飲酒自娛。有一年冬天窮到連棉被都沒有蓋,朋友用白紙寫了一封長信安慰他,他感到寒天送暖,非常難得,他乃寫了一首詩表達心意: 紙被圍身渡雪天,白如狐腋軟如棉。 放翁用處君知否。絕勝蒲團夜坐禪。 我們現在科技發達,才有紙尿布,紙內褲,而陸放翁所處的宋朝,居然會有紙被,這當然是放翁具創意的想象使然,顯出友人一封長信帶給他的溫暖。然而現在的詩人隨著科技的發達,環境的變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日新月異,價值觀亦隨之不同,現在想要再回到從前那種與生活貼己,全然反映生活現實的詩己經很難找到了。現代詩人耽於幻想以及向內心挖掘者較多,寫出的詩作往往是他內心深處不可告人的私秘,或潛意識中矇朧難解的夢境胚胎,與大眾生活和生存環境是沒有共同想像和語言交流的。其實我們中國的詩精彩就在詩人表現的境界,是生活情愫不哀不怨,恬然自適與天地合,與人間交的。除了少數資深的現代詩人,由於曾受古典的洗禮,尚能維持這種溫柔敦厚的詩傳統美德外,其他就難求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