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獨旅的基本要件,除了足堪負荷小旅行的體能,更重要的是輕心自在、沒有標準答案的心態;能夠適當使用手機輔助、有應變和詢問的能力,隨遇而安,不執著於非如何不可的放鬆,在台灣,熟悉的環境、慣用的語言,是最佳的熟齡獨旅園地。
文與圖/記者王超群
總統行館於1978年改設蔣公紀念館。
總統行館富歷史意義
大溪老街盡頭,就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溪中正公園,園內留有日據時代大溪神社遺址;「銅像廣場」以先總統蔣中正騎馬英姿為主景。
大溪公會堂建於日治大正年間,這棟一層樓磚造的洋風建築物,曾為日本裕仁皇太子派「御史差遣」(侍從官)巡視時,進餐與休憩的場所,牆面造型有1920年代藝術裝飾運動之風。
政府來台後被納為總統行館,並在西南側另建新屋作為總統及夫人宿泊起居之用,後經修建,於1978年改設蔣公紀念館。由於建築場域的歷史性和特殊性,大溪公會堂和蔣公行館之後開放為民眾休閒、觀光、學習的場所;也成為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之一,持續參與地方藝文發展,是大溪重要的藝文交流平台。
威權不再,遊客和蔣公銅像自有童趣。
大溪國小日式宿舍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是大溪地區唯一留存陳述現代初等教育肇始的學校建築物,保留了日式木造宿舍的形制與格局,在構造材料與工法上承襲日治時期傳統木造宿舍的營建技術。「壹號館」曾為大溪國小校長宿舍,位於中正公園旁,占地30多坪,前屋主是大溪國中的英文老師陳茂林,陳家在大溪為書香門第,陳茂林曾經留日,妻子為日本人,還在家裡授課教縫紉。
「壹號館」曾為大溪國小校長宿舍。
信步走來,還看到「武德殿」,此為日人於明治時期創建「大日本武德會」,武道成為地方警察的必修課。日治時期武德會透過警察系統推廣,在各級行政區陸續興建武德殿,全台共建了70餘座。大溪武德殿於1935年落成,是日治時期的郡市級武德殿之一。
大溪公會堂建於日治大正年間。
國府來台大溪公會堂設為總統行館,因此增設大溪憲兵隊護衛,以武德殿為隊部。大溪憲兵隊進駐後大幅改裝內部,並於東南側另建一棟三層樓兵舍(現為桃園市立圖書館大溪分館),武德殿現今做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展館之一。
巴洛克風格大溪橋 夜景浪漫
至於大溪橋也被稱情人橋,跨大漢溪上,舊橋梁為日治時代的興建的鐵線橋,橋身仿造日治時代原大溪古吊橋的風格外觀,並採用和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風格,於兩端橋頭另加建二座高聳牌樓。橋的兩邊皆可看到石門水庫與淡水觀音山景致;夜晚燈光點亮後,在燈火輝映下,呈現與白日不同的迷人景致。涼風拂面最適合情侶散步談心。
氣氛浪漫的大溪橋,燈光烘托下也是情人橋。
無意巧遇知名的世達餅店,號稱可以吃到地瓜纖維的傳統糕點,老闆娘純熟的技藝,是大溪手工製作,用料走健康路線的標誌性點心,別處吃不到。
大溪知名的世達餅店用料走健康路線,號稱可以吃到地瓜纖維的傳統糕點。
夜間老街別有古趣 兩岸情緣譜寫老滇的故事
台鐵莒光號到桃園火車站,台北松山站出發,不過30元,由後站搭坐公車直達大溪客運總站,在「小巷內」背包客棧落腳。
大溪老街主要是指位於大溪區上的和平路、中山路以及中央路所留存之歷史建築群。「小巷內」就位在中央路的窄巷內,想不到曲徑通幽,巷子底竟有改裝現代設備的民宿。床位不過600元,相當經濟。巷口有一家傳統打鐵店,可以視同活文物。
這一帶保存大量於日治時期所興建之街屋群,成為大溪鎮上最具代表性之景點。目前老街上多數已被桃園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當地產業發展下進行改建或再利用計畫。到了晚間,則有燈光照明,將古建築精緻雕塑烘托出奇幻和迷彩的氛圍。步行其間,店家多已打烊,但安靜祥和,另有一番小鎮古趣。
老滇苞谷飯讓來客留下難忘印象。
老滇苞谷飯讓來客留下難忘印象。闆娘說,她53歲才結婚,18年嫁到雲南,4年後因眼疾和丈夫返台就醫,以老闆的家鄉手藝開了這家小店。苞谷和白米要分別浸泡,煮熟,再拌和一起蒸。相當耗費工序。
高麗菜是司馬庫斯土產,吃來格外香甜,豆腐丸子則是萬里有機豆腐,搭配四川大涼山的苦喬茶,構成大陸邊陲口味的來台改良版,非常有特色。
老闆和闆娘兩口子結婚前只有隔海網路通訊,兩人的異地情緣,也成為「老滇」譜寫的獨特故事。
救國團復興中心 設施完善
由桃客大溪總站搭上巴陵小巴到復興區,下榻於救國團復興中心。密集的水蜜桃攤位,是周邊最實用的消費去處。
復興青年活動中心位於桃園縣復興鄉角板山公園內,距北橫公路起點(桃園大溪)16公里處,海拔410公尺,住宿、膳食、會議研習,並代辦體驗探索教育動能活動、溯溪體驗及獵人學校體驗活動等,是北部地區可接待大型團體並舉辦各類型教育訓練、座談集會及家庭旅遊的最佳活動場所。
到訪此日雲山霧罩、鳥語蟲鳴,交織成遺世獨立的人間仙境。由景觀餐廳眺望,霧氣中令人不由得讚美大自然的奇妙。
救國團復興中心豐盛早餐。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