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命的旅程

台南市善化高中一年九班 ◎王俞棻 人生就像一趟旅程,沿途有冒險有歡喜,心情起起伏伏,一場旅程可以學習到許多東西,不同的體驗。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趟旅程,從小到大,所有的長輩稱讚我、鼓勵我,在這充滿愛和包容的環境裡,年輕氣盛的我,聽到他們的嘮叨,心情就像火山爆發一樣,懷著滿腔憤懣,心中的不悅,就像吃到了酸勁的橘子,酸到窒息的刺激,明明長大了,不了解長輩們的責備,事後和長輩的溝通,才真正了解他們的真心。 升上高中之後,煩惱的是同儕間的關係,還要適應不一樣的課業,心情低落時,回想著長輩們說的話,有困難也是他們一直陪在我身邊,漸漸的心態改變,慢慢發現,心情就像在雲朵上越來越自在,成果的喜悅讓我越來越有自信,智慧跟著與日俱增,我享受著屬於高中的青春年華。 每一階段旅程都是考驗,是親情的陪伴,是學習的挑戰,更是開創生命旅程的另一個高峰。

Read More

〈中華學園〉沿路風光

台南市後港國小一年甲班 ◎林阜邦  

Read More

〈醫師專欄〉舊不如新

■吳重達 手肘發生尺骨鷹嘴突骨折,在他院接受手術做內固定後1個月來診,主訴肘關節活動度極度受限;開刀醫生也沒說什麼,只叫他去復健。膝關節髕骨骨折,術後2個月膝關節活動度仍然受限,醫生要他再手術,病人來徵詢第2意見。 鷹嘴突骨折的病人,內固定物使用自費互鎖式骨板,傷口比「傳統張力帶(tension band)」固定術還大,術中軟組織的剝離範圍較大且多,術後開刀處的纖維化是個大問題。為了讓骨折順利癒合,術後加上石膏固定。 肘關節最惡名昭彰處就是關節很容易硬化,只要3週不動就硬掉了。一硬掉,即使拚命復健,還不見得可完全回復。 髕骨骨折病人被自費打了2根螺絲,傷口比傳統張力帶固定術小,但膝關節也打了6週石膏。6週固定對膝關節尚可接受,可是某些病人還是會有活動度回不來的困擾。 傳統張力帶固定術可以容許病人術後開始關節活動,避免或減少關節僵硬的問題。它的原理是關節活動時,內固定物會向心式的造成骨折斷端互相靠近,促進骨折癒合。「古時候」非自費時代,它是鷹嘴突與髕骨骨折的標準手術方法,好好操作手術滿意度不差。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飛躍,醫療新器材不斷推陳出新,這些趨勢想擋也擋不了。新器材是否好用?會不會創造出對病患不利的後果?,只有時間可以告訴我們。互鎖式骨板號稱日後不必移除,卻有許多病患要求拿掉,常發生螺絲咬死,費盡功夫仍僵在手術台的尷尬情況。金屬對金屬全髖人工關節置換更是個出名的惡例。 醫者手上武器越多,越有機會創造良好的治療效果。問題在於是否認清各武器的優、缺點而善加選擇?肉搏戰時短刀效果最佳。醫療是「利他」原則,是否真的有勢微的趨向呢?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彩繪人生〉施百禧 一手煮咖啡一手救難

在金華路經營咖啡店的施百禧總是穿著輕便,一聽到無線電通報,瞬間從咖啡師傅「變身」衝往救難現場。(記者王勗攝) 咖啡是作為全球消費量最多的飲料之一,在全國乃至於全球都有大量擁躉,出身西餐廳吧台師傅的施百禧,創先將原只有在西餐廳才能喝到的高貴飲料,從咖啡廳搬到台南市街頭,靠堅持與手藝成就「自信一杯」。但施百禧並不滿足只當一個咖啡店的老闆,除了咖啡師傅的身分,他也是拯救民眾寶貴生命的救難人員,隱身市井隨時支援緊急任務。 咖啡店老闆常給人沉靜、優雅的印象,但這並非施百禧的風格,其總是穿著輕便的T恤、球鞋,為的就是隨時準備支援救火、救溺等各項任務。今年59歲的施百禧早年於從軍時習得許多救援技能,退伍後一邊擔任西餐師傅同時也投入山難救援民間團體,征戰全國山頭救援山難者,大女兒出世前,他甚至還在丹大山上尋找失蹤民眾,所幸在無線電喊出「你老婆要生了!」最後通牒前及時尋獲罹難者,讓祂找到了回家的路。 30年前施百禧從西餐吧檯師傅轉行做起「街頭咖啡」,當時國人喝咖啡習慣不比如今,50元能吃牛排的時代鮮少有人願意接受、嘗試一杯動輒上看百元、黝黑又苦澀的外國飲品,但施百禧堅持手工沖泡、調製,以好原料加上實惠價格吸引了許多民眾感受到咖啡的獨特魅力,讓許多嘗鮮客成為了愛好者。同年也在消防友人引領下投入義消行列學習救火,任務區也從山林轉為都市。 繩索能夠用於山難、震災、水域救援等各項任務中,施百禧也利用各種機會宣導、分享繩索救援技巧。(記者王勗翻攝) 義消團體中不乏熱血的人,施百禧積極學習各項救援技能,也全力投入各個救援任務中,曾榮獲南市消防局多項殊榮,施也投入911地震、莫拉克風災、高雄氣爆、0206地震等全國重大災害救援。在咖啡香與煙燻味間,施百禧靠著一貫堅持的態度一路走過30年日常與考驗。 年近耳順的施百禧使命感未曾減退半分,颱風肆虐期間時時刻刻準備出動,現與消防、義消人員組成的「頑繩」團隊共同精進繩索救援,以利未來因應於山難、震災、水域救援等任務。另也與崇善分隊夥伴積極備戰全國繩索救援比賽,本月將代表台南PK全國繩索救援菁英團隊。 施百禧表示,隨著氣候變遷與人口、都市發展,災害的發生也趨向複合型與多元化,防災、救災的因應也持續面臨考驗,其也在持續精進學習,以幫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施強調迄今其還沒有退休的打算,也希望將救援的經驗分享給願意投身救援任務的熱血夥伴,共同成就公共安全的願景。 (記者王勗)

Read More

神經阻斷術 緩解多種疼痛

花慈舉辦健康講座,由疼痛科主任王柏凱主講。(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75歲劉姓婦人突然下背痛,不僅腳無力走不遠,甚至睡不好,就醫檢查發現椎間盤退化及骨刺增生。醫師表示,骨刺大部分為骨骼和關節的磨損後或退化而形成,多數的骨刺不會痛;若壓迫或刺激到周圍的神經、軟組織(如肌腱和韌帶)時,可能會引起疼痛、炎症或其他症狀時,需要考慮治療。 花蓮慈濟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柏凱表示,疼痛科為專門研究及治療各種疼痛狀況的醫學科別,找出病人疼痛背後的真正原因,提供綜合性的治療計畫。有些疼痛可以不用手術,先透過不同的介入性治療減少疼痛問題,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介入性治療分為神經調控治療與結構治療,神經調控治療包含神經阻斷術、硬脊膜外注射術、高頻熱凝術等;結構治療則包含韌帶、肌肉、關節注射治療及神經沾黏剝離術、椎間盤注射、玻尿酸注射、增生療法∕再生療法等。不僅能用於治療常見的膝蓋疼痛的問題,還有現代人的頸椎痛、五十肩、肩關節炎、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骨刺等,其他包含三叉神經痛、足底筋膜炎、皰疹神經痛等都能得到改善。 熱愛運動的吳姓女子罹患「梨狀肌症候群」,經神經阻斷術暫時阻斷傳遞疼痛訊息的神經路徑,疼痛症狀立刻得到緩解。王柏凱說,常有病人誤會神經阻斷術是切斷或破壞神經,這術式是透過注射短效麻醉藥物到神經周圍,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經常被用於診斷或治療各種疼痛症狀。 帶狀皰疹後引發的神經痛(皮蛇痛),患部可能表現為針刺痛、刀割痛、電擊痛、灼熱痛等讓人難以忍受。根據統計,國人得到帶狀皰疹的機率是3成22,每年約有12萬人得到帶狀皰疹。疼痛科門診也能幫助皰疹後神經痛病人,依病人的疼痛狀態採用漸進性治療之外;嚴重則可透過介入性治療,改善皰疹後神經痛。 王柏凱提醒,若疼痛在藥物治療無效或藥物副作用大、復健效果不佳的情況下,病人可考慮注射治療改善疼痛、打斷疼痛的惡性循環,「讓我們的自癒力可以修復我們的身體」;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項機能持續退化,建議民眾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營養均衡、規律運動或復健等。

Read More

〈彩繪人生〉黃碧華 故事志工一說15年

新營文化中心袋鼠媽媽故事團資深團員黃碧華,為孩子們說故事已15年。(記者陳佳伶攝) 新營文化中心「袋鼠媽媽故事團」資深團員黃碧華,為孩子們說故事一說就15年,多才多藝的她還會折造型氣球,吸引孩子關注,她說,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饋。 現年58歲的黃碧華是新北市人,20年前跟著先生回到下營老家照顧公婆,孩子們就讀下營國小,幼教系出身的她,為了陪伴孩子到校擔任說故事志工,後來又參加新營文化中心袋鼠媽媽故事團,一說就說了15年的故事,自己的3個孩子都長大了,也陪伴一群群聽故事的小朋友們長大。 黃碧華說,看別人說故事好像很簡單,輪到自己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要先備課、挑繪本,全盤了解內容、融會貫通後再以自己的方式表達,絕不能「照本宣科」,還要不斷觀摩、學習別人的優點靈活運用。 黃碧華說,15年來看過上百本繪本,拿起繪本就能看圖說故事,最愛結合在地文化、母語做發揮,加上聲音表情、肢體語言,帶領孩子進入繪本的想像世界。 不少聽過她講故事的親子,固定到圖書館借書回家共讀,親子有講不完的話題,無形中更拉近親子的距離。 黃碧華多才多藝,不僅會講故事還會以手偶炒熱氣氛,她還會折造型氣球,貴賓狗、花朵,甚至高難度公主造型都難不倒她,每每能看到孩子們驚喜的笑容,成為說故事最好的暖場方式。 黃碧華說,為孩子們說故事15年來,每次說故事時總會看到一些熟面孔,看到孩子們跟著故事情節熱情互動,睜大眼睛好奇的表情,或是開懷大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覺得一路走來的付出很值得,也鼓勵自己只要時間、體力許可,就要繼續為大家說故事。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聽心音找心病 早診斷早治療

高榮「聽心音,找心病」高齡公益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心臟有4個瓣膜,年紀增長後主動脈瓣膜會逐漸硬化,75歲以上有3%民眾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2年死亡率高達50%,透過簡單聽診即可察覺異狀,若發現雜音儘速至心臟科就醫,及早診斷可及早治療。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偉春指出,心臟有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二尖瓣跟三尖瓣,正常主動脈瓣膜開口約為2~3公分寬,年紀越大會逐漸硬化,開口越來越小,一旦小於1公分就屬於重度,不能輕忽。 高雄榮總「聽心音,找心病」高齡公益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黃偉春說,主動脈瓣膜狹窄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走路易喘、胸悶、暈厥、全身無力等症狀恐是重度,透過簡單聽診即可察覺異狀;若發現雜音,應儘速至心臟科就醫。高榮老齡醫學中心主任周明岳也指出,推廣高齡衛教宣導及樂活養生觀念,呼籲高齡長輩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快樂。 高榮、台灣心肌梗塞學會及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21日在科工館北館劇院廣場,聯合舉辦「聽心音,找心病」高齡公益活動,高榮高齡團隊也在現場安排肌少症測試及失智症衛教,也安排小朋友聽心音教學,以及聽心音義診。 高雄市衛生局副局長潘炤穎表示,心臟疾病高居台灣10大死因第2名,若民眾有喘、倦怠、胸悶或頭暈症狀,可能是心臟瓣膜疾病或冠心病,呼籲攝取健康飲食、多運動,控制腰圍。

Read More

〈彩繪人生〉曹源峰帶領崑大生為片擬音

崑大視訊系為電影擬音音效錄製,擬音師蔡宜容以各式蔬果研發製造骨骼斷裂聲音。(記者汪惠松翻攝) 擔任國片《粽邪3鬼門開》聲音製作總監的崑大視訊傳播系副教授曹源峰,帶領學生完成擬音音效錄製,其中自義守大學畢業擔任擬音師的蔡宜容,與團隊利用各式蔬果、繩索研發製造骨骼斷裂、小骨頭斷掉聲音,可說是一門結合「技術」與「創意」的工作。 蔡宜容先前因參加崑大視訊系助理教授曹源峰開設、由文化部支持的「影視聲音後製專班」課程後,在國寶級擬音大師胡定一與中影錄音室擬音總監楊家慎的啟發下,便對「擬音」產生極大的興趣。 蔡宜容表示,在《粽》片中有很多骨折的聲音,與團隊使用西洋芹來模擬骨骼斷裂的聲音,隨著手法的不同,可以錄到的聲音也很多樣,像是扭轉的時候會有筋骨拉扯聲、慢慢折較細的菜莖可以模擬小骨頭斷掉的聲音、包在布裡壓碎的聲音跟直接用手蹂躪的質感也都不一樣,西洋芹的熟度、莖葉粗細也會對聲音頻率產生影響,整個研發的過程很有趣,團隊還嘗試了青椒、較硬的脆片、義大利麵等,想增添一些不同層次的變化。 而上吊繩索的扭轉聲,更是在電影中營造出令人不寒而慄的戲劇張力與恐怖氛圍,蔡宜容說,團隊試了熱融膠條、皮帶等材料,也試過各種繩索、音源線去拉扯較容易發出嘰嘎聲的木桌、木椅,最後發現比較好操作與錄音的是熱融膠條,因為它的塑膠摩擦聲可以製造出緊繃的感受,音質對了但還需要適時地添加詭異感,這是比較困難的部分。 「擬音」是全世界影視聲音製作時必要的流程,研究這些聲音、一步步推敲道具,到最後可以同步畫面,為劇情增添張力的過程很有挑戰性,感謝團隊裡的大家一起做出各種努力與嘗試。 曹源峰除帶領學生完成《粽》片擬音音效,更邀請去年金鐘獎最佳「聲音設計」得主、視訊系校友王逸勳擔任「音效設計」,讓學弟妹能夠參與商業大片的製作,也讓擬音與音效設計的結合共同完成任務。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愛草泥馬

Holly family catholic school ◎吳依宸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