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泡泡尿腳水腫 揪腎病變

醫師林威任說,對於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早期介入治療可有效保護腎臟和心血管,避免惡化至腎衰竭及洗腎。(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6歲楊姓男子患糖尿病逾10年,長期以口服藥控制,於診所定期追蹤;最近出現尿液中泡泡增多及雙腳水腫,轉至大醫院就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慢性腎臟病第4期。藉由飲食調整、新藥物治療,水腫情況逐漸改善,腎功能也未再持續惡化。 成大醫院腎臟科醫師林威任表示,據統計,台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由2011年時的166.5萬人,增加至2021年的245.7萬人,預估2030年將增加至300萬人。高血糖對血管造成傷害,導致各種大小血管病變,包括心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變等。糖尿病患者約有20~40%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而糖尿病腎病變則是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40~50%。 林威任說,糖尿病腎病變分5個時期,包括高過濾期、靜止期、微蛋白尿期、巨量尿蛋白期、末期腎臟病變,第3期以前病況都可以逆轉恢復原來腎功能,第4期以後就無法恢復,末期必須洗腎。 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過往集中在控制高血壓和高血糖。有一部分患者難以穩定控制,近期的新型藥物開啟了治療可能性,特別是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通道抑制劑(SGLT2抑制劑)和新一代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MRA),不僅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還能減少心血管併發症風險。SGLT2可減少腎臟對糖和鈉的再吸收,促進尿液中糖和鈉的排泄,而降低血壓、減輕腫脹,並減少腎臟負擔,有健保給付;而新一代MRA能阻斷礦物質皮質激素在腎臟中作用,減輕腎臟損傷,也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積極的保護作用,須自費。

Read More

疫後護理人員流失 連2年淨增加人數減半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16日表示,COVID-19疫後,全國護理人力流失,出現降低趨勢,2022及2023年連2年淨增加人數約2500人,僅及2021年前10年平均數的5成。 聯合會統計,2012~2021年10年間,全國護理人力每年平均淨增加人數約5000人,但2022及2023年連續2年,考照率、執業率等呈現降低趨勢,淨增加人數僅約2500人,減少5成,造成醫院關床,危及全民健康。 聯合會推測護理人力流失,主要肇因於護理學校學生因遇上疫情無法到醫院實習,疫後直接進入職場卻無法適應,最後選擇離職,及護理人員工作量持續增加,薪資未調漲,造成資深護理人員離職或退休。新血未進,舊人離場,衝擊醫療生態。 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說,將持續爭取護理人員福祉,營造正向護理職場環境,吸引護理人員投入職場。

Read More

放療副作用 中藥調理緩解口乾肩痛

針對癌患放療期間出現口乾、惡心及關節痠痛等副作用,中醫治療可有效改善不適感。 (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0歲張姓婦人是乳癌第1期患者,術後放射線治療與持續服用復乳納進行荷爾蒙治療,產生副作用,包括口乾燥熱感,有時會舌痛及嘴破,尤其肩膀僵硬痠痛導致晚上睡眠很差,手指末梢也常覺得腫脹。經中藥治療2個月後,口乾症狀消失、肩膀僵硬痠痛減輕、手指腫脹感時有時輕,生活品質也逐漸提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奕任表示,許多乳癌患者使用復乳納治療,常見熱潮紅、關節痠痛、惡心、疲勞等副作用;關節痠痛常在早上,或是夜晚睡覺時更明顯而影響睡眠,這些症狀以中醫角度來看,多是屬氣陰兩虛或是陰虛火旺的表現。給予小柴胡湯、桔梗貝母、甘麥大棗湯、甘露飲等中藥依體質狀況調整用藥。 陳奕任說,乳癌在西醫精準的診斷治療下,效果比過去更好,且已朝向慢性病的方向發展;但像口乾、惡心、發熱、潮紅、失眠、關節痠痛、疲勞等治療產生的身體不適症狀,可透過中西醫合作改善。中醫對於癌症治療期間出現副作用,包括惡心想吐或是口乾關節痠痛的患者,能改善不適感,增加持續治療意願及信心;另外,規律起居、適當運動、休息紓壓也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照護。

Read More

她氣血虧虛 中醫調理懷孕產子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一名30歲女子結婚3年,因子宮內膜異位症接受西醫手術治療後1年仍未懷孕;中醫診斷發現氣血虧虛,血瘀與濕熱互結。藉由搭配量測基礎體溫,經後期採用疏肝行氣、滋陰養血、健脾益氣、清利濕熱等中藥,高溫期助陽補肝腎,經調理約1個月後成功自然懷孕,10個月後生產。 員榮醫院中醫部主任醫師吳莉瑩說,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中醫文獻上,並無內膜異位症、腺肌症、巧克力囊腫等病名,根據臨床表現可將其歸納為「積聚」、「痛經」、「月經失調」、「不孕」等。內膜異位症常見症狀有痛經、出血量多、經期長、慢性骨盆腔痛、性交疼痛等。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影響懷孕能力。 吳莉瑩表示,常見病因為氣滯血瘀、寒凝血瘀、腎虛血瘀、氣虛血瘀、熱灼血瘀。治療方法須根據患者伴隨症狀、月經週期不同及病程長短來補益脾腎,疏肝理氣,養陰清熱,破瘀消癥。針對內膜異位症的不孕患者,中醫治療除了不會對卵巢產生抑制作用外,可經由調周法搭配辨證論治,調經調孕,個體化對症治療,提升懷孕機率。 吳莉瑩提醒想懷孕的婦女不要熬夜,飲食要清淡,少辛辣及少冰冷的食物,過食辛辣容易燥熱,冰涼容易體質虛寒;要多運動增加新陳代謝及做自己喜歡的事紓解壓力。除了女性可藉由中醫調理身體外,也要帶老公一起接受中醫調理體質,提升受孕機率。

Read More

未控制血壓 男突無力腦溢血

醫師鍾凱丞呼籲,高血壓民眾自主管理控制血壓,避免造成腦出血。(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有高血壓病史的50多歲洪姓男子,因工作繁忙經常不按醫囑服藥,導致血壓數值一直在160~180mmHg之間居高不下;一次在工作中突然發生手腳無力,身體失去平衡,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側小腦有血塊,即俗稱的「腦溢血」,推測是高血壓未獲適當控制造成。在外科團隊緊急開刀取出血塊後於加護病房觀察,病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經按時服藥控制血壓,狀況穩定後出院。 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醫師鍾凱丞表示,腦出血是出血直接進入腦組織,形成一個逐漸擴大的血腫,常發生在小動脈,常見病因是高血壓、頭部外傷、出血疾病、藥物濫用和血管畸形。1/3的顱內出血發生於大腦的右半側,腦出血30天之後死亡率是44%,高於缺血性中風,甚至高於非常致命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而高血壓是預防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依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將高血壓標準由140/90mmHg下修為130/80mmHg,預估能夠降低26~30%的心血管疾病。 鍾凱丞呼籲,若民眾本身有高血壓的病史,在氣溫驟降時務必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造成不適感,且需按時服藥,並自主早晚規律監測血壓,避免高血壓相關急症的發生。若發現疑似中風發作的親友,應協助盡速送至急診,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Read More

全球首例 陸豬肝移植腦死患者續命

本報綜合報導 大陸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14日宣布,由科學院院士竇科峰和肝膽外科主任陶開山領銜,西京醫院成功把多基因編輯豬的全肝,以輔助方式移植至腦死患者體內。 西京醫院10日完成這項移植手術,堪稱在異種肝移植臨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經查國內外未見同類報導,屬世界首例。 竇科峰說,這是醫學界首次把基因編輯豬肝植入人體,也是人類異種肝移植向臨床邁進的關鍵一步,為日後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他表示,異種肝移植不受供肝數量限制,可使更多末期肝病患者獲益,未來可能完全取代同種肝移植。 竇科峰說,相對於腎臟和心臟,肝臟涉及合成、分解、凝血、解毒和免疫等,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更為複雜。因此,基因編輯豬的肝臟還不能完全取代人類肝臟,不過異種肝臟移植技術難度和科學意義更大。 陶開山表示,以移植的基因編輯豬肝臟從膽汁、血液供應和病理結果而論,情況良好,手術效果超乎團隊預期。 手術歷經約9小時,因肝臟移植是根治肝衰竭的唯一有效方式。據醫療團隊術後96小時的觀察,移植的基因編輯豬肝臟在人體內能夠發揮生理功能,顯示未來有可能取代人類肝臟。 大陸醫療團隊完成全球首例異種器官移植前,臨床多採用生理結構和人類相近的狒狒、獼猴等動物作為移植受體。而採用腦死患者作臨床試驗,更能反映移植器官的功能,檢測豬的基因編輯策略是否合適,改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方案。

Read More

<醫師專欄>血小板注射與異位骨化性肌炎

■吳重達 2015年有論文報告指出,美式足球的職業球員鼠蹊部受傷後,以注射自體血小板(PRP)治療,有發生異位骨化性肌炎(Ectopic Ossification)的狀況。 異位骨化性肌炎就是在肌肉內長出骨頭,並不是個常見狀況。受傷、手術引起肌肉大量出血,身體無法完全吸收;或對受傷的肌肉做重覆、不當的外力處理,就有機會發生這個麻煩的後遺症。這是骨科醫師不想碰到的毛病,保守治療不見得見效,不得已開刀將骨化組織移除又有出血與高復發率的問題。因此預防是最好的對策。 今年1月,美國骨科運動醫學雜誌一篇針對3642名核心肌群受傷,接受自體血小板注射的病人做6年(2014~2019)的追蹤,有68位病人發生異位骨化性肌炎,其中有62位是運動員。這群運動員中有44位(64.7%)接受過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對照組(沒注射者)只有0.7%;其中,28位職業美式足球員接受注射,有22位(78.6%)發生異位骨化性肌炎。因此,以自體血小板注射來治療核心肌群肌肉傷害是需要再思考一下。 其實,醫師在手術中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也可提供參考。做肩關節鏡手術,肩峰骨下空間充滿了異樣軟組織,需花很多工夫才能清除,過程中伴隨著不斷的出血,看起來很不順眼,令醫師感覺毛毛的組織送病理檢查,結果是大量的慢性發炎的滑液囊與纖維化組織。阿基里斯腱斷裂的病人手術時也有類似發現,這些病人在手術前都做過自體血小板注射。 醫師推測,自體血小板中有各種因子,抗發炎、止痛、促進癒合等,再加上各自廠牌的藥方,因而導致組織的異常增生、變性,這些組織反而使得治療效果打折或不彰,甚至引起異位骨化性肌炎。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手腕無法使力、騎車…骨折術後關節痛 復健擺脫

物理治療師為患者進行「經皮神經電刺激」治療。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65歲從事清潔工作的張姓婦人,因車禍導致左手遠端橈骨骨折,在施行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後,出院在家休養;1個多月過去骨頭日漸癒合,但她竟發現左手不太能出力,用力時腕部感覺疼痛,需依賴止痛藥,導致不敢用左手做事、無法騎機車,也不能返回需搬運負重的職場環境。醫師檢查發現因關節攣縮使手腕往尺側(小指側)偏移,造成局部壓痛及關節角度受限;經規劃物理及職能復健療程,多管齊下治療後,順利返回職場。 職能治療師為患者進行「功能性訓練」。 (記者湯朝村翻攝) 嘉榮復健科物理及職能治療師團隊,以物理治療搭配職能治療師規劃的功能性訓練,並給予相關活動、工作安全的衛教知識,讓患者居家時也能自主訓練並避免患部受傷,先從恢復日常自理能力的目標開始,再增加訓練強度。約2個月後日常生活已能使用雙手共同執行而非單獨倚靠右手了,接著職能訓練開始進入到漸進式搬運負重,讓她對復原返回職場越來越有信心。 醫師楊立群表示,骨折術後的復健治療相當重要,除了能減少疼痛時間,也能降低關節沾黏與攣縮的機率,加速患部預後效果,早日回歸器官正常功能,增進自理能力並縮短重返生活常軌及職場的時間。

Read More

〈彩繪人生〉曾培雅栽培 歐政豪跟隨歷練

歐政豪將參選下屆東區議員,接棒母親曾培雅服務,名字也被外界笑稱取得好,因為「政界有你真『豪』」。(記者林雪娟攝) 政界新生代即將誕生!議員曾培雅兒子歐政豪將參選下屆東區議員,兩年來在服務處歷練和磨練,雖是「政二代」,但歐政豪參選並非以接棒為第一考量,而是懷抱一顆服務的心,擁有高學歷、高專業,人生原有不同的路,只因家人需要「協助」,真正感受父母親從政多年來的「服務」,並非為換選票,而是真正為民服務,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美好又溫暖的生活和人生。 擁有「三高」(學歷、專業和身高)條件的歐政豪,台科大專利所畢業,進入銀行業服務,擔任商業金融處襄理,生活原本一帆風順、步步高升,卻因家人讓人生大轉彎。 歐政豪說,原本一路順遂的他,父母原本也不期望他一定要接棒,但因家人有恙,讓他的生活起了大轉變,幸得許多人協助、幫忙,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如今一切步入常軌,他回首過往,幸得許多人一路扶持,無論是提供實際上協助或心靈關懷,他都心懷感謝,也真正感受到母親在服務處,聆聽需要協助的民眾心聲時,一頓話語,安撫了民眾的心,提供協助管道時,民眾原本驚慌失措的眼神,變得神色自若。 歐政豪坦言,母親屬於服務型議員,生活沒日沒夜,365天幾乎終年無休,若加上父親擔任民代,父母從政長達30餘年時間,他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從不認為擔任議員是項好「工作」,也就在自己親身經歷過,才發現父母的工作相當神聖,是真正能夠助民。他毅然決然願意參政,除希望父母能卸下重擔,更重要的是,希望延續母親服務民眾的熱心和熱情。 歐政豪目前跟在母親身邊歷練,擔任服務處執行長職務。雖是接棒,但強調不是延續家族的政治生命,而是如大隊接力般,接續為民眾提供服務;曾培雅說,歐政豪表現優秀,日後定能提供更佳的服務品質。離下屆議員參選尚有時日,歐政豪也將多方面充實自我,將北上接受立委助理訓練,並報考相關課程及自我進修,日後有機會擔任代議士,能夠提供民眾更全方位且優質的服務。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