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首席執行長索倫萬海副董陳力獲任WSC正副主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世界航運理事會(World Shipping Council,WSC)改選,地中海航運(MSC)首席執行長索倫(Soren Toft)獲選為WSC新任主席,萬海航運副董事長陳力(Randy Chen)出任副主席。 據瞭解,索倫及陳力任期為兩年,將接替自2020年11月以來擔任聯席主席的赫伯羅特首席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和ONE首席執行長Jeremy Nixon。新領導層的任命正值航運業的關鍵時刻,航運業將繼續因應國際貿易、安全保障和可持續發展計畫中的全球挑戰和機遇。 Soren Toft係自2020年十二月起擔任MSC首席報行長,Alphaliner數據指出,MSC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營商,目前貨櫃船隊規模達879艘、總運能630.34萬TEU,市場運能超過兩成(20.2%),尚有131艘、運能超過兩百萬TEU(200.12萬TEU)新造船訂單。Toft負責監管MSC全球貨運業務組合,包括遠洋班輪、物流業務。 Toft強調WSC在業界關鍵作用,WSC已成為班輪航運領域代表,與全球各國政府及組織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他希望塑造一個對社會負責、環境可持續、安全可靠的航運業的未來。副主席陳力則在國際業務發展、長期投資以及萬海航運的港口/碼頭關係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

Read MoreRead More

長榮航空Hello Kitty粉萌機期間限定 快閃高雄/ 香港航線

長榮航空明(2025)年1月22日至2月28日,將以Hello Kitty「粉萌機」飛航高雄-香港航線,機身塗裝除了有粉絲們最愛的粉紅色,客艙內的頭墊紙、餐具、杯墊、濕紙巾…等備品也搭配許多可愛的三麗鷗元素。(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日前全新亮相的「粉萌機」好評不斷,因此為了滿足南部鄉親的期待,明(2025)年1月22日至2月28日將期間限定飛航高雄-香港午班機BR849/BR850航班,此外搭乘上午航班也有可愛的三麗鷗主題客艙服務用品陪你一起賣萌,機會難得、千萬不能錯過!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最熟悉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密集的航班以及約100分鐘的飛行時間,便可盡情享受購物樂趣和品嚐道地的港式美食,長榮航空以空中巴士A321-200機型執飛,機上配置8個商務艙、176個經濟艙,共184個座位數。 Hello Kitty「粉萌機」為長榮航空A321-200機型所塗裝的全新彩繪機,該架飛機是以粉絲們最愛的粉紅色為主色調,搭配許多三麗鷗元素,除了機身塗裝外,包含頭墊紙、餐具、杯墊、濕紙巾、拖鞋、米果包裝等服務備品,皆能看見三麗鷗明星的身影,與您一同漫遊天際。長榮航空為慶賀「粉萌機」期間限定飛航高雄-香港航線,2025年1月22日首航當日將於高雄國際航空站舉辦驚喜活動,搭乘首航班BR849的旅客除了能獲得「粉萌機」限定首航禮,參加現場互動遊戲還可獲得限量小禮物,不想錯過這難得機會的粉絲們,趕緊手刀搶票去!

Read MoreRead More

達飛海運集團在馬來西亞推出鐵路多式聯運解決方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海運集團 (CMA CGM)在馬來西亞推出鐵路多式聯運解決方案。 達飛海運集團宣佈擴大其在馬來西亞的鐵路聯運解決方案,推出獨特且創新的鐵路產品,提供從怡保經巴生港的直接連接。 據稱,達飛新服務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同類鐵路服務,旨在滿足怡保地區的動態需求。該公司表示,這項服務通過與54條海上航線的連接確保了全球連通性,並擁有每天固定發車和不到一天的快速運輸時間的高可靠性。通過這項服務,從全球主要港口可以高效地到達怡保匝道-上海需要 22 天,安特衛普需要 38 天,而那瓦謝瓦只需 16 天。

Read MoreRead More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讓我成為你的翅膀徵件比賽贈獎典禮 乘著愛與勇氣起飛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 陳瓊如/台北報導 以《讓我成為你的翅膀》激勵人心歌詞為靈感,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與國語日報社共同舉辦徵件比賽,吸引全台超過兩千名參賽者熱情參與,經過評審團激烈討論,最終選出81件代表作品,12月21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2024 讓我成為你的翅膀—乘著愛、勇氣與希望徵件比賽贈獎典禮」,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國語日報社董事長孫慶國、曾任北藝大美術系主任趙國宗及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萬光滿等多位評審均親自出席,並特別邀請若竹兒智能發展中心創辦人林朋輝、小愉兒基金會董事長趙又琳等貴賓,與獲獎者及家屬一同見證這場溫馨又勵志的盛會。 此次活動設有圖文創作共七個組別,參賽者年齡涵蓋國小至成人,作品來自全台各地,展現了極為豐富的創意與情感。一位罕見疾病患者以細膩筆觸描述如何在連番厄運中,憑藉著媽媽的愛與行動,逆轉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困境,最後用電腦鍵盤敲打出自己的世界;也有繪畫以戰爭殘酷與美好家園左右對比,但有醫護站在中間,以無私的愛與勇氣,讓許多人看到生命的盼望。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表示,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幫助困境中的家庭,深知除了資源援助外,心理支持與精神建設同樣重要。他特別感謝所有參賽者傾注心力創作,並分享,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一雙翅膀。在逆境中,請不要放棄信念,總有人會成為你的翅膀,陪你飛越低谷翱翔藍天。 國語日報社董事長孫國慶也強調活動的深遠意義,希望藉由圖文創作,讓參賽者表達對生命中支持力量的感恩之情,同時激勵更多人關注弱勢群體,提升愛的高度與廣度。最終脫穎而出的代表作品,已刊載於國語日報或官網,讓更多人能感受這份溫暖與正能量。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萬光滿講評,這次的作品多能表達出如何從別人的力量幫助自己脫離禁錮振翅高飛,或是成為他人逆境中鼓動別人的翅膀。其中一位來自雲林同學蔡依芸分享自己的創作,是踩著腳踏車將自己的妹妹從惡夢中拯救出來,充分展現姊妹情深。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當天贈送每位出席獲獎者《讓我成為你的翅膀》歌詞雷射雕刻保溫杯作紀念,也將作品製作成明信片,透過分享將理念傳遞。為了延續這份感動,並計劃明年4月實體展出得獎作品,除肯定參賽者的創意和努力外,也為社會注入暖流,將愛與希望的種子散播到每個角落,讓更多人勇敢展翅,飛躍生命的試煉。

Read MoreRead More

海大發表鯨豚保護守則 彰芳西島風場/中能風場/允能風場率先響應

海洋大學於12月23日舉辦「離岸風場生態研究發表會暨簽署鯨豚保護守則簽署儀式」。(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12月23日舉辦「離岸風場生態研究發表會暨簽署鯨豚保護守則簽署儀式」,發表近年的研究成果,並正式推出為臺灣量身打造的「鯨豚保護守則」,期望與離岸風電業者共同守護案場周遭的鯨豚及海洋環境生態,獲得彰芳西島風場、中能風場、允能風場積極回應,自願遵守此保護守則,為國內首例!並由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及中華鯨豚協會常務監事蔡惠卿作為此鯨豚保育的里程碑的見證人。 鯨豚保護守則的設計理念主要是規範船隻在海上要遵守「三不四要」,三不為不打擾、不拆散、不棄置,四要為要定向、要定速、要辨識、要通報。此守則為彰芳西島風場委託的研究成果,海洋工程科技中心助理研究員李沛沂博士透過彙整各方研究文獻與多國賞鯨規範,並會同鯨豚協會實地訪問賞鯨船長,多方了解鯨豚與船隻的互動情形,而提出船隻在遇到鯨豚時的處理對策,最終製作出方便推行的簡易流程圖,並獲得國際認同,發表在海洋領域具重要影響力的國際著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研究發表成果包括風場運維船隻的鯨豚保護對策,海豚、漁業與離岸風場為命運共同體,離岸風場噪音與魚類,離岸風場的人工漁礁效應等研究。此外,風場開發業者也於現場報告他們保護海洋生態的行動,中能風場發表他們的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的成果,允能風場也分享他們在的黑面琵鷺衛星追蹤研究成果。 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蘇楠傑副教授表示,臺灣西部海域是離岸風場重要潛力場址,也是沿近海多樣漁業的重要漁場,更是重要保育生物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地,相互形成牽絆的命運共同體,如何兼顧能源轉型、離岸風場開發、生態保育與漁業永續發展利用之需求,已是目前刻不容緩、急待解決之課題。 另外,專長為水下聲學的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 Shashidhar Siddagangaiah 助理教授,根據多年來離岸風場範圍的水下聲學錄音紀錄,研究海洋聲景(soundscape)的變化,資料顯示人工噪音會影響生物的發聲行為。如風場施工時的打樁噪音以及風機發電時的運轉噪音影響石首魚類的發聲,另白海豚在附近有航行船隻的噪音時會暫時停止發聲等。 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邵廣昭講座教授則以則以過去研究人工魚礁培育魚類資源四十年的經驗,及針對目前離岸風機的魚礁效果的調查,說明風機的設置的確具有魚礁聚魚及保護區培育資源的正面效益,如妥善管理可以成為最佳的「其他有效保育措施的區域(OECM)」,讓離岸風場與漁業共存共榮,兼顧生態、生產和生活,才能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除了海洋大學之外,中能風場的盧昱辰經理則報告該公司對風場生物多樣性的重視與作為。並分享該公司的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該計畫涵蓋了鯨豚、黑面琵鷺及軟骨魚等三大生物類群,透過與學術單位合作,共同執行目標生物族群監測,收集族群動態資料,以協助建立更完善的保育與管理策略。今年也已舉辦保育、救傷等各類海洋環境教育推廣活動超過100小時,深入許多學校與地方社區,在每個人的心中埋下海洋保育的種子與養分。 雲林離岸風場王家騏副理分享該風場與屏東科技大學孫元勳教授自2021年起合作執行的黑面琵鷺衛星追蹤計畫。透過在黑面琵鷺身上裝置GPS衛星發報器,連續4年累積追蹤65隻黑面琵鷺、記錄超過逾百條條飛行路徑,建立全球最多、也最完整的黑面琵鷺飛行軌跡與活動熱區資料庫。這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不僅對瀕危物種的保育至關重要,也為全球黑面琵鷺族群普查提供關鍵依據。 離岸風力發電在臺灣是新興產業,社會十分關注海洋能源開發對生態的影響,這次研究發表展現了海洋大學在離岸風場生態研究產學的具體成果,並結合離岸風電業者共同保護臺灣的海洋生態,期望通過這些努力,實現海洋的永續發展。

Read MoreRead More

臺灣海商法學會啟動出版定期刊物 歡迎賜稿與免費訂閱

臺灣海商法學會會員暨理監事合照: 前排左起楊崇正、張訓嘉、饒瑞正、林泰誠、陳猷龍、黃志良、劉文崇。 後排左起蔡家豪、王堉苓、林昭志、邱重盛、伍安泰、高規肯、桑國忠、翁祥凱、徐瑋琳。(臺灣海商法學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社團法人臺灣海商法學會第六屆第三次理監事會議暨第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12月21日晚間於台北市國軍英雄館海棠廳舉辦,會議期間出席的理監事們對於我國海商法律目前推動的情形,與爭取相關國際海商法律仲裁案件需要改善的總體環境,進行了廣泛的意見交換。會議期間,與會的理監事們一致同意由林泰誠理事長提議委託饒瑞正教授,發起海商法國際學術刊物(國際海商法通訊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Communique)的定期出版。 該學術出版品的性質定位為中英文稿件都可以接受的有關海商法學術理論探討,及海商法實務案例評析的專門著作,歡迎賜稿介紹國際海商法理論、各國立法與司法實踐的最新發展,刊物將以每半年定期發行,接受刊登的稿件將酌贈稿酬,稿件請直接寄送到海商法學會信箱(maritimelawassoc@gmail.com),歡迎航運界同仁先進,與法律學術界同仁踴躍賜稿,首期刊物將於民國114年6月30日出版。

Read MoreRead More

臺北關12月26日舉辦入出境旅客通關業務宣導 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加強入出境旅客通關業務宣導,訂於今(113)年12月26日(星期四)13時30分至15時,於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1樓1019會議室(桃園市大園區航站南路9號),舉辦今年第4季通關服務宣導團活動,期與領隊、導遊、航空公司及相關從業人員建立良好互動與溝通。 臺北關指出,本次宣導團活動,除宣導入境旅客攜帶菸酒自用限量規定,另將針對菸害防制法規範之加熱式菸品及應施檢疫物加強宣導,並解說洗錢防制物品線上預先申報系統。 該關籲請有意參加上開宣導會之機關團體或相關從業人員,可至臺北關網站/便民服務/互動專區連結/線上報名專區辦理報名,該專區另附有宣導團議程表及提案表供下載。本次宣導團活動除開放現場問答,該關建議有提案者,可先行以電子郵件方式寄送提案表至承辦人信箱,以利預先排入討論議程,並於當日予以詳細答覆。

Read MoreRead More

亞馬遜AWS re:Cycle為資料中心挹注更高永續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馬遜(Amazon)旗下Amazon Web Services(AWS)為資料中心挹注更高永續性,透過re:Cycle逆向物流中心回收超過99%廢棄硬體。(附圖由AWS提供) AWS為支援客戶在人工智慧(AI)和雲端運算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持續擴展資料中心的營運,也積極創新以提升效率,朝著亞馬遜2040年淨零碳排放的承諾邁進,同時維持最高等級的安全性。 AWS表示,這並不是一段線性發展的旅程,而是一個循環的過程。AWS的目標始終如一,在每個發展階段致力於最大化資源效率,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浪費。在2024年,AWS進一步強化循環經濟策略,此策略基於三大核心支柱:更好的設計(Design Better)、更長的使用壽命(Operate Longer)以及更高的回收率(Recover More)。 亞馬遜re:Cycle逆向物流中心幫助回收更多資料中心硬體,延長其使用壽命。今年至今,超過99%送往這些設施、由AWS安全退役的機架,都透過AWS再利用、銷售至二手市場以供重複使用或回收等方式,避免被送往掩埋場的命運。這些逆向物流中心讓AWS能夠從自身的再利用庫存中取得13%的備用零件,隨著持續擴大這方面的努力,預計這個數字將持續成長。 AWS循環經濟策略負責人Manju Murugesan表示致力於投資和創新永續發展,以創造更永續的未來。擁抱循環經濟代表著資源管理的典範轉移,挑戰傳統的『取得-製造-丟棄』模式,採取更全面的方法來延長資源的生命週期。 AWS致力於在營運中擴展循環經濟,是亞馬遜更積極推動環保的作為之一,旨在透過將經濟活動與有限資源的消耗脫鉤,來協助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其他全球挑戰。AWS和亞馬遜各團隊以及專業的廢棄物處理公司和供應商,共同合作實施涵蓋AWS整個價值鏈(從設計到產品壽命結束)的全面循環經濟路線圖。

Read MoreRead More

AI微創脊椎截彎取直 婆婆邁步走

林婆婆進行AI微創顯微脊椎截彎取直手術,第2天就能下床行走。 (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70歲林婆婆年輕時就脊椎側彎,7年前脊椎退化造成嚴重腰痠背痛,有時痛不欲生。在北榮進行AI微創顯微脊椎截彎取直手術後,第2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3個月可自己騎腳踏車出門買菜,她覺得人生由黑白又恢復成為彩色了。 林婆婆表示,自己生產後經常腰痠背痛與腳痠麻,隨著年齡增加行動越來越困難,前幾年幫忙兒子媳搬家後,使疼痛加劇,腿部痛到寸步難行,物理治療及各種注射打針都無效。輾轉到北榮就醫,在媳婦與醫師勸說,下定決心開刀,術後腰痠背痛、腳痠麻完全改善,3個月後開始騎腳踏車,還意外發現身高增加3公分。 北榮神經修復科主任吳昭慶指出,團隊搭配AI,術前模擬每支螺絲、支架、骨刺減壓狀況,讓手術更安全且精準,林婆婆脊椎矯正達40度,過去這種手術患者至少會失血3000c.c.,透過AI微創手術出血量少,僅失血300c.c.,為住院天數也由14天,縮短至約7天。

Read MoreRead More

健保停復保即起取消 估影響21萬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健保署表示,12月23日起健保取消停復保規定,未來旅外者符合納保資格均應加保,即使在海外待超過半年以上同樣要繼續繳費,且健保資格會隨戶籍遷入遷出調整,只要在台灣沒有戶籍當天開始,就自健保「退保」,預估至少影響21萬人。 根據健保原先停復保規定,若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皆可辦理停保;曾辦理出國停保者應於返國復保後屆滿3個月,始得再次辦理停保。失蹤未滿6個月者,家屬也可辦理停保,若超過6個月未尋獲,應追溯自停保當月起終止保險,並辦理退保手續。 不過,憲法法庭2022年12月23日判決,健保停復保制未以法律規定判決違憲,衛福部須在2年內完成修法,否則相關規定便失效。 基於全民健康保險屬強制性社會保險的原則,衛福部決定在今年12月23日健保法施行細則修正生效,取消健保停復保相關規定。 健保署表示,自即日起,不再受理停保申請案件。國人只要設有戶籍,均應持續加保及繳納保險費。不過,如在國外發生不可預期緊急傷病或緊急分娩,可於當地醫療院所就醫,再檢具書據向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申請核退自墊醫療費用。 另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凡113年12月22日(含)以前,已辦理停保之民眾,當次出國達6個月以上者,該次停保持續有效至返國入境日辦理復保;若出國未達6個月,應註銷該次停保,且需補繳暫停繳費期間的健保費。 健保署強調,取消停復保規定後,符合加保資格者都應依適法身分辦理加保,加保後健保署每月寄送繳款單至投保單位,由投保單位持單繳費。至於以第6類身分在公所加保民眾,健保署會寄送繳款單至被保險人之通訊地址,並請於期限內持單繳納。

Read MoreRead More