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搶救中藥行 盼導入寒假實習

學界盼利用中藥行旺季的寒假導入實習制度,讓學生走進傳統文化,並爭取比照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獲得獨立中藥行經營人資格。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搶救式微中藥行,新生代加入是解方。學界盼利用中藥行旺季的寒假,導入實習,讓學生走進傳統文化,燃起興趣,爭取比照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獲得獨立中藥行經營人資格。 因法令不完備加上沒有國家考試給照雙重夾擊,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式微。儘管衛福部民國108年祭出續命之計,公告《藥事法》103條解釋令,有條件讓一定時間內實際從事中藥販賣業務者得繼續經營中藥房。但中藥團體疾呼,盼讓子女、學徒都有機會接班。 衛福部中醫藥司2日在迪化街舉行「中藥本草文化節」,推廣健康輕養生,讓民眾體驗本草新生活。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張文德表示,從20年前中藥相關科系都是中藥行第二代就讀,到現在普通家庭的孩子也願意投入。即使中藥相關科系學生對未來出路難免茫然,但中藥產業非常多元,是生技產業原料,更是文化。年輕學子對於中藥房開業的興趣,希望透過課程改革完善,如強化務實課程、結合中藥產業,與增加實習機會,盼與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合作,推出寒假1個月中藥行實習。 張文德表示,現在中藥行人才流動呈現封閉狀態,無法讓有心加入的年輕人投身其中。目前產官學界討論中藥系畢業生比照醫學PGY訓練,為了有效為產業打強心劑,將2年中藥行工作經驗下修至1年,可獲得獨立中藥商經營人資格,因應產業趨勢,非常樂見有這樣的方向,讓文化傳承。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表示,不讓中藥行人才出現斷層是共識,即使是子傳父業,希望以受過系統性專業教育訓練為主,以利取得各界客觀認可,多數人採取支持態度,讓接受過相關專業知識訓練的人才發揮所長、貢獻社會,搶救式微中藥行計畫持續與各界溝通,實施細節仍待討論。

Read More

〈中華副刊〉書猶藥也,可以治病

■金明春 在《三國演義》這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中,曹操的偏頭痛可謂是一樁奇事。每當夜幕降臨,那左側頭顱便仿佛被烈火焚燒,痛得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曾遍嘗天下名藥,但效果均不甚顯著,這讓一代梟雄也感到無奈與困惑。 眾僚屬深知曹操的偏頭痛之症,因此每當夜幕降臨,他們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他,生怕一個不小心觸到了他的痛處,引發他的雷霆之怒。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封來自前線的檄文,卻意外地成為了曹操偏頭痛的「良藥」。 這封檄文出自袁紹麾下才子陳琳之手,題為《為袁紹檄豫州文》。陳琳以其犀利的筆觸,洋洋灑灑地痛斥了曹操的種種不端。從曹操的祖父開始,陳琳便無所不罵,言辭之犀利,讓人瞠目結舌。他形容曹操的祖父在宮中猶如妖邪作祟,禍亂朝綱;而曹操的父親則是出身貧寒,靠著宦官的收養才得以發跡,更是指責他貪贓致富,買官鬻爵,品行惡劣。至於曹操本人,陳琳更是毫不留情地稱其為宦官遺孤,無德無才,忘恩負義,欺淩天子,獨斷專行,甚至有篡位之心。當這封檄文呈到曹操面前時,眾僚屬都屏住了呼吸,擔心曹操會大發雷霆。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曹操讀完檄文後,竟然連聲稱妙。他每讀一遍,便擊案讚歎,連讀三遍,連贊三聲。眾人見狀,都感到十分驚訝。 當晚,曹操召集眾人議事,他信心滿滿地說道:「袁紹派陳琳寫這封檄文,可見他已經窮途末路了。此時正是我們乘勝追擊的好時機,必定能夠大敗袁紹。說來也奇怪,自從讀了這封檄文後,我的頭痛之症竟然神奇地消散了。看來,這陳琳的文筆,不僅能罵人,還能治病啊!哈哈!」 於是,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憑藉著高昂的鬥志和出色的指揮,終於戰勝了袁紹。而陳琳也因為那封檄文而名聲大噪,後來更是成為了曹操帳下的重要謀士。這件事不僅展示了曹操的豁達胸懷和非凡氣度,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讀書之妙處。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生命之深沉,文學之輝煌∣∣《病隙碎筆》書評

■王俊杰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的作品集,作品充滿對生活、歷史和人性的思考,具有獨特的文學藝術性。其一大特點是史鐵生對各種議題的深刻思考。他通過作品表達了對人類情感、欲望、幸福和痛苦的獨特見解。他的文字不僅僅是表面的故事敘述,更是對生命意義的深層探討。以其精煉的用詞,豐富的比喻、象徵和大量充滿想像力的意象表達,使讀者沉浸其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文字的力量。我很難想像,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作家,是如何在「懸崖霧靄前,唱支歌給自己聽」。 我愛這本書,不是因為什麼華麗的辭藻,也不是文學批評家們對其結構形式的分析。在焦慮和迷茫的時期,《病隙碎筆》作為我自我勉勵的精神支柱,其中包含了多個主題,涵蓋了我所認為,幾乎所有的核心問題。 鐵生先生筆下的生命和死亡,是思考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無常,是對生命的珍惜以及對死亡的理性思考;鐵生先生筆下的人性和情感,是人類情感的複雜多面,是愛、恨、欲望、孤獨,並上千千萬萬不住的遊魂,是他通過對自身情感的坦誠,打動了我的內心;鐵生先生筆下的自然與人文,是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反映出人類內心的起伏,是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繫;最喜愛的,便是鐵生先生筆下的時間和記憶,感慨於記憶的力量和時間的無情,而我深陷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無限複生…… 當我於無窮寂靜的黑夜思考,是「夜晚的星星,繁星點點,就像是一地的燭光,照亮了我的心房。」當我對過往與回憶戀戀不捨,是「時間就像一把無情的鐮刀,無情地收割著一切,將記憶割成了一片片的碎片。」當我於孤獨的城市穿梭而心感彷徨,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是孤獨的旅人,行走在時光的長河中,最終會歸於塵土。」當我對人生意義困惑且迷茫,是「人活一世,如同鐵杵磨針,不知不覺中也就磨出了些微塵來。」當我對努力的歸宿發出質疑,是「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沒有終點,只有沿途的風景。」當我在愛情中跌入泥潭,是「對於愛,我們總是耗盡了最大的勇氣,才敢承認自己曾經錯過。」當我與死亡發起談話,是「一個人活著,除了擔心死亡,還得擔心死不了。」當我陷入「厭蠢情結」責備他人時,是「我們常常對別人的過錯過分苛責,卻對自己的過失寬容自己。」當我遇到困難難以排解,是「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當時間的長河將我吞噬殆盡,是「時間並不在乎我們,它只是在一刻不停地走,就像我,不停地走,然後不知不覺中停下。」 人類生命、時間、情感和存在,是自我的生命目標、幸福感的追尋,以及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關係的意義。作品中的文學藝術性和優美的語言表達同樣激發了我的審美感知。愛不釋手讀了又讀,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對心靈深處產生了另一層影響——啟發和鼓舞。 在這本書中,史鐵生通過對生活瑣事的觀察和描繪,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智慧和堅韌。他將平凡的生活場景提升為藝術,讓人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也蘊含著哲理和美感。這種觀察力和洞察力鼓舞著讀者,讓他們學會在平凡中發現不凡,從日常瑣事中汲取智慧,讓生活更有深度。 先生的作品中還常常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即便面對人生的挫折和苦難,他總是能從中找到微笑和希望。這種樂觀向上的情緒感染著我,給予我戰勝困難、積極面對生活的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上,史鐵生的文字如同一盞明燈,為我指引方向。文字才華令我歎為觀止,他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深刻地刻畫了生活中的點滴,使得那些平凡的瞬間在他的筆下變得深邃而有趣。他的幽默感和詼諧的語言使得閱讀過程充滿了樂趣,不僅讓人會心一笑,還讓人思考生活的本質。 史鐵生的作品還具有一種深沉的人生智慧。他對生命、人性、時間和情感的思考,體現了對人生深層次問題的探求。這種智慧超越了作品本身,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閱讀《病隙碎筆》,不僅僅能夠欣賞到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更能夠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指導我走向更加豐富、充實和有意義的人生。 《病隙碎筆》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本智慧之書,一本溫暖之書,一本啟發之書。它通過深刻的思考、文學藝術性和對人性的理解,影響並啟發了無數讀者。它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成為人們心靈深處的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這正是一個偉大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力量和魅力。 閱讀《病隙碎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這本書不僅為我打開了史鐵生的文學世界,也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觀。它提醒了我要珍惜每一個當下,要樂觀地面對生活的挑戰,要寬容地對待他人,要不斷地反思和成長。史鐵生的文字將繼續激勵人們閱讀、思考和欣賞文學,成為文學界的經典之一,經久不衰。

Read More

〈彩繪人生〉女巫譚雅 美國啟蒙探索12年

來自美國的女巫家庭,常在台灣推廣巫術,左為WITCHHOLIC創辦人譚雅,右為其老公Jerry。(記者陳俊文攝) 台灣有乩童,美國有女巫,還分很多派別。來自台灣的譚雅嫁到美國阿肯色州,接觸到美國威卡派女巫,展開12年的探索學習之旅,回台後自創WITCHAHOLIC女巫學院,自己則是此一魔法學院的現代「折衷女巫」,將開辦「共振蠟燭實作」線上課程,帶領大家一起進入女巫蠟燭的神秘世界。 英文名Tanya的譚雅嫁給美國人Jerry,因緣際會在美國與威卡派女巫邂逅,展開女巫的自我探尋之旅。她強調,她是兩個孩子的媽,熱愛摸索實踐巫術的生活,成巫的旅途中上山下海,紀錄活在當下的每一刻,目前在台美兩邊推廣女巫的身心靈體驗,很像台灣算命師、法師的占卜、除穢、避邪和改運,只是儀式不同,道具不同而已。 譚雅表示,她的巫術啟蒙於威卡派女巫,結合歐洲中古世紀神秘學、自然崇拜,擁有完整且深入的歷史背景與相關知識,也學過薩滿和巫毒。女巫的用品皆依循四季輪替的運行法則進行製作,這有點像中國人的五行,且取材都來自大自然的餽贈加上女巫親手採集與調配,擁有雄厚飽滿的能量與穩定的同頻共振。 用品包括共振能量蠟燭、魔女防禦黑鹽、迷迭香淨化噴霧、女巫掃把、收穫月之水、威卡系列護身符等等,很多都是國人沒有見過,常會吸引民眾好奇的圍觀。比如女巫的掃把,很多人都受電影影響,以為女巫可坐掃把一飛衝天「很抱歉,我可能還沒有這種能量」譚雅笑笑的說。 WITCHAHOLIC學院的布局轉運能量陣、大天使靈魂調頻都是很受歡迎的課程。很多人生活和工作不順時,都會找上譚雅做個儀式,讓身心靈得到安慰,讓磁場得到轉換。 譚雅表示,女巫有八大節,和中國人一樣,中秋節也是女巫的大節日,會做滿月的儀式。她將開辦共振蠟燭製作與運用課程,除線上課程之外,也會開辦台北場與台南場課程,向大家介紹女巫常用的蠟燭種類、蠟燭顏色意義、共振蠟燭的製作原理、福圖納共振蠟燭草藥索引等,歡迎想一窺西洋女巫神秘世界的民眾報名參加。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

〈中華學園〉團隊的堅持

台中市龍港國小六年甲班 ◎劉昱昕 跳舞是需要團隊精神的,只要一個人跳錯,全部亂掉就得重來;像是有人走位失誤的話,可能會有碰撞,下一個動作就無法順暢完成了。 有一次練習相當不順利,我一開始就弄錯節拍,因動作不熟,連續很多次都忘了,害隊友們必須陪著我不斷重跳,看大家氣喘吁吁的樣子,我的體力也快耗盡了。 「你要走到這裡啦!」「不要一直忘記!」「一錯再錯就要練越久,到底想不想趕快練好?」我聽得出隊友有多麼生氣,但心裡愈著急,表現就愈慌亂,當下只覺得骨頭要散掉、手腳快打結了。 可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心裡想著:「我中間才加入,你們比我早練一個月,動作比我熟,我的反應又比較慢,一次教我那麼多,我根本聽不懂,能給我一些時間吸收消化嗎?」 後來,我敞開心胸跟隊友交換想法,他們聽了便跟我道歉,「不應該一直逼妳,來,跟我們這樣做,對,慢慢學就好了。」大和解之後,練習的進度果然順利加快,我們也愈來愈像一個團體了。 團隊精神非常重要,在一次次的練舞默契下,我們的感情愈來愈好,在最後的表演舞台上,也得到了觀眾熱情的掌聲;幸好,我們堅持了下來。

Read More

〈中華學園〉養蝴蝶的體悟

台南一中二年十八班 ◎冼震宇 我的阿嬤是一位擁有綠手指的人,也因此,我們家的陽臺種滿了花草,想當然爾,有很多的昆蟲便搬來我們家的陽臺住。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好奇寶寶,當第一次知道蝴蝶是從沒有翅膀的毛毛蟲變成時,便興沖沖跑到陽臺抓一隻來養,以一探究竟蝴蝶的生命歷程。 由於我沒有養生物的經驗,便把毛毛蟲帶去學校,詢問老師要如何飼養以及有關牠的相關問題。老師上網查資料後和我說這隻的品種叫無尾鳳蝶,通常都吃芸香料柑橘類植物的葉片如橘子、柚子等,並說我這一隻大概再不久就要結蛹了,必須提供牠充足的新鮮葉子和一支竹筷,以方便牠結蛹。在老師的指引下,我每天下課都會去校園內種橘樹的地方,摘葉子帶回家給毛毛蟲。看著牠進食的模樣,我感到滿足。 後來某天,毛毛蟲不再進食,而以緩慢的速度爬上竹筷,開始結蛹,直到一層殼包覆牠的全身,便不再有任何動作。之後的日子,我每天起床及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蛹的變化。十幾天後的某個早晨終於有了動靜。蛹的背部出現了裂縫,之後便看到已羽化的漂亮蝴蝶慢慢爬出來,我連忙將牠帶去室外讓牠曬乾翅膀,當翅膀變硬、有力後,蝴蝶便翩然起舞,頭也不回的飛走了。當下的我充滿了成就感,卻又夾雜著一些些感傷。 透過養殖蝴蝶,我體會要養一個小生命並不容易,必須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所投注的關愛更不在話下。這也使我領悟到父母養育我的辛苦,從那之後,我便更尊重也更對他們充滿感激。

Read More

長效針劑治療思覺失調 助穩控病況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攜手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傳遞思覺失調症及早且穩定持續用藥的重要性。(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50歲的美容師20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確診為思覺失調症,需長期藥物治療;因服藥造成精細動作不靈活,自行停藥後導致病況加重。8年前在醫護團隊的介入下,予以長效針劑治療與全方位照護,持續穩控疾病,重返最愛的美容美甲工作。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表示,思覺失調症好發20~30歲,是一種大腦功能失調疾病,因大腦多巴胺分泌異常,造成思考與感知功能失衡,常見包括妄想、幻覺幻聽、整理思緒困難、辨識動作或解讀面部表情困難等。若未及早介入或是中斷治療,可能導致腦部損傷,進而影響認知、生活、社會及職業功能缺損。 教學研究部主任陳文瑩表示,相較於其他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病友健康狀態較脆弱,死亡率較高。但研究發現居家治療能大幅減少病友再住院率,且及早且持續使用長效針劑,有助減少死亡風險。 健保資料庫統計結果顯示,思覺失調症病友接受長效針劑治療,不但住院風險降低6成,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風險降低6成,急診風險降低4成、治療後2年死亡風險減4成。 健保署最近3年每年編列27億元獨立預算,鼓勵及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進而提升用藥順從性,預防疾病復發。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指出,長效針劑依藥效持續時間,目前有2週~6個月不同施打頻率的選擇。國內外實證研究顯示,藥效持續越久的長效針劑,越有助維持體內有效藥物濃度,降低因不規律服藥而復發的風險,幫助更多病友回歸社區與社會的可能性。 醫學會副秘書長林月屏表示,根據統計,去年長效針劑專款的使用率達82.8%,較前一年提升35.7%,顯示國內臨床確實有使用需求。

Read More

〈中華學園〉黑琵樂園

台南市後港國小二年甲班    ◎林阜邦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

個人化飲食+運動 嫗提升骨密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78歲吳姓婦人骨質流失加劇,腰椎T值(骨質密度檢測)從-2.8降至-3.5,經結合AI科技與DXA(雙能X光吸收儀)進行骨密度檢測,並調整個人化治療方案,腰椎T值改善至-1.8,整體骨密度提升24%。 亞東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吳凱文指出,骨質疏鬆是常見的骨質代謝疾病,主要因骨骼內的鈣質逐漸流失,導致骨骼結構出現孔洞,使其變得疏鬆、脆弱且易於骨折。骨質疏鬆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發展,可能引發背部疼痛、身高減少及骨折風險增加等問題。 吳凱文表示,透過骨質密度檢查可準確判斷骨質是否疏鬆,若T值大於-1,表示骨密度正常;介於-1~-2.5之間則為骨量稀少;若低於-2.5即為骨質疏鬆,就須儘早介入治療,防止骨質進一步流失並降低骨折風險。 吳凱文指出,個人化療程在骨質疏鬆的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患者可透過個人化治療的持續性與便利性,包括由營養師依個人需求設計專屬的營養計畫,強調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飲食,促進骨骼再生與強化;復健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則依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設計個性化運動方案,提升肌力和骨密度,改善平衡感,有效降低跌倒風險。不僅能改善骨密度,還能大幅提升高齡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健康信心。 為讓患者能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吳凱文建議民眾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搭配均衡的營養補充與適當運動,提升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維持骨骼健康狀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