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富強 攝影/林少雯
雨季一過,西湖的蓮就開始疏摘了,疏摘,自然就是有間距的採摘,長得盛的,多採,長得疏的,少摘。每天清晨,船工搖著載滿蓮蓬荷葉的小木舟,泊在斷橋或柳浪聞鶯售賣。可售的蓮蓬荷葉數量不多,一天採摘的量,頂多也就是兩船,半艙蓮蓬,半艙荷葉,賣完為止。說好上午8點半開賣,但早起的,淩晨三四點鐘就趕去排隊。晚到的,連採蓮的船都不見蹤影,只看見湖面上接天蓮葉。
西湖的蓮蓬與荷葉,招人喜愛,自然有其道理。不說楊萬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單是柳永的《望海潮》,也是膾炙人口,我熟讀到能倒背如流的地步,其中「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是千古佳句,也是西湖荷花的日常景象。夏天的西湖,如果沒有了荷葉連天,總會遜色許多。而探究採蓮人的日常生活,則更有無窮的趣味。
湖上的蓮剛開始生長,通常是在黃昏,和小女隔幾日就去曲院風荷一帶日行萬步。她惦記著湛碧樓一帶的荷花,尤其是蓮蓬。從尖尖的小荷開始,一天天觀察。她能記得那些蓮蓬生長的具體位置。沿著湖岸的荷葉或蓮蓬被人無端採摘,她會生氣。而離岸邊稍遠的蓮花,則長得自由自在,漸趨飽滿,她就很興奮。又記掛著什麼時候可以採摘,船工怎麼樣才能摘到這些蓮蓬。我告訴她,大可不必擔心,西湖養荷人,有專用的小船,可在荷葉間穿梭,如果荷葉長得太盛,則會從小船上搬下一只菱桶。這種桶,是專門為採蓮製作的,通常是橢圓形,桶底不深,吃水的分量,剛好一人乘坐。有了菱桶,最密的荷區,也可暢行。不過,為了避免手臂和臉頰被荷莖上的刺紮傷,採蓮人會戴上護袖和帽子。
小女對西湖蓮蓬與荷花的喜愛遠超我的想像。她把曲院的荷,看作自己的成長日記。問我有沒有採過西湖的蓮蓬,聽到我回答沒有,她稍顯失望,一臉落寞。但當我告訴她,年少時,曾經在家鄉的荷塘裏,不光採蓮蓬,還踩蓮藕,她就來了興致,非要問個究竟。特別是對踩蓮藕的細節,更是百聽不厭。
的確,在我的童年,那時的田野,還是真正的田野,一望無邊的平原上,除了偶爾可見一些村舍在竹林的掩映下,沃野之間,遍地稻穀,或者麥子。而荷塘,則是田野間最常見的點綴。說點綴,也不恰當。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種植蓮藕,而是灌溉農田的水源之一。江南水鄉,河湖縱橫,土地肥沃,老輩子的人說,這裏的泥土養人,春天插根木棍子下去,來年就長葉子了。
荷塘與河流相連,有源頭活水。荷塘面積有大有小,大的有數畝,小的不足一畝。我們習慣稱這些荷塘為池塘。一到夏天,蓮花盛開,蓮蓬也在風中搖曳。我們幾個要好的小夥伴,放學不回家,割滿一背簍青草,這是家養兔子第二天的食糧。就去荷塘邊玩。說是玩,其實是偷摘蓮蓬,更重要的是踩蓮藕。到了池塘邊,脫去衣褲,縱身跳進水中,水草在腿間亂舞,魚蝦也驚得跳上竄下,如果眼明手快,手握一條竄出荷葉間的魚,也算不得奇跡。
池塘邊的蓮蓬早已被玩童們採得一乾二淨,只有池塘中心的蓮蓬,才會長得豐盈而籽粒飽滿,仿佛只期待我們去採摘。從小枕河長大,我們個個都是游泳好手,一個潛遊,可以從岸邊遊到池塘中間。那兒的蓮蓬又大又嫩,當我們輕扶荷莖,蓮花過人頭,從岸上眺望,看不見一個人影。採蓮蓬是我們的拿手好戲,折下一個,擲岸上,再折下一個,再擲岸上,接下來,就是踩蓮藕。這是個技術活。池塘從岸邊向中間,由淺入深,淺水處的蓮藕,通常只有兩三節,而池塘中心的蓮藕,也有長到四五節,甚至六節的。但我們從來沒有踩到六節的蓮藕,我們知道,蓮藕在淤泥下,能長到六節,但被我們踩挖時,無論多麼小心,也會被折斷。
蓮藕,之所以用踩,而非採,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踩和採的區別有多麼巨大。在淺水處,我的雙腳,沿著荷莖四周,在淤泥中來回踩踏,如果腳尖觸到蓮藕,就一個猛子紮入水中。這時,憋氣的功夫就發揮作用了。雙手向淤泥深處插去,摸到蓮藕,雙手拔河似地使力,但無奈水中有勁使不上,加上我們畢竟人小,力量有限。所以,經常只有掰斷多節蓮藕,取其中一節或者兩節,就浮出水面。
池塘裏,除了種蓮,也植菱。這些四角菱,遍身粉紅,稱紅菱。它們掛在菱葉之下,浮在水中。我們踩完蓮藕,也會摘一些紅菱,無奈只有一雙手,捧了蓮藕,就捧不了紅菱,通常需要遊上好幾個來回,才能將蓮藕和紅菱一起帶回岸上。
踩完蓮藕,遊回池塘邊,在夕陽下邊曬身子邊剝蓮蓬,待身子曬乾了,一個蓮蓬也吃完了,就順手摘一片碩大的荷葉,在中間挖個孔,套在脖子上,就是一件青色的荷衣,既涼爽,又漂亮。而那些蓮藕、蓮蓬,則藏在背簍青草間,大家若無其事進村,各自回家。後來,我們長大了,村裏的大人說起池塘裏的那些事,就笑著說,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們幹的那些好事,誰沒有過小時候?
如今的鄉間,那些曾經一望無邊的田野,也被一個接一個的工業園區、住宅蠶食。而荷塘,也越來越稀罕。據小學一起踩蓮藕的夥伴說,田間的很多池塘,被填平了,建起了房子。看不到荷花,採不到蓮蓬,更不要說踩蓮藕了。我聽了,心情有些黯然。小夥伴說,你不如把西湖當作一個荷塘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