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餘愛

■曹馭博   善在某種意義上是絕望  的表現 ——卡夫卡《箴言錄》   捷運從紅樹林行駛至終點站淡水。外頭的風雨很大,車體不斷顛簸,傾斜,回穩。車廂內部,我又再度遇見了那位女士。幾年前,也是在一個風雨的黃昏,她在座位上嚎啕,然後漏尿了,像是將餘生的情緒排除乾淨,盡可能讓身體純淨無瑕。當時,周圍沒有任何乘客,我拿起背包中的紙張,擦乾地板上的尿液。A4紙吸不了太多液體,反而是上頭的字體混跡,漸漸變得骯髒不可辨識。那是我寫的一篇爛小說,投稿三次未果,天天苦思問題出在哪裡。到站了,清潔人員跟我說,剩下的交給他們處理。女士的眼睛突然擁有了光,她拉著我的手說抱歉,並且詢問是否能將這些擦拭過尿液的紙張帶走。那是第一次,我的小說被人接納,以這種畸形的良善。我返家,想修改一下小說,但電腦壞了,底稿全毀,無奈只能另寫它篇。後來我分別寫了〈髒黃昏〉與〈妳是我深夜夜晚的女伶〉的初稿,總覺得可以延伸更多。有許多角色現身在我的眼前,並獻祭了他們的一生。我開始想寫小說了。 老前輩跟我說,這就是剛出茅廬的年輕詩人(或著是符合詩人特質的小說家)最先開始追求的東西——愛與死亡——看似相輔相成,但實際上卻是彼此的起點與終點,有誰以愛作為起點去理解人生,那麼他的結局便是領悟死亡。反之,先以死亡當作看待萬物視野的人,最後都會發現裡頭都充滿了愛的餘燼。我想起Remain這個詞,它既是記憶的一種,但又與回憶、想起、召喚不太相同,是一種長存於今,若隱若現的餘痕。也許是某人的餘生,在摯友逝世之後,企圖在餘生中顛覆過去的妄念;也有可能是蠟燭燒盡的時刻,世界秩序坍塌,淪為時代殘餘,但依舊保有面向消亡的美德。 哲學家告訴過我們,人類已經進入了餘留狀態,但每一個編年都能被救贖給間歇——救贖時刻持續在你我身邊發生。 我可以藉由閱讀抵達他者,卻永遠無法企及自己。於是,我想藉由書寫收束這一段與自我的距離——有些人的一輩子就是從巷子頭到巷子尾,如同波蘭小說家舒茲(Bruno Schulz),他那經歷納粹的餘生,在街邊槍響之前,世界就是一條鱷魚街——舒茲的父親越縮越小,成為微塵,沒有死亡,只有存在的消逝;也有人一輩子就是奮力從地底世界竄上太空站,見證毀滅與新生之後,知曉何為人性時刻,例如美國小說家唐‧德里羅(Don DeLillo)的短篇小說〈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人性時刻〉,兩個太空人,一老一少,在太空站之中爭吵。正當他們陷入膠著,年輕的那位目光被玻璃外的地球景色給吸引:蘑菇雲、熔岩噴發、海島創生……他直言:「這一切,這一切……」但話語永遠無法接引下去,直到老太空人為小說劃下句點:「是呀,這一切。」這重複卻又深刻的句型,意味著人性本來就該擁有的樣貌:惻隱、不忍、自省——年輕的太空人可以輕易說出:「這一切,真美麗。」但人性告訴他,萬物不僅止斑斕與毀滅,人們行走於現世,有更多不易言說的哀悼。 寫這本小說的時候,我的父親患病。醫生在開刀之前曾告訴我,當高劑量的麻醉降臨,神經元功能暫停的順序為:記憶、痛覺、意識,最後是呼吸。反過來說,倘若我們盡可能在剩餘的時間之中解除對現世的麻痺,就是對於神經元的倒行逆施——先是呼吸,不斷前往,最後成就記憶:餘燼、餘痕、餘暉、餘生,餘愛。什麼是餘愛呢?我習慣用一個詞去思考世界,儘管字典有其定義,但唯有延伸新意,才能突破這世界的暗啞與陰暗,使我們發覺一個詞是如何閃耀——是別人給予的剩餘殘渣,還是在無能為力之下的溢滿之情,抑或是部分未給的仁德,他者遺留未給的慈愛?至此,每日每夜,我藉由寫小說,改小說,重寫小說,去思考這個詞,直到白晝讓世界逐漸潦草起來。我想藉由這七篇小說去探討這件事,並且努力提出一個未竟的答案:當我們的情緒、意志、思想面臨失守的時刻——面臨很有可能到來的餘生,或是餘生終結的那一瞬間,是否都能藉由給予餘愛,獲得救贖的可能。這七篇小說的主人公,都是想給予餘愛的人:逃避後的悔悟、不自量力的前進、生命終結後的肯定、庸俗如常的善良、追尋起源的本能、精密操控下的瘋癲、自私且無可撫慰的母性。他們可能是畸零人,甚至是彼岸的存在,但無損於對他人與自我距離的收束。所有的故事,都是角色一生的結束,甚至是結束後延續的意念。但這些都無損於愛的給予。  於是,我將這本小說取名為《愛是失守的煞車》,源自於美國小說家麥卡勒斯《心是孤獨的獵手》,辛格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他笑容滿面,每一個人都把他當上帝般,想與他傾訴孤獨,然後彼此微笑;直到室友安東尼逝世,辛格最終開槍自殺,所有人依舊不明白,為什麼溫暖善良的辛格選擇死亡。每次讀至此,都會想起卡夫卡說的:「善在某種意義上是絕望的表現。」接納、遵循或是給予他者的良善,是否為一種緩解絕望般,飢餓的本能?例如,對植物而言,若無法順利從外界獲取能量,或是當外部環境給予自己損傷,為了排除毀壞的蛋白質和胞器,以及緩解飢餓狀態,植物細胞會自噬(autophagy) 胞內殘留的渣滓。就如同一棵百年老樹,它的衰亡通常都始於一株攀緣而上的小植被,一開始小植被吸收剩餘的陽光,等到茁壯之後,再用無數個微小的身軀阻隔陽光——經歷漫長的遮蔽,最後導致百年老樹自噬了軀體。同樣的,植物並不理解自己是如何捲入這場死亡事件,它的意識與經驗並不告訴它這是一場緩慢的謀殺,植物唯一能理解的是:唯有遵循著陽光的教誨,自己才不會受到衰亡的懲罰。  小說初稿完成後,我又再度在捷運上遇見那位女士——如今,她已經沒有任何情緒,靜靜地坐在位置上,抬頭看了我一眼,然後又將頭顱垂下。那種感覺就像降生的門鈴剛被搖響,卻又馬上結束。我鼓起勇氣,向她搭話。窗外的天空黝黑錚亮,在黑暗中,彷彿有一對河底青石的小眼。我發現那是她烙印在玻璃上的眼睛。女士緩慢地訴說著,她的童年生長於婆羅洲,常常能聽見樹蔭後面的象嗥。自從兒子跳火車死後,她常常會做夢——因為她始終無法理解,那一次從花蓮到新竹的例行性北迴,為什麼兒子快要到站之前,會突然拉開莒光號的摺疊門,一躍而下? 她常常在捷運上,夢到自己前世是一頭幼象,但同時擁有幼象與人類的感官:四周都是樹皮刨挖後的鐵質味——對她而言,這個世界好像一個巨大的洞穴,或是一顆剖半的紅殼榴槤,表層竄長出星火,地底傳來腐朽味,卻又這麼香甜;在夢中,身為幼象,淺灰的皮膚好像也長了黯赭色的肉疙瘩,整個世界都是烈焰,太陽般的火球從天空墜落,金屬殘片像燃燒迸裂的果核,捲著星火到處點燃綠色;氣味開始不同了,四周都是石頭炸毀的粉塵味,或是樹木被火焰劈成數塊的煙霧味。從幼象的夢中醒來之後,依稀存留的是幼象的意識,那種感覺就像物體從水底往上浮,然後下沉,又往上衝,直到這份拉扯停歇。幼象的意識連接到的感官,女士唯一能描述的,先是飢餓——例如屍體在悶熱的火球內悶燒的氣味,以及穿越河流與森林之後,無止盡的悲哀與空洞,最後才是哭泣。她說,跟我講了這一大段之後,自己好像又活過來了——說得準確一點,是生命被延續了。只可惜她的兒子依舊在彼岸,沒有任何續編的可能。我突然想起一位教我翻譯詩歌的師長,她在逝世前一週,對我說:「馭博呀,嗯,散文呢,是帶你認識世界,寫詩是指認未知名的狀態,而小說是延長剩餘的生命……」 曹馭博簡介 曹馭博(1994年2月8日—),台灣詩人、小說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藝術碩士(MFA)。2017年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成為該獎開設以來最年輕首獎得主。 詩集《我害怕屋瓦》獲得文化部「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入圍2018 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文學類」以及2018誠品閱讀大賞「書店職人最想買」、「年度最期待作家」。2019年獲得「台灣文學金典獎」蓓蕾獎,2020年獲得《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成為60位獲選者唯一一位低於30歲的作家。 2022年入選由向陽主編之《新世紀新世代詩選》。2022年《夜的大赦》入圍「台灣文學金典獎」,獲得Openbook年度好書獎。

Read More

超微創脊椎手術 當日即出院

北醫附醫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民國107年引進脊椎內視鏡設備,將超微創內視鏡運用椎間盤切除、脊椎狹窄減壓及內視鏡脊椎融合等脊椎減壓手術,引領治療新趨勢。(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77歲洪先生因腰部疼痛及腿部麻木而就醫,經診斷為椎間盤滑脫,經北醫附醫以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手術當日便能下床走動,當天即返家休養,腰部疼痛感明顯解除,展現超微創脊椎手術「傷口小、臥床少」的優勢。 收治洪先生的北醫附醫骨科部主任吳孟晃表示,傳統脊椎開放式手術通常需要大範圍切開皮膚和肌肉,傷口較大,恢復也較長,診間往往有病人聽到脊椎手術就擔心卻步。 為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脊椎治療模式,打破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住院時間長的印象,北醫附醫107年引進脊椎內視鏡設備,將超微創內視鏡運用於椎間盤切除、脊椎狹窄減壓及內視鏡脊椎融合等脊椎減壓手術,以極小傷口和精準操作,助病人加速術後恢復。 截至112年11月,脊椎內視鏡手術已治療470位病人。今年4月起更結合新推出的「樂康專案」,截至8月已有21位病人術後復原良好,當日手術、當日出院,大幅提升就醫舒適度與生活品質,開創脊椎手術新趨勢。 吳孟晃強調,隨著人口高齡化,對長者而言,長時間臥床休養可能導致肌力流失,也可能增加跌倒及其他健康風險;超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快速復原的優勢,讓病人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走路,縮短病人住院與臥床時間,有助於長者保持身體機能,減少肌肉流失風險。

Read More

55歲以下白內障手術 年增30%

食藥署提醒家長,2歲以下幼童切不可使用3C產品,以維護眼睛健康。(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醫師提醒,台灣1年約有27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白內障不再是老年人專利,55歲以下以每年30%速率增加,深度近視者本就是屬於白內障高風險族群,有家族史、長期服用類固醇、糖尿病患者、眼睛曾受創者更要注意。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27日在食藥署記者會以自己經驗提醒,當視力減退、模糊、看東西色調改變,像是看東西都變黃色,或是有畏光、黑點、複視等現象,就要快點找眼科醫師。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過去白內障好發於60歲以上民眾,現行健保給付規定55歲以下白內障手術,必須事先申請,依健保資料庫來看,這部分以每年30%的速率增加,可見年輕人、55歲以下白內障比例越來越高。 呂大文說,遇過比較特殊年輕個案是年約19、20歲患者,近視高達3000多度,深度近視者本就是屬於白內障高風險族群,其他高風險族群還包括家族史、長期服用類固醇、糖尿病患者、眼睛曾受創、眼睛發炎或長期虹膜發炎等,視力變差、對比敏感度差、視覺模糊、辨色力下降等都是白內障可能產生的影響,嚴重恐失明。 台灣1年約有27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超過台灣2300萬人的1%,成為常見且逐漸年輕化的疾病,跟3C產品普遍使用相關,所以國健署才會著力於兒童視力保健,控制近視就可以減少白內障的早期發生。 當白內障造成視力模糊而影響工作或生活時,便是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的適當時機。呂大文說,手術方式包括囊外摘除術、超音波乳化術、雷射乳化術等,至於人工水晶體選用,則視使用者本身需求,年齡、健康狀況、日常生活、工作性質等,加上醫師評估患者度數、角膜、視網膜、黃斑部及視神經等是否能發揮水晶體的功效。 食藥署補充,據統計,過去3年累計共92件不良反應通報,其中35件是屬於術後不良反應、57件認定與產品相關;術後不良反應如炫光、頭痛、眼壓升高等,產品問題則多半在術前就已經發現,比方說有刮痕、異物等,後續都有進行相關矯正預防措施。

Read More

88歲志工 服務17年逾1萬小時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27日舉辦績優志工表揚典禮,有579位服務時數達8000小時以上志工獲得表揚,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立法委員王育敏等都到場感謝志工夥伴們無私付出與努力,展現出台灣社會的溫暖與韌性。 衛生福利部統計,至112年底志工總數已達111萬4604人,已備案的志工團隊有2萬1441隊,總服務時數達1億113萬3264小時,相當於4萬8621名專職人力。在志工年齡層分布方面,則以65歲以上的志工合計36萬3072人最多,占總志工人數的33%,55到64歲的志工合計26萬4347人次之,占總志工人數的23.7%。服務領域方面,以衛生福利、教育、環境類別為前3名。 88歲詹廖玲婕是本屆獲獎最高齡志工,17年來服務於創世基金會,累積服務達1萬316小時,透過整理發票、寄送文宣、推廣植物人議題,將愛心傳遞到每個角落。詹廖玲婕表示,在擔任志工過程中,看見了生命的脆弱,體會到弱勢家庭背後的無奈與堅韌,這些經歷讓她更加珍惜及懷抱感恩的心。 在橋頭地檢署擔任榮譽觀護人的張美慧,育有兩名罕病子女,於就醫過程中體悟到志工的重要性,自96年起開始擔任榮譽觀護人,至今已協助超過300名受刑人,張女士曾感動並改變一位被家庭放棄的吸毒受刑人,最終改過自新,努力打拚成為一名企業負責人。 衛福部指出,辦理全國績優志工表揚是對志願服務的高度重視,以及對志工辛勤付出的肯定。期望獲獎志工能夠擔任先驅,激勵更多民眾一同參與,共同建設宜居、溫馨社會。

Read More

嬤腹脹如球 卵巢癌復發轉移腸阻塞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85歲李奶奶因連續多日未排便、排氣,肚子脹得像一顆球,來到醫院就醫。在X光檢查下,發現有腸阻塞的情形,詢問病史了解,原來李奶奶是左側卵巢癌病人,曾經手術治療但又復發,且有腹膜轉移的情形。過去也曾發生腸阻塞,使用藥物治療就可改善,但現在以藥物治療效果卻不好,考量病人年紀大、手術風險高,因此以大腸支架置放術做治療。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德福表示,約有60%的大腸阻塞病人是由癌症引起的,其中大腸直腸癌約占80%,其餘的則是大腸以外的惡性腫瘤(如:卵巢癌),因腫瘤擴散或周圍組織壓迫而造成。由於惡性腫瘤造成腸阻塞時,會有腸道穿孔的風險,需緊急手術處理。 根據研究顯示,對於復發性卵巢癌導致腸阻塞的病人,接受緩解性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為5-49%、死亡率為5-15%;而緩解性大腸支架置放術臨床成功率約20-50%,相關併發症約6%。因此,像李奶奶高齡且是因卵巢癌引起的腸阻塞,考量手術的風險時,則可考慮接受大腸支架置放術的緩解性治療方式。 林德福說明,李奶奶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發現肛門上方的直腸和乙狀結腸處,確實因卵巢癌侵犯而造成大腸狹窄,連大腸內視鏡也無法通過,只能以細小的導線穿過狹窄處後,再選擇適當的金屬支架覆蓋狹窄處。大腸金屬支架置放後隔天,李奶奶就順利排氣和排便,整個肚子也消下去,同時沒有發生明顯併發症,住院觀察3天後就順利出院,大幅改善她的生活品質。

Read More

台大×迪士尼 打造歡樂治療空間

台大兒童醫院、喜願協會與迪士尼共同打造兒童門診治療中心,讓病童不再對於就醫抱有恐懼。(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兒童醫院、喜願協會與迪士尼合作打造兒童門診治療中心27日啟用,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他小時候也怕看病,看到穿白袍的醫生就會被嚇哭,台大與迪士尼合作打造更溫馨、歡樂的治療空間,可讓病童不再對於就醫抱有恐懼。 迪士尼台灣及香港董事總經理陳永樂表示,自2018年起迪士尼以1億美金推出兒童醫院計畫,由迪士尼幻想工程師打造,以觸人心弦故事及豐富多元經典動畫角色,構築溫馨、歡樂治療空間,重新塑造病童與家屬的入院體驗,讓病童不再對於就醫抱有恐懼。 陳永樂表示,目前已在全球45個地區之1300餘家醫院推出迪士尼候診或治療區,台灣地區目前已與北醫附醫及台大兒醫合作。迪士尼兒童醫院計畫也將持續在台灣拓展,以生動的迪士尼經典角色與故事,擺脫傳統治療空間的緊繃與冰冷感,舒緩病童們的焦慮與恐懼。 台大兒童醫院李旺祚院長表示,今年是台大醫院兒童醫院10歲生日,兒童門診治療中心打造成以迪士尼為主題之兒童治療空間,相信每位病童在接受治療的同時能感受迪士尼經典角色的正向溫暖力量,進而勇敢的去面對各種治療,而不再感到害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